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3 08:41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金許斌
假牙膏網絡資料圖
波及北京、山東、浙江等10餘個省份,遍布兩千多家藥店,10萬餘支假冒雲南白藥、佳潔士、黑人等品牌牙膏「隱匿」市場,涉案金額1500餘萬元…近日,安徽來安警方發布了「3.20 特大假冒商標案」破獲結果。
今年的3月,在安徽滁州來安,一女子自稱「雲南某牙膏公司業務員李某」,以公司做活動為誘餌,低於正常進價一半價格向縣城內各大藥店推銷牙膏。一藥店根據李某提供的資質向李某訂購了一批價值近萬元的牙膏,兩天後藥店負責人發現該批牙膏的規格與實際重量不一致,隨後報警。
警方迅速展開初查,發現李某提供雲南某公司的營業執照編號對應的是「鄭州某醫藥有限公司」,產品檢測報告中的「國家輕工業化妝品洗滌用品質量監督檢測雲南站」是虛構單位,而李某的真名叫朱某某(化名)。
經過研判,警方發現朱某某的售假團隊僅僅是整個制假售假網絡中的一個分支,該犯罪網絡的制假源頭位於河北廊坊、廣東汕頭。銷售網絡遍布全國10省20餘地市,在安徽、北京、山東、江蘇、浙江、四川、重慶、青海、西藏、河北、內蒙古等地均有物流交易記錄,涉案金額數千萬元,涉及各類知名日化用品商標,核心涉案人員達50餘人。
經查,2016年10月以來,嫌疑人孫某、王某等人在河北廊坊某地制假窩點大肆生產假冒雲南白藥、佳潔士、高露潔、黑人、中華、舒適達、六神等日化商品。銷售頭目李某某夥同朱某某、陳某某、康某某等人組成數十個售假團隊全國流竄,均以極低價格向全國各地藥房兜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
據介紹,警方在8月31日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康某後,在全國5省10餘市公安機關的配合下收網,共立、破案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採取刑事強制措施7人;打掉犯罪團夥3個,搗毀製售假窩點6處;查獲假冒雲南白藥等品牌牙膏10萬餘支、制假包材30餘萬件、制假原料5萬噸、制假設備3套、假商標壓痕模板14塊;涉案金額1500餘萬元。
其實在浙江,今年已經出現過假牙膏事件。今年2月,,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破獲一起跨多個省市的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國際知名品牌化妝品大案,摧毀生產窩點兩個,存儲、銷售窩點5個,查獲假冒安利、蘭蔻、雅詩蘭黛、香奈兒、迪奧五大世界知名品牌化妝品、日用品1200多箱,涉案貨物按正品估值近8.27億元。經查,台州的李某團夥在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15日期間,在淘寶網上銷售假冒安利系列日用品40餘萬元,其中少量貨源來自溫州的李某某,絕大多數貨源來自哈爾濱的張某。李某某通過淘寶店鋪銷售假冒「amway安利」品牌的牙膏、洗髮水、沐浴露等日用品達18萬元,其銷售方式一般為淘寶上拍下貨品直接轉賣下家,部分貨源也來自哈爾濱張某。
牙膏辨真假
假牙膏沒有任何去汙除臭作用,反而削弱牙齒的抗病蟲害功能。
假牙膏包裝仿真度較高,一般無法從包裝上辨別真假。
辨別假牙膏,首先要看稀稠度,如果擠牙膏時費力或特別稀溼,說明質量有問題。
其次還可以將牙膏擠在毛邊紙上,用手指均勻攤開後,看紙的反面是否滲水,質量好的牙膏很少滲水。
(據新華網、央視新聞、安徽省公安廳網站、台州晚報)
150966970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