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鹿城老街、老巷,條條有它的故事,這些掌故你可知道?10月22日—30日,市區信河街飛鵬巷98號馬孟容馬公愚藝術館將舉辦一場「溫州老街巷掌故圖文展」,共計有40條老街、老巷掌故圖文作品展出,市民可免費參觀。
「溫州老街巷掌故圖文展」作為2018江心嶼金秋文化節的活動之一,由鹿城區委宣傳部、鹿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主辦。雖然我們經常走在這些老街巷,但你可知道「柴橋巷」的名字是為了紀念一個賣柴人;「矮凳橋」竟然還與朱元璋有關;而熱鬧的「妙果寺商場」以前竟是貧困交加的孤寡老人的棲身之所……在鹿城的古舊街巷,每一條均有它的一段故事。
鹿城,始建於東晉太寧元年(公元323年),相傳築城時有白鹿銜花而過,故名鹿城,是一座具有近17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鹿城舊城的街巷名稱各異、五花八門,許多街巷名稱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重拾歷史記憶,展示鹿城區悠久的歷史人文景觀和改革開放成果,此次舉辦的鹿城老街巷掌故攝影圖文展,除了老街巷掌故圖文作品40張,還有40多張溫州老照片同時展出。據了解,此次展覽的攝影作品參展人劉勝春先生,為鹿城區攝影家協會主席,以相機為筆,走街串巷,才收穫老街巷攝影精品;另一位是金文平先生,為我市著名詩詞楹聯、民俗行家,他為本次老街巷攝影作品撰文解讀,讓參展作品圖文並茂、相得益彰。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劉娜筱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