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道創新菜。雞塊要先在鍋裡用泡海椒、泡姜、姜米、蒜米等調料炒香,然後換到高壓鍋裡壓制。出鍋後,再重新入炒鍋,加鮮花椒、尖椒塊、鮮子姜、美人椒等一起炒香,最後盛入燒熱的石鍋內上桌。其成菜風味特點是:雞肉麻辣鮮香,軟糯又富有嚼勁。之所以選用石鍋作盛器,一是因為石鍋看上去有範兒,二來因為石鍋的熱度可以讓鮮子姜和美人椒的鮮香味道保持更長的時間,也讓石鍋裡雞塊的味道更濃鬱。
原料:農家土公雞1 只(約3000克)鮮子薑片150克美人椒節100克青尖椒節100克鹽適量
調料:鮮花椒80克泡海椒100克泡薑片80克姜米60克蒜米60克香辣料200克藤椒油20毫升菜油800毫升十三香、白糖、味精、雞精、料酒、醬油、鮮湯各適量
製法:
1.把雞宰殺治淨後,斬成塊納盆,加料酒和醬油碼味備用。
2.往炒鍋裡放菜油,燒至五成熱時下鮮花椒爆香,投入泡海椒、泡薑片、姜米、蒜米和自製的香辣料,炒香才把已經碼好味的雞塊倒鍋裡,在改用中火繼續炒的同時,烹入料酒並摻入鮮湯(約200毫升),倒入高壓鍋裡後,燒上汽再壓數分鐘,關火。
3.往淨鍋裡放菜油,燒至五成熱便投入鮮花椒、子薑片、美人椒和尖椒,炒香以後才把高壓鍋裡的雞塊倒進去,改大火收汁,見水分快幹時,加入味精、十三香、藤椒油、雞精和白糖,起鍋倒入已經燒熱的石鍋內,撒上熟芝麻即成。
香辣料製法:往鍋裡放菜油燒熱,下泡椒、幹辣椒節、餈粑辣椒炒香後,關火併盛入盆中,靜置一兩天便可用。
把活兔宰殺治淨後,斬成大約1.5釐米見方的丁,納盆後,加鹽、味精、白酒、紅苕粉和水澱粉碼味上漿。
鍋置火上,倒入香料油燒至六成熱時,投入幹辣椒和花椒熗鍋,放入兔丁後用炒勺去輕輕推勻,隨後加入香料粉、雞精、味精、鹽、白糖等,翻炒的同時烹入香醋、放入蔥節,肉熟裝盤時,撒上蔥花和熟芝麻便好。
說明:
香料油的製作:往鍋裡倒入菜油和色拉油共50升,燒至微沸便放入小茴香100克、桂皮250克、香葉200克、香茅草400 克、白蔻150 克、甘菘500 克、八角250克、山柰250克,另外還要放郫縣豆瓣醬2500克,餈粑海椒7500克,改小火炒至鍋裡的油出香時,過濾出來便得到。
香料粉的製作:取八角200克、茴香20克、甘菘15克、山柰10克、桂皮10克、香葉10克,先是放熱鍋裡炒香,然後用機器打成粉。
此菜是在民間傳統「燒白」基礎上改良而來。製作時,要選用上乘的豬五花肉為主料,先用明火炙皮,再放清水鍋裡煮至八分熟(還要放入稻草一起煮,目的是吸收一部分附著在五花肉表面的油分),等到撈出來在表面抹上糖色以後,再放油鍋裡邊炸至表面呈棕紅色,隨後撈入肉湯鍋裡,浸泡至表皮起皺才撈出來,改刀成長條片。把五花肉、老鹽菜等一起納碗,然後上籠蒸製成菜。這道菜皮皺肉糯,吃起來感覺肥而不膩。不過這都得益於廚師在製作時的特殊講究。
把活兔宰殺治淨後,待用。另往一個盆裡放入味精、辣鮮露、生抽、香醋、白糖、美極、香油、藤椒油、花椒麵、蒜粒、高湯、紅小米椒汁、蠔油和老薑汁,拌勻成味汁待用。
先把白滷水倒鍋裡燒沸,再把兔身推入鍋中(滷水要浸沒兔身),中火燒沸再轉小火煮至肉熟,撈出來晾冷便好。
將滷好的兔肉切成片,裝入墊有黃瓜絲的盤子,淋入之前調好的味汁,放入青紅椒圈、油酥花生米並撒些蔥花,即成。
說明:自製紅小米椒汁的方法,是先把小米椒放攪拌機裡,攪碎便得到(其間還需要加適量色拉油)。而老薑汁的製作,則是把去皮老薑放攪拌機裡攪打得到的(其間需要加適量的鮮湯)。
將活兔宰殺治淨後,斬成小塊納盆,加料酒、薑片和蔥結醃漬一下,接著把兔塊下到80℃左右的熱水鍋裡,汆去血水後,撈出待用。
淨鍋置火上,炙鍋後放入菜油(或紅油),燒至六成熱時,投入幹辣椒節和幹青花椒熗香,待加入豆瓣醬、泡椒節、泡薑片、老薑片和大蒜翻炒勻以後,烹入料酒並摻入鮮湯,把兔塊下鍋的同時加入自製香料粉、味精、雞精、白糖和醋,改中火煮約3分鐘,便起鍋倒入盛器,撒入自製香料粉、花椒麵和蔥花,待用。
往鍋裡倒入紅油,燒至六成熱時,先投入幹辣椒節和花椒熗香,再下大蒜並烹入香醋,起鍋澆在盤中兔塊上,撒入蔥花和熟芝麻,即成。
把半肥瘦的去皮豬肉煮熟後,撈出來切成粗絲。另把海帶絲放水盆裡,泡去鹽分並洗淨後,在開水鍋裡汆一水,撈出來待用。另把雞蛋磕入碗裡,加鹽調勻後待用。
把不粘鍋置火上燒熱,淋少許熟菜油蕩鍋後,倒入蛋液並改小火,攤成蛋皮再剷出來,切成粗絲。
往蒸碗裡放姜米、鹽、雞精和味精,再放入海帶絲、熟肥瘦肉絲和蛋皮絲,在摻入適量鮮湯後,上籠改大火一汽蒸成(約需30分鐘),取出來後撒上蔥花,即成。
將小魚洗淨瀝水後,下到七成熱的菜油鍋裡,炸成小魚乾撈出。
往盆裡放鹽、白糖、醋、醬油、味精、薑末、蒜米、蔥顆和油辣椒,調成魚香味後,把小魚乾和油酥花仁一起放進去,拌勻裝盤後,撒蔥花和芝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