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微視」為「候鳥天堂」補水!天津進一步推進北大港溼地生態修復

2020-12-13 湘湘愛旅行

內容提要:「為可持續發展留足空間,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天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天津北方網訊:「為可持續發展留足空間,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天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天視新聞中心 張明暉 馬勝奎 津雲視頻編輯 肖然)

【來源: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津的多個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吃飽住美 候鳥變「留鳥」
    內容提要:隨著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北大港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北大港溼地:加強巡護監測 適時安排投餵天津北方網訊:隨著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北大港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劉勇說,在推進北大港溼地生態修復的進程中,他們提倡自然恢復為主、人工幹預為輔。循著這一思路,北大港溼地通過試驗、分析,補種鹽地植物,用蘆葦、鹽地鹼蓬等本土植物恢復溼地1680畝;同時治理外來有害生物互花米草,開展蘆葦復壯、清理水草,為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和覓食環境。
  • 申遺 北大港溼地成「種子選手」
    在小屋門口,門前立著幾塊關於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情況介紹,以及溼地國家級保護物種名錄展牌;牆上還掛著10多塊牌子:天津鳥會北大港溼地生態監測點、鳥網北大港溼地聯絡站、北大港溼地環保活動基地……進入屋內,大概20多平方米的空間陳設簡單,總體呈原木色,有著濃濃的溼地風格,中間位置放著一張長木桌和幾把椅子,四周牆壁上掛滿了保護鳥類的宣傳畫,還有取材自溼地的攝影佳作。
  • 北大港溼地展和諧生態畫卷
    水清、岸綠、鳥飛的北大港溼地,成為濱海新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近年來,新區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隨著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部分過境候鳥更是在此繁衍,成為「留鳥」。生態修復不斷升級走進北大港溼地,深紅的鹼蓬草和金黃的蘆葦叢首先映入記者眼帘。
  • 各地林草頭條|天津市穩步推進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實施
    推進生態移民 持續生態補水 據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路紅介紹,今年以來,我市紮實推進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落實。為減少人類活動對溼地的影響,穩步推進生態移民工程,規劃將七裏海溼地緩衝區5個村分別遷入潘莊、北淮澱兩個示範鎮,大黃堡核心區4個村、緩衝區5個村莊進行外遷。
  • 香格裡拉「綠肺」納帕海:修復溼地生態 變身候鳥天堂
    圖為在納帕海溼地棲息的候鳥。 劉冉陽 攝中新網迪慶3月23日電 (繆超 保旭)3月,氣溫緩緩升高,雪山融水注入納帕海……意味著,在此越冬的候鳥將陸續向北遷徙。23日,記者仍能看到黑頸鶴、黑鸛、班頭雁、白鷺、海鷗等尚未遷徙的候鳥,它們成群結隊在納帕海溼地中棲息覓食。近年來,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市為保護好納帕海溼地,通過生態補償爭取當地民眾支持,積極整治周邊水環境,使溼地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冬季候鳥種群與數量逐年增加。圖為在納帕海溼地棲息的候鳥。
  • 「生態文明@溼地」特寫:「候鳥天堂」的守護者
    一群豆雁在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上空飛翔。新華社記者 張宇琪攝進入北大港溼地,鷗鷺齊飛、百鳥雲集。在溼地巡護的姚慶峰拿出望遠鏡,調好角度,遠處的湖面中一群東方白鸛或單腳站立,或在冰面嬉戲,一舉一動清晰可見。「今年來溼地落腳的東方白鸛真不少!」姚慶峰興奮地說。
  • 政府與民間聯手保護 北大港溼地迎來「新生」
    作為天津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北大港溼地具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的典型特徵,國際溼地專家給出了0.996分,也就是接近滿分的評價。愛好攝影的他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中石油大港石化公司的一名職工。因為攝影,他與溼地結緣;因為對溼地發自內心的熱愛,他義務加入到溼地保護志願者的隊伍中。  「北大港溼地常年有140餘種水鳥在此遷徙、停歇、越冬和繁殖,僅國家Ⅰ級保護物種就有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鶴、大鴇、遺鷗等。」說起溼地裡的鳥,他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北大港溼地是周圍居民的樂土,更是鳥兒們的「天堂」。
  • 四十餘萬隻候鳥飛臨七裏海、北大港溼地 天津投放2萬斤魚苗為候鳥...
    2020-11-17 11:07 津雲津雲新聞訊:當下正是候鳥遷徙季。近年來,天津持續不斷加強溼地環境保護,北大港、七裏海溼地已經成為候鳥過境的重要棲息地,目前來津經停的候鳥已多達四十餘萬隻,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
  • 生態保護見成效 天津北大港溼地再現東方白鸛
    人民網天津11月19日電(崔新耀) 為進一步展示美麗天津、生態濱海,展示天津、濱海新區和諧生態、宜居城市形象,11月19日,百餘名來自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區(沿線)有關國家、地區鳥類保護的官員,機構,專家,我國有關省市愛鳥護鳥組織及生態、鳥類專家,志願者、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中央級和省市級媒體記者,共同走進天津北大港溼地,用照片記錄下了極為瀕危的東方白鸛,以及遷徙中在北大港溼地落腳的多種候鳥
  • 天津北大港溼地迎來超10萬隻候鳥
    新華社天津10月9日電(記者毛振華)秋意漸濃,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北大港溼地最近迎來大批候鳥停歇。據當地巡護人員估計,候鳥數量已經超過10萬隻。而在半個多月後,溼地將迎來候鳥遷徙的高峰。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鳥類遷徙通道,是世界八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部遷徙路線重要組成部分。以北大港溼地為代表的渤海西部,又是這一重要組成部分中最為關鍵的鳥類遷徙通道。作為天津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北大港溼地具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的典型特徵,遷徙中的鳥類選擇在此「補給」。
  • 天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 北大港溼地申遺完成前期摸底調查
    記者從市規劃資源局了解到,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目前已積極配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申遺工作專家團隊完成了前期摸底調查工作。天津北方網訊:6月13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從市規劃資源局了解到,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目前已積極配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申遺工作專家團隊完成了前期摸底調查工作。
  • 天津:北大港溼地保護修復工程啟動
    中國園林網1月8日消息:作為本市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和永久性生態保護紅線區,北大港溼地的保護與修復工程一直牽動人心。昨天,這裡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濱海新區將以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為平臺,設立6個由國內外相關領域知名專家組成的專題組,對北大港溼地進行總體規劃設計,力爭將其建設成為國內首個國家級生態公園。而涉及管理、生態補償等細則的《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也正在起草中,預計將於近期定稿公示。北大港溼地位於濱海新區東南部,總面積為43495.47公頃,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
  • 天津這處溼地列入「國際級」
    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根據《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我國於今年2月3日指定天津北大港等7處溼地為國際重要溼地。據了解,成為國際重要溼地需滿足2個核心指標:規律性地支持2萬隻或更多的水禽生存、規律性地支持一個水禽物種或亞種種群的1%的個體生存。
  • 天津北大港等7處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內容提要: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野和草原局近日發布的第15號公告,天津北大港溼地等7處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天津北方網訊: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野和草原局近日發布的第15號公告,天津北大港溼地等7處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北大港溼地位於濱海新區東南部,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
  • 南洞庭湖修復溼地生態 迎接候鳥越冬
    紅網沅江市分站12月15日訊(記者 盛擁軍)每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是候鳥在洞庭湖越冬的集中期。為進一步加強南洞庭湖溼地的保護,沅江市開展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岸線、洲灘及緩衝區、實驗區生態修復工程,目前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
  • 天津舉行「保護溼地生態、推進綠色發展,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
    原標題:12月7日天津舉行「保護溼地生態、推進綠色發展,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局面」新聞發布會  12月7日,天津舉行「保護溼地生態、推進綠色發展,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局面」新聞發布會,請寧河區副區長陸盈,寧河區農業農村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進,七裏海溼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陳力
  • 天津保護海洋生態推進海岸線生態修復 打造親水濱水看水生態環境
    內容提要:今年以來,本市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生態修復理念,積極推進天津153公里海岸線生態修復,打造親水、濱水、看水的生態環境,讓人們享受到大海之美。記者從市規劃資源局昨天組織開展的「讓我們乘風破浪再出發」——守護最美海岸線沿海行主題活動中獲悉,今年以來,本市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生態修復理念,積極推進天津153公里海岸線生態修復,打造親水、濱水、看水的生態環境,讓人們享受到大海之美。「公園去年底完工後,我們帶孩子過來遛彎,近距離親海、看海,挺愜意的。」
  • 40餘萬隻候鳥飛臨天津這些溼地
    當下正是候鳥遷徙季。近年來,天津持續不斷加強溼地環境保護,北大港、七裏海溼地已經成為候鳥過境的重要棲息地,目前來津經停的候鳥已多達四十餘萬隻,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為了更好地保障鳥類覓食活動,天津分別在北大港、七裏海溼地進行了保育放流,各投放1萬多斤的魚苗,這些魚苗都是鯽魚的,大小在5-10公分左右,適合鳥類採食。
  • 天津北大港溼地升級保護管理 打造國際重要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記者12日從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獲悉,該保護區內監測到的鳥類已超過276種,下步將通過系統保護、生態修復和科學管理,全面恢復溼地生態功能,把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建成以觀鳥賞景為特色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國際重要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 生態系統完整向好 天津北大港溼地內鳥類已超過276種
    中新網天津2月1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月1日從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隨著生態環境逐步變好,截至目前,在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內監測到的鳥類已超過276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物種11種,國家Ⅱ級保護物種37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