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一定比活海鮮差?這些因素影響了冷凍食材品質

2020-12-14 騰訊網

長時間運輸的活海鮮,未必更安全。

海鮮們漂洋過海,被我們吃掉,在我們略偏執的觀念中,吃海鮮一定要活的,但事實真如此嗎?越來越先進的冷凍技術,能否鎖住食材鮮味?今天就為大家破解誤區,解析冷凍技術。

添加劑讓海鮮更「新鮮」

吃海鮮一定要活的,但山高水遠,長時間運輸並且還要保證鮮活,在運輸過程中往往會在水中增加模擬海水的物質,加上長時間運輸,容易死亡和產生細菌。

之前我們也討論過魚的腥味來源,魚會傳遞水中的味道,如土腥味等,運輸過程中不佳的水質,海鮮的品質也會下降。

海鮮的品質往往由多重因素影響

此外,無良水產商們還會使用添加劑,像蝦,有專門的合成藥劑,打上來後就直接「美容」,保證蝦頭不會變黑,一直保持著鮮活有氣色。此外,像甲醛能夠讓變質烏賊很新鮮,但放一段時間後,就會有異味,有腐敗的跡象。同樣可怕的還有苯甲酸鈉,水產商使用時往往會超量,對人體同樣有害處。

冷凍技術大解析

在海鮮們撐不到活著到達後廚的時候,冷凍技術就誕生了。現在大體的冷凍技術如下:

船凍:多在遠洋捕撈船上完成,捕獲後簡單分類,入冷庫冷凍。

岸凍:多見近海捕撈,碎冰保持低溫,再送到加工廠冷凍,保鮮效果略差。

生凍:海鮮直接冷凍,或簡單處理後冷凍。

熟凍:蝦、蟹、貝類等煮熟後再冷凍。

普通冷凍:在-18℃的條件下冷凍。

低溫急凍:在-35~-60℃的條件下冷凍,保鮮效果好,最大程度保持海鮮品質。

此外還有快凍(整塊凍在一起)、單凍(凍成後產品相互分離)、半單凍(有冰託將海鮮半固定在一起)。

這幾種冷凍方式中,低溫急凍技術最佳,能夠鎖住海鮮本身的鮮味與營養,保持住最佳品質,利於長時間保存。速凍技術是在二戰之後的美國發展起來的,發展至今,大體三種技術:

機械式食品速凍:和家裡的冰箱一樣,利用氨作為製冷劑,通過封閉的系統來吸收熱量。

超低溫食品速凍:用液氮等超低溫氣體或液體進行凍結,是現在最常用的技術。

衝擊式食品速凍:器械製造高壓氣流進行冷凍。

無論哪種技術,食材都會在冷凍時會產生冰晶,這會影響到食品解凍時營養成分的流失。

魚片經過軌道時被快速冷凍

正確冷凍反而能保持高品質

海鮮鮮味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活凍不一樣比鮮海鮮品質差。冷凍物流一般會遵循三個3T原則,Time(冷鏈中貯藏和流通時間)、Temperature(溫度)、Tolerance(產品耐藏性)來考量。

挪威研究公司SINTEF一直在檢測不同冷凍、解凍技術對魚品質的影響,提出了三個關鍵因素:

魚一旦被捕獲就要立刻被冷凍。

魚需要一直保持在穩定的低溫下,不中斷。

出售之前才解凍。

這個測試中,在解凍後10天左右,這些魚的質量依舊不錯。這意味著如果用正確的方法冷凍,它們會無菌,並且觸感、顏色、持續性都保持著較高品質。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技術不斷出現運用到海鮮的保險運輸中,曾有高校研發出活體冷凍技術,利用低溫將魚細胞暫時「休眠」,但復活後魚的生存時間較短。

如何解凍成了技術活?

海鮮速凍時,會產生冰晶,不正確的解凍方式會讓它們「來來回回」地帶走營養。

冰晶會影響到食材品質

「食品解凍,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範圍(由0℃上升到8℃,相對溼度70~90% )時,能使食品細胞內部冰結晶的融化水回復吸收到細胞中去,如急速解凍,這些水分就變成汁液流出。流出的汁液中帶出了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水溶性物質,就會使食品風味、營養價值受到損失。」《中國食品》一篇解析解凍方法的文章中如此解釋這個過程。

在後廚,廚師們多用流水解凍、低溫解凍(放在冰箱中冷藏解凍)、自然解凍。

有廚師提到放在室溫下解凍時,容易滋生細菌,特別是在危險溫度(5℃-63℃),細菌的繁殖速度快,特別是37℃-42℃,是最危險的溫度。

後廚最常用的是低溫解凍,也就是放在冷藏層,保持在4℃左右的溫度,能夠減緩細菌活動,也能保證海鮮內的可溶性成分不流失。

冷藏在冰箱中是最常用的解凍方式

解凍時,還要保證食材的獨立性,不能被其他食材壓著,或串味。但這種解凍方式非常緩慢,大塊的食材可能需要幾天,有可能損壞食材。

因此在大塊食材解凍時,有人建議用冰水浴,但食材必須用防水密封包裝,以免交叉汙染,還需要每30分鐘換一次水。

解凍時有幾點事項要注意:不應放在靜止的水中浸泡,可以放在10℃左右的流動水解凍;切忌不要放在溫熱水中解凍;解凍時可以放在冷藏室最上層的低溫位置,讓其緩慢退冰,對保持口感和風味有極大幫助。

廚師朋友們,在你的工作經歷中,是否發現了新的冷凍技術?或者有好的解凍技術,歡迎一起和我們分享!

-end-

部分圖文資料引用自網際網路,僅作信息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

資料來源:https://www.dailymail.com《Frozen fish is just as good as fresh: Study reveals cheaper freeze-packed seafood has exactly the same quality as off-the-boat catch》/中國海洋報《冷凍魚「復活」的奧秘》/現代速凍技術的科普網站/《中國食品》《解凍方法得當,冷凍食品亦鮮美》/人民網《海鮮保鮮濫用添加劑和含劇毒化學品》/《現代烹飪主義》

相關焦點

  • 吃海鮮一定要吃活的?冷凍海鮮不如活的新鮮?那你就錯了!
    當被問及買海鮮究竟是買冷凍的好還是買活的好,相信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當然要買活的,那樣才新鮮。其實這種觀念是錯的。長期以來,大家都對冷凍海鮮都存在著很深的誤解,可能很多人一聽到冷凍,就覺得不新鮮、不好,但在技術發達的現代,冷凍海鮮還真就不一定比活海鮮差,甚至比活海鮮吃起來口感還新鮮!
  • 速凍海鮮PK鮮活海鮮,一篇文解救海鮮小白!
    提起吃海鮮,很多人意識裡就會有這樣的概念:「吃海鮮就要去海邊!鮮活,才是最原生態的滋味兒!速凍的海鮮那還是海鮮嗎?一點兒都不鮮!」但對於內陸人民來說,想吃海鮮就得飛去大海邊兒上,這真不是很現實的做法,更何況市面上還有很大一部分進口海鮮產品,這樣的說法一棍子打死了「速凍海鮮」。
  • 冷凍與鮮活的鮑魚,你不一定吃得出來!
    鮑魚的冷凍工藝看似簡單,似乎只要把鮮鮑魚洗乾淨凍上就行了,但其實裡頭的門道可多著呢——    影響冷凍鮑魚品質的因素    1.預處理    在進行冷凍工藝之前,往往要對鮑魚進行預處理。    2.冷凍速度與溫度    速凍鮑魚的凍結速度很大程度地影響了鮑魚的品質,目前市場上的冷凍鮑魚因冷凍時間過長(一般達 12 h) 導致組織受損,風味不佳。    在冷凍過程中,經歷最大冰晶生成帶的時間越短,冷凍後鮑魚的品質越好。
  • 速凍與冷凍的區別!什麼才是真正健康營養的速凍食品?
    速凍與冷凍的區別很多消費者往往把二者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兩個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食物凍結的過程,最關鍵的環節是細胞內和細胞外水分子結晶的過程。食物組織內冰結晶的大小與分布情況對食品的質量有很大影響。所以事實上中速凍結也無法鎖鮮,也只能確保一定時間內食物不變質。超低溫快速凍結,例如浩洋速凍食品凍庫使用的液氨製冷技術,在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內,把食物中心溫度達到食品鎖鮮要求的零下18度。
  • 海鮮這些冷凍「名堂」你知道嗎
    冷凍、急凍、生凍、熟凍、船凍、岸凍海鮮這些冷凍「名堂」你知道嗎相信很多人在挑選海鮮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困惑,就是各種不同保存方式的海鮮如何選擇。比如海蝦就有好多種,船凍阿根廷紅蝦、熟凍波士頓龍蝦、急凍黑虎蝦、生凍青蝦仁等。蝦的品種不同還好理解,連冷凍都有這麼多種,到底哪種好?這些千奇百怪的「冷凍」到底有些什麼名堂呢?
  • 其實,活海鮮不一定比冷凍海鮮好
    在很多人的固定認知裡,好的海鮮一定要活的,冷凍海鮮肯定沒有活的海鮮好。但其實,這事兒還真不一定。表面上看,活的就等於鮮美,但這裡門道兒有很多,活海鮮不一定比冷凍海鮮優質。原因二:添加劑活海鮮一直待在人工海水裡,這勢必會對品質和安全造成不可逆的影響。脫離了原始生長環境的海鮮,要想活下去,還真沒那麼容易。因此,很多無良水產商們還會使用各種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比如蝦,有專門的合成藥劑,打上來後就直接「美容」,保證蝦頭不會變黑,一直保持著鮮活有氣色。
  • 趣新知丨活海鮮凍海鮮,到底哪個好?
    海鮮海鮮,吃的就是一個鮮字,大家都覺得吃海鮮當然一定要吃活的呀,但事實真如此嗎?越來越先進的冷凍技術,能否鎖住食材鮮味?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這個認知誤區。
  • 冷凍海鮮更安全,澳柯瑪推出-60℃深冷冷櫃
    春節的腳步臨近,各類海鮮的價格開始隨著年貨購買旺季的到來水漲船高。  加之今年疫情影響,進口冷凍海鮮類產品的風險較高,也推升了本地海鮮的急切需求。喜歡吃海鮮的市民也開始紛紛行動,趁價格較低時提前購買冷藏保存,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速凍不如活鮮?野生不如養殖安全?你們對速凍野生的誤解太多了!
    速凍、野生,一看就想避而遠之……(小編吶喊:各位!不要誤會它們!)如今,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對食物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大家在早些年的菜市場還會看到擺著攤,售賣野生活魚的樸素的農民。魚的價格會比養殖的高一大截,不過,買的人還不少!
  • 「二次加工」是海鮮禮盒最大問題 船凍速凍有區別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今年的海鮮禮盒品牌眾多,質量良莠不齊,除了有傳統品牌的海鮮經銷商參與,一些打著自家漁船自家冷庫出產旗號的商家也進入海鮮禮盒的戰場。一些低品質海鮮也在禮盒的華麗包裝下,混上餐桌。如何挑選海鮮禮盒?一位經營海鮮生意多年的業內人士表示,選海鮮禮盒最怕買到「二次加工」的貨品。
  • 冰凍六個月海鮮依然如鮮品!舟山這項速凍技術火了
    2017-11-25 10:00 | 舟山日報網絡配圖預處理、液氮深冷速凍、包裝、凍藏,11月23日下午,在位於定海惠民橋原舟山華定水產有限公司廠區的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海產品超低溫技術與裝備中試基地裡,副研究員楊水兵正在用液氮深冷速凍技術冷凍一批梭子蟹樣品。
  • 海鮮正確的冷凍方法留住新鮮和美味
    事實證明船凍的魚、蝦、蟹一點也不遜色·還少了一些商販為了保鮮而添加的防腐劑·吃著更安全·更健康·今年春節的武漢肺炎·我們宅在家裡·冷凍的海鮮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方便和美味·我喜歡吃海鮮每年的夏天是哈唎最肥的季節我都冷凍些哈唎·國慶節後又冷凍些海蠣子準備春節的時候吃·其實市面上有冷凍的哈唎肉和海蠣子肉可我感覺哈唎肉和海蠣子肉受冷凍條件的影響口感不是很好·我選擇了目己冷凍哈唎和海蠣子·鮮味不錯·更是在沒有鮮貨的時候吃上海鮮
  • 肉丸品質的影響因素(內附牛肉丸製作配方)
    不過,隨著人們對食品營養和品質的要求的不斷提高,肉丸的加工配方已經不再是過去簡單的原料肉加調味料,而是按照科學的比例添加各種功能性輔料。因此,在做好一顆肉丸子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其品質的影響因素。 一、肉丸的品質組成  肉丸子的品質主要包括感官品質、出品率和營養價值等。
  • 海鮮會影響傷口癒合?有砂的會讓人得腎結石?盤點吃海鮮的誤區
    關於海鮮的這些傳言都是真的嗎?今天我就來一一擊破這些吃海鮮的謠言,讓大家放心吃海鮮。01 謠言:海鮮裡有寄生蟲,不能吃海鮮做熟或者經過冷凍滅菌後,可以放心吃。現在的冷凍海鮮幾乎都是採用速凍技術,能快速地把食物溫度降低到遠遠低於水的凝固點(通常在零下 18℃ 下),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營養和口感,營養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哪些人不能吃海鮮?海鮮買哪種好?一次全都弄明白!
    這些禁忌是真的嗎? 海鮮不能和水果一起吃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有人說與水果同吃會影響海鮮中蛋白質和鈣質的吸收,其實這方面影響非常小。
  • 就想吃個海鮮,怎麼還分冷凍、急凍、生凍、熟凍、船凍、岸凍?!
    所裡有個小姐姐突發奇想要給大家做頓海鮮,走到超市海鮮區卻傻眼了:一個海蝦就有船凍阿根廷紅蝦、熟凍波士頓龍蝦、急凍黑虎蝦、生凍青蝦仁十幾種。
  • 海識| 活鮮、冰鮮、船凍、岸凍,這些海鮮冷凍方式都是怎麼回事你...
    海鮮對於長時保存和長途運輸的要求比較高,因而衍生出了多種不同的海鮮處理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常見的幾種海鮮冷凍方式。為了保持海鮮食材最新鮮的那一刻,人類在遠洋捕撈的過程中摸索出了多種處理方式,以針對不同的情況處理不同品類的海鮮,主要的處理方式有以下三種:活鮮、冰鮮、凍鮮;而根據處理地點也分為船凍和岸凍兩種。
  • 冷凍、急凍、生凍、熟凍、船凍、岸凍有啥區別?哪種海鮮最新鮮?
    海鮮,當然吃鮮活的最好。但是對於很多生活在內陸地區的朋友來說,吃鮮活的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一般大家都會去買一些冷凍的海鮮。有網友在買冷凍海鮮的時候,就遇到了麻煩事。他說:在市場上買的海鮮,一解凍就有很多水,冷凍的海鮮一定需要這麼多冰來保鮮嗎?
  • 海鮮的冷凍知識,不得不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常見的幾種海鮮冷凍方式。為了保持海鮮食材最新鮮的那一刻,人類在遠洋捕撈的過程中摸索出了多種處理方式,以針對不同的情況處理不同品類的海鮮,主要的處理方式有以下三種:活鮮、冰鮮、凍鮮;而根據處理地點也分為船凍和岸凍兩種。
  • 青島冷凍海鮮又便宜又好吃
    這些新鮮的漁獲物,可以在岸上的加工廠裡直接加工處理並冷凍。所以,岸凍更適合近海漁船捕撈的海鮮,船凍更適合遠海漁船捕撈的海鮮。有先進加工設備的大型遠洋捕撈船。這是都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些也是不同海鮮的加工和冷凍方式。所謂生凍,就是指海鮮在沒有煮熟的情況下冷凍,大多數海鮮其實都是生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