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窮」、「偽精緻」可能會害了自己!如何做到真正的精緻?

2020-12-14 心理情感驛站

如今有個比較熱的詞叫「偽精緻」,偽精緻是指那些表面看似光鮮亮麗:吃飯喜歡去昂貴的餐廳,買各種名牌包包鞋子和手錶,各種護膚品彩妝全是貴婦級,辦理各種美容卡健身卡,朋友圈經常發表去了哪裡哪裡旅遊……

而實際上是個「月光族」,甚至靠著花唄各種唄超額消費,月入三四千卻過著看似月薪過萬的人的生活。

那麼到底「精緻窮」「偽精緻」真的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加優越,更加富有儀式感嗎?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精緻吧。

一、「偽精緻」正在慢慢掏空你

還記得著名小說「項鍊」的故事嗎?

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不料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鍊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鍊。

其實在生活中,有許多和女主人公很相似的人。

精心打造出來的美好,或許能讓不明真相的人羨慕不已。但你要知道,有時候,「偽精緻」會像一隻魔爪一般,正在一步步摧毀你的人生。

微博上有這樣一個故事:

Ta為了追求時尚,透支信用卡,買了一件價值2萬的香奈兒上衣,回家洗過一次之後,就縮水了。

之後去追問店員,店員說:"不好意思,我們的產品面料不能水洗也不能幹洗,更不能壓痕……這件上萬的衣服只穿了幾次,剩下的日子Ta就是供著它,並且還要到處借錢,填補上信用卡的虧空。

沒有合理的平衡自己的收入與支出,可能會讓你負債纍纍,成為「精緻生活」的奴隸。

二、「偽精緻」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

或許大多數人沒有「精緻」到那麼的不理智, 但「偽精緻」帶來的很多時候帶來的只是短暫的滿足感,以下情況你有過嗎?

每月工資不到月底就花光光,是不是加速了你的焦慮和不安?

萬一父母生病或者什麼緊急需要用錢的情況,拿不出手你會不會感到愧疚無比?

這個月的錢超額揮霍了,下個月「勒緊褲腰帶吃土」的日子,會不會讓你因為自己不節制的「剁手」感到後悔?

為了發個朋友圈特意周末特意去某個高級餐廳吃頓飯,專門去某個「網紅景點」打卡,回來卻發現好像自己並沒有真正去享受美食和景點?

…..

倘若你冷靜下來思考一會,你就會明白那些所謂的精緻,不過是餵飽了貸款機制和營銷商家,這些東西給不了你長久安穩的生活幸福感。

要明白,如果賺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花錢的速度,危害只會比精緻的滿足感來得更快。

三、真正的精緻應該是什麼模樣?

一個人過得精不精緻,一定是包括但不僅限於物質生活的。

精緻往往也體現在一個人的學識、氣質和素質涵養,體現在你說的一言一句,舉手投足之間。

真正精緻的人,

不一定敷著最貴的面膜,但Ta一定懂得早睡早起保養自己;

不一定有很多貴婦級的護膚品和彩妝,但Ta的妝檯和書桌一定是整整齊齊;

不一定親自去過很多旅遊景點,但Ta一定有著真才實學的文化底蘊;』

不一定穿著華麗的服裝帶著閃耀的珠寶,但Ta一定話語裡充滿教養,一言一行流露對品質的高度要求。

……

其實,別人並不會因為你表面功夫的精緻,而認為你比人優越一等。如果高調過頭了,反而會看穿你「越缺什麼就越炫耀什麼」的本質。

因此,和「所謂的精緻生活」和解吧。

從今天開始,撕掉偽精緻的標籤,在理性消費的同時,把更多的精力專注在提升自我,專注在真正健康的精緻生活。可以給自己立個小目標:

「一個月利用業餘時間讀幾本書」、

「每天鍛鍊身體半小時」、

「房間按時打掃整潔,每周收拾一次」、

「規定自己11點前睡覺,不熬夜煲劇玩手機」

……

在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的情況下,做到內外兼修,才是真正的精緻。

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自己過得更優越更精緻,這一點並沒有錯,也本無可厚非。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真正精緻是什麼,而不是僅僅追求淺顯的偽精緻。

另外,當你的能力支撐不起外在精緻的時候,切忌打腫臉充胖子,請記得理性地消費。

相關焦點

  • 名媛圈的曝光,透露出偽精緻的真實面目,精神匱乏比精緻窮更可怕
    奢侈品愛好者和跑車等合租夥伴,說好聽點就是資源共享,組團拼租客,實際上就是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的一群人,合租奢侈品或豪車撐場面的事情,比如,一件奢侈品,幾十或者上百個人合租過來,人均就百來十塊錢,既能讓每個人都擺拍到精緻的生活照,還能省下不少的錢。這麼做為了什麼?一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二來發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偽精緻生活品質,三打造完美人設,有錢有料有品位。
  • 如何判定「偽精緻」女生
    曾經有一篇文章《被「偽精緻」毀掉的年輕女孩》一文被熱捧,大意是外表光鮮亮麗,生活特別講究的女生,他們能化妝、會打扮、懂審美、會穿衣;吃喝方面也要講究,餐廳一定要去高級的餐廳等等。相信精緻的生活是每個人嚮往的生活,但是可怕的是,如果她們的工資不高消費水準不低,追求精緻難以為繼時,一切就很麻煩。最可悲的是少數女生就想別的歪心思,如挪用公款,導致誤入歧途,走上不歸路,耽誤了自己的大好人生。如何判定「偽精緻」女生,首先看他們的外在表現。
  • 別讓「偽精緻」毀掉「真生活」
    口紅必須是香奈兒,粉底液必須是紀梵希;對消費無止境地追求,有了還要再有,好了還要好上加好……這些「偽精緻」消費,雖然可以給自己帶來一時暢快,但若不量力消費,吃苦頭的到頭來還是自己。一些大學生消費經歷就能足以說明「偽精緻」消費帶來的苦果:「花錢一時爽,還錢淚兩行」。
  • 梁宏達:偽精緻掏空的年輕人,不願意回到現實,接受不了窮生活
    但偽精緻這一個話題對於80後甚至是再年長一點的人來講,偽精緻其實就是一種過度的提前享受型消費,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享受的虛榮心吧。社會學家梁宏達對於偽精緻這一個話題做過解說,也從當下的90後人群之中,對於這一類偽精緻的年輕人做過分析,發現他們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絕大多數都是開始了偽精緻的生活,就無法真正的願意回到現實生活之中,直接一點的說吧,他們就是接受不了回歸到1:1的窮生活之中。對於偽精緻的生活,梁宏達是怎麼看的呢?
  • 「偽精緻」的坑,「有請」也莫入
    問題是,如果所謂的精緻只是「社交軟體」裹挾下的假面表演,那難免因「裝」而偽。裝得再像,也只能是在虛擬實境裡假裝過得很好,既改變不了現實裡的「糙」,還會被「裝精緻」付出的高昂成本拉低生活品質。有句話說,「面具戴久了,就會忘記真實的自己」。年輕人,如果沉浸於「偽精緻」帶來的虛妄滿足感,很容易陷入其中、迷失自我。
  • 精緻窮,與窮得精緻是兩回事
    由此,我想到最近網絡上比較流行的一個詞——精緻窮。精緻窮形容一種普遍發生在年輕人群體中的生活方式。雖然賺的不多,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追求精緻,為了自己所嚮往的生活和喜歡的東西變窮,窮的明明白白,也活得開心閃亮。
  • 797億負債反思:「偽精緻」,害了多少年輕人?
    一場漲價狂潮,出賣了多少人的偽精緻。之前,央視發布了一份報告,《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奇葩說》有一期辯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其中詹青雲的辯論一針見血: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在為喜歡買單,而是在為大眾認可下的「精緻」買單。
  • 真精緻女孩和偽精緻女孩的區別
    「做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一度是2018年火熱流行的風尚潮流,被眾多年輕女孩熱烈追捧。然而,「精緻」二字豈是隨便說說就能做到的?成為一個合格的精緻女孩兒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於是,在一眾盲目跟風的人裡,有許多女孩兒只是打著「精緻女孩兒」的口號去滿足自己的欲望,成了東施效顰的偽精緻女孩兒。
  • 「偽精緻」還是「類精緻」:對偽精緻一文若干觀點的反駁
    偽精緻還是類精緻?對《偽精緻正在掏空年輕人的錢包和內心》一文若干觀點的反駁一.對比得出的精緻不是精緻精緻是這樣的:李銀河和劉若英的現身說法,即「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其次是平和,再次是喜樂」,「我會提醒自己臉上總要帶上笑容,心中滿是歡喜」。
  • 如今多少年輕人是偽精緻?
    當代年輕人的朋友圈各種旅遊各種美食各種詩和遠方,是否每個發這樣精緻朋友圈的人都能享受著這種精緻呢?於是網絡上出現了一個詞「偽精緻」,指一些年輕人為追求精緻生活而超越自身能力過度消費的問題,最直觀的特點大概就是,表象光鮮,可事實是為了看著精緻而扮得精緻。
  • 「精緻窮」:找到自己的「理想漢堡」
    隨著《三十而已》的熱播,「精緻窮」一詞再次獲得了話題熱度。「活得精緻閃亮,也窮得明明白白」,「精緻窮」已經成為不少當代年輕人的一個標籤,也是對賺錢不多,花錢卻不少的生活狀態的自嘲。當我們在探討「精緻窮」這個概念時,實則是在探討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 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我對閨蜜說,這就是網上流行的「偽精緻」男人。閨蜜也笑了,是啊,只是沒有想到,他遇見了這次疫情,真正的生活暴露得一覽無餘。再也沒有星巴克的摩卡和焦糖瑪琪朵,沒有西緹牛排,也沒有土耳其烤羊膝。有的只是無力的現實和人生。
  • 遠離「精緻窮」,日本一家四口搬回鄉下生活,活出「真精緻」!
    在鋼筋混泥土的都市中,在小小一隅的寫字樓裡面,多少次抬頭仰望,想要從這種「精緻窮」的消費中掙脫出來的人,不在少數。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就有一家四口搬回鄉下生活,遠離了「精緻窮」的生活,活出了「真精緻」的狀態。
  • 看了這位女生的「獨居日常」:拒絕偽精緻,生活是過給自己的
    很多人覺得,獨居一定要有很多的錢,才能夠支撐起一個人的品質生活;精緻,也需要有很多的錢,才能夠打造出舒適的狀態。但是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也許你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精緻體面的生活,其實都在於你如何看待你的生活,如何選擇過你的生活。
  • 朋友圈裡的「偽精緻」
    後來當我看著她因為窘迫到交不起房租的時候,我才明白,她的精緻只不過是為了滿足她的虛榮心而已!這個故事其實也還算好,至少只是為了滿足一下自己可憐的虛榮心而已。但是網上曾經出現了那些為了提前消費而前去裸貸的大學生則是比比皆是,就是為了所謂的精緻生活,而讓他們墮入網絡貸款的無底深淵!
  • 偽精緻,正在掏空年輕人的生活
    物道君語:不知何時起,社會上越來越多「偽造」的東西,假奶粉、假學歷、假慈悲,而有的人生活也是假的——偽精緻。這樣精心打造出來的美好,看著確實讓人羨慕,事實上卻只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不斷消耗我們對生活的熱愛。無奈的是,如今偽精緻變成了一種潮流。也許,你會問什麼才是真正的精緻?
  • 被「精緻窮」毀掉的年輕人,精緻的消費並不是精緻的生活
    奇葩說第六季請來了楊超越,"精緻窮"再次成為了網絡的熱門話題。在我的身邊,也出現過這樣的討論,年輕人追求「精緻的生活」的對還是錯?毫無疑問,我覺得完全正確,無論的什麼時候,人都應該去追求精緻,追求美好,甚至追求完美。
  • 大學生「偽精緻」夢碎疫情並非壞事
    為了填補之前的超前消費的欠款,有人選擇變賣「家財」,有人去做線上零工,有人用花唄套現……過去「偽精緻」的生活一去不復返。(4月3日 《中國青年報》)「偽精緻」是最近網絡上流行的一個新詞,指的是一種普遍發生在年輕人群體中的生活方式——雖然收入不多,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追求外在精緻。
  • 精緻窮、粗糙富都是浮雲,女人追求的極致是精緻富
    《奇葩說》中詹青雲提出的「精緻窮」相當反映部分90後們的現實:雖然月薪3000,但必須要活出月薪30000的模樣,哪怕有一堆信用卡、花唄在後面等著還。所以,一句話概括這種人就是:太過著急的想過標配的生活。作為一名80後,我是不贊成精緻窮的。
  • 年輕人也能精緻,但不窮!
    買買買的同時還要精打細算,用三個字概括那就是「精緻窮」。而對於什麼是「精緻窮」,網友也給出了詳細的解釋。而近期的《奇葩說》也將「精緻窮」帶到節目中,提出:「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這個辯題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為了外在的精緻不節制地物質消費,是否真的合適呢?這期節目中有播放一個短片,影片中的女主人公阿瑛,月薪2萬但卻過著每個月吃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