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再跌6成,加盟店減少5家,全聚德為何風光不再?

2020-12-20 合加盟

「一隻烤鴨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全聚德2019年上半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約為0.32億元,同比下滑近六成。

作為一家創建於1864年的老字號,曾經的全聚德是北京乃至中國的一張美食名片,不僅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還曾接待過多國元首及政府官員,有著「中華第一吃」的美譽。然而,輝煌到極致的全聚德卻從2012年開始連年停滯不前,由此引發熱議。曾經的百年老店,老百姓心目中的高端店為何如今卻風光不再呢?

No.1

上半年淨利同比下滑近六成

8月19日晚間,享有「中華第一烤鴨店」「烤鴨第一股」等美譽的全聚德披露了其2019年半年度報告。

2019年上半年,全聚德實現營業收入約為7.5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3.43%;淨利潤約為0.3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58.51%。

對比近幾年數據可以發現,全聚德的業績呈大幅下滑趨勢。2016年至2018年,全聚德的營業收入依次約為18.47億元、18.61億元、17.77億元;同期,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依次約為1.27億元、1.19億元、0.57億元。

盈收雙降的同時,全聚德的門店也在減少。

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成員企業(門店)共計116家,包括直營企業46家,加盟企業70家(含海外特許加盟企業7家)。相比2018年數據,全聚德加盟店減少了5家。對此其表示,這5家加盟店因整頓中發現不合格而被關閉。

No.2

昔日輝煌早已風光不再

相當長的時間裡,全聚德幾乎就是「北京烤鴨」的代名詞。在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利好下,全聚德的營收從2007年的9.17億元增至2012年的19.44億元巔峰

但這一年,限制公務消費的「中央八項規定」也成了全聚德命運的轉折點,此後全聚德業績徘徊不前並出現下滑趨勢。

於此同時北京城裡烤鴨的選擇開始變得多元,競爭日益加劇。

在大眾點評上,搜索北京市的「烤鴨」一共出現4203個結果,而該平臺上的北京烤鴨排行榜上,排名前五的依次是四季民福、小大董(大董的副牌)、大董、梧桐、義和三裡,全聚德和平門總店只排到第七位。這幾家門店中除了大董和梧桐,其餘幾家人均消費都低於全聚德和平門店。

棄全聚德而去的不只消費者,人才流失也是全聚德近年來面臨的一大問題。

2000年後,北京烤鴨行業從原先不到1000人的從業規模,一下子擴大到幾萬人,發生了數十倍的增長。這些新興品牌、一個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烤鴨店都需要掌勺師傅,這些師傅們,大多來出自北京烤鴨的「黃埔軍校」全聚德。而全聚德身上很多國企都普遍存在的問題——對員工的激勵制度不完善,很難留住人才。

No.3

對症下藥是破局之道

全聚德輝煌不再最根本的原因依然是品牌本身的經營不善,在餐飲業的整體趨勢下,高端餐飲及老字號的困局早已鎖定。

1、餐飲業進入微利時代

「高端人才緊缺、高運營成本、高房租、低收益」是餐飲業的發展面臨的現狀,「三高一低」也被認為是促進高端餐飲轉型的一大主要原因。

近兩年,利用網際網路及AI技術減少人工成本,通過外賣為門店增加營收,優化場景提高坪效等手段正在成為餐飲人面對「微利」現狀的重要出口。

2、餐飲業主流消費人群年輕化

數據顯示,餐飲消費的主要人群分布在18-35歲之間,這意味著,80、90後正式成為餐飲消費的主力軍。

他們享受一個人的「獨樂主義」,崇尚「懶系生活法」,「網紅」對他們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個性化、新奇化、趣味化、情懷化的產品才是他們的最愛。面對這個「年輕化」的消費群體,不管是老字號還是新晉餐飲品牌,都正在「變」中求生存。

3、新型營銷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近兩年的餐飲業有一個不容小覤的群體——網紅餐廳。他們往往通過出奇不意的營銷策略在短時間內抓住消費者的眼球,以達到擴大品牌知名度的目的。並且,這樣的套路在餐飲業屢試不爽。喜茶、胡桃裡等網紅餐廳成功告訴餐飲人,營銷已經成為餐廳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的營銷創意能夠讓餐飲運營事半功倍。

4、整體連鎖化背景下,品牌之爭加劇

從單店運營到品牌經營,如今,中國餐飲人的品牌意識正覺醒,隨之而來的便是餐飲業的連鎖化趨勢。那麼,在連鎖化的趨勢下,老字號的競爭者從單打獨鬥的「散勇」也變為成規模、懂運營,有著一定資本實力的連鎖品牌。競爭的加劇不斷加速餐飲業的更新迭代,也是造就一部分老字號餐飲品牌落敗的一大原因。

這些餐飲業發展的新趨勢顯然成了老字號企業的發展困境,如何順應時代趨勢,實現轉型升級、品牌創新也是企業破局之道。

No.4

全聚德自救能否成功?

最新中報中,全聚德並未提及上半年利潤下滑的原因。但在早前公布的業績快報中,全聚德解釋稱,主要是餐飲門店接待人次減少,營收下滑,同時帶動部分上遊食品工業收入減少。

全聚德在2018年年報中指出,公司將採取多項應對措施,積極調整運營工作,集中在創新管理機制、推動門店市場化,創新營銷,降低運營成本,維權打假等多方面發力。

2018年半年報顯示,全聚德提及了著重於年輕化,而非強化老字號形象。比如,門店方面,全聚德以華東區域新開的幾家門店為經營試點,採用簡約、時尚的新派中式裝修風格,在菜品、餐具等方面更加適應年輕消費者的體驗需求。食品創新上,最新財報指出,全聚德推出「國貨潮」、「顏值高」、「伴手禮」、「跨界合作」等符合市場潮流的幾款新品和糕點。

但目前看來,這些舉措都見效甚微。

危機已至,百年全聚德如何重煥升級,還需早作決斷。

(文章綜合自界面新聞、財經網、餐飲界等)

相關焦點

  • 全聚德業績再降4成 2019年4700萬元淨利潤創15年新低
    來源:斑馬消費全聚德業績再降4成,創15年新低全聚德——這隻已有156年歷史的老字號烤鴨,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2019年4700萬元的淨利潤,創下了公司2005年以來的業績新低。從2019年半年報中可以看到,公司全國6大區域收入全面下滑,其中,僅總部所在的華北區域前6個月就縮水高達1.44億元。收入下滑的同時,公司餐飲和商品銷售兩大業務板塊的毛利率全面下降,分別同比減少0.37和8.32個百分點。
  • 全聚德的鴨遊出北京後,水土不服,淨利潤三連降到最低?
    在1999年的時候,「全聚德」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全聚德是中國第一例服務類的中國馳名商標。不僅如此,周恩來總理曾經多次將全聚德的「全鴨席」定為國宴。同時全聚德也是2001年中國餐飲業500強企業的中式正餐第一名。有如此殊榮的全聚德,在這141年的歷史裡,全聚德也在全國各地開了很多家分店。
  • 全聚德要挺不住了!淨利潤跌破1億!「老字號」能延續歷史嗎?
    果然,在2019年3月17日全聚德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修正公告中,全聚德的年營收為17.77億元,較去年減少了4.48%;而淨利潤為7340萬元,直接跌破了1億元。全聚德並不是第一次業績下滑了,如今它又跌出了1億,讓人不禁疑問:這個老字號到底怎麼了?
  • 全聚德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淨利潤再度下滑逾三成
    來源:全聚德業績快報截圖全聚德在業績快報中解釋稱,2019年,公司主要經營指標下降是由於餐飲收入同比出現下滑,進而帶動整體利潤水平有所下降。需要注意的是,這並非全聚德首次淨利潤下滑。公開資料顯示,全聚德創建於1864年,曾一度是「北京烤鴨」的代名詞。
  • 全聚德三季度淨利潤大跌 曾做外賣虧到關門
    將採取多項應對措施全聚德披露三季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91億元,同比減少12.62%,實現歸母淨利潤5260萬元,同比減少59.09%,扣非淨利潤為3902.17萬元,同比減少68.53%。
  • 一年丟百萬顧客,近三年淨利潤走低,全聚德烤鴨為何賣不動了?
    全聚德2019年接待的顧客數減少約111萬人,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了大幅下降,疊加2020年初新冠狀疫情的衝擊,這家百年老字號的烤鴨還賣的動嗎?《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隨著網際網路經濟崛起,外賣、網紅小吃街遍布全國,行業變遷下,百年老字號餐飲全聚德(002186.SZ)越發難以吸引食客目光。
  • 全聚德懸了?做外賣虧掉1600萬,股東賣股票,加盟店老闆欠債跑路
    上周,A 股上市公司全聚德的第二大股東、持股 5.63% 的 IDG 公開喊話,說要在未來 6 個月內賣光手上的股票。實際上,今年年初,IDG 就說過要賣光手上的全聚德股票,但到現在只賣了一丁點,佔全聚德總股本的 0.24%。自家股東拋售股票離開的背後,是資本市場對全聚德未來的看衰。
  • 擁有百年歷史的全聚德烤鴨店,如今公司業績逐年下滑
    它作為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之一,也作為烤鴨界的代表性的品牌,全聚德烤鴨店時常是座無虛席。企業從1993年成立到2007年上市,全聚德的業績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的狀態。到了2011年,是全聚德營業收入增長最高的一年,公司從現實收入13億增到18億元,同比增長34%。
  • 烤鴨降價10%難止大幅虧損,北京名片全聚德不行了?
    全聚德公布的2020年中期財報顯示,上半年全聚德實現營業收入3.13億元,同比減少58.7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48億元,同比下降560%;此外,全聚德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或將同比下滑499.21%-442.18%,虧損將擴大至1.8-2.1億元。
  • 烤鴨一哥全聚德跌落神壇 鴨鴨為什麼不香了?
    但此後2013年開始企業營業收入再無明顯突破甚至出現下滑,2019年全聚德營業收入跌至15.66億元,為2011年來最低值。由此可見,全聚德業績低迷早有端倪。全聚德2020年一季度的巨額虧損尚能以疫情導致餐飲行業大環境萎靡作為解釋,但其2013年之後逐漸走下坡路的營收則無法同樣歸咎於宏觀環境。
  • 155歲全聚德半年關5家店,為何連北京人都不去了?網友:我們不傻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在幾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逐漸演變出了各種各樣的美食,而這些美食經過歲月的沉澱和洗禮之後,有些美食也成了我們中國的中華老字號,就比如北京烤鴨全聚德,天津狗不理包子等等,都是具有100多年歷史的中國傳統美食,甚至名聲傳到了國外,連老外們都會來品嘗一下。
  • 全聚德全面隕落
    根據近期披露的第三季度財報數據,全聚德前三季度的總營收為5.16億元,同比減少56.71%;歸母淨利潤虧損2.02億元,同比下滑484.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1.02億元,同比下滑220.43%。需要指出的是,這已經是全聚德業績停滯不前的第8年,也是公司上市以來淨利潤表現最差的一年。
  • 涮羊肉掌柜接管烤鴨,全聚德高管變動,百年老字號亟待轉型升級
    11月27日,全聚德發布公告表示,董事會於2019年11月26日收到董事、總經理張力的辭職報告。張力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公開資料顯示,張力於2016年9月擔任全聚德總經理,任期終止日期為2022年1月20日。這意味著,張力提前兩年多離職了。
  • 但全聚德的烤鴨還香嗎?
    2007年,全聚德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在A股上市的餐飲老字號企業,被業內稱為"烤鴨第一股"。招股書顯示,彼時全聚德在國內擁有9家直營店,國內外共擁有61家特許加盟店,並於當年4月16日完成了對仿膳飯莊、豐澤園飯店和四川飯店三家企業的收購。"
  • 【圖解年報】全聚德2019年淨利潤4463萬元 同比下降38.9%
    全聚德4月14日最新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其受餐飲行業,尤其是中式正餐競爭加劇影響,公司年度接待人次同比減少,導致公司2019年度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同比出現下滑。
  • 全聚德轉型難:外賣系統鴨哥科技要涼了 半年虧了5萬
    全聚德上半年利潤微增,百年老店面臨轉型難題記者 許偉近日,老牌中小板企業全聚德(002186.SZ)發布了半年報, 2018年上半年,全聚德實現營業收入約8.76億元,同比增長1.43%,實現歸母淨利潤約7800萬元,同比增長1.29%,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為5540萬元,同比下降37.17%
  • 「特寫」過氣的全聚德:烤鴨也要加油鴨!
    經濟發展是最主要的動力——2007年中國GDP增速達14.23%,2008年至2011年的4年增速一直保持在9.5%上下,消費升級的第一步就體現在餐飲上。消費者的錢包鼓起來了,到了皇城根兒下,都想嘗一嘗這道需要把一隻鴨子片成108片、大講排場的北京菜。2007年北京全聚德餐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當時,「全聚德」幾乎是「北京烤鴨」的代名詞。
  • 到北京不吃烤鴨後悔,選全聚德更後悔,中華老字號被資本玩壞?
    讓人頭大的是,全聚德長期業績低迷並不是某一業務出現了問題,而是所有版塊全軍覆沒。財報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全聚德旗下餐飲、商品銷售、其他業務營收分別為5.45億元、1.96億元、1665萬元,同比下滑13.8%、9.3%、38.6%。
  • 全聚德外賣烤鴨 「鴨哥」開業1年就關張
    但舊日高貴的宮廷御膳,如今即使能「飛入尋常百姓家」,價格也不低廉。做個外賣的界面容易,但要真正靠電商開拓年輕人的新市場,卻並非易事。 8月15日,百年老店全聚德就在半年報中公布,其控股的北京鴨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鴨哥科技)已於2017年4月停業。
  • 全聚德 還能代表北京烤鴨嗎?
    謝藝觀 攝  全聚德六年來幾乎停滯的業績,似乎也在向世人宣告著這家百年老店的衰落。  2012年至2017年,全聚德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44億、19.02億、18.46億、18.53億、18.47億、18.6億;淨利潤分別為1.66億、1.22億、1.38億、1.43億、1.50億、1.51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