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固定認知裡,好的海鮮一定要活的,冷凍海鮮肯定沒有活的海鮮好。但其實,這事兒還真不一定。表面上看,活的就等於鮮美,但這裡門道兒有很多,活海鮮不一定比冷凍海鮮優質。
原因一:長途運輸
條件允許的話,現捕現殺鮮甜入口當然美味。但如果是山高水遠,在運輸過程中,往往會在水中增加模擬海水的物質,加上長時間運輸,非常容易死亡和產生細菌。而且經過長途運輸,很容易造成空殼少肉的現象,一斤蝦半斤水這種事情是常態。
原因二:添加劑
活海鮮一直待在人工海水裡,這勢必會對品質和安全造成不可逆的影響。脫離了原始生長環境的海鮮,要想活下去,還真沒那麼容易。
因此,很多無良水產商們還會使用各種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比如蝦,有專門的合成藥劑,打上來後就直接「美容」,保證蝦頭不會變黑,一直保持著鮮活有氣色。添加了甲醛能夠讓變質烏賊看上去很新鮮,但放一段時間後,就會有異味,有腐敗的跡象。同樣可怕的還有苯甲酸鈉,水產商使用時往往會超量,對人體同樣有害處。
吃到肚子裡的食物,安全肯定排首位,這些方面凍海鮮是穩贏的。因此,如果你家離海邊較遠,又缺乏專業的分辨海鮮是否鮮活的能力,那還是建議首選冷凍海鮮!
海鮮主要有以下幾種冷凍方式:1、船凍:多在遠洋捕撈船上完成,捕獲後簡單分類,入冷庫冷凍。2、岸凍:多見近海捕撈,碎冰保持低溫,再送到加工廠冷凍,保鮮效果略差。也叫「陸凍」。3、生凍:海鮮直接冷凍,或簡單處理後冷凍。4、熟凍:蝦、蟹、貝類等煮熟(汆熟)後再冷凍。5、普通冷凍:在-18℃的條件下冷凍。6、低溫急凍:在-35~-60℃的條件下冷凍,保鮮效果好,最大程度保持海鮮品質。
最優質的冷凍海鮮,當然是採用活體低溫急凍的海鮮啦。這種技術適用於殼薄蝦類海鮮,對離開海水的海鮮進行急凍,在此過程中海鮮仍然有正常的代謝,因此不會吸入過多的水分,能保證最原生的狀態,使海鮮不會在長途運輸中發生肉質收縮甚至空殼。並且,急速冷凍可使溫度驟降,微生物、寄生蟲在極低溫下已經死亡,誘發化學性腐敗的物質也在低溫下失去活性,有效防止運輸途中海鮮腐壞,保證海鮮的食品安全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