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藏」在墾中附近的砂鍋米線,吃一次就難忘

2020-12-19 海南日報

說起米線,你首先想到的定是雲南。

雲南人「吃的米線夠給地球打毛衣」,任何一種吃法都令人大飽口福。

這一人一鍋的燙口味道,不止彩雲之南。

米線,以一種特別的姿態,穿梭在海南人的美食地圖中。

即便是炎炎夏日,不少食客也會匆匆奔赴餐桌,只為享受舌尖上的滾燙。

在墾中附近那家開了27年、僅十幾平方米的砂鍋米線老店裡,這番「盛景」仍在持續。

嗦一口是回憶,夾一筷子是青春。

打開大眾點評,定位海口,搜索「砂鍋米線」,帶著各種前綴的米線店看得人眼花。

有在海甸島的,有在府城高登街的,還有打上「XX區米線TOP1」標籤的……

可翻了個遍,愣是沒找著海南農墾中學附近那家「老字號砂鍋米線」

若不是熟人帶路,單靠一塊破舊褪色的招牌,怕是不少人都會錯過。

但這家藏在深巷中、開了27年的米線店,卻從不缺客人,甚至有一眾忠實擁躉。

由於拆遷,老闆張同喜遷過一次店面,但相隔不遠,熟悉的人還是能找到新址。

年輕男女、趕時間的打工者、懶得煮飯的中年人、放學的學生,還有從遠處專程開車趕來的食客……

就連在課堂上嚴肅、莊重的老師,也會在飯點穿著一身休閒裝,出現在學生們混跡的16平方米的小店裡。

每到傍晚時分,米線店就開始逐漸熱鬧起來。

「老闆,肉沫米線,大份!」

方老師在墾中教了將近20年書,也吃了將近20年的砂鍋米線。

每回去,都是老位置、老樣子。

「這家店是我們這代墾中師生還有附近一帶居民的回憶,吃了很多年,愛的就是這熟悉的味道。」

等米線的間隙,方老師會偶爾和老闆寒暄兩句,等熱騰騰的米線端到跟前,店裡就只剩下大口嗦米線的聲音。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份還是我當時給老闆提議的呢!」提到這兒,方老師臉上略帶些自豪。

以砂鍋的大小來劃分,帶倆「耳朵」的砂鍋是大份米線,只有一邊把手的是小份米線。

起初,米線只有一種規格,但不少食客「嫌少」「沒吃夠」,於是老闆才「順應客心」,找了更大的砂鍋做大份米線。

說到砂鍋,你可能常聽說的是丸子砂鍋、什錦砂鍋、砂鍋粥、砂鍋肉等等。

依靠砂鍋的菜譜種類繁多,味道更是鮮美。

砂鍋在中國的使用範圍很廣,各地均有以砂鍋烹製的名菜,食材內容皆不相同。

但大部分以砂鍋烹製的菜餚都被冠以健康、養生等名號,這是由於砂鍋的特性所決定的。

砂鍋烹製的食物大多香酥軟爛、原汁原味,它似有生命力,細心呵護滋養,會反饋給你美味的飯菜。

張大哥家的米線恰好都滿足了這些。

一份砂鍋米線的做法並不複雜。

小火上放置砂鍋,待熬製好的骨湯開始冒泡兒,米線就能下鍋。

抓一把,不稱也不掂量,靠多年的手感就能做到剛剛好。

待米線煮得差不多了,往鍋裡撒上切好的白菜、酸豆角、蔥花作配料,輕輕攪拌,即可關火。

這時,將砂鍋端到案臺上,加一勺醃製好的肉沫,紅色油汁便逐漸散開,色香味俱全。

肉沫是張大哥做米線的「靈魂」,在嘗試做了各種海鮮米線、雞肉米線等等之後,他認準了肉沫才是米線的最佳拍檔。

有的食客會要求往米線裡加蛋,有的甚至要求直接上個生雞蛋,趁滾燙攪拌,絲滑入口。

除了砂鍋米線,砂鍋伊面、砂鍋地瓜粉也是店裡的「寵兒」。

沒有很多款式,來的人幾乎都圍繞著那老三樣來回嘗。

張大哥也不像其他一些商家,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裡發發動態,告知食客們哪天休息哪天開業。

「沒有那麼多精力,也不會整網上那些,想吃的人自然會來,吃過一次的人以後一定會再來。」

這般自信,不經意地就從張大哥靦腆的笑容中露了出來。

有時候,一個人吃飯希望能有個可以分享的飯伴兒,不用在熙攘的餐廳裡感到侷促,不用在鼎沸的喧鬧中覺得孤獨。

在張大哥的砂鍋米線店裡,2個人可以坐一桌,4個人也可以擠一桌。

這個只有7張小桌的擁擠小店裡,沒有固定的就餐方式,坐得下才是唯一準則。

獨自前往的食客,在煙火氣的包圍裡聽著別人的故事也就忘記了孤獨。

或者,那個煮完米線安靜地坐在一旁的老闆,才是最佳觀眾。

小館子、路邊攤是城市裡的一道微光,是吃貨們心照不宣的秘密;

是一場趣味盎然的味覺冒險,更是一次充滿期待的邂逅。

還是汗流浹背裡最接地氣的生活。

很多時候,最本土、最本真的食物文化,

就深藏在那些熱氣騰騰的小店小攤裡,那些跳動的炭火和嘈雜的人聲中。

想吃?地址在這兒

海墾街道墾中路

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熱愛美食

小表妹的「深夜愛報社」

德味老鹽雞中獎名單來啦!

若水 130xxxx1566

梅竹青 180xxxx0404

杜歆茜 189xxxx8380

蔡曉菲 189xxxx6044

劉愛 137xxxx7715

陳欣 138xxxx1514

顏圓圓 139xxxx1702

蘇家寧 152xxxx9745

吳瀟灑 152xxxx7813

李書敏 133xxxx0439

恭喜以上10位中獎的小夥伴,請在後臺私信我們您的收貨地址,我們將及時與您聯繫。(註:地址發送時間截止到7月13日,逾期作廢。)

撰文:西瓜拿鐵 深夜小辣椒

攝影:西瓜拿鐵 王板板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總監:袁鋒

責任編輯:張琬茜 張運桐

嘗了這口鹽焗雞,我怕你會忍不住吮手指!

海南人再熟不過的這種水果,吃法多到令人驚嘆!

相關焦點

  • 太原一家饞人的砂鍋米線,勁爽米線配濃鬱麻醬,顧客吃得津津有味
    其實,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我也抱有這樣的觀念,我幾乎每周都會嘗試不同的美食,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滋有味一些,前些日子,我就打卡了一家叫做胖子米線的美食店,說實話,米線我吃過不少,但是自己添加麻醬的砂鍋米線卻是第一次嘗到。
  • 海甸島人才懂的砂鍋米線,這家小店靠它火了20+年!招牌肉燥米線,吃完還要打包!
    「阿姨,一份米線,打包帶走」「阿姨,一份地瓜粉,多肉醬,對面坐。」
  • 重慶這家米線店,位置偏僻卻天天爆滿,一碗米線只賣13塊錢
    重慶這幾年因為美食,成了備受關注的熱門城市,重慶的美食大多是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火鍋,小面兒,肥腸,麻辣牛肉,米線等等,而這些美食一般都藏在一些犄角旮旯的蒼蠅館子裡,位置特別偏僻,但不妨礙好吃的食客們,把它們挖掘出來。
  • 北碚這家店開了27年,只賣三鮮砂鍋米線,無數重慶人慕名打卡
    打車去水土古鎮,的士司機問我們:"是不是去吃米線的撒!""你問我愣個知道的?個個打車去碼頭的人都說去吃米線!""說實話,我個人覺得,不得勁,我還是喜歡小面。"這家店,吃過的人讚不絕口,也有人失望而歸,小編專門去打卡,一口米線驚為天人,太巴適了!連同行無辣不歡的長沙朋友重慶朋友都說好吃,在重慶也有清淡又有味的美食!圖片來源:小紅書@唐不苦望江樓三鮮砂鍋米線,就在水土古鎮,嘉陵江邊一個碼頭對面。
  • 來自實體店的砂鍋米線製作技術詳解,學完可以用來開店
    小姿曾經瘋狂迷戀過一家砂鍋米線。究竟有多迷戀?就是一周吃四頓都不夠的那種!踏入店裡就能看到的透明廚房,灶臺上下都碼著砂鍋,佐料放在一邊等待下鍋。砂鍋米線都是現點現煮,冒著熱氣被端上桌,滾燙的湯汁,Q彈十足的米線。
  • 特別的人做的香辣米線,至今難忘,好想再吃一次
    米線最出名的要屬雲南的過橋米線,但有一個人做的米線我至今難忘。看看這米線,是不是色香味俱全?顏色、味道,看著圖片都像已經吃到嘴裡了一樣。米線是七月份的時候吃到的,我的母親大人給我做的,太美味了。這些香菜、調料是特別之處。媽媽當時看到我總是從網上買螺螄粉來煮,她說這個和米線沒什麼區別啊!而且,這個煮著太廢時間了,起碼要半小時才煮好。米線拿來用熱水燙一下就熟了,時間還要快一點,又好吃。我說:"那你什麼時候煮來吃啊?"。媽媽就笑笑。
  • 成都吃貨最愛的砂鍋美食,保證你吃了以後連湯都不想放過!
    砂鍋米線、砂鍋串串、砂鍋粉、砂鍋菜,應有盡有....春夏秋冬都在吃!成都的那些神仙砂鍋,有些藏在大街小巷路邊攤,有些藏在學校旁邊的小店頭,一碗下肚,只有兩個字,舒坦。沈媽砂鍋也是在成都開了很多年的蒼蠅館子了,在西財背後美食街,堂子不大排隊的人還有點多。每天一到飯點,就排起了長隊。
  • 劍川「來一鍋」:最好吃的砂鍋米線,連吃了一個星期都沒吃夠
    兩人默契的配合,有條不紊。雲南的米線有多種做法,他們做的是砂鍋米線,要一鍋一鍋的煮,所以店名也很恰當的叫「來一鍋」。再把燙好的米線放進砂鍋裡完全煮開,這個環節我會要求多煮一會,我喜歡吃軟的,他們知道我口味後,每次都煮的恰到好處。
  • 西安32年砂鍋老店,夫妻自創53種砂鍋,想得到的都能在這吃到
    當年的砂鍋米線可謂風靡一時,那還是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門口的小商業街突然就多了賣砂鍋米線的小攤,那個時候對這種寬寬的、粗粗的米線倍感好奇,吃下去口感軟糯軟糯的,小砂鍋久久那股熱氣都下不去,在冬天食用也是非常享受的。
  • 重慶這家開了28年的米線店,離市區50公裡遠,顧客天天開車過來吃
    這家望江樓三鮮米線所處的房屋是為數不多的老建築,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以前沒有望江樓這樣的名字,來吃的也只是小鎮和附近鄉鎮上的人,最近幾年隨著網絡自媒體的發展,生生被炒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店」,每天來吃的人絡繹不絕,很多顧客都是從距離50公裡遠的市內驅車過來的。
  • 重慶這些藏在小巷子裡的美食 讓你一次吃到撐!
    重慶這些藏在小巷子裡的人氣美食,你都吃過了沒?  八一好吃街口福砂鍋米線  這家店在解放碑開了十幾年了,確切的說連一個正式的門面都沒有,就是搭的一個簡易棚棚,但他家的砂鍋米線超級好吃,生意非常火爆,特別是中午要排很久的隊才能吃上。
  • 【圖文】砂鍋米線的做法 美味砂鍋這樣做
    砂鍋米線是人們喜愛吃的食物之一,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口感嫩滑,痴愛嘴裡回味無窮,多吃米線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那麼大家知道米線的做法嗎?米線怎麼做比較好吃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砂鍋米線的配料。3、砂鍋中倒入清水,水開後,放入海帶絲、香菇、豆腐、姜蒜等,加入少許鹽和雞精,蓋好砂鍋,小火燉煮五、六分鐘。4、放入鮮米粉,放入小白菜、煮片刻,放入胡椒粉、紅辣椒粉、醬蘿蔔乾、番茄醬。5、攪拌均勻,加入少許香菜即可。小鍋米線
  • 藏在中華中學附近的米線,是我一整個的青春年少
    小店最早在31路底站,後來搬到大油坊巷中。位於中華中學旁的這家蒙自米線可以堪稱南京水煮米線的鼻祖了,當然,從「總店」兩個字就能看的出來,這家店如今也是在南京遍地開花、上學的時候,每到飯點糾結吃點什麼的時候
  • 教你如何製作簡單又美味的雲南砂鍋米線!
    今天小編就來為小夥伴們介紹一道美味的美食——雲南砂鍋米線。教小夥伴們怎麼製作這道美食。首先介紹一下這道美食的大體情況。這道美食是雲南的特色食品之一,它也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清湯的,一種是酸湯的,今天小編介紹的是酸湯的。在昭通一帶,這種美食特別受歡迎,與雲南砂鍋米線相呼應的就會雲南過橋米線,但是與其相比,人們更喜歡雲南砂鍋米線。
  • 十家米線老店 吃一百碗也不重樣
    人均:15地址:九宮廟新工二村(37中對面)老字號回頭米線去到大渡口,朋友們推薦吃回頭米線,小編就跑去試了試,點了酸菜米線,老闆端上來的米線特別的給力,肉和豬肝都給得很多,在這個不太熱的季節能吃出一身汗,還是有點辣喲。
  • 昆明這家藏在農貿市場的豬腳米線,20多年如一日,天天排長隊
    春城昆明有眾多的美食,在所有的美食當中,米線肯定是排在首位的,昆明有一家離市區60多公裡的米線店,藏在一個農貿市場裡,他家的豬腳米線在昆明的米線界首屈一指。別看這家店位置偏遠,很多人會大老遠跑到這裡來吃一碗米線,20多年如一日天天排長隊,有人稱它是雲南美食界的神話。
  • 八家米線老店 吃一百碗也不重樣
    地址:九宮廟新工二村(37中對面)老字號回頭米線去到大渡口,朋友們推薦吃回頭米線,小編就跑去試了試,點了酸菜米線,老闆端上來的米線特別的給力,肉和豬肝都給得很多,在這個不太熱的季節能吃出一身汗,還是有點辣喲。
  • 重慶米線地圖,從渝中區吃到大渡口
    人均:17地址:躍進路躍進村陽明華庭24號▼好吃妹兒路過三峽廣場都看到這家名字有意思就跑去吃,店面不大,吃飯環境看起來很乾淨,就是電梯不好等,這家是專門做米線的,米線很細,煮的很軟,不過好吃妹兒更適合吃泡椒鴨腸和私房燒雞公米線,剛上的砂鍋很燙,適合最近涼爽的天氣吃,沒得那麼的燥熱。他們家的虎皮蛋也不錯喲。選擇的口味也非常的多。
  • 昆明這家藏在菜市場的豆花米線,開門前就排長隊,人多得站門口吃
    昆明的篆新農貿市場是很多昆明人的最愛,這裡藏著太多好吃的東西,菜市場裡有一家豆花米線名叫辣辣小吃豆花米線,別看是藏在菜市場裡的一家小館子,卻擁有很高的人氣,每天早上開門前門口就已經排起了長隊,很多人沒有地方坐,只好端著碗站在門口吃。
  • 昆明藏在菜市場的豆花米線,開門就排長隊,沒位子有人端碗門口吃
    這個農貿市場裡還藏著很多的美味,這些店在這個菜市場開了很多年,雖然非常偏僻,可是卻不缺人氣。這家藏在這個菜市場的豆花米線店,開門就排長隊,飯點的時候常常沒有位置,有人乾脆端著碗在門口吃,這家店就是辣辣小吃豆花米線。由於生意太好,老闆一次租了兩個店面,但仍然人多得坐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