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11月13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傳進校園活動走進南城陽光第八小學。
本次活動有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課堂兩個項目,非遺傳承人帶來了詠春拳、龍形拳、醒獅展演和古琴等項目,讓同學們近距離體驗非遺的精彩表演,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激發了同學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活動現場,首先是非遺傳承人帶來的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表演,詠春拳以實際的拳術戰鬥理論為主,以身體結構、關節活動及流體力學開始研究改進,較其他中國傳統武術、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一拳一式之間展示了傳統武術之精髓,引得現場的同學們陣陣喝彩。
緊接著是廣東省的地方傳統拳術之一——龍形拳,以意導形,氣沉丹田,三尖相對,三力相通,拳勢如風,盡顯了中華傳統武術的力量。
隨後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隆重慶典,民間都會用來助興的醒獅展演,讓同學們歡呼不斷。最後是中國的傳統樂器古琴,吟猱餘韻、細微悠長,使得同學們意猶未盡。
非遺展演結束後,傳承人們給同學們上了詠春拳、龍形拳、醒獅、古琴和七夕貢案的體驗課,讓同學們親身體驗、親手製作,近距離的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學習非遺文化知識。
學校課程開發中心副主任劉惠芳表示,本次非遺進校園活動很有意思,孩子們都很投入地去學,只有投入才會愛上非遺。
記者了解到,「樸雅教育」是該校的教育理念,一直以來,該校一直致力於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知識融合起來,培養品德高尚,適合未來發展的學生,因此,該校希望把非遺引進學校,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環。
「未來,我們會有梯度、有層次、逐步地將非遺內化成學校的校本課程和學生的知識體系,採用項目化學習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們帶著問題、任務去探究,將非遺課程打造成我校的校本特色。」 劉惠芳說。
文字/沈漢炎 實習生 莊曉輝 朱月燕
攝影/實習生 莊曉輝 攝像/實習生 莊曉輝
編輯/賈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