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之旅 | 入城即入景,旅遊即生活

2020-08-27 福建旅行攻略

近日,福建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2020年福建省4A級旅遊景區和省級旅遊度假區名單公告》,泉州古城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正式獲評省級旅遊度假區。


泉州古城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鯉城區,以古城6.41平方公裡為核心,拓展筍江公園、接官亭等綠地,總面積計8.37平方公裡。



近年來,按照「品牌塑造、遺產保護、主客共享、全域旅遊、休閒集聚」等發展原則,樹立入「城」即入景,旅遊即生活的理念,泉州古城美好生活方式已成為一道吸引外地遊客的靚麗風線。


via/@BLUEBLUR


人們常說

泉州,寶藏之城

泉州古城

寶藏中最為璀璨的那一件


01.泉州古城·活韻生香

千年古城的古遺蹟「活記憶」


活記憶承載著千年古韻。



自盛唐起,泉州古城開始興建,五代及宋、元、明,隨著海外交通和對外貿易的繁榮與興盛不斷擴大。宋元時期,刺桐港的海上貿易活動空前繁盛,帆檣林立,梯航萬國,留下了「漲海聲中萬國商」「市井十洲人」的繁華圖景。千年後,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古城至今仍保有豐富的歷史遺存、較完好的古城肌理等,這些「活記憶」讓世人能夠回望曾經燦爛的歲月,感受千年古城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澱。


開元寺


俯瞰天后宮及德濟門遺址 / via.泉州影像


據統計,6.41平方公裡的古城範圍內,共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69處古建築及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建築等傳統風貌建築。


via/風味人間


密集的文物古蹟背後,是泉州古城1300多年的深厚文化積澱,也是泉州古城肌理得到較好保護的佐證。


02.活地圖·草根力量

草根的力量,讓這座城市更有活力


泉州是一座「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鮮活古城,更是一座「有情、有義、有愛心」的有愛之城。


古城英文講解員帶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解說


當你行走在古城,可能會有一個「活地圖」義務帶你遊覽,有人奉上一杯免費茶水,有人予以一次詳細指路,有人報以一個溫暖的微笑……人,是這座城市最動人的風景。


隨處可見的愛心奉茶點


導覽講解古蹟、弘揚傳統文化、倡導文明出行、維護環境秩序、扶弱助殘助學……這座城市的許許多多普通人,因為熱愛,主動站了出來,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古城,凝聚起城市向上向善的溫暖氣質。


社區營造選點決賽

03.活文化·潤物無聲

見人、見物、見生活


千年文脈,生生不息。古城泉州良好的文化生態成為全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去年12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首批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包括泉州在內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名列其中。


「南少林十八銅人」首秀。via/陳英傑


人是城市最寶貴的資源。泉州領跑全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得益於廣大市民對南音、南戲、南建築、南拳、南派工藝等老祖宗留下的本土文化的熱愛。千百年來,這些文化不僅給一代代泉州人帶來精神享受和文化自信,還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泉州人文精神重要支柱。


位於僑鄉體育館內的非遺館於去年年底正式開館


泉州大劇院、泉州市圖書館的投入使用讓廣大市民享受更多優質的文化發展成果,也助力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2017年,泉州市被住建部列為第二批全國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加快了泉州古城保護利用步伐,讓泉州古城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實踐取得更多實效。


正音書院復建開放,這是泉州啟動書院復建工作以來投用的首個書院


04.城之韻·交相輝映

一磚一石皆有故事


從民居建築來說,泉州可以說是國內「最紅」的城市之一。每個來到泉州古城的人,幾乎都會被那一片濃烈的紅磚古厝驚豔到。


via/-JionG呀


2012年11月,國家文物局將閩南紅磚古厝聚落列入申遺預備名錄。



這種建築皆有優美舒展的屋面曲線,紅磚白石,燕尾脊如翬斯飛,雕飾文光藝彩,獨樹一幟。她們或在鬧市中熙熙攘攘著,或在街頭巷尾悠哉地疏落著,但都極為含蓄地表露著自己的魅力。



打開紅磚厝的宅門,那便是一方和諧、秩序,充滿理性與智慧的天地。在不動聲色的觀察之下,你也許更能體會閩南人豐富的生活層次。


05.通與達·多彩便民

慢行體系多元代步,貼心便民


盡精微,致廣大。泉州古城千年的文化遺存,藏在每條老街深巷中。如何改善古城內的公共出行方式,打通古城交通「微循環」,讓古城可觸可感,一直是泉州各界著力在思考解決的問題。


「小白」穿梭古城。via/莊麗祥


2018年,泉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構建「公交+慢行」交通方式,打造公交「小藍」、社區巴士「小白」、自行車「小黃人」、三輪車「小紅」等「多彩交通」。經過兩年多的分項實施,目前泉州古城內基本構建起「公交+慢行」「多元文化、多彩交通」的公共出行體系。


「小黃人」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via/莊麗祥


多彩交通延展了古城的氣韻,讓旅遊者可以放慢腳步,獲得個性化、差異化的體驗,可以近距離觸摸有溫度、有情懷的泉州古城。


休閒逸趣的古城觀光車


06.民俗韻·薪火相傳

古城普通人日常的煙火生活及精神世界


說到民俗文化,泉州可以稱得上是國內儀式感最強的城市之一了。


泉州花燈


新門街熱鬧的元宵節盛況


作為宋元時期的「東方第一大港」,泉州本土民俗文化經過長期的交流、碰撞、整合,由中原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糅合而成,積澱深厚、絢麗多姿。它的獨特韻味,不僅呈現在建築外觀之表或美學鏡像之中,更融進了古城普通人日常的煙火生活及精神世界。


開元寺重開首日,善男信女前來禮佛


天后宮每年的「乞龜」儀式 / via.泉州影像


薪火相傳的民俗、典雅莊重的禮儀、壯觀盛大的國際藝術文化活動……悄無聲息地滲透在泉州人勤勉而忙碌的生活場景之中,猶如一雙厚重的手掌,探入歷史灰燼的深處,感受著此中的陣陣餘溫。


泉州提線木偶表演《偶之趣·元宵》亮相東亞文化之都泉州活動年開幕式


俄羅斯Teatrol劇院木偶劇表演者對泉州的提線木偶情有獨鍾


07.煙火氣·生生不息

居民讓歷史以更鮮活的姿態展現在眼前


泉州古城內居住著十來萬「老泉州」,保存著眾多年輪印痕與光陰故事。見人見物見生活,古城居民讓歷史以更鮮活的姿態展現在眼前。


懸壺解厄,報答古城的醫師留曉芳


非遺傳承人黃麗鳳(左)帶著遊客去逛古城,領略泉州文化的魅力


古樹、老井、祠堂、戲臺仍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泉州人。從充滿人間煙火味的古城市井生活中,我們能一窺城市變遷、市井風貌、家族傳承,以及點滴溫馨時刻。厝角的嫋嫋炊煙、水井旁浣洗的阿嫂、騎自行車沿街叫賣的阿叔……有老居民,古街巷也有了真正的靈魂。


via/@好攝咖


08.新風潮·創客湧動

古城為創新創業者帶來一片新天地


在眾多創客眼中古城本身就是一個優美的文創作品,深深吸引著他們。當他們到來時,古城以海洋一樣寬廣的胸懷再次擁抱年輕夢想,延展出星羅棋布的文創空間。

金魚巷的創客孵化空間


1915藝術空間


目前,僅在古城就有5家省級眾創空間,創客人數每年呈幾何級增加,老城區年年都有草根創客空間進駐,主要從事民宿、咖啡館、書店、酒館等業務。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等形式多樣的文創空間,為創新創業者帶來一片新天地。


曾經的蔬菜公司變為「盒子空間」,成為年輕人分享工作與生活的共享場所


位於金魚巷的德蘭·書咖啡


位於正音書院的展廳


09.七個一·街巷新生

以項目建設,推進古城保護提升


古城千年的輝煌並沒有因循守舊,而是不斷催生創新傳承的前進動力。2017年3月,泉州市被住建部列為第二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泉州古城6.41平方公裡是重點實施區域。


泉州首個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項目金魚巷以嶄新的風貌呈現在市民面前


金魚巷七夕節活動


2017年9月,泉州市出臺《泉州古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實施方案》,在古城範圍內全面啟動「七個一」工程,即一園(小山叢竹公園復建工程)、一區(龍頭山片區改造提升工程)、一河(八卦溝及兩岸地區綜合提升工程)、一街(西街綜合提升工程)、一路(中山路綜合提升工程)、一厝(老範志大厝展示提升工程)、一站(舊車站改造提升工程),以實實在在的項目建設,推進古城保護提升。


復建後的小山叢竹公園


今年,泉州市還將啟動街巷提升工程,分期、分批對29條分布在西街—中山路片區的古城背街小巷進行綜合提升,結合動靜分離原則和業態分布,街巷分為文化類、生活類進行綜合提升。文化類街巷蘊含較多傳統文化資源,生活類街巷以居民生活為主。目前各項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via/@好攝咖


10.古早味·歷久彌香

古城的古早味「溢出」文化自信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耳熟能詳、曾經伴隨大家長大的「古早味」老店,不可避免地漸漸沒落並消失。打鐵店、打麵店、彈花店……如今,大家已經很難看到這些和「潮流」有著鮮明對比的老店了。


面線糊裡藏著幾代人的苦心鑽研 / via.品城紀


但有一些保存下來的老店,不僅充滿著老城的煙火氣息,而且生命力極強,作為古城復興和發展的原動力,一直活躍在大家的視線裡。近幾年,它們在新一代傳承人手裡生機復發。


亞佛潤餅皮店內,父女二人齊心協力


興於市井的老鋪,何以能永續於洶湧的時代洪流之中,它們靠什麼堅守和發展?走進他們的故事,你會發現,延續著這歷經幾十年、甚至百年的驕傲,他們被賦予更多的使命,他們追求更為極致的品質,讓古城的古早味「溢出」文化自信。


位於臺魁巷內的保和堂老鋪


11.慢生活·業態更新

古城正散發出時尚和藝術的氣息


幾年前說起泉州古城,大家想起的關鍵詞大概是開元寺、東西塔和一些老字號。


咖啡店遍布古城泉州


如今說起古城,很多人會提到咖啡館、旅遊商品文創店、民宿、書店、美術館以及很多文藝或有趣的小店,這裡變成了一座年輕人駐紮和吸引天南地北年輕人到來的地方。


芥子書屋與書想所


隨著越來越多新業態的湧入,這座「古早味」的古城,慢慢散發出時尚和藝術的氣息。



12.新IP·聲名鵲起

泉州古城文化符號漸入人心


「潤物無聲」——這不僅已經成為泉州古城文化的一張響亮名片,更是古城近年來文化IP打造的生動寫照。


2019年古城徒步穿越4.5萬人報名6000人參賽


以春風化雨的文化培植,連續4年開展的古城徒步活動、環灣自行車賽古城段展示推介、「潤物無聲」創客孵化計劃和主題展覽、國企平臺機制創新運作古城項目……一系列古城文化IP的打造,不僅為古城增添活力,也在潛移默化中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古城、身體力行地參與到古城保護發展中來。


2019年全年,「潤物無聲」系列主題節慶展吸引10萬遊客


2019年泉州文創旅遊商品設計創作大賽300件作品參賽


這激發了更多人對古城的文化認同感,泉州古城文化符號漸入人心,掀起了一股古城文化熱潮。


福建省文旅廳認為,泉州古城文化資源稟賦在世界範圍內具有獨特性和稀缺性,遺產點等級與數量、非遺傳承與活化等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對泉州市以「文化生態博物館」模式活態傳承與合理利用古城自然、人文資源創建省級旅遊度假區給予肯定。



下一階段,泉州市將進一步理順泉州古城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的管理運營機制,注重文化IP打造與旅遊產品、度假內容結合,不斷挖掘在地文化內涵,將文化融入度假設施、活動場景、服務環節中去,打造自身的立體化IP體系,包括度假酒店品牌、休閒產品品牌、文化活動品牌、古城慢生活品牌等,形成內核吸引力,並加強服務品質,梳理本地服務特色標準化體系化,加快綜合服務中心、停車場、標識系統、智慧旅遊建設,提升度假遊客的滿意度,力爭成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泉州樣本」。



(綜合整理自泉州晚報、泉州通)

相關焦點

  • 泉州古城保護:入城即入景 旅遊即生活
    泉州通過保護古建築、植入多元文化業態、暢通出遊方式,打造古城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模式入城即入景 旅遊即生活臺海網8月27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泉州被譽為「千年海絲、千年古城」,文化遺產豐富——擁有世界級「非遺」名錄4個,國家級34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4處,還有上百個省級以上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 「走進閩西南」:入「城」即入景 泉州慢生活
    12月19日,「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泉州。採訪團先後前往泉州古城、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北濱江公園、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等地,聚焦該地古城保護開發等方面進行採訪。泉州古城泉州古城泉州古城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以6.41平方公裡的古城為核心,拓展筍江公園、接官亭等綠地,總面積計8.37平方公裡。
  • 來了千島湖才明白什麼是景中有城,城即是景
    進入十一長假的第四天,今天千島湖景區共接待下湖遊客3.1萬人,鄉村旅遊接待遊客4.6萬人次,分別同比增長0.62%和10.6%。景中有城,城即是景,城區正成為外地遊客融入千島湖生活的一個新開始。在城區的廣場與本地居民一起享受綠茵和新鮮空氣,在臨湖的棧道上漫步、騎行…… 千島湖鎮這座臨湖的小鎮,讓更多喜歡慢生活的旅遊人感覺到「城市,正讓旅遊更美好。」  在廣場做一回「千島湖人」  秀水廣場。
  • 全域旅遊示範區正定——入城即入景
    近日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了第二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正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曾多次在央視進行過報導……眾多「國家級」光環盡顯正定的美好打造「中國旅遊正定模式古城正定堅持發展全域旅遊的理念。步入古城目光所及皆美景,滹沱河、周漢河風光旖旎。國家桌球訓練基地、園博園、鄉村驛站皆成風景。
  • 「出磚入石」看泉州
    騎車在泉州老街巷,西街南門的小巷逛逛不難看到紅磚白石混合構建的閩南老厝外牆,讓人倍感親切。一般民居,通常以不甚規整的白石塊和紅磚片混砌而成,因所成牆面石塊稍凹,磚片稍凸泉州人形象地俗稱「出磚入石」。「出磚入石」實質上就是填充牆與抗剪牆,厚度在五十公分左右,用殘磚碎石丁順砌成,內納以灰土充實,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在建築材料局限的古代,這類牆體的出現,是泉州人民就地取材在建築上別具一格的創造。
  • 泉州打造古城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模式
    泉州通過保護古建築、植入多元文化業態、暢通出遊方式,打造古城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模式  入城即入景 旅遊即生活  東南網8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向娟 王敏霞 何金)泉州被譽為「千年海絲、千年古城」
  • 城市即景區 旅遊即生活 無錫打造主客共享的旅遊目的地
    秋冬交替的時節,惠山古鎮古銀杏樹已然金黃,透過陽光,點點金黃裝扮出別樣好景致;蠡園景區內的西施莊上,天鵝們時而舞動翅膀時而俯身戲水,一副悠然閒適的樣子;陽羨溪山,用一種細膩溫婉的樣貌,在詩情畫意中,散發出寧靜恬雅的魅力……無錫處處是景,步步成詩。
  • 泉州赴臺個人遊8月初預訂 入臺證得到旅行社辦理
    旅行社提早做好準備  再過兩個多月,泉州市民就可以到臺灣個人遊。記者獲悉,泉州市旅行社已提早做好準備工作,有的已開通諮詢熱線,有的則推出半自助產品。  「預計最快要到8月初才能接受遊客預訂。」天馬旅行社副總經理王鴻源說,泉州赴臺旅遊的人數比較多,在赴臺個人遊這一利好消息的帶動下,預計將有更多人到臺灣旅遊。
  • 拂手皆景、入眼即畫的義烏赤岸 這個長假又來「誘惑」你了
    在赤岸,抬腳即歷史、觸手皆文化,一點不為過。記者在現場見到,阡陌之間遊客接踵,彩色水稻錯落有致,500畝的彩稻儼然成為了赤岸鄉村旅遊的「新名片」。還有2米多高的巨人稻體驗區、稻魚共生體區、荷花池龍蝦垂釣區、水車體驗區和蔬菜採摘區等,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寓教於樂的自然教育博覽中心。
  • 「一張清單」管到底 「非禁即入」方暢行
    它令市場更規範、透明,法律邊界也更明確,非禁即入,這無疑增強了投資者信心。負面清單大幅壓減,說明禁錮市場的籬笆被大量拆除。但是,制度的籬笆拆除了,觀念與機制上的「軟籬笆」會否作怪?有的地方,門雖開了,然一旦投資者進入,又會左支右絀、無所適從,蓋因各種潛規則以及擺不到臺面的限制、附加條件等,讓人進退為難。
  • 「一張清單」管到底,「非禁即入」方暢行
    它令市場更規範、透明,法律邊界也更明確,非禁即入,這無疑增強了投資者信心。負面清單大幅壓減,說明禁錮市場的籬笆被大量拆除。但是,制度的籬笆拆除了,觀念與機制上的「軟籬笆」會否作怪?有的地方,門雖開了,然一旦投資者進入,又會左支右絀、無所適從,蓋因各種潛規則以及擺不到臺面的限制、附加條件等,讓人進退為難。
  • 人們說,重慶城是山,山即城,鵝嶺公園亦然,園即山,山即園
    自古以來就有「山城第一景」的美稱。人們說,重慶城是山,山即城,鵝嶺公園亦然,園即山,山即園。鵝嶺公園還是觀重慶夜景的最佳點。鵝嶺公園和二廠文創園,都是幾十年前的建築,或舊或添加新的元素,雖然年代不久遠,不是傳統古建築,但在那裡,也感覺時間很散漫,在那裡,時間也沉澱,脫離現代城市的聒噪,處在城市邊緣靜觀其變。
  • 財不入急門 慢即是快
    所以中國有句古訓叫「財不入急門」。意思是說財富不會走進那些急於發財的人家,越是急於發財,越發不了財。用現在比較時髦的話來講,就是「慢即是快」。後面還有半句:「少就是多」。至於後市的走勢,我建議你看一下上證50,可能更清楚一點。
  • 海絲泉州 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快喊你身邊...
    一場不分國籍、年齡的文化之旅等等,到底邀請我們外國人去幹嘛?6月25日端午佳節邀你免費遊覽泉州古城玩哪裡?路線:關帝廟—清淨寺—厚城祖師宮—明倫堂—崇聖祠—大成殿—莊際昌祠—蔡清祠—泮宮—金魚巷—中山路—玉犀巷—新府口—元妙觀為進一步宣傳推介泉州文化旅遊資源,增強泉州海外知名度,推廣「海絲泉州」品牌,展示古城文化旅遊魅力,擬開展「海絲泉州、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
  • 「島即酒店,酒店即島」!零距離遇見千島湖,坐擁360°湖景
    >千島之中獨佔一島,不被打擾的島主生活溫馨島是千島湖溫馨島蝶來度假酒店 這一家酒店所獨佔,像這樣「酒店即島、島即酒店」的格局,別說在千島湖是獨一無二的一家,就是在國內很多知名度假地也很少見。溫馨島是千島湖中心湖區的一座小島,360度湖景環繞,山巒遠眺,鷹飛魚躍,蟲鳴鳥叫,非常適合度假,享受千島湖美景的同時還沒有嘈雜的聲音打擾。
  • 沙井後亭華僑城拆遷房 即買即賺 即買即拆
    裝修:精裝修房齡:2年以下樓層:6樓/層交通便利:電梯房近地鐵/公交近菜市場近學校戶型:1室1廳總面積:66m平方總價:66萬元房產形式:出售沙井後亭華僑城拆遷房 即買即賺,即買即拆,項目簡介:本項目由華僑城完成沙井後亭城市更新單元項目進度:華僑城一期四海雲庭已於3
  • 高埗「入城」了 打造東莞市中心區「後花園」
    其實,高埗早為「入城」作了準備,在去年召開的鎮第十四次黨代會上,提出「一環、三軸、五區」的城市發展戰略,提升城市品質,以產業強鎮、創新活鎮、生態美鎮、文化興鎮、民生惠鎮、法治護鎮引領發展,凝心聚力,打造市中心區「後花園」。
  • 【恩施文旅號】民宿裡的浪漫宣恩——開窗即是景
    【恩施文旅號】民宿裡的浪漫宣恩——開窗即是景 2020-09-15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泉州文旅產業開啟「數位化」模式:線上引流促消費 雲推文創產品
    作為一種嚴重依賴實地體驗消費的產業形態,文旅產業雖在疫情期間遭遇重挫,但以線上虛擬景區、在線採購、智慧旅遊等為代表的新興數字文旅消費形態卻迅速崛起,為整個產業的發展開闢了新路。泉州擁有雄厚的文化積澱,面對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提振文化旅遊方面,在推動泉州文創類商品銷售方面,線上渠道的重要性也逐漸受到重視。
  • 江夏黃氏各派入閩始祖
    做為中原士族南移入閩四大姓之一的黃氏,其起初入閩,繼而人潮的遷徙始祖就不可能是一人一支,而是一開始就呈現出枝繁複雜、異彩紛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