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香港溢利暴增148倍,為何業績大好股價卻跌?

2020-12-14 香港財華社

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2016年7月剛由信義玻璃(00868-HK)分拆於港交所創業板上市的信義香港(08328-HK)上周五晚間公布了其2017年年度業績,公告顯示,信義香港去年全年實現收益約1.1億元(單位港元,下同),同比增長123.7%;年內溢利則同比暴增148倍,達到938.8萬元:

(整理自信義香港業績公告)

雖然單從財報數據來看,信義香港業績水平的「體量」並不算大,但從公司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也就是和其自身往期業績表現相比起來,2017年公司業績整體表現已可說是有了相當長足的進步:這增長勢頭堪稱驚人了!

如上表所示,信義香港近幾年在收益方面保持了穩定的增長趨勢,但2017年逾1.2倍的增幅仍算得上一個不小的驚喜;此外,公司2015年還因計及上市開支錄得虧損超過450萬元,2016年也才扭虧錄得溢利6.3萬元,而2017年公司年內溢利暴增148倍,達到最近三年來盈利水平的新高位,這表現可謂強勢而亮眼。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信義香港的毛利率水平近年來連續下跌,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率更創下歷年低位,僅為21.74%。

那麼信義香港這高下不平兩相拉扯的業績數據究竟有何「蹊蹺」?其在業績公告中則表示,2017年收益增長主要是由於作為集團客戶的保險公司的需求增加以及新業務分部貢獻收益所致,如此想來,公司這新業務倒是值得一看。

新業務加持,業績增長勢頭正勁

照例還是交代下背景。正如文首提及,信義香港於2016年成功自信義玻璃分拆,並在當年7月11日起正式於港交所創業板上市買賣,「獨立」後的信義香港主要於香港從事提供汽車玻璃維修及更換服務業務。而在重組及分拆上市之前,信義香港的業務就是信義玻璃汽車玻璃業務分部的一部分,除此外,信義玻璃的另兩個業務分部為建築玻璃及浮法玻璃;分拆及上市完成後,信義玻璃餘下集團繼續擁有三個業務分部,而信義香港則專注於在香港提供汽車玻璃維修及更換服務。

而前文提及的新業務則指的是,於2017年,信義香港開始將其業務範疇策略性地拓展至於中國從事鋰電池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叉車貿易以及提供風電場管理服務及投資開發風電場項目,於是有了除汽車玻璃以外的三個新業務分部:

(截自信義香港2017年業績公告原文)

而銷售汽車玻璃並提供安裝及維修服務、生產及銷售鋰電池產品、叉車貿易及於中國提供風電場相關業務這四大業務分部中,佔2017年集團整體營收比重最大的還是固有業務汽車玻璃分部,其次是叉車貿易、鋰電池產品及風電場相關業務,其各自營收佔比由多到少分別為:汽車玻璃45.94%、叉車貿易28.89%、鋰電池24.68%及風電場0.49%。

這其中又以鋰電池相關業務表現最為「微妙」,因為三個新業務中只有鋰電池業務是從2016年已開始投入而2017年全年雖順利錄得營收但仍然錄得毛損的一個分部:

(整理自信義香港2017年業績公告原文)

瞄準鋰電池+風電業務,時髦的選擇?

對於新業務的開展,信義香港有自己的戰略思路。根據官方信息,作為集團發展的策略之一,信義香港已於2017年內完成於中國設立一間用以生產鋰電池產品的廠房,而該廠房也已於接近2017年第二季度末開始商業生產,並於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銷售及交付電鋰池產品。叉車貿易方面則是基於集團的兩名動力電池客戶從事叉車生產,而集團透過與該兩名客戶議定向其購買叉車及集團開始從事以鋰電池作為動力的叉車的貿易等安排,為集團發展帶來協同效應,推動鋰電池組及集成系統與叉車的銷售,並為集團帶來新的收益來源。

另一方面,信義香港亦從事開發及銷售鋰電池儲能設施,如用於調峰調頻及穩定供電的大型製造設施電源、不間斷電源及家用儲能系統,其首個儲能產品已於2018年1月交付以供銷售。這便是信義香港業績藍圖中的新收益驅動因素之一:鋰電池組、儲能產品及叉車貿易業務。

不僅如此,信義香港還將業務範疇戰略性拓展至中國風能業務。2017年,信義香港認購了信義風能的18%股權。,後者主要從事風電場開發及經營等業務。自2017年第三季度起,集團開始向信義風能提供風電場管理服務,並已成立新風電場項目勘探小組,且可於作出可行性研究及獲得相關審批後,開始其他風電場項目的投資或建設。

不得不說,在近一兩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爆發性發展趨勢帶動下,鋰電池行業也迎頭趕上,可謂「商機勃勃」;而新能源(清潔能源)的應用在當前以至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也將是不會冷卻的課題,因此,信義香港在汽車玻璃業務基礎上盡力抓住鋰電池業務及風電相關業務的新商機確實算得上一個時髦但又「保險」的選擇。

而今一紙業績報告出爐,似乎也驗證了集團這一選擇的「正確性」,不過值得玩味的是,26日開盤信義香港股價卻一度走低,截至收盤仍以2.27%跌幅報收2.15元,而全日最低曾觸2.09元,跌幅達5%。從26日股價表現來看,市場對信義香港交出的2017年成績單似乎還不是非常滿意,這其中緣由或有幾點:一來公告毛利率跌得太「順溜」,確實不大好看;二來公司年度溢利雖然較前兩年大幅回升且數據對比相當可觀,但卻仍未及上市前2014年的溢利水平;這第三嘛,也可能這業績「喜報」帶來的刺激影響已經在上月底公司盈喜消息出來之後消化得差不多了,是以昨日信義香港的股價走勢可謂克制。

不過無論如何,大方向來看業績增長都算是好消息,那便稍稍期待一下信義香港這一波新業務未來的表現吧。

■ 作者|彭小留

■ 編輯|夏雨辰

本文版權歸香港財華網所有,如需轉載,請向後臺申請獲取授權。

招商查詢:曾先生(Frank Zeng)

微信/

關注

港股資訊最強 www.finet.hk

更多精彩,盡在財華網

相關焦點

  • 【港股解碼】半年純利或大增30倍!是什麼造就了信義香港業績的突飛...
    昨日盤後,信義香港發布了一則盈利預喜公告,預期公司截至今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純利將較2017年同期之29.8萬元(港元,下同)大幅增加約25倍至30倍。這是信義香港繼去年全年業績及今年一季度業績交出亮眼成績單之後,再一次展示其基於業績增速突飛猛進的強勁實力。
  • 信義玻璃市場分析 解析勞工短缺的真正原因
    如果單以09年下半年盈利去算市盈率,信義玻璃市盈率11倍左右,一點都不貴,但是股價就是不漲。其實它的情況跟維達國際(3331)有點相似,維達國際昨天公布業績,去年全年錄得股東應佔溢利3.98億元,按年升1.4倍,09年市盈率11倍左右,股價同樣漲不起來。我想主要原因是市場猜不透它們今年的毛利率會跌多少。
  • 溢利增長1倍背後 百福控股(01488)對標的對象其實是麥當勞
    公司 溢利增長1倍背後 百福控股(01488)對標的對象其實是麥當勞 2018年3月8日 19:01:33
  • 信義玻璃:振興行業 中長線股價前景吸引
    ,特別是內地股市早段急挫,觸發港股低開後,一度跌至13,174,急跌365點,中資股下跌主導大市向下,不過午市重獲承接低位反彈,部分中資資源及電力股表現較佳,恆指最後報收13,228,跌310點或2.3%。
  • 大家樂(00341)現價跌近1% 中期營運溢利減少4%
    原標題:《異動股》大家樂(341)現價跌近1%,中期營運溢利減少4%      大家樂集團
  • 房企業績觀察|頻受「黑天鵝」拖累,老牌港企太古地產股東溢利腰斬...
    2019年,太古地產的基本溢利同比上漲了138%,股東應佔溢利則大幅下降了53.1%。投資物業估值收益大幅縮水和出售非核心資產回流資金使得兩項溢利指標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態。2019年下半年,太古地產在香港地區遭遇「黑天鵝」事件,由此使得香港的零售業和酒店收入受到影響,出現下滑,拖累公司整體業績。
  • 香格裡拉(亞洲):中期純利降25% 股價跌逾5%
    8月21日,香格裡拉(亞洲)(00069.HK)發布中期業績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1.95億美元,同比增長1.7%;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1.15億美元,同比減少24.7%。每股基本盈利為3.22美仙,擬派發中期股息每股8港仙。
  • 內險全線跌產險股最傷 信義玻璃撇關係跌轉升
    天津大爆炸損失巨 涉賠料數十億  新浪財經訊 8月18日消息,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人民幣匯率未見明顯反彈,港股昨早最多曾跌近300點低見23,699點。其後滬指倒升收市,港股跌幅才略為收窄,全日恆指收報23,814點,跌176點,成交663億元。受天津碼頭大爆炸事件拖累,內險股憂慮將要面對巨額賠償,該分類全線下跌。
  • 還記得信義玻璃嗎?剛剛業績創了歷史最高,但股價還沒有
    (圖1:千億CLUB發布信義文章與股價走勢)1、信義玻璃剛剛公布業績,創歷史最佳2018年公司營收160.15億港元,同增8.7%一些與房地產相關的宏觀數據點在2018年12月反彈;我們對信義玻璃仍持積極意見,因為對其經營業績和股價造成壓力的不利因素已逐漸消失。 由於市場預期收益可能下降,股價或許出現疲軟,這將提供一個很好的重返市場的機會。以下為三家券商對信義玻璃的評級及目標價:
  • 業績會實錄︱信義玻璃(00868):將增設東南亞廠房 隨時準備分拆信義...
    信義光能(00968)在香港召開2018業績發布會。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信義玻璃實現收益160億港元,同比增長8.7%;該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42.37億港元,同比增長5.6%;每股盈利1.06港元,末期股息每股0.27港元。   至於,信義光能期內收益為76.72億港元,同比減少19.5%。毛利為29.6億港元,同比減少13%。
  • 股價不跌反漲!狙擊維他奶國際未果 沽空機構被打臉
    「維他奶國際為何成為『狙擊』目標,恐怕也只有沽空機構自己才知道原因。」香港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在20日接受時代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沽空機構出手自然有其理據,比如Valiant Varriors報告中提到的,「維他奶國際的毛利率較內地其他同業的高」便是其中一個原因。
  • 最前線|百威亞太股價跌至上市新低,此前年報顯示啤酒銷量同比下滑3%
    來源:36氪繼2月27日公布2019年全年業績以來,百威亞太(01876.HK)股價不斷走低。今日其股價一度跌逾6%,最低股價達19.70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截至發稿,百威亞太股價跌5.44%,報20.00港元,總市值2648.68億港元,現時香港恆指跌0.66%。3月26日,百威亞太公告稱,2020年3月25日,向公司一名合資格董事、若干名高級管理人員及合資格僱員授出合共4972.07萬份購股權,並向其授出合共1608.01萬個受限制股份單位。
  • 國泰航空水逆:去年股東應佔溢利跌三成 上半年困局難解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國泰航空水逆:去年股東應佔溢利跌三成 上半年困局難解國泰航空集團表示,預期2020上半年將錄得重大虧損。國泰航空經歷了「水逆」的一年。3月11日,國泰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航空集團」)發布2019年全年業績。數據顯示,集團在報告期內全年收益為1069.73億元(港幣,下同),同比下滑3.7%;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6.91億元,上年錄得股東應佔溢利23.45億元,同比下滑27.9%;每股盈利為43.0港元,上年同期為59.6港元,同比下滑27.9%。
  • 香港購物中心上半年業績曝光 最慘跌20億
    香港商業地產,曾一度是內地企業的追捧對象,風光無限。但近一年多來零售業績的連連爆冷,卻讓香港零售商及商業地產運營商承受著比任何時候都要大的經營壓力。據搜鋪網統計數據顯示,在已經披露2016年上半年銷售業績的香港諸多地標購物中心中,多家銷售業績出現下滑趨勢,最大降幅甚至將近20%。
  • 股價7年連跌,味千拉麵被「骨湯門」「貪腐門」擊倒
    「骨湯門」爆發當天,味千股價小幅下挫0.9%;但消息被證實後,味千股價便狂瀉不止,短短數日市值縮水約42億港元。創始人潘慰也離餐飲富豪榜榜首漸行漸遠。儘管後續業績有所反彈,但味千拉麵整體頹勢難收。截至2019年8月7日,味千中國收盤報3.09港元,相較2011年「骨湯門」爆發前夕的股價頂點16.8港元,已十去七八,市值也從超過百億港元縮水至33.18億港元。
  • 兩新股明香港上市:文業集團暗盤跌26%天泓文創跌24%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1月13日消息,明日兩隻新股港交所掛牌上市,據輝立證券顯示,文業集團暗盤跌26.42%,報0.78港元。文業集團發售價確定為每股發售股份1.06港元。由於國際配售股份認購不足而香港發售股份則獲超額認購,分配至香港公開發售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2970.4萬股發售股份,佔全球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約20%。根據國際配售初步提呈發售的國際配售股份認購不足。國際配售項下的認購總數為1.26億股國際配售股份,相當於國際配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1.336億股國際配售股份總數的約0.95倍。
  • 周大福股價為何走強?事件衝擊下又有哪些個股值得關注?
    昨晚,周大福和六福集團發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今早,周大福(1929.HK)低開高走,早盤立馬漲超8%。相反,六福集團(0590.HK)股價早盤收跌,下午才勉強收紅。同樣遭遇了「香港寒冬」,為什麼市場對兩者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呢?
  • 友邦中國內地市場2019年稅後營運溢利首次突破10億美元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唐燁3月12日,友邦保險(港股01299)控股有限公司公布的2019年全年業績數據顯示,2019年友邦保險稅後營運溢利(OPAT)上升9%至57.41億美元;內涵價值營運溢利增加6
  • 晶苑國際:業績增長止股價頹勢,期待來年新產能落成
    晶苑國際(02232)股價自5月14日創上市新高的9.67港元以來,在三個月時間內已經遭遇腰斬。備受煎熬的投資者,紛紛寄希望於公司中報能給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而晶苑國際也沒有令市場失望,於8月16日公布了一份正增長的業績報告。
  • 京投交通科技飆近10% 料去年溢利增長最少一倍
    京投軌道交通科技透露,經過對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業績的未經審核綜合管理帳目的初步審閱,期內溢利將按年增長不少於一倍.主要是因為去年3月完成對蘇州華啟智能科技的收購,其業績已併入集團業績,及集團民用通信業務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