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身高160 單挑法國大力士 血戰日軍 修築滇緬公路 是真正的「雲南...
抗戰中,龍雲的另一大貢獻,就是修築了滇緬公路。我的意見:國際交通應當預做準備,即刻著手同時修築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這樣可以直通印度洋。公路由地方負擔,中央補助;鐵路則由中央負責,雲南地方政府可以協助修築。」但是,滇緬公路的修築,不啻為一件極其艱難的工程。
-
封閉滇緬公路:邱吉爾給中國抗日戰爭的背後一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37年底,蔣介石接受了雲南王龍雲的建議,決定在修築一條滇緬公路,打通西南方向的外援入口。12月,雲南開始修築滇緬公路,每天出勤不下數十萬人,輪班晝夜趕修。他們自帶乾糧,風餐露宿,在缺乏大規模機械設備的情況下,硬是靠著雙手,靠著簡陋的設備,在9個月時間內就完成了這條長達959.4公裡的黃金通道。
-
滇緬公路二
滇緬公路修築的背景 滇緬公路是抗戰時期最重要的一條路。它是維繫整個抗戰的生命線,是迎接抗戰全面勝利的大序曲。沒有滇緬公路,就沒有1945年抗戰的勝利。在工程的修築中,每天都有人死於爆破、墜崖、墜江、工石坍壓,死於各種瘟疫瘴氣的更是數不勝數,據保守估計,死亡人數約二萬至三萬人,難怪公路築成後美國人要把滇緬公路與上世紀初修建的以工程艱巨和傷亡巨大著稱的巴拿馬運河相提並論,稱之為"東方八八拿馬"。
-
滇緬公路:中國人的抗日生命線
圖中是修建滇緬公路的情形,可以看到修路的人中有老人、婦女甚至小孩。 滇西民眾在怒江邊上修築滇緬公路。這些橋成為滇緬公路上的咽喉,沒有它們,整個滇緬公路的暢通就無從談起。鋼索大橋1938年8月,經過20萬人的艱苦努力,僅用九個月時間修築的,長950多公裡的滇緬公路雲南段全線開通。當時由於武漢會戰局勢緊張,滇緬公路修通後,幾乎沒有舉行任何的儀式,就馬上投入使用。
-
滇緬公路
1938年6月作家蕭乾在香港大公報撰文稱滇緬公路為「血路」,「禿瘡腦袋上梳著辮子的 逢戰必勝的日本人根本不相信中國的抗戰能堅持到滇緬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是由滇緬公路、駝峰航線以及中印公路組成的運輸大通道,支撐著中國抗日戰場全部戰備物資以及大後方的經濟供應。
-
曖冬之旅一滇緬公路
,有一條厚重而絕美的自駕公路,從它誕生,就註定背負著民族重任。這是一條舉世矚目的國際公路。這條路流淌著滇西人民的血與淚。跨越濞江、瀾滄江、怒江三大江,翻越雲嶺、怒山、高黎貢山等橫斷山脈,縱橫滇西河,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曲折公路,是一條由是80%以上依靠老人、婦女和兒童組成的勞工僅用時9個月修築完成的滇西人民用血鑄成的「生命線」,這就是從雲南昆明出發 通往萬千佛塔之國——緬甸首都仰光的滇緬公路。
-
中國發行郵冊紀念滇緬公路通車80周年
新華社昆明8月30日電(記者林碧鋒、褚怡)8月30日是滇緬公路通車80周年紀念日。《滇緬公路通車80周年紀念郵冊》當日在滇西抗戰主戰場之一的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首發,百餘件珍貴歷史文物同時向公眾展出。滇緬公路東起昆明,西行經龍陵、畹町出境,直通緬甸臘戍,全長1100多公裡,1937年12月開工,次年8月30日通車。滇緬公路是中華民族在抗戰中的生命線,支撐著中國抗日戰場的戰備物資運輸以及大後方的經濟供應。
-
臺媒雲南行:重走滇緬公路 血淚築成的生命線
抗戰時期日軍全面佔領大陸沿海,國民政府退守西南一隅,滇緬公路成為唯一對外交通運輸的「輸血線」。這條公路,可說是用血淚修築而成,被譽為「血肉鑄成的抗戰生命線」。興建滇緬公路(雲南到緬甸的公路),確保大陸西南對外交通運送物資暢通無阻。
-
封閉滇緬公路:邱吉爾給中國抗日戰爭的背後一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37年底,蔣介石接受了雲南王龍雲的建議,決定在修築一條滇緬公路,打通西南方向的外援入口。12月,雲南開始修築滇緬公路,每天出勤不下數十萬人,輪班晝夜趕修。他們自帶乾糧,風餐露宿,在缺乏大規模機械設備的情況下,硬是靠著雙手,靠著簡陋的設備,在9個月時間內就完成了這條長達959.4公裡的黃金通道。
-
滇緬公路上的「神行太保」
回眸70多年前,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有這麼一群特殊的戰士,他們為了中華民族存亡,響應愛國僑領陳嘉庚的號召,從南洋回到烽火中的祖國,在抗日「生命線」上甘灑熱血,盡忠報國,至少1000人犧牲在滇緬公路上。
-
探訪滇緬公路松山戰役遺址
探訪滇緬公路松山戰役遺址 2015-08-31 19:36: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龍陵8月31日電 題:探訪滇緬公路松山戰役遺址 中新社記者 馬騫
-
怒吼中的雲南:二十萬民眾肩扛人拉八個月築兩千裡滇緬公路
不過,在人們津津樂道談論滇緬公路的時候,很少有人清楚這條路是怎麼來的,很少有人知道滇緬公路背後的故事。說起滇緬公路,不得不提一位著名的人物,他就是雲南王龍雲。龍雲是雲南省主席,雖然他是一位軍閥,但非常愛國。滇緬公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的,沒有他就沒有滇緬公路。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戰爆發,龍雲立即致電蔣委員長,主動請纓抗戰。
-
滇緬公路通車80年 見證滇西開放發展新容顏
他們是來自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地的民眾,為紀念滇緬公路通車80周年,一路從昆明乘車來到滇緬公路國內段的終點——畹町鎮。「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畹町相比,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參加此次活動的李祖媛告訴記者,「過去畹町就是一個『巴掌大』的邊境小鎮。
-
紀念滇緬公路通車80周年圖片展開展
滇緬公路全長1146公裡,中國段起於昆明,止於雲南畹町。1937年,日軍封鎖了中國所有的出海口,時任雲南省主席龍雲向蔣介石提出《建設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的計劃》。1937年底,滇緬公路正式開始修建。在缺乏壯力和機械的情況下,公路沿線20餘萬各族民眾,歷時9個月,依靠雙手創造了震撼世界的人間奇蹟。1938年8月,滇緬公路通車,成為中國抗戰中「唯一的輸血管」。
-
滇緬公路通車80年:這條歷史的彎道需要我們銘記於心
難以改變 在中國的公路史中,除滇緬公路外,從沒有一條路,是80%以上依靠老人、婦女和兒童組成的勞工修築完成;從沒有一條路,是在崇山峻岭下由民夫依靠原始勞動工具,僅用9個月實現通車;從沒有一條路,修通後成為中外聯繫的唯一運輸通道,支持著中華民族抗戰直至走向勝利。
-
滇緬公路:抗戰不可或缺的「輸血線」
檔案 滇緬公路 滇緬公路,從中國雲南省通往緬甸,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築成的國際通道,在二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於1938年初開始修建,當年9月通車,全長1146公裡,在中國境內長959 .4公裡。公路與緬甸的中央鐵路連接,直接貫通緬甸原首都仰光。
-
日寇切斷我國海上運輸線和滇緬、桂越公路,但擋不住空中航線開通
至此,從緬甸首都仰光港口連接雲南省會昆明的滇緬公路,就成為中國抗日大後方的最後一根輸血管。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寇佔領緬甸,切斷滇緬路,企圖逼迫中國方面投降。但隨著「駝峰航線」和連接中國、印度的史迪威公路開通,大量急需的抗戰物資依然源源不斷送往中國戰場。
-
滇緬公路通車80年 重溫那段雲南往事歷史
翻開我國的公路史,還從來沒有一條路,是依靠80%以上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組成的勞工修築完成的;還從來沒有一條路,是在崇山峻岭的艱苦環境下,由民夫大多依靠原始勞動工具,僅用9個月就實現959.4公裡通車的;還從來沒有一條路,從修通後就成為當時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繫的唯一運輸通道,承擔著運輸國際救援物資、支持中華民族抗戰直至走向勝利的生命線重任。滇緬公路就是這樣一條路。
-
滇緬公路80周年——滇西抗戰歷史考察 | 活動招募
,支撐了中國抗日戰場重要戰備物資以及大後方的經濟補給的,正是由滇緬公路、駝峰航線以及中印公路等組成的運輸大通道。80年前,為了應對長期抗戰的需要,雲南省調用20萬民工修築滇緬公路。此次活動中,我們將深入尋訪滇緬公路及其沿線的抗戰遺蹟,在滇緬公路80周年紀念之際,緬懷英烈、追憶歷史。
-
中國遠徵軍滇緬抗戰秘錄——滇緬公路秘事
抗戰前幾年,中方與盟國的聯繫主要有4個通道:東邊的香港,南邊的桂越和滇越鐵路,西北的新疆,還有西南的滇緬公路。可是,隨著香港和越南相繼陷落,加上蔣為防蘇聯不肯走西北路線,因此滇緬公路成了中方最後一根輸血管,盟國援華物資,就是通過這條運輸線運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