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消費者報導
「不賣隔夜肉」的錢大媽又一次栽在了食品安全問題上。近日,據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最新發布的抽檢信息顯示,錢大媽旗下門店出售的「新鮮烏骨雞」,磺胺類藥物被檢出超標近一倍。據悉,長期攝入磺胺類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能導致泌尿系統和肝臟損傷等健康危害。
抽檢信息顯示,廣州市錢大媽生鮮食品連鎖有限公司荔灣南岸路分店出售的「新鮮烏骨雞」,磺胺類(總量)檢出值為191.5μg/kg。
據了解,磺胺類藥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菌譜較廣、性質穩定、使用簡便的抗菌藥,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較強抑制作用,廣泛用於防治雞球蟲病。
根據《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中規定,磺胺類在所有食品動物的肌肉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 μg/kg。由此推算,該批次「新鮮烏骨雞」磺胺類藥物超標近一倍,長期攝入磺胺類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能導致泌尿系統和肝臟損傷等健康危害。
據悉,該批次「新鮮烏骨雞」標稱新興縣溫氏佳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但經雲浮市農業農村局調查,無法確定該檢驗報告所檢批次產品是新興縣溫氏佳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
目前,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並分析原因進行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報導》查詢發現,這已經不是錢大媽第一次因食品安全不過關被通報。
2019年10月30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深圳市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情況,其中深圳市南山區生鮮類錢大媽肉菜店銷售的芹菜檢出毒死蜱含量為0.73mg/k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毒死蜱在芹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
毒死蜱,又名氯蜱硫磷,目前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有機磷酸酯殺蟲劑之一,具有觸殺、胃毒和燻蒸等作用。
另據廣州市食藥監局官網2018年12月21日發布抽檢信息稱,廣州市錢大媽農產品有限公司番禺錦繡銀灣店銷售的,規格為散裝稱重的手撕雞大腸埃希氏菌檢出值為290CFU/g,超過標準規定(不合格:>100CFU/g)。
據悉,大腸埃希氏菌是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的代表菌株,該菌感染劑量極低,可產生大量的Vero毒素,能引起人的出血性腹瀉和腸炎。若大腸埃希氏菌超出相關標準所規定的限量值,則說明食品存在衛生質量缺陷,提示該食品中存在著腸道致病菌汙染的可能性,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的危害。
資料顯示,錢大媽是廣州市錢大媽農產品有限公司旗下連鎖品牌,誕生於2012年,以「不賣隔夜肉」為經營理念,專營生鮮肉菜市場。作為國內知名的社區生鮮品牌,其區別於其他社區生鮮門店的特點是,所有門店每晚7點開始打折,每隔半小時再降一折,直至免費派送,因此吸引了不少人氣。截至今年7月,錢大媽全國門店已突破2000家。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12月,錢大媽完成近10億人民幣的D輪融資,融資完成後,估值約為85億到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