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陶玉
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斯裡巴加灣同汶萊蘇丹哈桑納爾舉行會談。兩國元首高度評價中國汶萊關係積極發展勢頭,一致決定建立中國與汶萊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做政治互信、經濟互利、人文互通、多邊互助的好夥伴。(新華社11月19日)
中國和汶萊的友誼源遠流長,歷久彌新。明成祖年間,當時古浡泥國(即汶萊)國王訪問中國,去世後葬在南京。目前,浡泥國王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中國汶萊傳統友誼的歷史見證。中國和汶萊既是隔海相望的近鄰,也是相互信賴的朋友和夥伴。建交27年來,兩國一直平等相待,友好相處,政治互信持續深化,各領域合作碩果纍纍,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切實利益,為本地區和平和繁榮作出積極貢獻。此次訪問,必將為傳承和弘揚中國汶萊傳統友誼,描繪新時代兩國關係發展藍圖更加「凝心聚力」,並將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中國汶萊經貿合作越來越深入,經濟發展行穩致遠。5年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深化中國汶萊經貿合作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強勁動力。中國對汶萊直接投資發展勢頭良好,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到汶萊投資興業,拓展業務,帶動了汶萊的經濟發展和人民就業,助力汶萊支柱產業的多元發展,汶萊的部分產品也出口中國,實現互惠互利,共謀發展。此次訪談成為兩國發展的良好「契機」,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中國現在是汶萊最大進口來源國,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到汶萊投資興業。兩國經貿合作必將乘勢而上,經貿合作越來越深入,促進經濟的發展行穩致遠,經濟貿易向著更加穩定、持續的方向發展。
中國汶萊民眾心與心的距離越來越貼近,人文交往持續升溫。近年來,兩國人文交往持續升溫。汶萊全國雖只有42萬人,但華人是汶萊第二大族群,佔全國人口的11%,僅華校就有8所之多,中國與汶萊早已「相互交融」,密切往來。兩國間的旅遊聯繫更是日益密切,中國赴汶萊遊客人數5.2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中國成為汶萊最大的遊客來源國。目前,兩國通航城市近年不斷增加。汶萊航空已開通前往上海、杭州、南寧的航線,2018年底將開通到長沙航線,並積極爭取開通北京的航線。老百姓可以極其便利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經濟交往與聯繫越來越緊密,民眾心與心的距離可謂是越來越貼近。
中國汶萊的對外開放越來越廣闊,共同打造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對汶萊的國事訪問為中國汶萊友好關係掀開了新的篇章。汶萊政府於10年前就推出「2035宏願」,目的就是要推動和改變由以依靠油氣為主的單一經濟向多元經濟轉型,推動經濟向多元化發展。適逢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加強國際產能合作的提出,正好與汶萊「2035宏願」發展目標「不謀而合」。汶萊基礎設施優越,投資環境良好,也是中國同東協及其他各方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夥伴。兩國在經濟發展合作上有著共同的利益,只有堅持擴大開放的領域,不斷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構建命運共同體,定能共鑄輝煌,開闢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汶萊關係步入歷史最好時期,已成為大小國家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典範。「中國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汶萊正在努力實現『2035宏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雙方唯有繼續深化合作,拓展『一帶一路』合作新機遇,做政治互信、經濟互利、人文互通、多邊互助的好夥伴,才能讓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兩國人民,共同為地區繁榮穩定作出新貢獻,譜寫出一曲中國汶萊睦鄰友好關係的動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