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灣,廣州三大老城區之一。不用特意搜尋,只要走進這片區域,就能感受到極濃的人文氣息和嶺南文化。
即使是車水馬龍的街道,也帶有老西關的味道。悠哉悠哉地走在人行道上,相當舒坦。
中午時分,能看到互相攙扶的老爺爺老奶奶,牽著小孩的老人家,跟在他們後面,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童年時期,感觸頗深。
在這老廣味特濃的城區中,不少地標都成了廣州的明信片,沙面、陳家祠、西關大屋...
最先讓我停下腳步的是陳家祠,這片繁華城市中的嶺南瑰寶。
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也是廣東陳姓人的合族祠,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精雕細琢的建築設計,看似繁瑣,卻巧妙得很!
單單是綠化廣場前的祠堂大門就特別有氣勢,壁間六幅4米長的畫卷式磚雕,將它拆開看即是一幅幅情景畫,拼湊起來更像是一部彩繪故事畫。
而屋脊上的灰雕藝術更加堂皇,刻畫著不同的神話傳說、山水園林、飛鳥走獸...造型逼真,用上望遠鏡還能看到雕塑上的表情,不得不感嘆匠人精湛的雕刻技藝!
繞過門前,是條連通書院的走廊,設計簡單卻令人回味,走在其間仿佛能穿越到當年。
陳家祠的布局嚴謹,由9座廳堂、6個院落、10座廂房和長廊巷組成,繞著內圍走一圈,能感受到濃厚的嶺南文化氣息。
中進大廳的聚賢堂是書院的中心,當年族人的祭祀、議事都在這裡舉行。堂中的紅色牌匾相當顯眼、有氣勢,以顯它的重要地位!
庭院兩旁的隔扇上,刻畫著精細的鏤空雕花,不經意地走在窗前,用相機記錄下,像極了一幅畫報!
書院中還有鐵鑄銅花欄板石雕、木鏤雕龕罩...在廣東傳統建築中都很少見!
同時,作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的陳家祠,會不定期展出石灣藝術陶、廣繡、蝕花玻璃等廣東民間工藝品館藏,值得大家觀賞學習。
如此精湛的設計,難怪能被稱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不僅如此,陳家祠更以「古祠流芳」的名字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遊客們都慕名而來。
在這老城區裡,除了陳家祠以外,老街小巷同樣很值得探索。藏在陳家祠後面的龍源西、龍源新街,是個低調了70年的小天地。
窄小的巷子,依然保留著20年前的模樣,老舊的門窗、生鏽的鐵門、裂開的石磚牆,都是歷史的印跡。
這裡沒有很多高樓大廈,都是兩三層的「獨棟小別墅」。房屋之間是滿眼的綠色盆栽,給沉悶的小巷增添不少生機。
比起別的老街,龍源西給我更多的是親和感。直接在家門前「開檔」,一塊殘舊的鏡子、一張坐墊被劃破的椅子,這就成了一家理髮店。10元一次的理髮,對於街坊來說十分公道。
逛完龍源西,拐個彎就能到龍源新街。在這裡,我更能體會到平淡真實的市井生活。買菜、擺攤,雖然大家都有各自忙碌的事情,但總會有一絲融洽感。
讓我很意外的是,每個巷口、家門前都有個小攤子、腸粉店、士多店,來「幫襯」的都是鄰居,還沒開口就知道他們想要什麼。
「俾碟豬肉腸,我要多d...」
&34;
一路上都是小食店、快餐店,老人、附近的工人排排坐,簡簡單單解決了一頓飯,不需要太講究。
有的小食店,做得越來越好,但有的卻不大景氣,留下的只有掉漆的招牌。
其實龍源新街一直在變化,就在8月23號,這裡開始分段翻新裝修,每個路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拆建,希望這小天地能不斷變美,甩開爛尾樓的形象。
隔一條大馬路,就是學生的地盤:西華路、金花街、蘆荻街。
金花街連接著西華路、蘆荻街,穿過另一頭就能直通中山七路。住在這裡的街坊,一下樓就能吃到各種小吃,買菜也都特別方便,阿皮超羨慕的!
據說金花街還有個民間傳說,一名叫金花的女子,保佑了廣州一位巡按因夫人生下寶寶,母子平安,之後很多產婦在臨產前都來找她祈求庇佑。
慢慢地,大家都把她當活菩薩,再也沒有人敢跟金花成親,最後鬱郁不歡投湖自盡。為了紀念她還在金花街建了一個小寺廟,就在西華路進金花直街的左邊一排檔口和平房。
金花直街旁的金花街社區翻新後,店鋪的門面沒有以前那麼殘舊,變得更加乾淨整潔了。
社區對著的正正是西華肉菜市場,從肉菜市場開始,穿過曲曲折折的蟠(pan)虯(qiu)南,經過鬥姥前小巷即到蘆荻街。還沒走進蟠虯南,看著那一整排的平房店鋪,仿佛能將時光倒流30年。
藥材店、海鮮攤、補衫檔,做的都是街坊生意,乍一看有種「七十二家房客」既視感!路過時還瞄到鄰居到店裡泡茶聊天,十分愜意~
拐進蟠虯南的小巷子裡,又是一幕經典畫面吸引了我——只剩下門牆和牌匾的蟠虯南小學,清拆後,又有多少校友回來看過它呢?
蟠虯南小巷依然是那麼寧靜,陽光照在斑駁的木門上,顯得特別有年代感。
走不到10分鐘,就能看到四中聚賢中學,後面即是蘆荻街。
這裡可謂是學生的天堂,整條街都是簡餐店、小食店。放學之後約上小夥伴,各自點上一杯喝的,邊做功課邊High tea,這樣學習完全沒壓力!
要是周末沒事幹,還能叫上幾個老友來桌遊!
以前不講究,也沒怎麼去別的桌遊吧,經常來荻荻西「打躉」,有吃的有喝的,一玩就是半天。
當然,四中對面的士多店也很令人懷念,中午放學出來吃完飯,就想去買點喝的!
你可別說,這裡的盒裝飲料在7仔都買不到,而且價錢還便宜!
說到四中和蘆荻街,肯定少不了康王地下城,那條一到放學時間就堆滿學生的商業街。
以前很愛逛這條康王柏德萊家具城,雖說是家具城,事實上是個地下商場,物價低、種類多,平日沒事來這裡逛逛還能消磨時間!
天天都在「清倉特價」的衣服,過了5年還是30來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隨便穿穿還是OK的!
有賣包包的、賣文具的,連毛線球也有!一條街就滿足了超多需求!
沿路還遇到不少老人家帶著孫子來買玩具,用寵溺的眼神看著小孫子,說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這場面溫馨又熟悉!
地下城還有個美食區,10幾家小吃店連在一起,套餐價格大多在20塊左右(感覺比中學的時候貴了呀~)午飯時間特別多學生、上班族來這裡解決午餐。
在這裡逛逛吃吃還是挺方便的,連通地鐵,不用日曬雨淋還有空調
所以,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這裡都特別熱鬧!
大家都知道,陳家祠這一帶有很多小吃店,但都藏在小巷裡,需要你一一發掘!
煲籠興
這段時間一直很迷啫啫煲,偶然在點評網發現了專做啫啫煲、煲仔飯的煲籠興!這次難得來一趟,
開業沒多久就登上中山七八路粵菜服務榜NO.1、川菜口味榜TOP10,本以為價格偏高,沒想到還挺親民的。
而且點評網還有68元的雙人套餐,兩菜一湯,配兩碗米飯,加送老闆秘制的大頭菜,跟攝影小哥兩個人都吃不完,抵到爛!
老闆還沒端上來,就聽到啫啫煲專屬的「滋滋」聲!上桌5分鐘還在冒著熱氣,醬汁在底下咕嚕咕嚕地翻騰,鍋氣勁足!
拌開那一瞬間,那股沙姜爆炒雞肉的香氣,撲面而來!
沙姜啫雞煲的份量挺足的,大塊大塊的雞肉,一口下去超滿足!鹹味不會太衝,醬汁滲進肉質的縫隙裡,很和味!
吃啫煲一定要吃配菜!西芹、青椒、洋蔥都把醬汁吸飽了,爽脆入味,下飯一流!
有啫啫煲的地方,肯定能吃到蝦醬啫通菜莖!
蝦醬緊緊包裹著軟嫩的菜莖,汁水被狠狠鎖住!嗦起一根,通菜的甜味和蝦醬的鹹香味在嘴裡爆開,尤其是細軟的部分,特別濃厚!
芥菜豬肉湯比較清甜,不會有太重的味精味!老闆下料完全不會吝嗇,隨便勺起都是大片的豬肉和軟嫩的芥菜葉,簡直冇得彈!
地址:荔灣區龍源新街8號
多美麗·炸雞
很久之前就收到風,多美麗開新店了!在小梅大街的荔灣錦街裡面,門口貼出招牌的名字,還有「內入10m」的標識,一眼就能看到,絕不怕走錯~
荔灣錦街多美麗新店
小梅大街店的就餐區和點餐區是分開的,點完餐坐等店員把炸雞送過來就可以了。
跟增槎路店不同的是,這裡更像是個簡餐店!雖然位置不多,但勝在整潔明亮,跟朋友坐著邊吃邊聊,十分舒適!
去過老店的朋友都知道,那邊除了有炸雞,還有中式快餐。而新店會更專注做炸雞,所以菜單上只有傳統的炸雞、漢堡!
既然來了,就得點招牌童子雞套餐「美麗1號」!現在還有開業88折優惠,一份53元的套餐,打完折才47元,加上額外的優免優惠,足足便宜了11塊!經濟又實惠,抵食!
炸雞依然是現點現炸,從下單到上桌只要20分鐘,就能等到新鮮滾熱辣的美麗雞!
這種傳統粵式炸雞不同肯德基的,它不用裹厚麵粉,直接下鍋炸,所以肋骨的部分吃起來會比較酥脆,而其他部位皮薄而香口,就算讓我只吃雞皮我也願意!
趁熱撕開雞腿,被緊鎖的汁水立馬瘋狂流出,看到真忍不住想大啃一口!
多美麗的炸雞,口感方面確實比較好,雞胸嫩滑不柴,雞翅的炸衣酥脆但不會有厚重感!但味道偏淡,還不夠入味。
味道不夠濃的話點上甜辣醬準沒錯!蘸滿一大口醬再吃,鹹度剛好,還多一層泰式辣味的口感,真的絕了!
最後想表揚一下新店的人性化設計!說實話,即使戴了手套,油還是會滲到手上,所以店裡會配一個洗手臺,吃完立馬洗手,太貼心了!
地址:荔灣區小梅大街2號荔灣錦街1樓1053鋪
多林哥
這家早餐店是後臺的一枚小可愛強烈要求曝光的!它就開在小區附近,跟街坊熟悉到不行。
一家四口開的小店,做的是小本生意,款式多樣,價格大多在5、6塊,比起便利店、粥粉面早餐店,算比較抵食了!而且中午還有簡餐,10來塊就能吃飽!
阿皮去到店裡,阿叔就已經在忙碌準備了,將做好的招牌款放在櫥窗讓大家選。不過像烤培根三明治這類需要長時間烘烤的,就要現場下單了,吃起來才夠新鮮!
在這裡買早餐,特別有親切感!到店之前,小哥就已經準備好一杯杯手衝奶茶,等你買好三明治,就幫你打包,全程不用3分鐘,就能吃到溫熱的早餐!
每天叫醒街坊的,就是這份早餐SET!不論款式,只要10點前來買任何三明治或漢堡,都送一杯熱奶茶!要是公司附近有這家店,我天天跑去買!
三明治看著普通,但挺足料的,火腿片、煎蛋、黃瓜絲,中間再夾點沙拉醬,美味又營養!作為早餐而言,一個就頂飽!
奶茶絲滑,茶味比較香醇,不會很甜,喝得出是用淡奶或者煉奶衝出來的茶底,是那種偏臺式的奶茶!
聽街坊說,很久以前哥林多開在荔灣路口和中山七路交界,因為某些原因被迫改名、關店搬遷,現在搬到了西華路,人氣一樣那麼高!
講真,現在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做早餐店的真不多,就算因為肉類升價、租金問題,5年來也只是升價5毛,是良心小店沒錯了!難怪這麼多上班族、學生專程來買早餐!
阿皮試過一次之後就愛上它了,這麼親民的早餐店,我真心希望能堅持下去,這樣街坊每天都能吃上性價比高的早餐了!
地址:荔灣區西華路223號之4康業閣底商
食豐收
這家就開在四中聚賢中學對面的小路裡,燈牌也算顯眼,路過瞄一眼也能找到!
裝修風格跟食得好很相似,是那種接地氣的市井小食店,但品種卻有大不同,雲吞麵、糯米飯、燒烤串等等,都是一些香口小吃!
一家主打雲吞麵的小店,最出名的竟然是炸雞腿糯米飯和生菜蝦滑湯,這是什麼操作!不多說,試過就知道!
一上桌就把我驚到了!20塊一份炸雞槍腿+糯米飯,估計一個男生都能吃撐!
炸雞腿是即點即炸的,在新鮮出爐的手槍腿上灑滿辣椒粉、孜然粉,鹹辣味不衝卻很上癮!炸衣很優秀,「卟卟脆」的口感,跟薯片有一拼!
雞皮炸過之後會跟雞腿肉分離,撕開依然能看到汁水一直往外流,咬下的每一口都是鮮甜味!兩旁的肉質確實很嫩,吃到中間部分就有點柴了~不過整體還是挺入味的哈!
糯米飯真心好恰!料足、入味、軟糯!大顆大顆的冬菇和臘肉臘腸,小挖一勺就能塞滿嘴,巨滿足!
愛吃蝦滑的人必須點!蝦滑蓋滿整個碗,份量非常良心~而且店員還很貼心地把蔥花分開,對於我這些不愛蔥的人來說,相當友好!
蝦滑Q彈到不行,咬下去能吃到爽脆的真實蝦肉!不過湯底偏鹹,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大廚下手重了
地址:荔灣區金花直街34號首層A16檔
大家對陳家祠是再熟悉不過了,但隱藏在它身後的小巷子,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在這裡,能體會到真正的老廣市井生活,大家不慌不忙,做著自己的事情,特別舒適!希望這些藏在廣州名片背後的小透明,能繼續被大家喜愛吧~
|聲明|來源:酥皮 吃喝玩樂IN廣州 | 本著學習分享目的,如有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