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香港經濟狀況如何?2020年香港經濟現狀

2020-12-10 綜投網

  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披露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4日,內地赴港的遊客人數分別為93人、154人、186人、225人,合計658人。相比去年國慶期間入境香港的內地旅客累計約為67萬人次,同比暴跌99%;與2018年的150萬人次比更是令人「捶胸頓足、慘不忍睹」。由於來港旅客數量大幅減少,香港多個行業生意慘澹,往年的十一黃金周霎時變成了「冰河周」。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訪港旅客為354.1萬人次,同比下跌接近92%。同期內地訪港旅客僅為268.9萬人次,按年暴跌92.2%。7月,內地僅有5709人次到香港旅遊,相比去年同期的500多萬,暴跌99.9%。8月,訪港旅客初步統計為4449人次,同比暴跌99.9%,其中,內地旅客僅為2323人次。

  當下,讓包括內地人士在內的遊客對香港望而卻步的是幾起幾落、尾大不掉的新冠肺炎病例難以清零,以及因此所帶來的一進一出須隔離28天的嚴厲防控措施。而已持續了近8個月且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的疫情蔓延,無疑使香港經濟和社會民生遭受了多年未見的沉重打擊,零售、酒店、旅遊、飲食、運輸業等更成了受創最重的重災區。

  前8個月零售業暴跌30%,年底或有1/4店鋪倒閉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9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56億港元,同比下跌13.1%,跌幅雖較7月下跌23.1%收窄,但仍錄得連續19個月下跌。2020年前8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下跌30.2%。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在本地第三波疫情下,8月零售銷售表現仍然疲弱,儘管按年跌幅明顯收窄,但主要是因為比較基數十分低。

  根據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的分析,8月份數字回暖實屬假象。去年同期,受社會運動影響,零售業已受到極大衝擊,去年10月的跌幅高達24.4%。如果以相對正常的數字來做同期比較,例如2018年時,其實並未出現明顯好轉的跡象。她預期,到11月香港「保就業」計劃結束後,一旦再次暴發疫情及業主未有大幅減租,年底將會有1/4店鋪倒閉。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今年8月與去年同期比較:

  食品、酒類飲品及菸草下跌15.7%;百貨公司貨品下跌9.2%;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下跌37.8%;服裝下跌29.6%;藥物及化妝品下跌39.8%;燃料下跌4.2%;書報、文具及禮品下跌36.3%;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下跌42.9%;中藥下跌24.9%;眼鏡店下跌35.2%。

  以往每逢內地假期就會人流如織的九龍尖沙咀和港島銅鑼灣一帶,今年一直是冷冷清清,很多主要做遊客生意的店鋪只能落閘關門,有的更是結業清盤。

  國慶長假期間,港人在疫情下不能離港度假雖可對本地零售消費市道有所支持,但有飲食業界人士透露,中秋當日的營業額達2.8億元,但按年仍減少7000萬元,比去年反修例風暴下的中秋還差。以往中秋佳節期間,不少人會向長輩或公司合作夥伴贈送水果籃,各大水果檔中秋接單也接到手軟,今年卻大拍烏蠅。在旺角街市經營水果檔的經營者表示,長假期間,不論人流或生意都很一般,市民消費意願低,公司客出手不再闊綽,即使幫襯也只是買少量水果,以往中秋都會有市民帶著月餅來拼果籃,一個中秋約有數十宗生意,但今年中秋僅做了一宗果籃訂單,價值400多元。

  一些從事酒店服務業的企業收入更是大打折扣,如九龍倉置業8月初公布的業績顯示,上半年公司基礎淨盈利為38.44億港幣,同比減少26%。如計入投資物業重估虧損淨額,則上半年股東應佔集團虧損達44.54億港幣,降幅超過163%。

  具體到各個項目上,即便是香港頭號商城海港城,上半年含酒店在內的整體收入也下跌28%,營業利潤下跌30%。其中商場部分收入下跌30%,盈利下跌33%。寫字樓部分的出租率降為86%,而去年末的出租率還是93%。

  九龍倉更將酒店業務形容為「最受前所未見的疫情重創的其中一個行業,全球尤其跨境旅運受到大限制」,馬哥孛羅香港酒店、港威酒店和太子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慘跌至20%,致使公司決定將太子酒店徹底翻新,直至2021年才會重新開業。

  位於銅鑼灣的地標購物中心時代廣場,整體收入下降19%,營業盈利減少21%,商場收入減少23%,並導致出租率下降至92%,而去年末的出租率還有97%。

  好萊塢廣場收入同樣減少13%,營業盈利下降17%。只有中環組合的會德豐大廈和卡佛大廈的優質商業物業,還在上半年保持6%的收入增加和8%的盈利上升。

  然而,在2018年剛剛開業的尼依格羅旗下的奢華酒店The Murray, Hong Kong平均入住率都只有15%,收入和盈利都大受打擊。

  九龍倉置業在中報中直言,自2019年年中開始的本地局勢動蕩,及至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暴發,導致市場受到雙重打擊,酒店業的入住率暴跌至個位數,加上集團為零售租戶提供超過10億港幣現金租金減免,對上半年業績造成不小的影響。

  而屬另一集團的網紅打卡之地紅磡嘉裡酒店,因門可羅雀不得不改成共享辦公室。

  在上遊,香港迪士尼樂園愁眉緊鎖。9月23日,香港政府宣布,特區收回迪士尼二期用地。

相關焦點

  • 2020年香港經濟如何?香港經濟最新數據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10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根據預先估計數字,香港第三季度GDP同比下跌3.4%,相比第二季收縮9%顯著改善,好於市場預期的收縮5.6%。
  • 2020年中國經濟適用房建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經濟適用房建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自**年以取消福利分房為標誌的中國住房制度改革拉開序幕,經濟適用房也就此進入中國城市居民的視野,從最初的「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供應體系」,到**年以後定位為「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近年來,經濟適用房建設步伐加快。
  • 香港的未來在內地!重創的香港經濟,如何搭上國家經濟發展順風車?
    本文刊於2020年12月31日鳳凰網,原標題為《香港的未來在內地,要積極融入國內的內循環》。 請點擊觀看專訪視頻 核心提示 1、香港和內地經濟的表現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反差。
  • 香港經濟10年來首降!2019年香港GDP或下跌1.2% 2020年經濟前景高度...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經濟2020年的前景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環球經濟復甦步伐、外圍經貿關係、本地社會事件、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等。數據顯示,2018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453.17億港元,同比增長3%。
  • 2021年香港經濟充滿不確定
    ;2020年中國內地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緊隨內地之後,澳門特別行政區積極借鑑內地的防疫經驗,也在很短的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並在2020年9月份實現了與內地正常通關。毫無疑問,如果香港也像澳門那樣,與內地緊密攜手,共防疫情,那麼,香港的經濟將有可能重演2003年的大反彈格局。
  • 香港經濟概況
    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中,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1950年以前香港經濟主要以轉口貿易為主。從50年代起香港開始工業化,到1970年,工業出口佔總出口的81%,標誌著香港已從單純的轉口港轉變為工業化城市,實現了香港經濟的第一次轉型。
  • 香港經濟的問題在哪裡
    提起香港經濟,很多人會想到貧富差距、高房價和籠屋,似乎香港經濟已經不發展了,這並不是事實。從1997年到2016年的19年間,香港GDP扣掉通脹實際增長82%,年平均增長3.22%,這個速度與內地和一些新興市場相比不算高,但與全世界2%的平均值相比已經很不錯了,考慮到香港已經是發達經濟體,實現這樣的增速其實並不容易。
  • 多元化香港經濟,創造青年就業新機會 | 2020香港青年領袖計劃終...
    多元化香港經濟,創造青年就業新機會 | 2020香港青年領袖計劃終論壇即將開啟 2020-12-08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財經界人士:2020香港須抓住機遇實現經濟多元發展
    新華社香港1月8日電(記者李濱彬)香港中華總商會8日在香港舉辦「2020中總論壇」。參加論壇的香港財經界人士表示,2019年香港經濟在內憂外患中受到衝擊,2020年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香港要利用好制度和傳統優勢,抓住「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發展機會,實現經濟多元發展和新突破。
  • 評論稱香港仍是明珠 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是兩利
    香港仍是東方明珠  本報評論員 金心異  曾有一位香港評論家稱,香港以東方明珠地位,炫麗回歸,本就像一位帶了豐厚嫁妝的新嫁娘。  香港如何前行?2003年的CEPA,自由行,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QDII,這些政策,被一些觀察者視作「北水南調」。
  • 香港經濟2018年增長3%
    新華社香港2月27日電(記者蘇曉、李濱彬)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7日公布,香港經濟2018年增長3%。  陳茂波27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2019/2020財政年度預算案。他在回顧2018年經濟時表示,隨著外圍壓力增加,香港經濟增長由2018年上半年的4.1%,減慢至下半年的2.1%,而第四季度的增幅更只有1.3%,屬2016年第一季以來最低。整體而言,香港經濟在2018年增長3%,處於去年預算案預測範圍的下限,但仍然高於過往10年平均2.8%的趨勢增長率。  陳茂波表示,香港勞工市場依然偏緊,失業率維持在2.8%,超過20年的最低水平。
  • 香港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經濟日報這兩篇文章說清楚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9月26日和27日,經濟日報連發兩篇述評,詳細分析了香港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其中上篇著重闡釋香港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及成因,下篇則介紹香港在歷史上發展的背景、經歷的波折並指出其未來發展方向。請看全文。
  • 香港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居前列,預計今年GDP和經濟表現如何?
    香港,作為我國的特別行政區,過去十年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並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其綜合經濟競爭力也位居前列,以2020年為例,根據相關權威機構公布的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榜單可知,香港排名僅次於深圳,且屬於國內經濟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國際金融、貿易
  • 陳茂波:預測2020年香港經濟增長-1.5%至0.5%
    原標題:陳茂波:預測2020年香港經濟增長-1.5%至0.5%   新華社香港2月26日電(記者蘇萬明)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6日表示,香港經濟2020年面對極大的內外挑戰,短期內難言樂觀,考慮到財政措施的提振作用,預測2020年香港經濟的實質增長為-1.5%至
  • 香港經濟前路
    而要細究香港經濟將在哪些方面受到何種程度的影響,則與其在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左右完成的經濟結構多元化有關:從1841年到1951年間,香港曾一直作為單純的貿易轉口港;1952年到1969年,其工業化經濟迅速崛起;而從70年代開始,香港經濟結構逐漸從工業製造為主轉向服務業為主,藉助此前數十年的工業化積累以及受外部環境變化(西方主要國家市場萎縮、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競爭日趨激烈
  • 香港興業國際鄧滿華:2020年將迎來地產行業的數字經濟時代
    編者按:首店、夜經濟、5G等熱詞,折射2019年零售商業發展態勢。2020年,商業地產的行業新風口會在哪?贏商網推出《請回答2020》年終策劃,以不同視角觸達行業趨勢。趨勢雖不總能精準捕捉,但總有一種力量,使我們一直前行。「追夢的力量」,第15屆中國商業地產節將於2020年5月舉行,共同探尋商業的無窮力量。
  • 2019香港關鍵詞有哪些?2020香港局勢將如何續寫?
    為了促進香港旅遊業增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23日表示,政府將提供5000萬元資助,於2020年1月1日起,為期6個月推廣綠色生活本地遊。邱騰華表示,每間本地持牌旅行社可獲得5萬元上限的資助,每接待一名本地旅客可獲100元資助。支援中小企新措施也將實施,為中小企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和解答申請問題,以提高對政府資助計劃的認知,並鼓勵中小企善用支援。
  • 形容香港經濟最貼切的詞:「滯盈」
    不過,雖然政府財政狀況良好,但香港經濟則不然。2011年第四季度,香港經濟季度環比僅增長了0.3%,港府對2012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期也僅僅是1%~3%。    雖然從經濟學辭典中我們得知,可以用「滯脹」來描述高通脹和經濟停滯不前的情形,但用這個詞來形容當前香港的經濟形勢卻不夠準確。或許我們可以杜撰一個詞——「滯盈」,來形容經濟增長停滯和財政盈餘高漲的局面。
  • 中國香港經濟總量,相當於內地哪個省?
    截至2018年,香港實現生產總值達3629.9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5萬億元,與遼寧省(2.53萬億)經濟總量相當。2019年上半年,香港GDP約為12199.87億元。顯然,2019年香港的經濟體量萎縮了,排名預計處於陝西(2.44萬億)和江西(2.2萬億)之間。香港怎麼了?
  • 香港2020年經濟料收縮6.1% 林鄭月娥《施政報告》談經濟新動力
    中新社香港11月25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表示,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因社會動蕩、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政治形勢受到重創,勞工市場亦面對巨大壓力。特區政府預測全年經濟收縮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