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正在快速走向偉大復興的道路,而這些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也讓身為國人的我們倍感自豪。而近些年來中國的網絡上出現許多嘲諷印度,鄙視印度的視頻與文章。而許多人也沉浸在印度十分落後的這種假象中,這種浮躁的心態的十分危險的,畢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讓我們從教育上看一下印度的過人之處。
印度在初等教育上與中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學生們都十分用功,希望考上大學為自己今後找到一條更好的出路,而印度的初等教育現狀可能《起跑線》這部電影能給我們一個很深的感觸。
而這部電影在中國能成為一個十分具有話題的影片,就不難發現中國的初等教育現狀與印度都是大同小異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從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希望進入重點幼兒園,小學,中學。期待孩子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為孩子今後的發展做鋪墊。
而高等教育印度做的可能就比中國好了,印度最具代表性的高校就是印度理工學院了,他在全印度的七所高校猶如中國的C9聯盟一樣,其中的學生都是全國最優秀的。

但中國高校一味地追求所謂的世界排名,不惜一切代價的引進留學生,痴迷於在國際知名學術雜誌上發布文章,而忽視對於學生的教育問題,並且中國高等教育對於學生的學術培養也是較為薄弱的。而這導致的情況就是中國大學的世界排名的確很高,但中國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卻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有很大差距,而印度的高材生們則是在世界上更加受歡迎。這一差距也就造成了美國矽谷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高級人才是印度裔,而這一高等教育也讓印度成為世界IT行業的十字路口,絕大多數軟體程序都是外包給印度完成的。
而印度教育最厲害的地方,就像有人說印度是一個開了掛的民族,他們政府對於教育的投資少的可憐,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培育出高級人才。可這造成的影響與中國也是十分的相似,大量名校畢業生出國謀求發展。
中國與印度同樣為世界兩大文明古國,古代都曾發出耀眼的光芒,現在都在為各自國家的復興努力。放下浮躁的心,認真的看待這個十分具有實力的對手,看出自己的不足,學習她的長處。這樣我們才會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至於迷失方向。
現實中我們也應該尊重每一個競爭對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於國家,對於社會,對於個人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盲目自信,自大只會讓我們在安逸中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