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習俗中的出殯,有什麼講究

2020-12-19 百墓網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自古以來,緣於對死亡的敬畏與懷念,日積月累所形成的白事傳統習俗,隨著滄海桑田的變遷,還能延續至今的講究很多已不可考。但白事習俗中的出殯,從上古至今,繼繼存存所演變下來的傳統,卻廣為世人所傳承。

l 什麼是出殯

出殯,就是將亡者的靈柩移到安葬地點的一個運動過程。除了顯而易見的地點上的轉移,更多是千百年歷史所流傳下來的習俗,匯聚演變而形成的一種治喪儀式。家屬對亡者的敬畏與懷念,盡顯其中。

l 關於出殯習俗

在出殯前,家屬已為亡者選好墓地。其出殯規模受亡者遺願和家族勢力的影響,小大由之。主要分為抬棺、摔盆、入葬三部分。

抬棺:一般由多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待吃完主家的白事飯之後,腰間系上白色孝帶,懷敬畏之心集眾力抬起亡者棺木,移至墓地。至於抬棺的人數受出殯規模影響,人多人少都必須要一氣呵成抬至墓地,極忌出殯途中,棺木落地。

摔盆:指的是亡者棺木抬出家門之時,由肩扛引魂幡的亡者孝子,將靈前的燒紙瓦盆一次摔碎,寓意了斷塵緣,送亡者上路,最忌瓦盆不碎,靈魂不安。

入葬:出殯的最後一步,入葬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入葬時間和棺木方位上有絕對的要求。入葬時間多要求在太陽落山之前將其安置妥當,入土為安。至於下葬方位上的禁忌,頭朝東南,腳向西北,不管是骨灰盒還是棺材,都是必須要遵循的安葬方位。

時至今日,流傳下來的白事習俗很多已不可考。但出殯最為亡者的最後一程,多為世人所重視。懷敬畏之心,合理繼承白事習俗,將傳統習俗與文明祭掃相結合,是當今社會的大勢所趨。

相關焦點

  • 白事中的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指的是什麼?有哪些講究
    在農村葬禮上,講究比較多,尤其偏遠地區農村,傳統葬禮習俗更加備受推崇。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農村白事中的「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分別指代的是什麼。【話有三不說】第一個不說是「報喪不說死」。「死」在農村葬禮中,是個比較忌諱的字,即使在生活中,常把「死」掛在嘴邊的人,也是不受人們歡迎的。家屬中有人去世,兒孫在報喪的過程中是不能說「死」的,一方面是對逝者的尊重,另一方面考慮到親朋的承受能力,還有就是家屬對逝者難以割捨的情感因素。朝夕相處的親人突然離世,對家屬的打擊自不必說,所以為了緩和家屬的喪親之痛,兒孫報喪時通常不說「死」這個字。
  • 農村白事,小孩和大人會去圍觀別人家出殯,這是為什麼呢
    至於為何別人家辦白事,有人喜歡去圍觀,這其中有什麼門道嗎?下面給大家講解下。農村小孩喜歡看出殯的原因小孩愛去看人家出殯,並不是小孩的膽量過人,而是有誘惑,戰勝了他們對出殯的畏懼。不過在我們當地有個習俗,是可以滿足小孩拿零花錢的願望,那就是白事。在我們村當事主家把棺抬到墓地時,為了答謝一路送葬的路人和小孩,會給他們發錢(80年代年前是發火柴),這個錢少的有5分,土豪會發5毛、1元、5元都有。有人可能覺得這錢拿了好嗎?
  • 村裡喜事白事撞一塊,辦白事不能走辦喜事那家門前?錯開時間就好
    鄉居小菜也在農村生活,也參加過喜事白事酒席,有一些了解,一般辦喜事酒席都是早早的選好日子了,都是一個村的人一般都知道人家哪天結婚的;而白事也就是喪事,是比較突然的,人去世了之後就要忙著辦喪事,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出殯抬人去埋葬了,而這個出殯的時間並不是要求很嚴格,所以喜事遇到白事,都是同一天
  • 同一個村子裡紅事遇到白事怎麼辦?
    在中國廣大農村,對於紅事和白事的操辦,都顯得十分重視。喜事,關係到孩子一輩子的幸福,做家長的一定要想法設法把孩子的婚事辦得風風光光,圓圓滿滿。大紅的喜字貼滿院落的同時大擺村宴,這無非是圖一個大大的吉字,男女雙方接受著賓客的美好祝願,那心情是多麼的高興呀。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在過年期間可以說是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時間大家都有時間辦理喜酒,而農村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了過年期間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不過農村人說到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 「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農村白事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幾種?
    在農村,紅白喜事是家家戶戶的大事,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的講究,就辦白事而言,其中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細節,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引發不小的誤會,甚至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影響,因此對農村的朋友來說,弄清楚這些禁忌十分重要,在這方面,部分農村流傳得最廣的是「話有三不說
  • 村裡的喜事白事撞一塊了,喜事不讓白事從他門前過,該怎麼辦呢?
    網友提問:村裡的喜事白事撞一塊了,喜事那家不讓白事那家出殯從他門前過,說不吉利,這該怎麼辦呢?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村子裡紅白喜能夠撞到一起的並不是太多,但也並不是沒有。一般來說,村子裡有白事的話,是很難和紅事碰到一起的。白事具有不確定性,畢竟誰都不知道村裡誰什麼時候離去,而在離去之後才會選擇出殯的日子。不過在日子上,白事也會講究著黃道吉日,這樣就會和紅事發生衝突。但只要提前知道了誰家裡辦紅申,那主家都會提前規避這一天。
  • 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有什麼說法和講究
    農村地區有很多傳統習俗,尤其婚喪嫁娶方面的講究,禮數是非常重要的。有句俗語叫「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其大概意思是這樣,村裡辦喜事的人家,主人要上門邀請,親朋才會去參加,沒有收到邀請是不能參加的。
  • 農村喪事習俗有「三大忌諱」,個中講究你知道嗎?
    在農村地區,因為地理和環境的不同,有「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說法,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習俗,特別是農村的喪事習俗,需要講究的東西非常多。農村的喪事向來有「三大忌諱」,箇中講究你知道嗎?3.出殯之前,逝者家屬不能串門 在農村,逝者出殯之前家屬是不能串門的。在辦理喪事期間,家屬都要穿孝服,一般都是白衣和白褲,要是家屬穿著孝服去別人家串門,意味著也會給別人家帶去晦氣,因此,在出殯前是不能串門的。
  • 【鄉風民俗】花都人的喪葬習俗.送終、報喪、入殮、出殯原來都有很多講究
    要了解花都請關注花都人人類的歷史有多長,殯葬的習俗就有多長。
  • 農村喜事與白事日子衝撞在一起,兩家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白事――俗話說:人,又生就有死,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無論是喜事還是白事,作為歡喜的一家與悲痛的另一家,都想找個吉辰良日,一個是對新人的祝願,另一邊是對死者的安慰。可是,當同村的喜事與白事的日子衝撞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又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呢?①~網友的故事:去年父親去世,出殯的日子就正好與房後面第三排一戶娶親的日子撞在一起了!
  • 喜事和白事車隊相遇時,應該誰先主動讓道?裡頭可大有講究了
    喜事和白事車隊相遇時,應該誰先主動讓道呢?裡頭可大有講究了不管是城市和農村,至少對於紅白喜事的態度是一致的,都需要有一定的儀式。說說紅事,紅事的話很多人對於排面的講究特別強烈,一定會花錢出去租豪車回家,雖然自己沒有豪車,但形式上還是要有的,畢竟電視上面的紅事都是這樣的排場,如果不這樣豈不是落後了?那麼今天和大家探討一個問題,如果紅白事的車隊相遇,這時候應該誰來主動讓道?這個問題,還是需要讓農村裡的老一輩來說話了,他們的話更加有權威性。
  • 農村習俗:「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啥?
    白事就不行了,如果你和主家的關係近,卻沒回家幫忙,主家就會記恨於你。農村人的風氣比較淳樸厚道,村民之間有事都會相聚在一起,為何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一習俗呢?1、古訓農村中留下來的傳統習俗比較多,在白事上的講究更多。就拿山東來說,一般家裡的老人病逝後,主家的女性就會哭泣,鄰居聽到聲音後就知道家裡有人離世,大家都會過去幫忙。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同時,農村人死為大,全村人就算彼此平常再怎麼鬥嘴吵架,可一旦誰家有白事,大多都會拋開彼此的恩怨,過來幫忙。而且白事需要很多人幫忙,土葬抬棺上山,平整通往墓地的路,這都是力氣活,也需要人手。
  • 在農村,發喪隊伍和迎親隊伍相遇,白事讓紅事先行嗎?看完就懂了
    再比如我們的白事兒,披麻戴孝,如果有人去世,去告知街坊出殯時間時,不能進令居的門,這些老規矩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事情了,如果不遵守,會落他人口舌,說不懂事兒之類的。農村朋友又比較喜歡聚在一起說閒話,這樣很容易損害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 農村辦「白事」最忌諱這三件事,千萬不能做這些事,一定要記清楚
    在農村有兩件大事,一件是「紅事」,另一件是「白事」,農民認為「白事」比「紅事」更重要,這是人一生最後一件事,往往「白事」場面辦的比「紅事」還盛大,幾乎全村的人都要參加。因此農村在辦「白事」的時候都十分慎重,每個人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下面的三件事情是最忌諱的,千萬不能做這些事,否則後果很嚴重,大家一定要記清楚。
  • 農村辦白事有多講究?出喪下葬擇日深度解讀
    尤其是農村,比如我家前陣子搬家,開門的時間精確到時辰,不單是幾號,還要分幾點幾時,可見農民們對擇日是有多講究? 今天就打算來和大家細細的說說,農村辦白事的時候,非常重要的擇日,即出喪下葬的時間選擇上,有何講究?感興趣的不妨往下看哦!
  • 喜事和白事車隊相遇時,應該誰主動讓道?老一輩:別莽撞,要講究
    喜事和白事車隊相遇時,應該誰主動讓道?如果在街上看見了喜事和白事車隊相遇時,那麼應該誰主動讓道?老一輩提醒道:別莽撞,這其中也是有講究的。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自然會有很多的習俗被流傳下來,當然在我國做事都是有講究的,結婚生子無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了,結婚之後就證明你已經長大成人,身上肩負起照顧家庭的重任;而作為子女來說,就是在父母在世時,好好孝順,在父母離開後,給其辦理一個順利的葬禮。
  • 紅事車隊遇上白事時,誰應該讓一下?老人:別小看這些講究
    現在路上的狀況本來就很複雜,越來越多的車子使道路不堪重負,很有可能出現堵車的情況,但一些人不會管這個,當家裡有親人結婚的時候,為了圖個好彩頭就會組上一個車隊,開到路上既增加了排場,還能夠帶上接親送親的人,但這樣做就會使道路上的堵車情況更加嚴重。除了結婚這樣的喜事之外,還有一些白事也實惠有著車隊的,那麼紅事車隊遇上白事時,誰應該讓一下?老人:別小看這些講究。
  • 紅白喜事車隊相遇時,紅事車和白事車該誰主動讓道?
    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但是在紅白喜事上,基本上大差不差,結婚本來是一件十分高興的事情,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對於排場十分講究,小編不知道別的地方是何種情況,但是在我們老家的話,一般對於面子是十分看重的事情,即便婚車沒有豪車,也要花高昂的價錢去租一輛豪車,另外要在那些跟隨的貨車上擺滿家電等等生活電器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