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稻米品質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2021-01-14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周迎 鍾志仁)中秋、國慶雙節一過,時間的腳步已驟然邁入10月中旬,秋收的日子近了。連日來,我市部分田塊的「早稻」開始了收割。雖然面積不大,連全市水稻種植面積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但這裡面卻有「大文章」。

「我這裡早稻收割了5-6畝,都是去年引入的新品種『天隆619』長粒米,試種看看在我們這種出來好不好吃。」近日,在丹陽市陵口鎮折柳村的一處曬場上,金黃的稻穀均勻地鋪滿了整個場地,不時有人用耙子將稻穀進行翻轉,讓稻穀均勻地享受陽光的洗禮。

村黨總支書記王新娣也是村裡種糧的「領頭人」,這些新品種就是她引進來的。「我們合作社有120畝的稻鴨共作稻田,生產的優質大米這兩年銷售也越來越好。這次引進的大米品種是在南京參加的一次農展會上發現的,當時我們展位旁一家天津的參展商賣的大米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我就引進了一些來試種。今年是第一年,由於是採用稻鴨共作模式,畝均產量只有700-800斤,加上異地種植,種出來的大米到底好不好吃,還得等過幾天稻穀曬好了加工成大米嘗嘗才知道。」

和折柳村一樣,丹陽市延陵鎮寶林村志南家庭農場的負責人蔣須俊這兩天也在等待著新米的味道。「今年我種了180多畝水稻,早收的稻田只有1畝左右,是我手工割的,種的是新品種『胭脂米』,這種大米同其名字一樣,是紅色的,聽說有降糖的作用,我十分好奇,今年就種了1畝看看效果。」蔣須俊說。

他種糧就喜歡「另闢蹊徑」,之前主栽的富硒大米就獲得了成功,市場反應不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說了這種大米後,就「心癢難耐」,以最快的速度栽種進了自家的田裡。不斷拓展新品種,在新品種中摸索屬於自己的「高效」致富之道,或許就是種糧農戶的發展「新方向」。

除了追逐新品種的農戶之外,對種糧效益的追求或許也是「催生」早稻的關鍵。在丹徒區榮炳鹽資源區,種糧大戶凌鴻今年種植的300多畝水稻已收割了一半,烘乾後的稻子陸續進入大米加工廠,很快就將變成一袋袋「新米」進入市場。

「這150畝都是我去年休耕的田塊,夏種的時候就比別人早了一周時間,收割時間自然可以提前。而且這些田裡栽種的品種是『揚農稻1號』和『南粳晶谷』,都是優質稻,品種好、上市早,價格自然也不錯。」凌鴻算了筆帳,現在上市的新米,可以賣到每斤7-8元,相較於後期新米大量上市後每斤3-5元的銷售價格高了不少,畝均增收300-400元不是問題。

據了解,目前,全市早收田塊面積不超過1萬畝,大都是種植了新品種、雜交水稻或是上一年休耕的農田。這和全市110萬畝水稻種植面積相比只佔了很小的部分。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各地測產數據和田間長勢情況看,預計今年水稻平均單產較去年略增。同時,得益於今年全市優質食味稻米推廣比例的提高,全市稻米品質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全市大面積開鐮日期將在本月25日之後,希望各地搶抓農時,確保顆粒歸倉。」

相關焦點

  • 鎮江市稻米品質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近日,在丹陽市陵口鎮折柳村的一處曬場上,金黃的稻穀均勻地鋪滿了整個場地,不時有人用耙子將稻穀進行翻轉,讓稻穀均勻地享受陽光的洗禮。村黨總支書記王新娣也是村裡種糧的「領頭人」,這些新品種就是她引進來的。「我們合作社有120畝的稻鴨共作稻田,生產的優質大米這兩年銷售也越來越好。
  • 將稻米品質做到「極致」
    巴彥縣高氏禾田米業全機械稻米生產線。「老話說,水美魚肥,土沃稻香。這幾年,藉助高標準農田建設,我們巴彥的有機水稻種植,實現了從『一顆種子到一袋米』全程機械化作業,稻農和米企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新年剛開始,我們就已經接新訂單了。」
  • 「江蘇省稻米食用品質研究與鑑評中心」專家論證會圓滿召開
    會上,江南大學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陳正行教授、王莉教授領銜的糧食精深加工團隊首先詳細介紹了「中心」籌建工作情況,指出我國現行稻米評價標準對江蘇水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無法客觀真實地反映江蘇省稻米的食用品質,因此,建立適用於江蘇省優質稻米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江蘇省「量身定做」稻米食用品質指標標準體系,是江蘇優質稻米發展的當務之急。
  • 將稻米品質做到「極致」
    巴彥縣高氏禾田米業全機械稻米生產線。「老話說,水美魚肥,土沃稻香。這幾年,藉助高標準農田建設,我們巴彥的有機水稻種植,實現了從『一顆種子到一袋米』全程機械化作業,稻農和米企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新年剛開始,我們就已經接新訂單了。」
  • 無機砷毒性機制及其緩解策略提升稻米安全品質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品質遺傳改良創新團隊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InorganicArsenic Toxicityand Alleviation Strategies in Rice」的評述性文章,為水稻低砷積累種質創製與分子設計育種、低砷稻米安全生產技術集成應用等稻米安全品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 播種時間對稻米食味品質的影響
    播種時間不同,水稻在整個生育進程中遇到的溫度、光照、溼度等氣候環境也會發生變化,進而影響稻米的品質。研究表明,播種時間影響稻米食味品質的本質是溫度,特別是灌漿期溫度對食味品質的影響較大。日本稻米食味品質的相關研究證實,水稻抽穗後30天內最適宜的日平均溫度在23℃左右,稻米食味品質最佳;當日平均溫度超過27℃以上時,食味品質就會降低。稻米理化指標分析表明,灌漿期溫度的變化會造成稻米中直鏈澱粉、蛋白質、脂肪含量以及支鏈澱粉結構的改變,並進一步影響膠稠度、糊化溫度、RVA譜特徵值等,從而影響食味品質。
  • 稻米品質比高產更難得
    本報記者朱海洋  如今,在百姓餐桌上,我們不得不承認,稻米這位「昔日霸主」正逐漸失寵。尤其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人們對主食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另一方面,對稻米食用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 無機砷毒性機制及其緩解策略提升稻米安全品質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品質遺傳改良創新團隊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Inorganic Arsenic Toxicityand Alleviation
  • 「江蘇省稻米食用品質研究與鑑評中心」專家論證會圓滿召開
    會上,江南大學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陳正行教授、王莉教授領銜的糧食精深加工團隊首先詳細介紹了「中心」籌建工作情況,指出我國現行稻米評價標準對江蘇水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無法客觀真實地反映江蘇省稻米的食用品質,因此,建立適用於江蘇省優質稻米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江蘇省「量身定做」稻米食用品質指標標準體系,是江蘇優質稻米發展的當務之急。
  • 持續提升稻米品質 讓百姓吃上優質糧
    當前,蕉嶺縣依託在建的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重點圍繞優質富硒絲苗米標準化種植、綠色防控和富硒產品技術及大米加工等研發、絲苗米加工流通、產品包裝等環節進行建設提升,不斷壯大絲苗米產業,為實現糧食穩產增產目標提供有力保障,確保讓百姓吃上安全優質糧。「目前產業園建設在不斷推進,產業園集群效應正在湧現出來。」
  • 播種時間對稻米食味品質的影響
    播種時間不同,水稻在整個生育進程中遇到的溫度、光照、溼度等氣候環境也會發生變化,進而影響稻米的品質。研究表明,播種時間影響稻米食味品質的本質是溫度,特別是灌漿期溫度對食味品質的影響較大。日本稻米食味品質的相關研究證實,水稻抽穗後30天內最適宜的日平均溫度在23℃左右,稻米食味品質最佳;當日平均溫度超過27℃以上時,食味品質就會降低。稻米理化指標分析表明,灌漿期溫度的變化會造成稻米中直鏈澱粉、蛋白質、脂肪含量以及支鏈澱粉結構的改變,並進一步影響膠稠度、糊化溫度、RVA譜特徵值等,從而影響食味品質。
  • 水稻的栽培因素對稻米食味品質的影響
    播種時間水稻的播種時間影響稻米品質的本質是溫度,特別是灌漿期溫度對食味品質的影響較大。適期播種是保證稻米品質的前提。水稻不同品種由於生育特性不同,適宜的播期也不同,必須根據品種生育特性和當地溫光水條件,科學安排播期,確保灌漿結實期在最適溫度氣候條件內。
  • 南京農業大學萬建民院士團隊揭示稻米蛋白品質形成分子機制
    稻米中含有大量貯藏蛋白,它是稻米中僅次於澱粉的第二大類營養物質。水稻蛋白質的含量和組成對稻米的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谷蛋白是稻米中含量最高的貯藏蛋白,佔稻米總蛋白含量的60%以上,因此,谷蛋白是稻米蛋白品質改良的首選目標。
  • 以邱村鎮的蝦稻米種植深入了解什麼是蝦稻米!
    邱村鎮因其地理位置屬於北亞熱帶、副亞熱帶季風溼潤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資源豐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故而非常適合蝦稻米的種植,也成就了該地的蝦稻米在質量、品質等方面的卓越優勢!那麼對於不熟悉蝦稻米的消費者來說想必都會有此幾問:究竟什麼是蝦稻米?能吃麼?好吃麼?怎麼種植?
  • 稻米蛋白品質形成分子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近日,《植物細胞》在線發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萬建民團隊揭示的稻米蛋白品質形成分子機制。該研究克隆了水稻蛋白品質形成新基因GPA5,並從細胞、遺傳和生化層面闡明了GPA5在水稻貯藏蛋白後高爾基體轉運中的關鍵作用,對稻米蛋白品質改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論文第一作者、農科院作科所副研究員任玉龍介紹,稻米中含有大量貯藏蛋白,它是稻米中僅次於澱粉的第二大類營養物質。谷蛋白是稻米中含量最高的貯藏蛋白,佔稻米總蛋白含量的60%以上,因此,谷蛋白是稻米蛋白品質改良的首選目標。
  • 鎮江市土石方公司優秀企業推薦
    中國優質工程建設發展計劃-強國工程,鎮江市土石方公司優秀企業推薦,加強了土石方企業間信息交流,為優秀土石方企業提供了展示平臺,促進土石方行業進一步發展。中國優質工程建設發展計劃-強國工程,鎮江市土石方公司優秀企業推薦,旨在促進土石方行業健康發展,提升國內土石方行業的品牌價值,目的是推動我國土石方公司的整體品質,整飭行業現狀,加強行業口碑意識,並致力於為廣大客戶選擇土石方公司與產品提供最權威的引導和幫助,從而節省客戶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科學家發現影響稻米品質關鍵基因
    4月26日,《自然-通訊》雜誌在線發表了揚州大學農學院/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嚴長傑教授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他們成功克隆了一個控制稻米蛋白質含量變異的關鍵位點qGPC-10(OsGluA2),該基因編碼稻米貯藏蛋白中的谷蛋白前體,而谷蛋白含量影響著稻米的營養品質。
  • 科學網—發現影響稻米品質關鍵基因
    他們成功克隆了一個控制稻米蛋白質含量變異的關鍵位點qGPC-10(OsGluA2),該基因編碼稻米貯藏蛋白中的谷蛋白前體,而谷蛋白含量影響著稻米的營養品質。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揚州大學農學院博士生楊宜豪介紹,團隊對400多份水稻種質資源的總蛋白及貯藏蛋白含量分別進行測定,確定了胚乳中谷蛋白含量的變異是水稻總蛋白變異的決定因子;在不同環境中同時鑑定出了兩個能夠穩定遺傳的控制水稻蛋白質含量的關鍵QTLs,並通過圖位克隆與功能研究明確了qGPC-10(OsGluA2)能夠顯著影響稻米蛋白質含量並最終影響稻米的營養品質。
  • 青田稻米豐收節暨友稻農業稻米豐收開鐮儀式舉行
    近日,記者在青田辦事處友稻農業科技園區的稻田裡看到,一幅田園風光映入眼帘,泛黃的稻穀顆粒飽滿,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稻米的清香迎面撲來。目前這裡的萬畝水稻已陸續進入成熟期,豐收在望。青田辦事處位於黃河下遊南岸,得天獨厚的黃河水資源和氣候條件,為辦事處沿黃村種植水稻提供了便利條件。
  • 第三屆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五常(京東)大米節啟幕
    12月6日,以「五常大米·稻香世界」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五常(京東)大米節在北京啟幕。在本次活動中,五常市成功舉行了招商推介和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此次共籤約了10個大項目,籤約總額85.7億元人民幣(其中,籤約外資1000萬美元),這是2020年五常市籤約項目最多、籤約額最大的一次活動,招商引資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