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 於立霄)2020年6月13日是中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北京市的主場活動在景山壽皇殿開幕,現場舉行了中英雙語全球大直播活動。
本次直播活動選取了鐘鼓樓、景山公園、故宮等中軸線上的6個代表性景點進行中英文接力直播,組織「百家政務新媒體帳號」和「百家中外新媒體帳號」進行全球同步直播。
直播活動還邀請了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等文化學者,圍繞中軸線保護、修復、開放,以及老城整體保護傳承、歷史文脈復興創新等方面,講述中軸線歷史文脈、北京最新最美的故事。
今年「遺產日」,北京16區推出了104項系列文化活動,其中線上活動66項,包括雲展覽、雲直播、雲推介、雲表演、雲講堂、雲競猜、雲賞析等。老城整體保護、三個文化帶建設、古遺址保護成為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北京著力將散落的歷史文化珍珠連點成線、連線成片,不斷推動建設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今年「遺產日」展現出三條文化帶的無限魅力。
圍繞大運河文化帶,通州區在「遺產日」當天推出了大運河通州段系列宣傳活動。組織市民乘船遊覽正式通航後的大運河通州段,沿途行經運河大橋、漕運碼頭等歷史遺蹟。
圍繞長城文化帶,懷柔區在「遺產日」當天推出了慕田峪長城系列宣傳活動。慕田峪長城上演原創文藝演出,同時展示近年來文物修繕成果,展現長城文化帶的深厚內涵,倡導全民參與長城保護。
圍繞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遺產日」當天,「永定河大西山文化帶歷史文化遺存再認識」線上學術報告會在北京市文物局官網、首都之窗和光明網同步播出,邀請專家學者講述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歷史文化價值。
本次「遺產日」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文物局共同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