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心中,故宮是最令他們嚮往的景點之一。而不僅僅是外國友人,故宮對於每個中國人都具有非凡的意義。這座氣勢恢宏的宮殿不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文物寶庫,並且還是耗時15年才建設完成的,規模最大的木製宮殿。在很多北京人的心裡,故宮就如同他們的家一般,需要好好地用心呵護這裡的每一寸土地。從2012年到2018年,故宮就一共接待了1億遊客,這個數字是其他景區所無法想像的。
氣勢恢宏的故宮三大殿,為什麼不種一棵樹?才知道是朱棣用心良苦。
當我們走進故宮的時候,就會被它強大的氣場所折服,在這其中就有不少用心的遊客發現,為什麼在故宮的前三大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太和殿。忠和殿,保和殿,在這裡為什麼看不到任何一棵樹呢?要知道當年這座皇宮居住著上萬人,難道不會做任何的綠化嗎?在這三大殿中遠遠的望去,因為沒有綠化作為點綴,讓人也倍感壓抑,外面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如果種上樹的話應該會美觀許多,遊客們也十分好奇為什麼當時沒有這樣做。
有一些導遊知道這個問題後,也非常熱心地向遊客解釋道,這其中有兩點原因。第一點,因為古代官員上朝的時候要從天安門走到端門,這其中的距離是非常長的,他們目之所及都是皇權威嚴,之所以不種一棵樹,就是皇帝想給他們一種精神威壓,他們步行到太和門後會看見廣場十分的寬大,毫無生命跡象,又想到即將要面見皇上,這種精神壓力會提升到一個頂點,這正是皇帝所想要看到的。這一路上的一切都在提醒著這些官員,皇權是不可違背的。只有讓他們內心深處對皇帝存在著敬畏之心,這樣皇權才會穩固。
第二點原因則比較簡單,就是為了防止刺客行刺,因為沒有任何的花草樹木,刺客無論是進行行刺,還是行刺之後想要躲起來,非常的難,這一點則是考慮到了皇帝的安全。從這兩點我們可以看出,朱棣在設計故宮的布局時考慮到了所有的細節,可謂是花費了一番苦心,從衣食住行到建築的各種布局,無一不是考慮周到,這也體現了古人具備著相當多的知識還有高超的智慧。
不過這也讓很多遊客對故宮提出了意見,覺得在這三大殿種上樹會美觀許多,而且在高溫天氣的時候,也有一個可以遮陰的地方。到底應不應該種樹,大家又是如何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