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一聲驢鳴,人生不過如此

2020-12-17 片羽堂

在古代,驢是和人很親近的一種動物。驢是畜力,也是腳力,套上車套能拉車,蒙上眼能拉磨,還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大姑娘小媳婦都能騎。那個時候家裡能有驢騎,應該相當於現在的小汽車吧。

毛驢是很犟的,所以有犟驢一說。驢子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當它們感到身處危險之中,或者不高興時,並不會馬上跑開,而是在原地駐足不動,有時候打也不動,甚至還倒退幾步。驢子的這一特質與一遇驚嚇就試圖逃走的馬有著本質的區別。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人們常常形容脾氣倔強執拗的人為驢脾氣,英語中也有成語「as stubborn as a donkey」,就是倔強如驢之意。

除了犟點,驢子個頭適中,長相平和,身材不胖不瘦,性情多數時候很溫順,還是很可愛的。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驢,自熱而然就對驢非常熟悉,並熱愛它,不僅是普通老百姓喜歡驢,文人墨客也喜歡。咱們的俗語就有「騎驢看唱本——走著瞧」,陸遊詩裡有「細雨騎驢入劍門」,李賀、賈島推敲詩句也是在驢背上。王安石有《驢二首》,說驢「臨路長鳴有真意」,把驢的叫聲說的有點禪機了。還說「唇比仙人亦未慚」,是說驢的嘴唇很性感嗎?一笑。西方人應該也是喜歡驢子的,《怪物史瑞克》中有驢子,《小熊維尼》中也有驢子,美國民主黨的象徵也是一頭驢。

鄭板橋還留下了訓驢的故事:據說當時有個驕橫的地主,每當他騎驢出門,就讓路上窮人給他鞠躬。鄭板橋趁地主不在的時候,用柳條對那毛驢猛抽,抽幾下,給驢鞠一個躬。這樣反覆多次,這頭毛驢再馱著地主出門時,一見有人行禮便一驚,把地主摔落在地。看來條件反射的發現應該歸功於鄭板橋啊。

要說歷史上最喜歡驢的時期,當屬魏晉。隨著東漢的消亡,大一統的儒家思想也開始崩塌,人們厭倦了循規蹈矩的禮法生活,思想呈現多元化,開展追求自由,張揚個性,玄學、老莊之學盛行,「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末晉初的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就是典型代表,他們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這樣的人在禮法森嚴的漢朝是不可能被稱作「賢人」的。

在這樣不拘禮法、張揚個性的年代,驢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驢子叫起來有點撕心裂肺,但天籟之音,給人酣暢淋漓的感覺。這就很符合魏晉名士風流、揮灑個性、率真無邪的感覺。其實早在東漢的時候就有個隱士戴良,「母憙驢鳴,良常學之,以娛樂焉」。母親喜歡聽驢叫,戴良就經常學驢叫讓母親高興,大孝子啊。

這驢鳴之聲,到了魏晉達到巔峰,至今仍迴蕩在歷史天空裡。《世說新語》之《傷逝》篇就記載了王粲與孫楚學驢叫的史實。「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大文學家,曹操的兒子曹丕和王粲脾氣相投,關係很好。王粲喜歡聽驢叫,也經常學驢叫以自娛。王粲死後,已經成為皇帝的曹丕前去弔唁。曹丕對同去的人說,王粲生前愛驢叫,大家每人都學一聲驢叫來為他送行。於是可以想見,在隆重的葬禮上,皇帝和眾人一聲接一聲地學起了驢叫。這一聲聲驢鳴放縱肆意、酣暢淋漓,叫得扯心連肺,叫得天地含悲,叫出了基友情深,叫出了千古絕唱。

無獨有偶,西晉詩人孫楚,也是一個喜歡學驢叫的人。他的朋友王濟「喪時,名士無不至者。子荊(孫楚字子荊)後來,臨屍慟哭,賓客莫不垂涕。哭畢,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驢鳴,今我為卿作。體似真聲,賓客皆笑。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葬禮上,孫楚想起來王濟生前喜歡聽自己學驢叫,就叫了起來,和真驢的叫聲很像,賓客都笑起來,孫楚非常不屑地說:你們這群人活著,卻讓王濟死了!

作為皇帝的曹丕尚且如此率性而為,更別說普通的士人和百姓了,放飛自我也罷,逃避現實也罷,那是一個自由和解放的年代,也是一個混亂和殺戮的年代。從東漢末年開始,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大融合,儒家吸收新鮮血液,再次規範社會秩序,要到300多年後的隋唐了。

扯遠了,說回驢叫。其實到了大山裡、空曠處,我們也會情不自禁地想扯著嗓子吼幾聲,近似於驢鳴,也是頓感心情舒暢、渾身舒坦。人生不過如此吧,高興了吼兩聲,鬱悶了吼兩聲,複雜的表達不足以抒發胸臆,簡單直白的驢鳴最能發洩情緒。不方便就關上門,在家裡,撕心裂肺地吼上幾聲,喜怒哀樂過了就過了,該幹啥接著幹啥。東邊日出西邊雨,也無風雨也無晴。

片羽堂:浮生散記,致力原創。品味生命,解讀世界。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權,煩請告知。

相關焦點

  • 都說蠢笨如驢,為什麼八大山人以「驢」為號?
    關於驢,一向有很多不恭敬的說法,如蠢驢、懶驢、犟驢、呆驢、笨驢等等。其實驢待人不薄,惠人很多。驢吃得差,幹活多,可說任勞任怨。驢皮做了阿膠,驢肉更是「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極品美味。 人們對驢的誤解和輕蔑,完全是因為人的「卸磨殺驢」和忘恩負義。
  • 《人生不過一聲 一塵 一剎那而已》
    人生,不過一聲 ,一塵,一塵,一剎那而已。生命只在呼吸之間,我們要好好地活在當下。金剛經上有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人生就是一聲,一塵,一剎那而已。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不停地變換著的熒幕正如我們變換無常的人生一樣,一直在不停地上演著一幕又一幕。即使已活了幾十年,再每每回想起來,其實記憶裡就那麼幾件事,記憶裡如此短暫,怎麼就用了幾十年呢?
  • 《捎話》:驢能預知生死、溝通天地,劉亮程用驢的意象表達什麼?
    人腦子裡有個鬼,驢能看見。驢見人腦子裡的鬼變了,就清楚人世變了。」這個世界的「驢鳴通天」,驢的聲音能上達天堂。「人生時騎驢,死了魂附驢體」,藉助驢鳴,靈魂才能飛升到天堂。謝作為一頭驢,不僅能聽見鬼魂說話,還能看見所有聲音的形狀和顏色。她在捎話路上試圖跟庫交流。
  • 李白縱意人生,好不瀟灑,縱使人生有千愁,也怡然自得
    李白縱意人生,好不瀟灑,縱使人生有千愁,也怡然自得在中國的歷史上有眾多的文人,他們有些功成名就,有些不諳世事,更有些可能是一生的碌碌無為。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文採橫溢。這首詩所抒發的就是作者李白縱然人生的坎坷之中,滿腹著憂愁,但是他也仍然活的非常的瀟灑,這就是我們所是認識的詩仙李白。他想要消除自己心中滿腹憂愁,但是這憂愁就如流水一般,無法判斷。於是他便飲酒作樂,非常瀟灑地活在這人世當中。李白如此大的胸懷,真的是讓人非常的敬仰。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仙人,他們的精神翱翔於萬裡之上,但是他們的身體卻留戀於人間。
  • 人生本該瀟灑恣意
    人間本就路遙馬急,為何不在心中修籬種菊;人生本就坎坷不平,為何不讓生活瀟灑恣意。人生本就坎坷不平,為何不讓生活瀟灑恣意;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何不做鯤鵬?扶搖直上九萬裡。人生本就坎坷不平,為何不讓生活瀟灑恣意;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 讀俞平伯的散文集《人生不過如此》有感
    今天讀他的散文集《人生不過如此》,甚感有一種人生的頓悟。他在《中年》一文中說:「什麼是中年,當遙指青山是我們歸路,不免感到輕微的戰慄。走得近了,空翠漸減,只見平淡無奇的道路樹石,憧憬既已消失,遂坦然長住。」
  • 西霞口海驢島,離天堂僅一步之遙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有一首流行歌曲這樣唱道:「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 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
    原題: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南唐後主李煜的一生,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吧,他的文學造詣是非常高的,只是入錯了行而已。李煜諸如此類的詩詞有很多,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首李煜最為瀟灑的一首詞,主要描寫他偷偷潛入美女的閨房,寫的是非常詩情畫意的,讓人佩服,且看全詞:菩薩蠻·蓬萊院閉天台女
  • 【心照】人生不過如此
    難道我的假定太過分了,拿人生的正當目的這個未決定的問題來做論據嗎?我始終認為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的真享受。我用「目的」這個名詞時有點猶豫。人生這種生活的真享受的目的,大抵不是一種有意的目的,而是一種對人生的自然態度。「目的」這個名詞含著企圖和努力的意義。人生於世,所碰到的問題不是他應該以什麼做目的,應該怎樣實現這個目的,而是要怎麼利用此生,利用天賦給他的五六十年的光陰。
  • 春鳴萬裡 啼囀芳華
    如果把驚蟄天比作一首交響曲黃鶯和燕子的鳴啼做它的歌詞流水潺潺便做它的旋律二候倉庚鳴黃鸝飛過決勝煙柳紅杏枝頭的那場「熱鬧」 其實是對生機勃勃的禮讚對滿眼繁春的流連流光容易把人拋但此刻有酒有友有春意人生的春光已留存心底
  • 青牛,毛驢,麋鹿 | 為什麼道教神仙的坐騎總是如此個性?
    這幾條記載雖然在細節上略有矛盾,不過大體還是相同的。《史記·秦本紀》正義引《錄異記》云:「秦文公時,雍南山有大梓樹,文公伐之……樹斷,中有一青牛出,走入豐水中。」至於青牛是怎麼成為老君坐騎的,想來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道教的終極追求是長生不老。青牛是由千年的樹木化成的妖怪,本身又有一萬歲的壽命,簡直是超級長壽的象徵。《抱樸子》也是將青牛和其它一些代表長壽的動物(龜、鶴、蛇等)放在一起談論的。
  • 這首唐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卻充滿了無邊禪意,瀟灑空靈
    就如這首唐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卻充滿了無邊禪意,瀟灑空靈。古人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的心態,與他所接觸的人和事,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若是長期混跡市井,沉迷於滾滾紅塵之人,竟然會缺失風雅之態,難以體會自然空靈之妙。而這首古詩的作者,之所以能夠寫出如此曠達的佳作,也正是因為他所在的環境,和他身邊的高人,給了他無窮無盡的靈感。
  • 今日驚蟄,春鳴萬裡 啼囀芳華
    如果把驚蟄天比作一首交響曲黃鶯和燕子的鳴啼做它的歌詞流水潺潺便做它的旋律春雷響、萬物生今日5時10分我們迎來驚蟄節氣一聲轟隆入眠來二候倉庚鳴黃鸝飛過決勝煙柳啼囀初春芳華紅杏枝頭的那場「熱鬧」其實是對生機勃勃的禮讚對滿眼繁春的流連流光容易把人拋但此刻有酒有友有春意人生的春光已留存心底
  • 「凡人歌」冰上老頑童之歌:人生瀟灑走一回
    以前,他住在大興,開車來回要3個小時,即便如此,也不曾間斷。幾個月前,老姬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報導上網後,他成了冰場的網紅。隔三差五,就有媒體來「圍追堵截」。雖然不喜歡被打擾,但他還是雷打不動的按時出現。永遠都穿著白色汗布背心兒,扎在灰色褲子裡,背一個藍色的旅行包,裡面裝著沉甸甸的冰鞋,將他的背壓得有點彎。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詞,二十七字,寫出了最有詩意,最瀟灑的人生
    李煜,一個被皇帝耽誤了的詞人,他的詞,讀了沒有人說不美,悽美,說道這嘴邊就有那幾句最有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可以說,李煜的一生,過的十分的憋屈,也可能正是這種逆境的人生,才讓讓他的詞中,充滿著憂慮,充滿著悽美。
  • 林口局唱響特色驢經濟
    □李虎生劉夕營本報記者趙輝馬一梅 林口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曙光經營所的生態驢養殖中心驢棚裡,到處是春的氣息:空氣清新、環境整潔的棚內,毛色純正、體形方正、外形美觀、四肢粗壯的烏頭驢、黑毛驢們,或快樂地高低鳴唱、或滿地打滾兒撒歡兒。
  • 驚悚片分享-《犬鳴村》
    也有人在晚間經過水壩上時,看到水底有幾個明亮的物體在水中發光,初時這也不過是個傳說,可是最後誰想到,發生的事件越來越多,會有越來越多人,在此跳水自殺。 晴明探員"晴明,osakapop"遠赴日本九洲,親身一探"犬鳴隧道",當中的可怕經歷,以及不可解的照片,帶你直擊"犬鳴隧道"。 靈探員晴明親往"犬鳴隧道",恐怖的經歷,可怕的回憶!
  • 牛寶名:10個周易瀟灑大氣的寶寶名,個個寓意美好
    一、《易經》中瀟灑大氣的寶寶名1. 俸待(俸):用作人名意指成果、成就、珍貴。(待):用作人名意指可靠、禮貌、熱情、希望。2.鳴一出自《中孚卦》:九二,鳴鶴在一陰一,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一靡一之。【白話】鶴在山的北面鳴叫,它的那些同類們一聲聲地應和著它;我有醇香的酒漿,願與你一同暢飲。6.
  • 《百家講壇》康震講蘇軾:(4)瀟灑東坡
    官場失意的蘇軾,舉家來到湖北,從春風得意的科場奇才,到謫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經歷了人生巨大落差的蘇軾,將面臨怎樣的生活。在黃州,「東坡居士」這個名字開始叫響並流傳至今,從蘇子瞻到蘇東坡,蘇軾又經歷了怎樣的人生磨難和內心的痛苦掙扎,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康震副教授將為您精彩講述百家講壇系列節目蘇軾第四集《瀟灑東坡》,敬請關注。
  • 鳴鴻傳結局什麼 鳴鴻傳結局是不是悲劇?
    鳴鴻傳結局什麼意思鳴鴻傳雖然剛開播,但是很多觀眾就好奇結局了,究竟結局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古兒公主見到慕容將軍的真面目,非常驚喜,沒想到他跟自己一樣白髮,並且還如此好看。慕容將軍告訴古兒公主,自己出生就是白髮,曾有人佔卜說自己的妻子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