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永遠看不到遼闊的大海
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見到許許多多的「井底之蛙」陶醉在自我的狹小領域中。這種自以為是的自足自得,只會導致光的短淺和心胸的狹隘。信息的落後和自我張狂會讓自己和現實離得越來越遠。
因此,每個人都應該走出「小我」,積極地提升自身的能力,開闊自己的視野,這樣才能在洶湧的時代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看到,許多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在渾渾噩噩中度日,害怕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更不願增強自己的本領,去發揮自身的優勢以適應變化,最終在安逸中消磨了所有的生命能量。
●人生無處不「套牢」,思路決定出路
當人們拼著性命往套中鑽時,卻怎麼也得不到自己所渴望得到的東西。也許,這種削尖腦袋往套中鑽的動機和想法本身就是一個圈套,或者說是一堵圍困人生的牆吧。
仔細想想,人又不能沒有一點東西將自己套牢。過於自由,心裡就空落落的,魂不守舍,食不甘味,這種那種的孤獨就要來吃咬人。人不是被這個套牢,就是被那個套牢,一套接著一套,徹底的「孤鬼兒一個」是不可想像的。有種說法是不錯的:凡是活人必然是套中之人。
人生不應該有太多的勞累與負荷。現在擁有的,我們應該珍惜;已經失去的,也沒必要再為之哭泣。抬頭向前看,會有更美好的生活等你。只要還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人生就會一路充滿陽光。
●走出囚禁思維的柵欄
有時,我們固有的思維就是囚禁自己的柵欄,要還創造力以自由,首先就要突破常規思維。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世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自身的獨特性,造成其別具一格的思維方式,每個人都可以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但保持個性的同時,也應追求突破創新;否則,你將陷入自身的思路圈套當中。
成功的人往往是一些不那麼安分守己的人,他們絕對不會因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績而沾沾自喜,不會因獲得一點兒小成功就停下繼續前行的腳步。因此,只有突破舊我,才獲得又一次的蛻變,人生才會呈現更好的局面。
●甩掉「金科玉律」的束縛
很多所謂的金科玉律,只是些成見和偏見罷了。認信奉它,誰就會受制於它。
大家都記得這句金科玉律:「想要別辦怎樣對待你,就先怎樣對待別人。」這可能是一句大家從小就學過,而且會拿來教導孩子的至理名言。
我們被自己對世界的偏見和蒙蔽,看不到個人見解的可笑荒謬。這種狹隘的觀念,直接影響了我們在處理變革引發的差異時採取的決策和行動。
生活是不斷變化的,觀念也要不斷地更新。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成功的喜悅總是屬於那些思路常新、不落俗套的人。因此,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往往會為我們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機遇。
●打破權威
生活中有很多權威和偶像,他們會禁錮你的頭腦,束縛你的手腳。如果盲目地附和眾議,就會喪失獨立思考的習性;如果無原則地屈從他人,就會被剝奪自主行動的能力。
任何知識都是相對的,它們具有先進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有些人雖然知識不多,但初生牛犢不怕虎,思想活躍,敢於奮力拼搏,反而增加了成功的希望。
在個人成功的經驗之中,保持自我的本色及以自身的創造成性去贏得一個新天地,是最有意義的。權威的意見固然有他的緣由所在,然而權威只能作為我們人生的參考,卻不能取代我們對於自己人生的獨立思考。
●換一個角度,換一片天地
很多情況下,製造痛苦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我們自己。
有一位哲人曾經說過:「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產生。」這句話很經典,它引導我們學會解脫,而解脫的最好方式是面對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思路去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因為事物都是多面性的,視角不同,得出的結果就會不同。
有時候,人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思路,人生的前景、工作的效率就會大為改觀。
對於每個人來說,思維定勢使頭腦忽略了定式之外的事物和觀念。而根據社會學、心理學和腦科學的研究成果來看,思維定式似乎是難以避免的。
●別讓「約拿情緒」毀了你
「約拿情結」的典故出自《聖經》,卻高度概括了人的一種狀態。人渴望成功又害怕面的成功,內心一直在積極與消極的兩端徘徊。其實,這種心理迷茫狀態來源於內心深處的恐懼感,而這種深層的恐懼心理,也成了人最嚴重致命傷。
「約拿情結」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我們想取得成功,但成功以後,又總是伴隨著一種心理迷茫。我們既自信又自卑,我們既對傑出的人物感到敬仰,又總是心懷一種敵意。我們敬佩最終取得成功的人,而對成功者,又懷有一種不安、焦慮、慌亂和嫉妒。
在不安、恐懼的心態下仍勇於作為,是克服精神緊張的處方,它能使人在行動之中獲得活潑與生氣,漸漸忘卻恐懼心理。只要不畏縮,有了初步行動,就能帶動第二、第三次的出發,如此一來,心理與行動都會漸漸走上正確的軌道。
有的人想做大事,卻漫無目標,得過肯過。這樣的人肯定會有很多局限性而無法超越自我,難有大的突破和進展。實際上,凡是有「得過且過」心態的人,無不是給自己立了一堵牆,並陶然忘我地在圍牆之內沉醉。殊不知,這儼然是在耗費生命。
一個有生氣、有計劃、克服消極心態的人,一定會不辭任何勞苦,堅持不懈的向前邁進,他們從來不會想到「將就過」這樣的話。
那些克服消極心態而成就的大事,絕非僅想「填飽肚子」以及做事「得過且過」的人所能完成的,只有那些意志堅決、不辭辛苦、十分熱心的人才能完成這些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