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已步入快車道。近年來,福州市在保護修繕古厝的同時,全方位探索古厝的活化利用,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帶來更多的獲得感,上下杭的發展便是鮮活的例子。
葉誠 攝
歷史文化街區成為市民打卡地
昨日,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可以看到,下杭路不少修復的古厝已經入駐了商家,歷史建築與現代商業逐漸融合。遊客漫步在古樸街道上,時而拍照留念,時而了解老建築的人文歷史。
圖片來源:福州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
由於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自開街後便吸引了眾多市民和八方遊客,成為大家爭相追捧的打卡地。這裡已經成為別具風情的福州城市名片。
圖片來源:福州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
古厝變成公共服務場所
臺江中平路172號黃培松故居,始建於清末至民國時期。這間古厝修復後,如今成了新福州市美術館。新美術館9月底剛剛向公眾開放。目前該館暫時閉館,據工作人員介紹,今天起,新一期關於閩都文化的展覽開始布展,不久後市民又可以在這裡欣賞藝術作品。
石美祥 攝
黃培松故居作為新的市美術館,除了能夠舉辦畫展,還設置了培訓室、影音室、圖書資料室、藝術創作室、學術研究室等公共空間。在這裡,市民可以享受到藝術展覽、講座、培訓、研討、藝術影音欣賞、藝術書刊閱覽、數字藝術體驗等文化服務。
石美祥 攝
近年來,隨著福州古厝保護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古厝保護修復後,變成了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在福州的其他地方,各種古厝合理利用和開發的嘗試也都在逐步推開。
【責任編輯:徐匆】
來源: 臺江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