境內低成本航空近年發展趨勢

2021-02-15 航旅新零售

低成本航空:基於攜程集團機票銷售數據,選取最近半年機票銷售中,無行李額和無餐食比例均大於50%的航空公司。基於此標準得到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有(排名不分先後)

    隨著國內經濟增速逐漸放緩,以及越來越多的民營航空組建,低成本航空(LCC)市場競爭逐漸激烈。低成本航空主要在機隊構成,運營機場,航線網絡模式,服務產品,售票方式等方面區別於全服務航空公司(FSC)。

    除了明確表明低成本運營模式的春秋航空、九元航空、中聯航和西部航空外,越來越多的航司向低成本航空轉型,推出行李,餐食差異化產品。為探究境內低成本航司和全服務航司近年來發展趨勢。

    本文以境內航司為研究對象,探究低成本航空和全服務航空在供需、旅客構成,以及旅客偏好等角度的差異。

    境內航司絕大部分運力投放在境內航線,佔比約89%;跨境航線運力佔比僅為11%。在三種航線類型中,針對境內航線以及跨境航線,低成本航司與全服務航司今年運力保持平穩增長。

    根據2019年運力數據,低成本航司在運力投放上,重點加強境外航點運力投放,而境內運力投放增速則放緩。除對前述兩類航線運力投放平穩增長外,全服務航司在境內航線運力投放上增速顯著,而低成本航司則減少投放。

    具體到境內區域投放,低成本航司與全服務航司也呈現地域投放差異。相比於2018年,低成本航司針對境內航點運力投放增速放緩。其中,前往東北和華北航點運力增加緩慢。全服務航司則加強對境內運力的投放,尤其對於東北,西北,西南區域進行重點投放。

    2019年全服務航司前往港澳臺、美洲和大洋洲運力增速與其他區域相比較弱。前往非洲市場運力投放增長快速,年同比高達64.6%。但可能由於投放運力基數過小,導致增速明顯。

    低成本航司2019年重點發展日韓航線,減少對大洋洲運力的投放。可能由於低成本航司在2018年對美洲、歐洲以及其他亞洲區域的航點運力增加較快,2019年上述區域運力增長放緩。

    根據攜程集團歷史三年機票銷售數據,約84%航段由全服務航司承載。細分到不同出行目的地,選擇全服務航司前往境內航點的旅客比例雖呈減小趨勢,但變化微小。

    而旅客境外出行呈現出對低成本航空偏好的傾向。前往境外航點的旅客,該比例下降明顯。選擇全服務航司旅客比例由94%下降至89%。

    旅客出行選擇全服務航司或是低成本航司偏好不同。根據歷史一年攜程集團機票銷售數據,70%旅客前往境內航點時僅選擇全服務航司,19%的旅客兩種類型都有過選擇,僅有約12%旅客僅選擇低成本航司。可能由於全服務航司對境外航點通達性更高,前往境外旅客有約88%的旅客僅選擇乘坐全服務航司,10%的旅客僅乘坐低成本航司。

    根據近三年銷售數據,並結合當前經濟情勢及企業節約成本等因素綜合看,前往境外商旅用戶選擇LCC的比例由3.5%上升至7.5%。前往境內商旅用戶比例則保持穩定,約為11%。

    旅客出行以一人出行為主,人數佔所有出行人數類型的一半以上,三人以上出行比例大幅下降。如下圖所示,不論是前往境內還是境外目的地,一人出行更偏好選擇全服務航司,比選擇低成本航司比例稍高三至四個百分點;而兩人出行則對低成本航司選擇比例稍高。

歡迎《全球航空業》這本書的讀者,聯繫主編章章加入讀者群。

相關焦點

  • 從美國西南航空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趨勢
    從美國西南航空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趨勢 來源:民航資源網 作者:李衡釗 2014-05-13 15:10:13   淺議低成本航空(二):從美西南航空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趨勢  低成本航空(LCC)的概念第一次是由美國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
  • 基於多維視角的新時代中國低成本航空發展趨勢前瞻
    作為民航產業中堅力量的航空公司極可能進入危機時代,相關航企是被動陷入危局還是積極把握機遇,關鍵在於其對行業政策解讀和趨勢把控能力。筆者作為十餘年在航空公司戰略領域的持續觀察者和深度研究員,更加需要在此時引領行業從業者仰望星空,從多維視角把脈中國低成本航空發展邏輯和趨勢前瞻。
  • CADAS:日本低成本航空再度整合 集團化趨勢明顯
    全日空將斥資11.3萬億日元將其持有的樂桃航空股份比例從67%增至77.9%。  筆者曾在《CADAS:IAG入股挪威航空LCC發展進入第三階段》一文中指出,近年來低成本航空發展已進入第二階段,低成本航空以集團化形式在各國發展(如亞航集團、獅航集團)、鼓勵旅客自行中轉,低成本航空逐步引入寬體機,開通中遠距離航線且逐步增加超級經濟艙設置(如亞航X、酷航)。
  • 觀點:目前中國並不適宜發展遠程低成本航空
    遠程低成本航空仍是一個在不斷發展的細分市場,遠程低成本航空有望持續發展。但就國內航空公司的發展而言,筆者認為目前中國並不適宜發展遠程低成本航空。其它具有低成本色彩的航空公司包括烏魯木齊航空、首都航空、成都航空、重慶航空、江西航空、河北航空。上述低成本航空的航線網絡發展並未集中在主運營基地(中聯航特例,南苑)且在主運營基地的市場份額相對較低。
  • 虹橋機場助力低成本航空,值機登機流程將有改進
    未來世界航空七大趨勢「如今,低成本航空在全球中短程航線上已佔據了絕對優勢,美國的美航、達美、聯航在中短程航班上均採用了低成本模式,部分載旗航空如挪威航空則整體轉型為低成本航空。歐美目前已形成『3+2』市場格局,低成本航空五佔其二。」
  • 低成本航空或當成為中國民航發展的重要基石
    到那個時候,我國航空人均年出行次數1次,旅客運輸量會達到14億人次左右。 2019年我國民航客運量為6.6億人次,這增加的7億多人次,都靠國航、東航、南航等全服務航司能完成嗎?顯然,還有另外一支重要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這就是低成本航司。 低成本航空在全世界發展到什麼程度呢?在歐美市場分別形成了「3+2」格局。
  •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空間
    國外現狀及趨勢  總結歐美的發展歷程,低成本航空大致經歷了初創期(1970年代初期-1980年代中期)、成長鞏固期(1980年代中期-20世紀末)和成熟期(21世紀初至今)三個階段。在成長鞏固期內,低成本航空會較頻繁地出現新組建、倒閉、併購,進入成熟期的低成本航空則基本形成了穩定的競爭與發展局面,踏入了先進低成本航空之列。
  • CADAS:日本低成本航空發展進入第二階段
    此外日航集團同時表示將進一步發展與日本國內短途低成本航空的合作夥伴關係,如日航已經代理了春秋日本的維修業務。日航集成立低成本子公司旨在提供和滿足多元化客戶群的需求,未來低成本子公司與日航、捷星日本的業務協同無疑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 東南亞低成本航空研究:宿霧航空穩健發展
    宿霧太平洋航空表示全新的形象將象徵著宿霧太平洋航空不斷地成長和發展,同時也展示了航空公司面向廣闊的全球市場進發的決心。品牌形象更新讓宿霧太平洋航空標誌變得更簡練明朗,現代感更強,對年輕群體更具吸引力。宿霧太平洋航空運營分析宿霧太平洋航空近年客運量保持穩定增長,客座率表現相對穩定。2015年宿霧太平洋航空運輸旅客1837.6萬人次,同比增長8.9%。2015年客座率82.6%。
  • 澳門國際機場的低成本航空之路探析
    低成本航空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運營模式,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今年以來,多家內地航空公司在低成本航空領域動作頻頻,西部航空等陸續向低成本航空轉型。同時,民航局也開始釋放出發展低成本航空的積極信號。隨著未來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逐漸增加,作為航空公司的運營場地——機場又該如何面對呢?這都是我們現在需要思考和面對的新課題。
  • 東南亞低成本航空研究7:宿霧航空穩健發展
    東南亞低成本航空研究7:宿霧航空穩健發展 來源:民航資源網 作者:羅之瑜 2016-04-04 17:23:41宿霧太平洋航空表示全新的形象將象徵著宿霧太平洋航空不斷地成長和發展,同時也展示了航空公司面向廣闊的全球市場進發的決心。品牌形象更新讓宿霧太平洋航空標誌變得更簡練明朗,現代感更強,對年輕群體更具吸引力。
  • CADAS:韓國分配中韓航權低成本航空大幅增加
    2018年2月,筆者曾在《年運量首破千萬濟州航領跑韓國低成本航空》一文中指出,濟州航空作為韓國低成本航空中的佼佼者,預期仍將加快發展步伐,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國際航線份額,與韓國來往密切的東南亞國家航線仍是濟州航空布局的重點。若未來中韓航空市場恢復,濟州航空仍是中國航空公司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
  • 中國大型主幹航空公司發展低成本航空的思考
    2014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中國民航業的深化改革以及國內外航空市場的快速變化正倒逼中國大型主幹航空公司在經營和管理上進行改革和創新。發展低成本航空是目前國內大型主幹航空公司順應市場形勢變化,提高運營管理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 低成本航空應當成為中國民航在新發展階段的重要基石
    編者按:11月18-19日民航資源網主辦的2020民航趨勢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育新機·開新局 疫情常態下中國民航的突圍之道與競爭力打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民航業相關人士,共同探討疫情對航空業的中長期影響,思考行業格局戰略調整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航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 歐洲低成本航空的興衰對我國民航業發展的啟示
    一、歐洲低成本航空的興衰  (一)歐洲低成本航空的發展概況  自歐洲緊隨美國的步伐,放鬆了對天空的管制以來,低成本航空便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由於彼時歐盟經濟欣欣向榮,航空運輸需求旺盛,低成本高效率的航空運輸市場被普遍看好。
  • 北亞低成本航空何時大躍進?
    北亞地區的低成本航空正在蓬勃發展。  由於亞洲的地理位置、市場進入和人口數量,低成本航空業已經在許多地方生根發芽。但以往北亞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運營環境一直不利。該地區的航空系統管制非常剛性嚴格、掛旗運營商佔據了主導地位,因此低成本航空不佔優勢。
  • 亞洲航空北亞總裁:中國在改變,低成本航空同樣需要改變
    曾幾何時,亞太低成本航空攻城略地,勢不可當,大有燎原之勢,國內低成本航空的代表春秋航空也連年高奏凱歌,當年的業績排行榜上,低成本航空利潤直線上升,而全服務航空公司則在經濟不景氣、油價高企和競爭壓力下,不斷敗退,因此,低成本航空曾被認為將成為全球航空業全新的發展趨勢,甚至會取代全服務航空。
  • 低成本航空聯盟與新興航空樞紐
    作者:黃偉過去20年全球航空業發生了巨大變化,航空聯盟成立、低成本航空興起,助推了全球航空業的發展。在全球經濟更加緊密、跨洲際旅行市場快速增長的今天,低成本航空作為一種重要的航空運輸力量,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協同發展、共享發展,組成全球性的低成本航空聯盟或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 智庫| 歐洲低成本航空的興衰對我國民航業發展的啟示
    一、歐洲低成本航空的興衰 (一)歐洲低成本航空的發展概況 自歐洲緊隨美國的步伐,放鬆了對天空的管制以來,低成本航空便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由於彼時歐盟經濟欣欣向榮,航空運輸需求旺盛,低成本高效率的航空運輸市場被普遍看好。
  • 日本低成本航空啟示錄
    目前,美國的低成本航空市場比較成熟,市場份額達30%以上;歐洲低成本航空業也正在發展進程中,佔20%左右的市場份額;而亞太地區低成本航空則一直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市場份額僅佔5%左右。  由於受市場管制、天空開放程度較低以及機場時刻緊張等因素制約,亞太地區低成本航空發展比北美、歐洲要晚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