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的民間美食---橫山古法豆腐乳

2020-12-21 超級吃貨部落

文:京東中國特產·桂林館/原創文章

豆腐乳給我的記憶應該是七八歲開始的,那個時候家裡還很窮,每次去到外婆家,總會看到外公拿著米飯到鍋裡拌一下剩下的油水,再從小瓶子裡挑一塊四方形臭香臭香的豆腐形狀的東西,然後也不需要夾菜,就這樣能吃下一整碗的大白米飯……

當時總覺得外公碗裡的飯很香,很美味,卻想不通為什麼外婆總不讓我們學著外公那樣的吃法。後來長大了,才慢慢領會那其中的深意,同時知道那個臭香的豆腐塊形狀的東西叫豆腐乳。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每個貧困的家庭,都會有著這樣的一個經歷。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大人們經常會買來一些豆腐或者是用自家的黃大豆來自做成豆腐,然後通過一系列複雜的程序醃製成豆腐乳,最後用那一小塊的腐乳就著大白米飯來直接填飽飢餓的肚子,家裡僅有的簡單菜色就留給正在長身體的小孩吃……在那個年代,腐乳是每個家庭必備的一種輔菜,支撐著很多人度過那些艱難的日子。

豆腐乳的歷史悠久,是我國流傳千年的傳統民族民間美食,可分為青方、紅方、白方三大類。其中臭豆腐屬青方;「大塊、紅辣、玫瑰」等屬於紅方,「香辣、桂花、五香」等屬於白方,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

桂林的豆腐乳以香辣、五香為主,是白腐乳的代表,歷史悠久,頗負盛名,遠在宋代就很出名,是傳統的「桂林三寶」之一。桂林很多地方的人都會自製豆腐乳,出產的商家品牌種類也繁多。以前外婆也會自己醃製,後來年紀大了,手腳沒那麼方便,也不做了,外公想吃的話就會在外面的小店買回來,但只認一個地方出產的腐乳,那就是橫山腐乳。

外公說,臨桂的橫山,是一個小村莊,小時候去過幾次,村裡的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豆腐乳,因為這裡的腐乳曾經是乾隆帝欽點的貢品……

橫山村是清代名臣陳宏謀的故裡,大部分居住著陳氏後裔,據村裡的老人介紹,陳家是500多年前從湖南搬遷過來的,如此可見橫山的歷史至少在500年以上。在陳宏謀的自傳及相關史料的記載中,當年用橫山的豆腐乳進貢給乾隆皇帝,實屬無奈之舉,因為陳宏謀本身為官清廉,拿不出金銀珠寶,只能硬著頭皮把家中自製的橫山豆腐乳當成貢品送進皇宮。沒想到乾隆對豆腐乳的皮薄細膩香醇爽口的味道十分讚賞,而且用腐乳為佐料做出來的美食,也得到乾隆特別的喜愛。此後,橫山豆腐乳便成了每年的貢品,名氣傳遍大江南北。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在一次吃到橫山的豆腐乳之後,曾在《隨園食單》中贊道:廣西以白腐乳為最佳。

幾百年來,橫山豆腐乳沿襲口傳身授的作坊式生產模式,一直保持著原有的獨特風味。桂林豆腐乳是橫山豆腐乳的一個支系,桂林很多製作豆腐乳的大師傅都來自橫山,了解歷史的人都認為橫山村是桂林豆腐乳的發源地。陳宏謀的第八代後裔陳富息先生,30歲出頭的時候,就開始從父母的手中傳承製作豆腐乳的手藝。也許豆腐乳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是一種食品佐料,但對於陳富息來說,是一門手藝,也是一份榮耀。

在陳富息看來,橫山豆腐乳的製作工藝可以用一句時髦的話語來概括,就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按照祖輩口口相傳的製作秘方,橫山豆腐乳首先必須要選用本地產的幹制青色大豆,豆粒要求顆粒飽滿、乾爽,不能有缺損,辣椒、天然香料也要本地出產上好之物;其次需要取村上四方井裡澄清、清甜的井水用於豆腐乳的全程製作,村裡人認為,橫山腐乳之所以好吃,跟四方井的井水有很大的關係;再者豆腐的榨乾形式與其他地方一次性榨乾不同,橫山的豆腐坯子是經過半榨乾後,用精心燒制過的稻草灰來慢慢吸乾豆腐坯裡的多餘水分,之後豆腐坯內部中空,更容易醃製入味,同時稻草灰內含的微量元素滲進豆腐坯內,中和了豆腐的酸鹼度,不僅使豆香味更濃鬱,也更有利於消化。

還有一個值得提起的自然優勢條件是,由於橫山千百年一直在製作豆腐乳,橫山村已經形成一個屬於自己的豆腐乳「小氣候」。整個橫山的空氣、土壤、樹木中都瀰漫著製作豆腐乳的菌種,即使不專門培菌,豆腐乳的粗胚依然可以順利發酵,長出完美的長絨菌絲。同時橫山豆腐乳在第一次發酵的時候用的是杉木發酵箱,發酵、菌絲對於豆腐乳的製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發酵越好,豆腐乳製成後的口感就越細滑爽口。

如今「橫山豆腐乳製作工藝」已於2008年入選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是政府以及橫山村村民努力的結果。儘管現在很多地方都用上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不僅可以增加豆腐乳的產量,而且由此可以改善生活質量,但是他們依然堅持用這門祖輩流傳下來的傳統技藝,為保護、發揚這門珍貴的古法手作工藝而堅守著。

相關焦點

  • 教你自製豆腐乳,火鍋涼菜必備
    豆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漢族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中國老百姓及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喜愛,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豆腐乳,性平,味甘。所含成份與豆腐相近。具有開胃消食調中功效。
  • 祖傳豆腐乳醃製做法!不收藏真的虧大了!
    豆腐乳又稱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傳統民間美食,由於其口感好、營養高,且有股特別的香味,成為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深受中國老百姓的喜愛。因豆腐乳的製作過程中經過了酶菌的發酵,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更高,維生素含量更豐富,被稱之為東方奶酪。
  • 「絹保八百,紙壽千年」,古法做成的紙之美……
    多年來,老人一直堅守著古法手工竹紙製作這塊陣地。「我們都是用當年生的嫩竹來製成漿作為原料的,要是摻了老竹漿就不行。」潘筱英說,要生產一張真正合格的「竹紙」,頂級的原材料必不可少,它必須是富春江流域、小滿節氣前後高山嫩竹筍最好的部分,這些,是這方山水給予的惠賜。「用古法技藝,能完整無損地分解出竹子裡最精華的纖維部分,造出來的竹紙會散發竹香,綿柔順滑,久存不蠹,壽延千年。」
  • 永川豆豉、羊角老醋、忠州豆腐乳……重慶這些釀造技藝真不是蓋的
    《水經注•江水》記載:「一江之左岸有巴鄉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重慶溫潤的自然環境能夠引導微生物們走上發酵的正軌,在這些醬缸裡,微生物的世界在湧動,搭配不同的製作工藝使得大豆在發酵後變成了永川豆豉、忠縣忠州豆腐乳、豐都仙家豆腐乳、涪陵榨菜醬油等令人稱奇的美食;大米、玉米等糧食在與清冽的渝水交融後
  • 【附圖】忠州豆腐乳千年等一回
    在全國現有的30多個腐乳品種中,忠州豆腐乳的整體規模和經濟實力僅居中下水平」。  就是在重慶本土腐乳市場,先於900多年前就產生的忠州豆腐乳僅佔了不到20%的份額,其銷量的60%以上「足不出縣」。  老字號千年邁一大步,當然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關。但應該認為,自改革開放後,與產品調撥的計劃經濟時期漸行漸遠時,忠州豆腐乳早就應解開「裹腳布」了。可記者在查閱檔案時卻發現,自公私合營到二次改制前的50年裡,腐乳公司用於設備更新和技改的總投入僅60餘萬元。而在開闢市場方面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首次改制幾年裡,用於宣傳和營銷上的投入僅為銷售額的0.5%。
  • 我們吃的「豆腐乳」原來是這樣做的,從生黴到發酵,做一次吃半年
    腐乳又稱豆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特色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中國老百姓及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喜愛,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我們吃的「豆腐乳」原來是這樣做的,從生黴到發酵,做一次吃半年,喜歡的朋友快來試試吧用料 豆腐 6斤白酒 700ml辣椒粉 1斤鹽 400克花椒粉 200g
  • 哪個地方的豆腐乳最出名?
    豆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漢族傳統民間美食,有紅腐乳、青腐乳、白腐乳、醬腐乳、花色腐乳等品種,它既可單獨食用,也可用來烹調風味獨特的菜餚。我們小時候早餐常是一碗泡飯,有時配著泡飯的鹹菜就是一小塊豆腐乳。但對當時豆腐乳什麼牌子還真的是不太記得,只記得那時有的人家會自己製作豆腐乳,辣得很,但也很下飯。
  • 臭豆腐、豆豉、豆腐乳沒什麼營養?答案你可能沒想到
    腐乳又稱豆腐乳,是中國流傳千年的特色傳統民間美食,因為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臭味,吃起來特別想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腐乳在製作的過程中,不僅原料中的營養得到了大量的保留,還產生了醇、酯、有機酸以及胺基酸等等成分,健康美味。但是大部分人都認為腐乳沒什麼營養價值,對身體百害無利。
  • 雲南傳承千年的古法火腿工藝,井水中提煉鹽醃製,媲美西班牙火腿
    沒錯,這不是試驗而是千真萬確的存在,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道古老的技術已存在很長一段時間,這說明我國古代農民超高智慧和技能,在雲南滇西一個深山老林中,有一個古老而保存完整的老村落,在這裡世代傳承著一種古法醃製火腿的工藝,外表與一般火腿並無他異,但其講究的是醇厚的口感和濃鬱的香味,而且村民挑選原料豬極為嚴格,一般都是家養的黑豬或者雜交豬的後腿,經過多道工序反複製作,其中用到最為特別的是當地村民世代傳承製作的包穀酒和古井中提煉出來的食用鹽
  • 流傳至今的腐乳到底是人間美味,還是「健康殺手」?才知道真相
    腐乳又叫南乳、紅方,是用紅曲發酵製成的豆腐乳,有很濃鬱的香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特色傳統民間美食。但是隨著人們對飲食安全的意識日益提升,漸漸地也有許多人開始質疑起豆腐乳它是否健康,網上甚至出現了許多關於豆腐乳的謠傳,為此小編收集了幾個爭議頗高的謠言來進行分析:網友A:豆腐乳含黃麴黴素現在有許多的食品都是需要發酵的,豆腐乳也不例外
  • 分享家庭自製豆腐乳的做法,三種口味任你選
    腐乳是我國流傳數千年的傳統民間美食,因地而異稱為「豆腐乳」、「南乳」或「貓乳」。因其口感好、營養高,深受我國老百姓及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喜愛,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腐乳是一種二次加工的豆制食品,是我國著名的具民族特色的發酵調味品。豆腐乳是用大豆、黃酒、高粱酒、紅曲等原料混合製成的。
  • 中國的「腐乳」,到底是「不健康食品」還是民間美食?答案在這裡
    腐乳又稱豆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特色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大家的喜愛,特別是湖南的豆腐乳以麻辣、香酥、細嫩無渣等特點,徵服了無數湖南老百姓的味蕾。但是有人說吃豆腐乳是極其不健康的,其中含有亞硝酸鹽和各種黴菌,吃多了會導致癌症。
  • 榆林橫山6大推薦美食,這些地方美食值得你的品嘗
    橫山區位於陝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無定河中遊,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橫山要品嘗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1、橫山雜麵雜麵是橫山民間的一種特色麵食,是用七成豌豆和三成小麥混合用石磨磨成麵粉再加進少量沙蒿製作而成。在橫山,誰家的婆姨家務好雜麵擀得薄如紙,且麵條長丈餘,才算是好婆姨。
  • 中國特色的美食,南方四種出名的豆腐乳,特別開胃下飯
    要說起中國特色的食物,就不得不提發酵類的一些美食了。雖然說別的國家也會把一些食物發酵後食用,但是卻沒有我們國家這樣豐富。就拿中國特色非常濃厚的豆腐來說吧,發酵之後可以做成毛豆腐、臭豆腐、豆腐乳等等,其中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應該就是豆腐乳吧。
  • 民間流傳的佔卜法,神準!
    四、耳鳴法眼花耳鳴通常是身體出現問題的一種徵兆。但是,如果單單是耳鳴,則論吉兇,耳鳴法如下:子時:(23:00~01:00)左主女思右主失財。丑時:(01:00~03:00)左主口舌右主手訟。六、面熱法指面部熱如火灼。中國道家研究院認為這的確也是一種民俗的佔卜吉兇法則,由來已久,朋友們可參考用事。子時:(23:00~01:00)主有喜事又主得財。丑時:(01:00~03:00)主有煩惱憂愁之事。
  • 配飯美味——王致和豆腐乳
    中國盛產大豆,講究吃食的中國人將豆子製作成各種美食,豆腐,豆花,千張,腐竹,豆漿,腐乳……其中,最受人們歡迎的是腐乳。腐乳又稱豆腐乳,聞起來臭,吃起來卻很香,因其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成為在中國流傳數百年的漢族傳統民間美食。腐乳通常分為青方、紅方、白方三大類。
  • 哪裡的豆腐乳好吃?這3個地方讓人心心念念!嘗過忘不掉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如今豆腐乳很少見了,但是還有一些人對豆腐乳是念念不忘。豆腐乳在不同的地方製作方法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腐乳界,看看哪些地方的豆腐乳好吃。1、夾江豆腐乳夾江豆腐乳,四川土特產品之一,產地是樂山市夾江縣,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
  • 橫山的山,橫山的名
    黃土農耕文化、草原遊牧文化、邊塞軍事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在橫山交融互通,李繼遷、李元昊、李自成、高崗、吳滿友都是地道的橫山人。橫山上下來的遊擊隊,陝北第一個紅色政權,陝北革命領導者高崗都是橫山幾輩人講不完的紅色故事。英雄主義永遠引領著大眾價值觀念和審美取向,橫山人以先人為傲,以前人為範,不卑不亢地在這塊土地上生存著,自足自信地給所有人宣示「我是橫山人」。一句「我是橫山人」,走遍陝北無人敢小覷。
  • 【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日曬夜露,滋養每一缸,千年傳承,只為一滴古法醬油
    「晝晴則曬,夜晴則露」本期特稿的主角——廈門古法醬油本次活動將持續至6月30日,還有眾多非遺美食等著大家。廈門古法釀造醬油技術是中國最原始的醬油釀造方法之一。製作一缸醬油,從豆子入缸到出缸,有著一整套完整的工序——選豆浸泡,蒸豆拌曲,發酵入缸,到日曬夜露,成熟抽油,沉澱滅菌。這些工序每一個步驟看起來不複雜,卻絕不是大工廠裡按一按設備按鈕那麼簡單。
  • 三晉味道:流傳千年的中華美食麵點,皇家貢品晉南家鄉誘人的味道
    看著像南方的麻團因為流傳千年的美食而得名的聞喜縣圖中看著像南方麻團的美食是聞喜煮餅,最早被稱為聞喜餅,最早的聞喜餅是武王伐紂時,太師聞仲出徵應戰,兵至古唐(山西省南部翼城一帶,古稱唐國),用當地的飴、面混製糖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