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開民宿 是住改商違法還是盤活閒置房?

2020-12-15 四川在線

成都市金牛區文旅體廣新局副局長鄧喻文。

民宿經營者代表康健。

民盟成都市委會召開的城市民宿規範發展專題座談會現場。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想玲席秦嶺雷遠東見習記者楊金祝

對於民宿這個泊來品,愛它者,愛它能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活方式;而厭者,大多是與民宿同一個小區的住戶,他們認為民宿客人搶佔了小區資源,還為小區帶來不安全因素。

近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對民宿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持續報導,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

對於民宿這個新事物,管理上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對它進行有效管理?從民宿大熱到熱而有序,從野蠻生長到規範有序,城市民宿有哪些路要走?

7月20日上午,民盟成都市委會召集專家學者、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宿經營者、小區業主代表等開了一場座談會。會上,各方代表有交鋒,也有交流,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民宿更美好。

住改商違法VS盤活閒置房屋

雖然民盟成都市委會秘書長何立新在開場白中強調「民宿是一種共享經濟模式,請大家針對如何規範管理一起討論,建設性提出建議」,但座談會依然在「激烈」的發言中開啟。

成都市政協委員、四川蓉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勁夫首先發言,他曾經與人共同撰寫《關於「住宅改商用」的建議》。

他表示,民宿給公眾旅行帶來了便利,在解決就業等問題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目前沒有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如依然在居民小區開民宿,就涉及「住改商」問題,沒有得到法律的許可,就是違法的。而這種違法行為,確實給小區住戶帶來了安全隱患,需要出臺規定規範民宿業發展。

而民宿經營者康健自稱成都第一批開民宿的弄潮兒,他經營著十幾家開在居民小區的民宿。

康健說,經濟發展始終快於法律的制定,而民宿正是經濟發展中產生的新事物。從某種意義上講,整個城市都是「創業孵化器」,參與共享住宿領域、進行創業的人群越多,越能彰顯一個城市創業土壤的肥沃度,越能證明一個城市的活力。

「成都,這座以包容著稱的城市,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依託民宿創業,把城市的閒置房進行裝修、升級,盤活閒置資源,共同參與小區維護。」他發出呼籲:對待民宿,堵不如疏。堵將激化業主與民宿主之間的矛盾,而通過疏導、制約,則會推動這個行業的規範化、健康化發展。

民宿應開在鄉村VS高科技助力民宿管理

民宿,是旅遊業的衍生品,而從事旅遊行業的黃建濤卻旗幟鮮明地反對在居民小區開民宿。

「歐美國家民宿是在獨棟房子裡,不會影響到左鄰右舍。」他高聲說道,「而我國的城市民宿主要集中在小區裡,和小區居民門對門,會影響業主的正常生活。」

黃建濤強調,無論民宿經營者將房子裝修成什麼風格,投入多少錢,在小區裡開民宿就是侵犯其他業主的權益。

他建議,我國要發展民宿,最好是在鄉村或者城市的某一獨棟樓裡。他補充說,在鄉村裡開民宿,還可以為鄉村振興做貢獻。他的觀點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黃大斌的觀點不謀而合,「我支持鄉間和與居民區脫離的民宿,但絕不支持城市小區內的民宿。」

網友「Frey」也是一名民宿經營者,曾在大型酒店工作過。在他看來,對城市民宿反感的最重要原因在於安全隱患。他進一步分析,這源於預訂實名制與實際入住人可能存在差異,以及客人入住後行為不好監管。「我們對客人是一對一服務,領著客人到房間。而酒店大堂登記後客人進入房間,也存在一人登記多人進入的情況。」

另外,他認為,現代科技有助於對客人進行有效監管。他舉例,入住登記時,可以啟用平臺預定把關,門鎖可以用指紋和人臉識別等技術,房間裡可以安紅外探測儀。至於消防方面,可以安裝電子菸感、天然氣報警裝置,房間配滅火器、防毒面具等,通過科技加強監管。

民宿心聲呼籲規範管理希望開放身份認證系統

座談會上,幾個民宿經營者代表均提出了一個問題:城市民宿處於灰色地帶,他們在與居民發生糾紛後,往往選擇息事寧人。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規範這個行業,讓他們在陽光下經營,也讓從業者的權益得到保障。他們提到,希望公安向民宿開放身份信息認證系統。

成都市金牛區文旅體廣新局副局長鄧喻文走訪過國內外多個城市民宿。對於民宿,她是持開放和中立的態度。

在她看來,座談會討論的共享類城市民宿更準確的稱呼應是「非標準化城市共享公寓」。作為一個全新行業,經營者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政府對它們應有更開放的態度,並給予政策扶策,將其做成一個產業集群。她建議,成都可以參考浙江的做法。「具體而言,在消防管理、治安管理上要有細化動作,同時要聽取各方聲音,城市民宿過程中的受益者和受害者都要兼顧到。」

對於民宿經營者們提出的希望接入公安身份信息識別系統的呼籲,她認為,「如居民小區裡有較多民宿,政府相關部門可以探索把公安的身份信息識別系統作為一種基礎設施予以配套。」另外,她還透露,成都市即將成立民宿行業協會,進一步規範整個民宿行業。

相關建議

應先釐清民宿的概念 條件成熟再考慮立法

在座談會上,有代表提出,希望通過這次探討推動人大立法,從而對民宿這個新生事物進行規範管理。

成都市青羊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友靜從事多年政府法制工作。為了參加這次討論,她查閱了目前國內與民宿相關的法規和文件。她發現,目前我國對民宿的概念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第一個問題就是要釐清民宿的概念。」她說,搞清概念,才是解決問題的出發點。

黃友靜並不認同「民宿是違法」的觀點。她認為,「民宿已經寫入『十三五』規劃,國務院文件也鼓勵民宿發展。城市居民小區民宿引發的糾紛大多屬民事領域,可以通過民事糾紛途徑解決。」

至於民宿管理是否需要立法,黃友靜顯得很冷靜。她認為,政府不妨先出臺文件,條件成熟了再制定規章制度,然後再考慮是否立法。

他山之石

日本

相關監管法律正式實施 民宿30年來終於走向陽光

事實上,對民宿行業消防安全、治安隱患及擾民問題,一直是各個國家政策制定者、民宿運營者比較頭疼的事情,柏林、舊金山、紐約等城市都曾對短租行業進行過限制。日本政府最終決定監管民宿的「住宅宿泊事業法」於2018年6月15日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在灰色地帶發展了30多年的日本民宿業,終於走向了陽光。

對於民宿業普遍頭疼的公安消防問題,日本消防部門規定:如果民宿經營者與客人一同居住,且客房面積小於50平米,消防要求視同普通住宅;除此以外,所有民宿必須設置與酒店相同的消防設備。

浙江

出臺關於民宿指導意見 規定單棟客房數不超15間

2017年1月5日,浙江《關於確定民宿範圍和條件的指導意見》正式實施。其中明確指出:民宿的經營規模,單棟房屋客房數不超過15間,建築層數不超過4層,且總建築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民宿的建築設施、消防安全、經營管理都需要符合一定標準,並交由相關部門發放相應經營許可或準予申報登記。

相關焦點

  • 小區開民宿 是住改商違法還是盤活閒置房
    會上,各方代表有交鋒,也有交流,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民宿更美好。  住改商違法VS盤活閒置房屋  雖然民盟成都市委會秘書長何立新在開場白中強調「民宿是一種共享經濟模式,請大家針對如何規範管理一起討論,建設性提出建議」,但座談會依然在「激烈」的發言中開啟。
  • 小區開民宿不能再灰色運營
    家住昆明市聽濤雅苑小區的張大媽很是糟心,在這個環境優美的小區已經住了7個年頭,可她卻告訴記者,最近幾年小區內的民宿、旅店逐漸增多,給她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很多煩惱。對此,連日來記者陸續探訪多個小區,發現不少都存在公寓、酒店扎堆現象,一些環境優美的風景區及一些繁華地段的小區尤甚。
  • 民宿能不能開在小區?這個會場上他們都「炸」了
    觀點爭鋒   住改商違法VS盤活閒置房屋   上午9點半,座談會正式開始。   這是一間敞亮的會議室,久違的陽光,從玻璃窗投射進來。白色的會議室四周,坐著探討民宿各方代表。會議桌上,擺放著大棗、香蕉和葡萄,氣氛輕鬆。
  • 小區開民宿,業主的權益誰保障?
    成都市民張威(化名)所在的高端小區裡由於地理位置好,民宿經營者聞風而來,最高峰開了近百家民宿。民宿如潮而起,給張威的生活帶來了明顯的影響。在600戶的小區裡,有300戶居民聯合起來抗議,保護自己的家園。一時間在網上引發熱議,到底該不該在小區裡開民宿?
  • 鄉村民宿正在盤活農村閒置宅基地
    新華社成都10月21日電(記者王立彬)作為城鄉共享經濟亮點,鄉村民宿正在盤活農村閒置宅基地,「倒逼」宅基地制度改革。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主席、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李兵弟在21日落幕的第五屆安仁論壇期間致辭說,近年來,多種利用閒置宅基地向城裡人進行租賃服務的模式都在加快探索。
  • 盤活農村閒置房 灣裡民宿產業火了
    3年前,南昌人陳亮偶然一次機會來到雷港村,便有了開一家民宿的想法。雷港村是「鋁合金村」,村民絕大多數在外創業,許多農房閒置無人打理。    「通過太平鎮和村民聯繫上後,以長租的方式租下了3棟農房。」陳亮告訴記者,他喜歡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農家屋,於是在保留農房外觀的前提上對內部進行了裝修。    讓陳亮沒想到的是,灣裡區的民宿產業發展比較快。
  • 南寧新民路一小區內存在「群租房」「住改商」現象
    南寧新民路一小區內存在「群租房」「住改商」現象業主維權一波三折 盼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陸旺 實習生 潘思琴 文/圖去年年底,南寧市新民路一小區業主反映,該小區內有人在搞「群租房」「住改商」,存在安全隱患,且未經利害關係人同意,已違反《物權法》等,業主多次向部門反映卻遭遇維權難。
  • 閒置農房變休閒民宿 春節一房難求卻也面臨考驗
    閒置農房變休閒民宿,春節期間一房難求,卻也面臨考驗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個春節假期,您在哪裡度過?有沒有感受到這兩天的一個段子:城裡不堵農村堵?  最近兩三年,一到過年,農村堵車現象普遍,有的路段甚至一堵就是幾個小時。這裡面反映出很多問題。
  • 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住宅,城裡人也可以租賃農房辦農家樂、民宿
    自新修訂《土地管理法》出臺以來,「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的政策紅利正在逐步釋放。承襲最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精神,《通知》提到「鼓勵村集體和農民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通過自主經營、合作經營、委託經營等方式,依法依規發展農家樂、民宿、鄉村旅遊等。」繼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和使用權「三權分置」之後,「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被視為農村宅基地政策的又一次制度創新。
  • 禁「住改商」民宿不合法 誰願意投資保護老房子?
    原標題:禁「住改商」民宿不合法 誰願意投資保護老房子?「江嶺北1號不做民宿了,太可惜了!」近日,廣州的文保圈子和民宿圈都在轉發「江嶺北1號」轉租的消息。因無證經營民宿被取締的「江嶺北1號」租賃合同還未到期,每月還要付租金3萬元,店主大君只好把它放到網上轉租。
  • 大喜村:盤活閒置資源發展精品民宿,助推鄉村旅遊發展
    隨著全域旅遊的發展,鄉村遊、民宿遊等新業態備受遊客青睞。嵩口鎮大喜村依託鄉村遊催熱「民宿潮」,通過盤活閒置農宅、校舍,發展精品民宿產業,讓獨具特色的民宿院落成為田園風光中最亮麗的風景。日前,記者來到大喜村雨和民宿項目現場,映入眼帘的是一棟白牆黑瓦的舊農房,工人們正忙著刷牆、鋪設房頂、房屋加固等改造工作。
  • 昆明多個小區民宿遍地「開」 「肆意生長」惹人惱
    「現在幾乎棟棟都有旅社,我住的那棟幾乎都是旅社。自從民宿出現後,每天天不亮就能聽到拉杆箱的聲音,到了半夜,還能聽到各種吵鬧聲,外地車也將小區塞得滿滿當當,陌生人進進出出,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家住昆明市聽濤雅苑小區的張大媽很是糟心,最近幾年小區內的民宿、旅店逐漸增多,給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煩惱。對此,連日來記者陸續探訪多個小區,不少都存在公寓、酒店扎堆現象。
  • 汗蒸館「藏身」居民樓引發矛盾 「住改商」不容隨便改
    10月中旬,家住迎江區菱湖南路某小區的居民向安慶晚報記者反映,他們所在小區五號樓一層的業主在樓內開了汗蒸館。不少居民認為,汗蒸館開在居民樓裡既不合理又有安全隱患。  10月20日,安慶晚報記者來到該小區,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稱,經查,汗蒸館老闆是租戶,裝修前未向物業報備。
  • 大埔西河鎮這些閒置民房被「盤活」了
    ●本報記者 劉潤濤  特約記者 劉招迎 羅文燕  走進大埔縣西河鎮北塘村,沿著景觀木道前行,多彩的格桑花在藍天白雲下迎風搖曳,古樸的玉堂公小築在花叢間若隱若現,修葺一新的民宿掩映在綠樹叢中,院子裡三五遊人圍坐一桌
  • 北京朝陽觀湖國際小區33家「住改商」一年清零
    該小區共有332戶,其中約有100戶變成了經營性場所。調查發現,只有25家在工商部門註冊,其餘則未查到註冊信息。「住改商」的現象在一些小區中頻繁出現的同時,觀湖國際小區則通過一年多努力,將小區中原有的33家「住改商」商戶全部清理,這為同樣受困於「住改商」亂象的小區提供了些許治理思路。
  • 小區加裝電梯一波三折,「住改商」業主有沒有投票權?
    小區加裝電梯一波三折,「住改商」業主有沒有投票權?近日,桂馨苑小區業主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反映,小區內「住改商」問題嚴重,居民生活受到商戶經營影響,2018年起步的加裝電梯項目受到部分「住改商」住戶的幹擾,遲遲不能動工。這個大坑背後,是小區懸而未決、持續多年的住改商問題。
  • 農家樂迎來「關門潮」,民宿增幅超400%,兩種新方式盤活閒置農房
    農村的房子就閒置了下來。這種情況在近幾年越來越多,根據數據顯示,全國農村目前至少有7000萬套在閒置狀態,面積達到3000萬畝上下,有一些村子的空房率達到了或者已經超過了35%。這些閒置的房屋其實都是農民的個人財產,空置其實就是農民個人財產的一大損失,長期無人居住,房屋易老化,雜草叢生讓人覺得實在可惜。
  • 江東觀潮|盤活閒置農房,道不盡的美麗鄉愁
    為了彌補這樣的不足,每到周末,只要單位不加班,一家三口都會傾巢出動,到附近的鄉村去走一走,住上一晚。白天賞花觀鳥,晚上賞月觀星,一家人其樂融融。慢慢地,他們結識了40多個跟他們有著同樣愛好的家庭,大家建了一個群,經常交流對各地民宿的看法,有時候還會約好來一次線下的大聚會。  民宿因平民化、平價化、親民化而廣受遊客的青睞。
  • 這還是你印象中的農民房嗎?馬岙村打造「村回」民宿群
    10月14日上午9時許,定海區馬岙街道馬岙村的村回民宿群慶和院,客人退房後保潔員金燕迅速打掃衛生、換床單被罩。盤活農村閒置房,引進第三方運營,讓昔日的小鄉村活泛起來,村民也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創業。52歲的團結村村民金燕是村回民宿的保潔員和廚師。
  • 民宿開在小區 要份清靜真難 小區內經營民宿如何監管?
    6月10日,家住成都市青羊區錦裡西路78號觀邸的業主庹翠(化名)向四川日報記者反映稱,自家被民宿「包圍」了,每天不堪其擾。記者了解到,庹翠所在的小區由於地處市中心,到達成都多個著名景點都很方便,再加上小區環境良好,因此備受民宿經營者青睞。   據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端午節期間成都市共接待遊客994.91萬人次。火爆的旅遊背後,是民宿行業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