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香菇,或許只是你餐前的美食,而對於一個縣城卻創造了25億元的交易額,48億元的品牌價值,這就是中國香菇之鄉——慶元。
「尋夢菇鄉,養生慶元」,2016年第十屆慶元香菇文化節,11月10日-12日,在慶元拉開序幕。
「一朵香菇」讓農民發家致富
800年前,棲居慶元的香菇鼻祖吳三公發明了「剁花法」,使香菇人工栽培技術流傳至今,飄揚海外。歷經800年的風雨錘鍊,慶元從「一菇獨秀」到「百菌齊放」,逐步開啟了「菇糧時代」。
2015年初,結合「尋夢菇鄉、養生慶元」定位,慶元縣政府向浙江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提交關於要求將慶元香菇小鎮列入第二批浙江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的請示。2016年1月,慶元香菇小鎮成功列入第二批浙江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在城郊一張「白紙」上,繪就了一座「香飄四逸購物地、科工聯動長壽地、樂享文旅宜居地」的菇鄉新城。
作為香菇小鎮的核心區域,進入香菇市場前,首先映入眼帘就是一座大型的「吳三公」青銅雕像,手舉一朵香菇,似乎正指引著中國香菇的新紀元。
「原來在老市場面積小,東西都不夠放,環境也十分破舊……」聽說慶元要建新的香菇市場後,慶元縣華夏菇品有限責任公司立馬就租下了香菇市場B1024的第一家店面。在華夏菇品的董事長夏富根看來,偌大的市場勢必將集聚更多的人氣,所以租下店面後,他們就馬不停蹄地裝修,幾乎與市場同期開業。結果就跟他預期的一樣,「一個早上就能成交好幾千的生意呢!」
據悉,慶元香菇小鎮自創建以來,已完成投資14億元,特色產業投資達8.9億元,旅遊接待人數達20萬人次,實現稅收7000萬元。小鎮已集聚企業138家,其中食用菌企業46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提供就業崗位1.7萬個。2016年,僅1-7月小鎮已完成投資4.3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完成1.8億元,特色產業投資完成2.5億元。
11月10日下午,在第十屆慶元香菇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還正式發布了「慶元·中國香菇指數」,「慶元·中國香菇指數」是根據慶元香菇產業發展和香菇市場市場銷售情況等多方數據構建的指數系統,全面反映慶元香菇產業的發展狀況及趨勢。其中,香菇價格指數每月發布一次,香菇發展指數和香菇景氣指數每季度發布一次。
「一朵香菇」香飄全球
作為 「香菇開史的地方」,800多年來慶元在一步步擴大慶元香菇在國內外食用菌界的美譽度的同時,還打造了「香菇經濟」這一獨特的經濟模式,著力推進了慶元經濟發展和人民脫貧致富。
慶元縣食用菌管理局局長吳遠德介紹,在新紀元,人們對健康、生態越來越重視的時代背景下,慶元香菇迎來了新機遇,也面臨新挑戰。眼看著慶元「香菇經濟」如火如荼,國內各地也掀起一股「種香菇」熱潮,慶元香菇種植規模在國內香菇栽培規模中,所佔份量明顯下降。如何保持甚至提升慶元香菇在食用菌行業中的影響力,是慶元香菇面臨的重大考驗。
2015年8月由慶元縣政府授權縣食用菌管理局正式開始「慶元香菇」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申報工作。
吳遠德表示,獲得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資格的產品可以享受國家 「行政保護」,有利於慶元香菇進一步提升出口產品跨越國際生態、原產地壁壘的能力,助力慶元香菇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一朵香菇」帶來48億品牌價值
上世紀90年代,慶元香菇攻佔市場,一度佔據全世界香菇市場30%-40%的份額。大數據之下,慶元香菇市場開始尋求從量到質的轉變。在這情況之下,慶元香菇文化節應運而生。
自1992年第一屆慶元香菇文化節舉辦至今,慶元香菇節早已跳脫出一個地方節慶的含義,儼然成為中國食用菌產業及信息發布、專業研討、商品交易等多層面,綜合性權威行產業盛會,堪稱一次菌菇界的「博鰲論壇」。
正如慶元縣香菇研究會會長甘長飛所言:「歷屆慶元香菇文化節的舉辦,奠定了慶元『香菇朝聖地』的地位,讓世界認可了慶元香菇的價值。」
11月11日下午,將由國際蘑菇協會、世界食用菌生物學與產品學會、中國食用菌協會聯合主辦的 「首屆國際食用菌文化大會」是本屆香菇節的子活動,旨在廣邀四海專家、學者,傳承發揚菌菇文化,發揮文化先行作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吸引了國際蘑菇學會主席格雷格,世界食用菌生物學與產品學會主席譚琦,中國食用菌協會會長顧國新,以及來自日本、韓國、法國、俄國和國內3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
11月12日下午,慶元還將舉辦了食用菌文化與產業成果展示踩街活動,百歲菇農、剁花法車、段木香菇車、菌棒香菇車等遊街而過,展示慶元八百年的香菇歷程。
甘長飛希望通過踩街活動,讓廣大慶元菇農參與並感受第十屆慶元香菇文化節的熱鬧氛圍,傳承弘揚菌菇文化,推動香菇文化交流,共謀菌菇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