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四川省轄地級市,古稱嘉州,有「海棠香國」的美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樂山是四川省重要工業城市、成都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節點和港口城市。成昆鐵路、成貴高鐵貫穿全境。樂山三江匯合。大渡河,青衣江在樂山大佛腳下匯入岷江。 樂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
缽缽雞是一種四川傳統名小吃,屬於川菜系。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以陶器缽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多種調料的去骨雞片拌和而成。有皮脆肉嫩,麻辣鮮香,甜鹹適中的特色。吃奶湯麵時配以缽缽雞,別具風格。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質名小吃。 比較出名的如:缽客藤椒缽缽雞、祥和祥缽缽雞;缽缽一聽其名,覺得很新奇,「缽缽」其實就是瓦罐,缽外面是畫著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除味道悠長外更添情趣盎然。
蹺腳牛肉,蹺腳牛肉是四川省樂山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屬於川菜系;其製作原料主要有牛肉,牛舌,牛肝,牛耳等。色香味美,入口順滑,鮮美無比。
樂山甜皮鴨,甜皮鴨也稱「嘉州甜皮鴨」,樂山人稱滷鴨子,是四川省樂山市的一道著名美食,屬於川菜;該菜品起源於樂山市夾江縣木城古鎮,甜皮鴨改良自滷鴨,故也稱甜皮滷鴨。甜皮鴨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藝。由民間發掘、改進,其滷水別具特色,具有色澤棕紅、皮酥略甜、香氣宜人、或脆甜,或肥厚,附以細嫩的裡肉,口感不輸北京烤鴨。
葉兒粑,是四川地區特色傳統小吃。川西農家清明節、川南春節的傳統食品。葉兒粑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叫法和特點。在崇州等地也叫艾饃。在川南自貢、瀘州以及雲貴的昭通、遵義等地則叫做豬兒粑。此外在樂山地區,葉兒粑選用的葉子則有所不同,當地人選用本地特有的大葉仙茅,可以很好的將其裹起來。 製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特色是清香滋潤,醇甜爽口,荷香味濃,菜分兩味,鹹鮮味美。
三鮮冰粉啦,但實際上除了小攤兒外,一般冰粉都是搭配在其他美食裡的一道輔助美食。 三鮮冰粉兒區別於其他冰粉兒,現在成都市場上手工冰粉店很多,品種大多配料:葡萄乾、山楂、紅豆、綠豆、花生碎等。就是在這樣一堆妖豔的花式冰粉前,三鮮冰粉兒顯得格外小清新。 三鮮手工冰粉,主料醪糟、小湯圓、銀耳、糖漿(這裡不是指紅糖哦)。 醪糟味道濃鬱,帶有酒香,小湯圓Q彈,冰粉滑嫩,搭配在一起,讓人忍不住吃一碗再打包一碗。
九妹鳳爪」的鳳爪,那可是冷熱不同,味道各異。在四川各地,泡椒鳳爪的確是太常見的美食了,不過像九妹這樣能做出泡椒、燒烤、孜然、香辣等多種味道的確實還是少見。而且在冬天,九妹還推出了一種特別應景的鳳爪——虎皮鳳...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 2019年4月曆時近半年的四川樂山大佛殘損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結束,景區的九曲棧道和佛腳觀光平臺重新開放。
至於大佛頭部的排水系統就更多了,不但在位於其4層、9層和18層的螺髻中分別有一道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的橫向排水溝,就連兩耳後靠山崖處也有人工開鑿的洞穴左右相通。 儘管目前洪水已漫過了樂山大佛的腳趾,我們也不必太過擔心樂山大佛會遭到嚴重的損壞。畢竟1300多年它都經歷了考驗,還差一次嗎? 倒是那些正冒著大雨把沙袋傳遞到樂山大佛的佛腳平臺,全力保護大佛的樂山景區工作人員,他們才是最需要我們關心和祝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