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去世後,蔣家人的稱謂發生了什麼變化?讓人啼笑皆非

2020-12-24 小春說歷史

蔣介石去世後,蔣家人的稱謂發生了什麼變化?讓人啼笑皆非

1975年4月蔣介石去世,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與此同時,一個新的時代也即將開啟。蔣家辦完喪事,宋美齡也離開了權力的是非之地,但有關蔣介石身後的一些事情卻未曾了結。只說有關蔣家人的稱謂就夠叫人啼笑皆非的。特別是在蔣經國當上「總統」之後,「蔣總統」和「蔣夫人」兩個稱呼就成了嚴重的問題。

蔣介石在世時,「總統」就是蔣介石,誰也不敢妄存非分之想。任何人在臺灣境內,只要說「總統」,就知道所指的是誰。到了嚴家淦擔任「繼任總統」的時候,為了有所區別,就在「總統」前面加一嚴字,稱為「嚴總統」,一般也不會發生混淆,同時,嚴家淦又很自謙,處處以「過渡總統」自居,每提到「總統」二字時,他先帶頭稱「總統蔣公」,以示自己沒有當「總統」的野心。好在當時的「繼任總統」是嚴家淦,蔣經國是「蔣院長」,在稱呼上也不會發生什麼誤會。

1975年9月,宋美齡登專機赴美就醫

蔣經國當選第六任「總統」之後,稱呼的問題就發生了。不論稱「總統蔣公」還是稱「蔣總統」,都會發生所指對象不明確的問題。為了指代分明,不知是哪位「高人」提出這樣的規定: 稱蔣介石為「先『總統』蔣公」,在形於文字時,一定要在「蔣」字上面空一格,以示「崇敬之意」。稱宋美齡仍為「蔣夫人」,不得稱「先『總統』夫人」或「先『總統』蔣公夫人」之類不適當的名稱。

嚴家淦和蔣經國

稱呼蔣經國須用「蔣『總統』經國先生」,形於文字時,「經」字前面不用空格,以體現蔣經國「崇尚民主之意」。稱呼蔣方良則必須為「『蔣總統』經國先生夫人」,不得稱「蔣夫人」或「『蔣總統』夫人」。

蔣經國和蔣方良

這個通知傳達到了臺灣所有機關、團體、學校、部隊。許多人為這些新改訂的名稱暗自叫苦,特別是那些吃公事飯的主官、主管、辦理公文的人們,為這些新稱呼記得好累好累。他們說,尤其「蔣『總統』經國先生夫人」的名稱長達九個字,有點像滿清時代的徽號,講起來也像繞口令一樣彆扭。幸好那個俄國人「蔣『總統』經國先生夫人」平時不大出門,算是減少了文武官員趨奉的麻煩。如果她也像「蔣夫人」宋美齡一樣,經常出現在公共場合,單在稱呼上麻煩可就大了。

從此,「蔣夫人」三個字就成了宋美齡的專有名稱。

相關焦點

  • 別人都可以去大陸,為何蔣家人不能去?她一去,蔣家人全去了!
    1949年,蔣氏家族在大陸的大大小小都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直到蔣介石去世,許多人都沒有返回過大陸。甚至,在蔣經國去世以後,他們還是不能回來。
  • 別人都可以去大陸,為什麼蔣家人不能去?她一去,蔣家人全去了!
    (文史大帝原創,發表於百家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洗稿和抓取)1949年,蔣氏家族在大陸的大大小小都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直到蔣介石去世,許多人都沒有返回過大陸。甚至,在蔣經國去世以後,他們還是不能回來。然而,兩岸人們血濃於水,交流和來往沒人阻擋得了。隨著進一步的開放,臺灣不少人開始前往大陸,與親人們會面,甚至到處參觀、投資。這令蔣氏家族的眾人羨慕不已。蔣介石的侄孫女蔣孝玉也是其中一個人。
  • 蔣介石的棺材是運回大陸?還是繼續放臺灣?聽聽蔣家人怎麼說的
    世人如何評價蔣介石呢?他平北伐、定中華、驅日寇、捍三民,說蔣公是一代英豪,應該不算太過。1949年是蔣介石最傷心的一年,第三次蟄居溪口老家,這次返鄉並未給蔣帶來好運和轉機。紅軍以迅猛之勢跨越長江,蔣介石無力扳回大局,唯有暫時離開。
  • 大陸自由開放,為什麼蔣家人不能去?她一下飛機,蔣家人全去了!
    大陸自由開放,為什麼蔣家人不能去?她一下飛機,蔣家人全去了!本刊記者日前在香港訪問了「蔣家菜」的創辦者、蔣介石先生的侄孫女蔣孝玉女士,請她從飲食的角度談了有關蔣介石、宋美齡、蔣經國、蔣方良、蔣緯國等已經故去的「蔣家王朝」主要人物的生活點滴。
  • 蔣介石歸葬大陸很難辦,何時能實現?他的孫子首次回應臺灣媒體
    蔣介石留給後代的這個問題,可把後代難為壞了。先是蔣經國,1988年去世,臨終遺願和老蔣如出一轍。 至今,臺灣兩蔣寢陵裡,近半個世紀過去,兩具浮棺仍停在那裡。
  • 80歲的蔣緯國,代表家人第一次對臺媒吐露心聲:希望蔣介石移靈大陸
    蔣介石泉下有知一定會埋怨他兒子欠考慮,或許蔣經國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的失誤呢。此話怎講? 兩蔣是腿一蹬眼一閉一抹黑啥都不用管了,然而,他的後代子孫們招架不住了。
  • 蔣介石棺材裡放了哪七件東西?最後一樣還是宋美齡臨時放進去的
    1949年蔣介石率部敗退臺灣,此時的蔣介石已經有63歲了,但是身體還一直沒有什麼大的毛病,但是在1969年的時候,蔣介石坐的專車在路上發生了一起車禍,與前車追尾,使得蔣介石和宋美齡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傷,雖然當時檢查都沒什麼大礙,但是後來蔣介石才被檢查出心臟出了問題,後來也導致身體狀況急轉直下
  • 美國史丹福大學公開蔣介石早年日記揭密(組圖)
    作者 劉丹  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於本月三十一日對公眾公開蔣介石早年日記,只要經過辦理簡單手續,任何人都可以在該中心的檔案館查閱縮微膠片影印後的複製件。中心負責人表示,即將面世的日記真實記載了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一年期間蔣介石的心路歷程,為學術界全面完整研究中國近代政治、軍事、社會、經濟和歷史提供了獨特的第一手資料。這也是蔣介石最原始和最完整的日記首次公諸於眾。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蔣介石在臺北去世,他的個人日記遺留給長子蔣經國。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告別人世,將父親和自己的日記交給三子蔣孝勇。
  • 蔣介石父子想安葬在大陸,李登輝跳出來反對:早點葬在臺灣算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後悔的事情,但是卻都沒有辦法,畢竟人生不是電影,咱們也沒有「月光寶盒」。要說蔣經國倘若知道現在的臺灣,恐怕他就會後悔當初把李登輝提拔上來吧!其實這也難怪,當時李登輝隱藏的太好了,蔣經國也不會想到,他居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精日」和「臺獨」分子。
  • 蔣介石去世後僅半年,宋美齡為何離開臺灣去美國?看完你就明白了
    蔣介石去世後,其長子蔣經國繼承了權力,成為臺灣新的統治者。那麼,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又該何去何從呢? 宋美齡是上海宋氏家族的千金。 按照常理,蔣介石去世後,蔣經國繼承權力,宋美齡就應該留在臺灣。就像她自己所言:「這是我的國家,我為什麼不能長住。」
  • 蔣介石去世後為何只辦喪事不下葬?
    在這樣風雨飄搖的時局中,蔣介石喪事上的國際聲音和面孔,也難免略顯褪色。在已與臺灣「斷交」的日本,曾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列為「甲級戰犯」的前首相岸信介(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外祖父)是與蔣介石關係密切的日本政客。他在蔣介石逝世後的一番言語,頗為值得玩味。他在4月6日這樣說道:「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我們所受到的待遇,我們不可能忘記蔣先生為日本所出的力。
  • 蔣介石去世後,宋美齡說了9個字,道出了她為什麼不想回臺灣
    宋美齡所在的宋家,在當時可是舉足輕重的大家族,之後的「宋氏三姐妹」在那時候的我國可是風雲人物,而宋美齡就是最小的那一個,宋美齡從小就去了國外讀書和生活,這一待就是七年,回國後成為上流社會交際圈的名媛,1922年,蔣介石在一場舞會上認識了宋美齡,被她的美貌和氣質所吸引,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 「沉著冷靜、藉機發力」,孫中山去世後,蔣介石的上位之路
    左起:蔣介石、廖仲愷、胡漢民、汪精衛廖公被刺,逼走胡、許孫中山去世後,「四大金剛」各負其責廖仲愷被刺殺後,國民政府迅速成立「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三人特別委員會負責對這起刺殺案的調查,三人委員會享有調查任何人的權利。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胡漢民的堂弟與此事有牽連,蔣介石便抓住這個機會,與汪精衛密謀整垮胡漢民。遂查大肆散布謠言:胡漢民是殺害廖仲愷幕後真兇。一時間廣州流言四起,遊行示威頻發,蔣介石以保護胡漢民人身安全的名義,將其控制在黃埔軍校。後以汪精衛要殺其為藉口,將其秘密送往送往國外。
  • 蔣家王朝在臺灣是因為什麼被終結的?
    蔣介石大陸的失敗逃往臺灣,延續了所謂的中華民國,到了現在,臺灣的遮羞布依然是中華民國這個殼子,有的人忍不住會問,為何原本雄踞臺灣的蔣家王朝到了現在卻是凋零的一塌糊塗?蔣介石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蔣家到了臺灣後,從蔣介石到蔣經國再到蔣家第三代的演變。
  • 蔣介石小時候頑皮淘氣(組圖)
    也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蔣肇聰在經商方面頗有天分,鹽鋪的生意越做越大,在鎮上連開了三間店面,光僱的經理、帳房、夥計、學徒以及長工就幾十人。他做生意很靈活,別人休想在他這裡佔到半點便宜,因此得到個綽號「埠頭黃鱔」。  只是這個活躍分子在家事上一直不順暢,先娶了徐氏,沒幾年去世了,又找了孫氏,又去世了,留下一對兒女無人照料。
  • 國軍中的白求恩: 年近六旬還支持抗戰, 去世後蔣介石親自為他題詞
    後來被八路軍俘虜,經過多方交涉被釋放出獄,但是40天後不幸因病去世。去世後蔣介石為了感謝他在抗戰時期為中國人民做的貢獻,在重慶為他召開了追悼會,還親自為他題了詞。他11歲的時候閱讀在中國武昌殉教的董文學神父傳記後,立志前往中國傳教。為了融入中國百姓的生活,他學習了中國文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而且能用毛筆寫漂亮的行書。1912年他來到天津傳教,他在天津反對法國人擴展租界,而天津另外一位教父支持法國擴張租界。兩方勢力起了衝突,由於雷鳴遠沒有後臺,最後被趕出中國回到了法國巴黎。
  •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7人逃到臺灣,1人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蔣介石失勢後,何應欽也跟隨他去到了臺灣,不過因為他的大部分部下在大陸,因此身邊無人可用的他最終也沒得到蔣介石重用,擔任了一個名氣很大但是毫無實權的虛職,直到1987年去世。與何應欽一樣,最後卻領了一個虛職的是顧祝同,他這個人說的不好聽的就是蔣介石身邊忠實的走狗一枚。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蔣介石帶領著一眾的追隨者,定居臺灣後,就沒有再回過大陸了。連帶著臺灣的一眾大陸士兵都無法再返回到大陸,他們中很多人臨終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對於蔣介石,這些人懷著又愛又恨的心理。身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自然知道父親在那一戰中受到的恥辱有多麼的大,他不願意再踏入大陸,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但臺灣畢竟不是他們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