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會稽古榧群——千年榧王部落尋古探幽

2020-10-04 只聽你說

文/今有所悟

一走進稽東鎮會稽山千年香榧林景區,便感受到一種與別處不同的幽靜與清香。這幽靜,源於這裡的高山峽谷;而這清香,則來自覆蓋在這高山峽谷之上香榧樹。

沿著一條時隱時現的溪溝,我和同伴行走在古色古香古韻猶存的石板路上。四周滿是顏色幽深的巖石洞穴與形態各異的株株香榧樹,它們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歲月侵蝕,跌宕多姿,呈現出最原生態的自然風貌,其態其形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稽東香榧生產歷史悠久,已有上千年栽培史。香榧古時稱「玉山果」「聖果」,《爾雅》稱榧為「披」、《神農本草經》稱「披子」,《唐本草》才改稱為「榧」。據調查統計,會稽山古香榧群所在的稽東境內,為古香榧樹之密集分布區,樹齡在500年至1000年以上的香榧古樹比比皆是。

香榧林古道

走在古色古香古韻猶存的石板路上,仿佛走進了「千年榧王部落」。

聽到過許多關於香榧的傳說。根據《稽東鎮志》記載,稽東榧農認為古香榧的種子是由兩位仙女從天庭偷來的。她倆嚮往人間生活,私下凡間,種植香榧,結果被天帝知道,令天兵天將兩位仙女處死,還挖出其眼珠棄之於她們栽培的香榧苗上。後來香榧結果,果殼上長有一對小眼睛,正是仙女的眼睛變的。

當地還有香榧來自湘妃的傳說。說是當年舜為了躲避丹朱的迫害,帶著兩位妃子避難於會稽山腹地,靠採集野果為生,得「三代果」,在會稽山廣植。後來舜帝駕崩,兩位妃子投湘江而殉,後人稱她們為「湘妃」,她倆所種的「三代果」遂名香榧。

成熟的香榧聖果

我們且行且談,一路上行。忽見路的右側有塊牌子,走近一瞧,是龍塘崗。原來,這裡是會稽山的主峰,是柯橋、諸暨、嵊州三地交界之處,故有「一足踏三縣」之說。紹興市的古香榧林雖然分布在三個不同行政區域,但事實上就集中在龍塘崗這一地帶,全國85%以上的香榧都集中在這裡。雖然這三片古香榧林有著各自的特點,但大致的習性都是相同的。就如同一母所生的三房兄弟,雖然分家,但依然緊挨在母親的身邊,不分不離。

回首望,滿目深綠,凝結了上億年滄桑。我覺得,整個會稽山像是一個畫框,近處的古樹、野藤、鳴泉與遠處的老屋、吠犬、炊煙,都成了畫中的點睛之筆。這麼想著看著,心就慢慢沉入進去——我感到時間的流動,聽到了歷史的迴響。

會稽山位於浙江省東北部,跨柯橋、嵊州、諸暨等縣市區,南北長百餘公裡,東西寬約35公裡,期間有36條溪流流經此地。大約在17000萬年前,氣候溫暖、溼潤,裸子植物開始繁盛,香榧在那時出現。但到180萬年前的第三紀時代末期,隨著氣候變遷,大量裸子植物開始衰退。正是在那時,「榧」選擇了「會稽山脈」這張適宜它生存的「溫床」。在漫長的歲月裡,香榧藏在深山,越地先民發現了它,開始栽培榧樹,選育榧樹,嫁接栽培,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部落,在古越大地上繁衍、傳承……

在返回的路上,見到一株古榧,樹冠高大,枝葉重疊,根系也十分發達,若隱若現。我不知這根系如何四處伸展,但我明白它們的生長牽繫著幾代、幾十代人,它們的果子和福澤也讓幾代、幾十代人享用並且延續。我想,這成片的千年榧林,應該能有效地減少水土流失。千年榧林,既是此處先民所創造的防止水土流失的良好生態系統,更是提供較高經濟價值的山地利用系統。我又想,正是因為擁有這樣一個優良的山地利用系統,才構成了世界上獨有的香榧生態區,才使得「千年榧王部落」得以生存發展並延續至今。

我的目光滑過靜默的林子,戀戀不捨。

一株株香榧樹、一片片香榧林離我遠去,而我的心,似乎還留在那片歷盡千年歲月風霜、依然蔥鬱茂盛的古香榧群。我知道,我已經被這片充滿野性與靈氣的「千年榧王部落」深深地吸引了!

相關焦點

  • 山西清涼山:人文積澱深厚尋古探幽好去處
    中國小康網清涼山裡還有古塔夕照、臥佛嶺、蘆芽峰、五臺擁寺、清涼紅葉、筆架峰、羅漢洞、清涼下院、藏雲寺、千年古井等人文自然景觀30餘處,北山還有華北最大的古人類石器製造場。懷仁遼代設縣後,就已是雁門關外的一處勝景,如今山裡新修了環山道路,交通便捷,是一座尋古探幽的好去處。【來源:中國小康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尋古探幽——溝子
    尋古探幽的路上,時光經常被切割成一個個空間,當不經意走到其中一個空間,靈魂會忽然得到再生般的洗禮。身在紅塵,且行且尋中老於不滿足於古村落的表象,更願意於古街、老巷及舊宅中去尋找一些歷史的感悟,用心體會古村落的滄桑厚重,於紅塵中觀一朵蓮的超凡脫俗,賞一抹山水的自然靈氣。寄情山水村落間,在清淨的文字中邂逅歷史故人,靜靜地享受這春暖花開的大好時光,任時光之筆在歲月的紙箋上寫下斑駁滄桑,讓遠古的意趣融合於古典氣息的氛圍裡,掩藏於歲月的風骨中。
  • 尋古探幽——埠南張家
    點一支璀璨的心燭,擎在《尋古探幽》的路口;敞開純淨透明的心扉
  • 現代人尋古探幽的好去處-黃龍洞
    黃龍洞已成為現代人尋古探幽的好去處。
  • 暢遊港城丨鬱郁蒼梧海上山,尋古探幽悟道庵
    今天,一起去尋古探幽下吧!「崖陡山高望卻空,仙庵長在靄雲中。罕來人跡遊屐少,五嶽當輸造化功。」《詠悟道庵》詩有雲,明代董良史也有《遊悟道庵》詩:「策杖危登最上重,何人悟道此山中。清風古洞煙霞遠,丹灶陳泥歲月空。欲聘遼陽知有鶴,向尋瑤島已無蹤。還招海若歌秋水,長嘯閒庭倚碧雲。」今天身臨其境,深深感受到環境的幽遠和清靜。
  • 泰安天燭峰,藍天高遠,空氣清新,松濤陣陣,尋古探幽的好去處
    藍天高遠,空氣清新,松濤陣陣,最是尋古探幽的好去處
  • 一起走進椰田古寨,開啟一場尋古探幽的非遺文化之旅吧!
    AA主播私享尋古探幽
  • 尋古探幽柳河羅通山
    羅通山擁有山門遺址、臥虎頂、回馬嶺、三清宮、鎖龍潭、影壁崖、道士洞、南天門等景點62處,集古、險、奇、幽於一體,是久負盛名的文物古蹟遺址和聞名遐爾的風景旅遊勝地。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奇特的自然景觀巧妙地融為一體,是尋古、探奇、避暑、度假和觀光旅遊的最好去處。秋日裡的羅通山,色彩斑斕,風景如畫。
  • 浙南秘境藏著千年古村,唐宋遺風猶存,去訪古探幽吧
    我常常是個感性的人,會被舊物感動,動容於舊景,古村落變成我最愛去的地方。,遺留下的古村落,這裡保存了它最美好的樣貌。最動情的古村落還是這,房子門樓多以青石搭建,細心些便能發現時間的痕跡。雨後的秋天來著,些許會更美些。一陣清涼,一抹霧氣,一聲啼鳴,仙居寶地隱居於此。用30秒看千年,看青石斑跡,尋舊時古人。
  • 東莞微旅遊|想帶娃尋幽探古、享清涼、玩DIY?周末這條線路走起
    分別是:①東莞記憶歷史文化遊徑;②東莞「中國近代史開篇地-華南抗日根據地」歷史文化遊徑;③東莞嶺南古村落歷史文化遊徑。此次東莞上榜的三條遊徑涉及多個具體景點,比如「東莞嶺南古村落歷史文化遊徑」的行程又包含了:茶山南社古村落——茶山牛過蓢古村落——東莞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石排塘尾古村落——雲崗古寺——橫山康王廟——燕嶺古採石場遺址。
  • 山水集安、北埠丹東——尋古探幽邊陲行
    尋古探幽,追尋高麗古國之遺蹟。說句實話,時空跨越,對高句麗的歷史不甚了了,呵呵。據說,中、韓、朝對高句麗的研究差異巨大,立場迥異。韓、朝竟然屬於全民研究,專家、百姓觀點趨於一致。而中國則屬於象牙塔式探究,只有少數學者偶爾介入,而大眾多屬於略有知曉或是漠然視之。而我和一些人一樣,屬於一知半解都沒有達到的歷史愛好者,哈哈。
  • 北京園林密碼:圓明園的山型水系仍可見,萬園之園尋古探幽記之一
    這樣,從長春園的獅子林遺址和西洋樓遺址處,就可以開始圓明園遺址公園的尋古探幽之旅了。
  • 歲月帶不走的傳說:景德鎮浮梁三龍老街尋古探幽記行
    歲月帶不走的傳說:三龍老街尋古探幽記景德鎮在線訊(記者 餘訓勇)6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景德鎮市浮梁縣三龍鎮採訪,踏進該鎮境內展現在眼前是街道商場林立,生意興隆;野外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村莊間平整大道,乾淨整潔,路旁的綠化帶清新可人……所見所聞,令人耳目一新。
  • 仙人古渡口探幽——履跡墨香
    從溼地公園西側門,向東北方向騎行四五裡,路前方兩行紅燈籠,通向東南方向一家餐館,挺拔的白楊樹上,豎著黑底白字招牌,上書古樸雅正「仙人古渡口農家樂」幾個大字。這才解除了我們一路上這條路走得對不對的疑惑。 穿過兩邊的正在變青發芽的楊樹林和石籽路,上到砂石築的一道一兩米高的堤口,河堤上長著一窩一叢的灰白拔茅杆葉,高大茂密。
  • 探村浙江樂清|能仁古村,一條秀麗錦溪探幽千年古剎
    您可以隨著潺潺水聲,沿著錦溪一路探幽至能仁寺。能仁村依溪而建,沿途可見鴨子嬉戲於溪澗中,三兩勞動中的村民和串門的老人。走進能仁村的尋常巷陌,仿佛回到了雁山老時光,沒有門票購票點、沒有旅遊紀念品和喧囂的人群,有的只是山居的尋常日子,時間那麼慢有那麼美!
  • 南雄的秋天,坪田千年古銀杏群讓你不虛此行
    秋季的南雄觀賞銀杏最好的景點有坪田、帽子峰和馮屋的銀杏群這些,今天我們去了解坪田千年古銀杏群。坪田的秋天如詩如畫,在陣陣涼風中層層疊疊的銀杏葉漸變成為金黃落葉鋪滿了小徑、瓦房。就連村中清澈透明的池塘,也被扇形的銀杏葉裝點成金色。千年銀杏虯枝蔓葉,散布生長在房前屋後,又如此緊密地與古村融為一體。
  • 慢下來,在老淮安,尋幽覓古,品味這座千年古城裡的似水年華!
    老淮安的氣質,濃縮在運河之都的古老與繁華裡,這裡有千年漕運留下的印跡。 慢下來,在老淮安,尋幽覓靜,暢享清涼,懷古抒情,憑弔古蹟,品味這座千年古城裡的似水年華吧!
  • 尋幽巫山神女溪
    陪著遠道而來的好友,去往巫山神女溪探幽。大約一小時,船已至巫山神女溪。導遊告訴我們:「神女溪的景觀令人稱絕,峽內壑谷曲折,峭壁千丈,碧峰萬仞……」導遊邊講解邊招呼我們換乘小船,我們或七八人一舟,或五六個一楫,穿戴好安全裝備後,隨著船夫的一聲「走了」,便開啟了尋幽探秘神女溪之旅。神女溪,其實是一條悠長幽靜的峽谷,全長約15公裡。
  • 耒陽八景:新市尋幽
    新市尋幽曾利華耒水口岸,千年水埠。此風水寶地,乃六朝古縣城,今之謂新市。五氏之神農,駐此創耒,斫木為耜。明末徐霞客,舟過新城遺墨。陳朝伊始,建縣治所,蜚聲寰宇,引來南北商賈名流。一時車水馬龍,橋亭熙攘。悠悠耒水,亦不舍晝夜,百舸爭流。
  • 探尋古村落
    經濟雜誌張仙平報導:黎城是千年古縣,古落遍布,歷史文化悠久。靳家街古遺址的發現,證明了該縣已有5000年的歷史,可與中華文明同步;西關塔坡水庫西周古墓的發掘,又證明該地曾是古黎國。本著探幽尋古的理念,我涉足部分古村落,用鏡頭紀錄了它的昨天與今日……步入山澗、溝壑,石板頂、石頭牆、石砌院、石鋪路,木門樓、磚大牆、土坯、石雕、磚刻、老井;瓜果古樹、條塊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