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傳至德國汽車圈,跨國車企緊急推遲員工來華出差計劃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目前,豐田、本田等汽車企業已宣布延遲中國工廠的復工時間,同時暫時限制員工飛往中國。

不止是主機廠,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也受到不小衝擊。據外媒報導,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偉巴斯特(Webasto)已有四名員工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經確認,其中一人是在中國參觀培訓工作期間被中國同事感染。截至目前,該公司共有約40名員工被確定為潛在的肺炎患者親密接觸者,相關人員已經於1月29日接受檢測並隔離觀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此外,英偉達、麥格納等汽車零部件企業延遲了中國工廠的開工時間。博世稱,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對全球汽車供應鏈產生影響。

慕尼黑現口罩搶購

資料顯示,偉巴斯特是一家生產汽車天窗、汽車供暖系統及其它汽車用品的企業。目前,在其各項業務的收入佔比中,天窗業務的總體收入約佔80%,來自加熱系統和新能源業務的收入佔20%。在中國,為滿足高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需求,偉巴斯特在上海、長春等地建有11座工廠,約4600位員工。配套客戶包括奔馳、寶馬、上汽通用、 一汽大眾、 長安福特等汽車製造商。

據外媒報導,偉巴斯特在幾名員工感染新型肺炎後取消了在未來兩周內所有往返中國的商務活動。報導稱,偉巴斯特確診的員工是德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隨後慕尼黑出現了醫用口罩的搶購潮,同時也對當地企業造成了一定影響。

有分析認為,隨著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尚不明確,多家在中國的汽車企業延遲復工,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因此受到影響。博世執行長Volkmar Denner於日前發表聲明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會影響其全球供應鏈,因為博世的供應鏈嚴重依賴中國市場。

據了解,博世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汽車零配件和售後市場產品,共有59家公司,年銷售額可達到1126億元人民幣,在華員工人數約為6萬名,是博世除德國以外擁有員工人數最多的國家。此外,中國也是博世全球第二大市場。Volkmar Denner稱,「我們需要等待事態的發展。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博世的全球供應鏈將會中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汽車晶片供應商英偉達也針對疫情也作出了相關舉措。目前英偉達已通知中國員工,春節後在家辦公兩周,同時規定該公司延緩向中國的出差活動。加拿大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也表示,已經在採取多項預防措施,包括延長中國工廠的停工日期。

公開資料顯示,當前有多家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中國建有工廠或有業務推廣,僅在湖北省就聚集了德爾福、法雷奧、佛吉亞、偉世通、安波福等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隨著湖北省各企業延遲開工,這些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將受到一定影響。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在目前情況下,湖北的汽車零部件體系應該不會按時恢復生產,至少延期一周時間,甚至更長,這將對2月的汽車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尤其是湖北地區的汽車生產。

車企緊急推遲員工出差計劃

新冠肺炎疫情仍處在防控階段,不少跨國汽車企業為考慮員工安全不得不作出相應舉措。

據CNBC報導,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日前決定遣返在武漢工作的員工,這些員工在本周中旬從武漢飛回法國。本田汽車發言人本周一表示,30名在武漢附近工廠工作的「同事及其家人」正被遣返回日本。

日產汽車也計劃將其大部分員工及其家人從武漢撤回日本。日產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我們正在認真評估武漢和全國的疫情,隨時向員工通報情況,並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防範工具。」

外媒報導稱,豐田沒有像其他汽車製造商那樣,從中國撤走員工,但是豐田汽車暫時規定限制公司員工到中國旅行,直到另行通知。

此外,德國車企也對此次疫情作出了相關舉措。大眾汽車集團本周四表示,一汽-大眾最早到2月9日才會恢復生產,而上汽大眾則是2月10日。斯柯達在本周三表示,受疫情影響,將推遲公司員工到中國的出差計劃。

寶馬集團一位發言人在本周四表示,其瀋陽工廠的春節假期將延長一周至2月9日,同時也限制員工出差活動。該發言人指出,假期延長至2月9日的是工廠工人,辦公室員工從2月3日起恢復工作。

目前,德國當地政府已在1月31日用軍用飛機從武漢疏散大約100名德國公民,這些公民在抵達法蘭克福後將被隔離兩周。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透過財報 看看八大跨國車企中國市場新動向
    不過在全球疫情蔓延的籠罩下,全球汽車行業接下來將會變得更加嚴峻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背景下,車企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盈利,重回市場風口,將是車企們必須直面的問題。基於中國汽車市場對全球的戰略重要性,2020年各大跨國車企巨頭如何布局,提升在中國本地化的優勢,也將成為它們2020年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
  • 疫情令全球汽車市場「停擺」 德國三大汽車品牌預計二季度虧損
    德國寶馬集團6日發布第一季度財報,2020年第一季度,寶馬集團汽車部門的收入為179.89億歐元,同比下滑6.4%。寶馬集團在聲明中表示,由於美國和歐洲的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措施令汽車市場停擺,寶馬汽車將在第二季度出現虧損。
  • PSA集團宣布外籍員工撤離武漢,隔離後返回法國
    隨後PSA集團官方發布消息作出響應,PSA集團決定把在武漢的38名外籍人士及其家人調回本國,同時表示將與合資夥伴東風公司採取適當措施照顧好神龍汽車員工。據《南華早報》報導,法國政府計劃安排客運大巴將希望離開武漢的法國公民及家屬送至湖南長沙。法國領事館工作人員透露,法國公民抵達長沙市後,將在此隔離14日,隨後進行下一步的撤離計劃。
  • 亞馬遜限制員工美國國內旅行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傳播
    亞馬遜在上月已限制員工前往中國出差,或中國員工前往其他地方出差,直至另行通知。據外媒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響,為防止病毒在員工中傳播,亞馬遜已採取重大升級措施。亞馬遜周五宣布,已通知員工推遲非必要旅行,包括在美國國內旅行。
  • 歐媒: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在華跨國企業
    【歐洲時報九天、 戴勝編譯】新冠肺炎的肆虐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出來,法、意媒體近日對在華的跨國企業狀況進行了初步報導。法媒的分析報導指出,鑑於中國既是全球重要市場也是主要的生產大國,新冠肺炎疫情對不少國際企業的經營造成了負面影響。意媒認為,如果中國市場停擺,其他國家也將因此受到影響。
  • 德國奔馳工廠出現新冠聚集性疫情 20名員工病毒測試呈陽性
    而今,在疫情下生產的德國奔馳工廠,也遇到了大麻煩。據外媒報導,截止到當地時間7月11日,德國北威州杜塞道夫市梅賽德斯-奔馳的一家工廠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20名員工病毒測試結果呈陽性,此外另有50名員工被隔離。當地衛生部門發言人表示,目前尚不確定確診員工是否是在工作環境中被傳染。
  • 汽車行業的「冰凍時分」:連續兩年負增長,多家車企基地停工
    停產、停工,汽車行業開門季有點「難」截至目前,多家跨國車企和零部件企業都相繼延遲或取消赴華工作計劃,部分企業甚至開始安排撤離外籍在華員工。塔塔汽車、特斯拉等車企表示,疫情可能會影響自身盈利表現。在華持續虧損的福特發布公告延遲復工。
  • 德國一航空公司員工集體「病假」 停飛上百航班
    原標題:德國一航空公司員工集體「病假」 停飛上百航班   由於德國航空公司途易飛(TUIfly)大批飛行員和空乘人員日前集體提出休病假,導致該公司7日當天108個航班幾乎全面停擺。受其影響,德國第二大航企柏林航空亦取消了當天由途易飛執飛的約50個航班。
  • 歐美經銷商遭遇至暗時刻,危機正由供應端向需求端轉移
    讓我們將畫面切回到2020年1月末,當時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剛剛開始蔓延,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一度令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受阻。不過大部分跨國車企已經提前有所準備,他們積極尋找其他供應商、增加零部件庫存,以維持生產順利進行。
  • 川普終結歐巴馬燃油經濟標準;歐洲車企停產已影響111萬員工
    歐洲車企停產已影響111萬員工 產量損失達123萬輛蓋世汽車訊 根據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整理的數據,截至當地時間3月30日,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工廠停產,已經直接影響到歐洲汽車製造業1,110,107人的工作崗位。
  • 每周一訊 | 雷諾暫停南美洲7個工廠生產作業;德國專家認為車企轉產...
    @新京報:3月24日,為加速電動化轉型,迎合電動化日益加速的市場趨勢,為確保電動汽車快速上量,奧迪將對德國英戈爾施塔特工廠進行投資,計劃在工廠附近建立電池組裝廠。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汽車供應鏈受到影響,業內人士普遍觀點認為,此番奧迪計劃建立電池組裝廠,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同時能夠整合供應鏈;另一方面也能夠自己掌控電池革新技術,對於未來電動化產品發展有重要意義。@搜狐汽車:3月25日,雷諾汽車宣布,將暫停其南美洲7座工廠的生產工作,約9000名員工將在停產受到影響。
  • 得益於中國經濟復甦 德媒:中國救德國車企於水火
    德國的支柱行業——汽車行業的數據也充分印證了中國經濟復甦給德國帶來的巨大利益,德國媒體更是直言「中國救德國車企於水火」。2020年,中國經濟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後迅速復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經濟在第一季度經歷了6.8%的嚴重下滑後,第二季度就已實現3.2%的正增長,第三季增長率達4.9%。
  • 日系車企中國工廠恢復晝夜兩班倒工作制
    國際在線1月10日報導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月9日報導,此前由於中日關係緊張,日系車的銷售出現低迷,因而日企在中國的汽車工廠縮短了開工時間。
  • 拜騰汽車今日正式停止運營:出身「貴族」,死於「太慢」
    對吉利汽車來說,收購拜騰可以夯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但拜騰最終沒等來接盤者,回顧這家有著高估值光環的新能源車企,從高光時刻到跌落谷底的過程,不禁令人唏噓。量產計劃一再推遲,眼看就要實現量產的M-Byte也變得遙不可及。拜騰的落寞印證著造車是門燒錢且難做的生意,已經燒了200億的蔚來至今也還沒有燒出一個清晰的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加劇、國產特斯拉加入混戰、擁有供應鏈優勢的傳統車企的湧入,新能源車企的淘汰賽還將持續。拜騰的退場只是一個殘酷的開始。
  • 德國三大車企發力電動化數位化轉型 看好中國市場
    截至當地時間4日,德國三大車企大眾、寶馬、戴姆勒均公布了未來5年內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的重點投資和發展計劃。三大車企均表示看好正持續復甦的中國市場。 戴姆勒12月4日宣布,未來五年將在研發、不動產、工廠及設備領域投資超過700億歐元,繼續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其中,大部分投資將用於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業務。
  • 長城汽車攜雙品牌進軍印度市場 疫情衝擊下出海能否助力自主車企...
    塔裡岡工廠未來主要用於長城車型在印度的本地化生產,並出口至其他市場。業內分析指出,2020年年初中國突發的疫情除了衝擊國內車市,也將給車企的海外布局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海外市場在車企抵抗風險中的特殊地位也或將得到凸顯。
  • 世貿組織總部發現新冠肺炎病例 所有會議緊急暫停10天
    來源:新京報世貿組織總部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所有會議緊急暫停10天世貿組織稱,目前成立了應對新冠病毒的特別工作組。據路透社報導,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當地時間3月10日表示,世貿組織日內瓦總部確診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從11日開始,該機構所有會議都將暫停,直至3月20日。阿澤維多稱:「我們十分看重秘書處員工和我們成員的健康,所以才採取這一前所未有的舉措。我們將密切關注形勢發展,並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保護他們的健康和安全。」
  • 拯救德國汽車
    來自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7月份德國汽車產量已降至197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8月汽車生產量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近三分之一。協會預計,今年德國汽車總體產量將下降25%。不少德國行業觀察人士嗅探到這種危機,認為德國汽車工業已經開始走向死亡。一方面是德國汽車工業殘酷的現狀,另一方面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回暖,中國無疑成為跨國車企的避風港。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從今年5月份開始,中國乘用車市場的表現就逐步取得復甦,實現了連續4個月的銷量同比增長,今年淡季市場車市的表現並不淡。接下來的9月和四季度,中國汽車市場還將迎來翹尾趨勢。
  • 車企疫情日報|川普吐槽通用呼吸機太貴,大眾月損80億歐元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27日18時(北京時間3月28日1時),全球確診新冠肺炎512701例,死亡23495例,目前全球201個國家地區出現新冠肺炎病例,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約43萬例。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將其定義為大流行,而多國政府的不作為行為也使得全球喪失了寶貴的機會窗口,這也再度重創了全球汽車產業。
  • 新冠狀病毒衝擊波,7成車企推遲復工,車市降幅或超19年?
    新冠狀病毒的重災區武漢,同時也是中國第二大汽車集團東風汽車總部所在地。東風公司相關負責人對外表示,「公司會深入研判疫情形勢,妥善做好恢復生產經營的預案,在沒有保證員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全公司復工日期待定,具體復工時間根據各地方疫情防控形勢具體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