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高爾基曾說過:「文學就是人學」。其中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寫作時一定要學會先寫「人」,把人寫活了、寫真了,你的作品也就跟著活了,也有人讀了。
高爾基所說的「人學」的意思應該是「人的身上有學問」,文學創作中如何寫「人」,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我們平時善於觀察、分析和研究人物的細節,多讀名家的相關作品,讀得多了,也同樣把人物寫得接地氣、有血有肉、真實可信。
魯迅
本文我以魯迅先生寫閏土的片斷為例,在例句中學習一下寫人最基本的肖像描寫。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色的圓月,下邊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他正在廚房裡,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旳銀項圈。」(少年閏土)
少年閏土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象他的父親一樣,周國都腫得通紅,頭頂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美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象是松樹皮了。」(老年閏土)
老年rt
通過魯迅先生這兩段描寫少年閨土和老年閏土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出閨土是個什麼樣的人,把一個活生生的閏土展現在讀者面前,讀時讓人身臨其境,仿佛已經感到閏土的存在。這也就是作者的目的。
當然了,寫人這只是最基本的一項:肖像描寫。要想把「人"寫活了,還得有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這裡我不逐一贅述,以後我會另篇來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