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世外桃源」長壽山 礫緣採茶忙「明前」

2020-12-19 映象網駐馬店

映象網駐馬店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王東紅)清明節前,正是「明前」茶採摘的最佳時節。「明前」茶經過漫長的冬季,茶樹體內的養分得到充分積累,加上春季氣溫低,茶樹生長速度緩慢,因發芽數量多、芽密且壯、嫩度好、葉張厚且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茶葉無汙染等優點而倍受人們喜受。

近日,位於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長壽山的2300餘畝的茶園裡,300多名採茶工正在辛勤勞作,新發的嫩芽被一雙雙巧手收入「囊」中,進入炒茶車間,它們在炒茶師傅的手中通過多道工序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天中芽尖」、「天中紅」等駐馬店的茗茶品牌,讓廣大茶葉愛好者的味蕾得以滿足。

長壽山生態茶園由駐馬店市礫緣茶業有限公司經營管理,該公司是一家集茶葉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自3月21日開始,該公司開始嚴格按照有關要求組織附近群眾進行有序生產,平均日採鮮葉1000多斤,帶動300多人就業。

「一天下來能採二到三斤,掙個一百多塊錢沒有問題,挺好」,附近群眾李大姐告訴記者,平時在家閒著無聊,到山上採茶也不太累,一季下來還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據介紹,礫緣茶業的茶園從來不施農藥和化肥,除草全部採用人工,除過的草放在茶株之下,經過自然腐爛,分解為有機肥料為茶樹提供營養,「生態茶」就在於此。所產「天中芽尖」色澤青綠,湯色清澈,入口為澀,回味為甘,淡雅清新,香飄四溢。「天中紅」則色澤烏黑泛紅光,內質香氣濃鬱,滋味醇厚甘爽,養胃養神。

據悉,長壽山位於駐馬店城西20公裡處,毗鄰老樂山,礫巖之上,古有茶林,鄉民多壽,故稱長壽山。陸羽茶經記載,「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礫緣生態茶也因生於海拔500米以上的雲霧繚繞的高山沙礫中,汲取天地之精華,被稱為茶中極品。

此外,因長壽山三面環山、空氣清新,且山上植被茂盛,生有許多野生桃樹、櫻花等,每到春天,山花爛漫,景色怡人,走進長壽山,仿佛進入「世外桃源」,吸引著許多駐馬店市民前來賞花春遊。

相關焦點

  • 駐馬店長壽山上採茶忙(1/10)
    「茶山上,好風光,採茶人兒滿山岡……」清明節前,在駐馬店西部山區長壽山礫緣茶葉公司種植基地,傳來一陣陣歡快愉悅的歌聲,30多名採茶工一邊採茶,一邊唱歌,快樂的氣息瀰漫著整座茶場。  清明時節雨紛紛,採茶正是好時節,採摘清明茶,一定要一葉一蕊。採摘的鮮葉經過一系列工藝進而炒制的天中芽尖綠茶色澤青綠、湯色清澈、回味甘甜;天中紅紅茶香氣濃鬱、滋味醇厚、養胃養神!
  • 駐馬店有座長壽山,「桃花源」裡採「雨前」!
    駐馬店有座長壽山,「桃花源」裡採「雨前」! 位於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長壽山上的礫緣茶場, 是一家集茶葉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的 全產業鏈企業。 茶園可採摘面積達2300餘畝。
  • 明前龍井採茶記
    一如往年,驚蟄一過,福茗堂的專業團隊便開啟了精挑細選的採茶工作,雖然今年老天不眷顧茶農,但福茗堂獅峰龍井依舊堅持以保證原產地的「利」以及茶農的「和」來確保茶葉一如往昔的優質。杭州西湖龍井茶向來以「色綠、香鬱、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界。其傳統茶區「獅龍雲虎梅」以獅峰為最佳中的極品,自古以來列之為「貢茶」,在福茗堂高級茶師萬家春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進駐獅峰山腳下的龍井村開啟尋訪明前茶之旅。
  • 陽西東水山:明前春茶採摘忙
    俗話說「明前茶貴如金」,在陽西縣新墟鎮東水山,千畝茶田迎春抽芽吐綠,現在又到了一年中最好的茶葉——明前茶的收穫期。春天裡的東水山,遠處繚繞雲霧若隱若現,近處滿眼望去鬱鬱蔥蔥,茶樹錯落有致。東水山的曲河茶園,工人們都背著小竹簍穿梭在茶樹間進行採茶。據了解,採茶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他們採的「一芽兩葉」,這樣炒出來的茶品質更好。東水山茶場負責人林探:如果多摘一張茶葉,茶葉會返青。品質要上去,主要是茶芽方面來拿捏。眼下正是明前茶上市的時候,每天都有60多名茶農分散在各個茶園,開始他們忙碌的一天。
  • 2018重慶市南川區金佛玉翠興隆鎮興又緣明前茶採摘體驗節舉行
    4月3日,以「振興鄉村旅遊·發展鄉村產業」為主題,2018重慶市南川區金佛玉翠興隆鎮興又緣明前茶採摘體驗節,在南川區興又緣茶業公司舉行,多達1000多名市民朋友參加了活動,體驗採茶和制茶樂趣。興又緣總經理黃興文向領導介紹茶園發展
  • 又到一年採茶時!巢湖「明前茶」全面開採
    採茶(資料圖) 又到一年採茶時!巢湖近3萬畝生態茶園明前茶全面開採,茶園裡到處都是採茶的茶農。》》》推薦閱讀:茶葉噴農藥一喝就中毒?名詞解釋:明前茶明前茶是清明節前採制的茶葉,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時,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 東安:「千年雲霧茶谷」 茶飄香 「明前茶」一年只有十多斤成品茶,十分珍貴
    「雲霧茶最金貴的就是清明節前後採摘的『明前茶』,十斤茶青才能炒出一斤成品茶。塘家村海拔高、氣溫低,今年天氣多變、氣溫起伏較大,雲霧茶的採摘期比外面晚了5天。」胡其兵介紹道。這時候採摘的茶葉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被稱為「明前茶」。同時,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有著「明前茶,貴如金」之說。塘家山雲霧茶上佳的「明前茶」一年只有十多斤的成品茶,十分珍貴。
  • 安徽黃山:清明節前採茶忙
    正值清明前茶的採摘季,沿著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道,採摘剛剛冒出的尖芽。黃山各地茶區已進入採茶旺季 汪嚴明 攝黃山謝裕大博物館內連綿的茶園 汪嚴明 攝目前,黃山各地茶區已進入採茶旺季,不少茶園仍然缺乏採摘人手一般熟練工每天最多掙150元錢,普通的約100元。
  • 春風十裡,不如溫一壺茶,品貓山茶園的長壽之秘
    沉寂了一整個凜冬的期盼滿山滿坡的茶樹在春雨的澆灌下悄然綻出細芽,吐露清香春光美景,採茶正當時不如相約貓山茶園用一杯春茶敲響春天的大門!江津茶葉以綠茶著稱,已有400年歷史。而貓山,因山脊形似貓舉爪停駐而著稱。上世紀70年代初,貓山一帶農民在貓山上開荒種茶,形成了茶山。
  • 科普 | 什麼是春茶、頭採茶、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原來大有奧妙……
    這兩個概念並不是傳統概念,在各大名茶的國標中,對於什麼是頭採茶、頭春茶,沒有明確的定義。各個茶葉標準多是按照茶葉等級進行品質劃分的。那麼這兩個概念怎麼來的呢?頭採茶、頭春茶,是按照茶葉採摘時間進行定義的,是結合茶農的農事經驗總結出的,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也是類似的茶葉採摘時間概念。只不過是頭採茶、頭春茶進行了細分。綠茶頭採茶從二月至三月。
  • 湖北孝感粥堂裡養生餐廳:「長壽美食」的「世外桃源」
    進入粥堂裡養生餐廳大堂前,《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與《酒店新聞網》主編一行,現場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全身噴灑消毒液,逐一進行登記等。 粥堂裡養生餐廳的企業文化深深吸引了《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和《酒店新聞網》主編一行,大家拿起相機不停地拍照,仔細品味著這獨特的養生文化和長壽理念。
  • 興仁:營龍茶香滿山 明前春茶採摘忙
    領到工資,王光蓮採茶速度更快了。一大早和村裡幾個人一起從屯腳出發,沿著蜿蜒盤山路,開車四十分鐘,趕到茶葉基地開始採茶。「我在這裡摘了有十幾天了,有時候有十五六斤,有時候有十七八斤,每一天的收入有100多以上。」「明前茶,貴如金,手要輕。」
  • 石門縣:天畫羅坪採茶忙
    寨埡有機茶基地茶農忙採茶3月24日,筆者來到石門縣羅坪鄉寨埡村茶葉專業合作社有機茶基地,只見漫山遍野,一片繁忙,清明未到,茶葉飄香。這裡的採茶人早已從抗擊疫情的主陣地,步入了春茶採摘的農忙季節。從3月16日開採已有10天的時間,每天有400多人上山採茶,人均每天可得工資200元。
  • 「採茶」玩出新花樣!湖州西塞山採茶節上演「茶山情歌」
    每年三四月的時候,山花爛漫,茶樹吐綠,正是春茶開採的好時節。那條塊縱橫的茶山間,綠意濃濃,清新自然,一派山水詩意。而最引人嚮往的,則是山間低頭忙碌著的採茶姑娘,身著頭巾或簑笠,指尖在茶樹梢輕盈飛舞,繪就一幅恬淡美好的茶山圖。
  • 春到姚嶺採茶忙
    清明前一周的一個下午,我冒雨來到姚嶺茶園,這天的雨下的特別大,一改春雨細如牛毛或者春雨貴如油的本色,採茶工個個鬥笠、雨衣雨褲全副武裝的在春雨裡採茶。鏡頭拉近才見人人還都戴著防護口罩。紅宇叔說,今年疫情防控如果再晚10天復工,就會讓很多春茶無收,茶園珍惜來之不易的復工,所以,採茶工來到茶園的前半月基本都會要求在人員密集時戴口罩,除非生活需要,儘量減少人員聚集。
  • 搶摘「明前茶」!浙江杭州:統一包車接採茶工 確保龍井茶按時採摘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外地的採茶工無法及時到位,採茶準備工作遲遲不能夠開展,這可愁壞了茶農們。 村民杜寶全有5畝茶田,往年一進「明前茶」能賣到七八萬的,這是一家一年的主要收入,而今年受疫情影響,老杜原來僱的12個安徽籍採茶工一個人都沒回來。
  • 春茶香 採茶忙 龍門鄉第一屆採茶大賽舉行
    採茶大賽四川新聞網樂山3月26日訊(馮舉)春風迨蕩,茶香嫋嫋。3月23日,在峨眉山市龍門茶場,龍門鄉首屆採茶大賽在此隆重舉行,當天,來自該鄉12個村的12支代表隊共72名採茶女子在茶園中同場競技,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指尖上的「舞林爭霸賽」。峨眉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耿建華出席活動並為獲獎代表隊頒獎。
  • 春茶吐翠,新寨村民採茶忙 ——新寨村民採茶側記
    這裡因植被保護好,水肥充足,旱情影響不大,從高處放眼望去,在青山似屏,溪抱四周,連片的蔥綠中,點點散布的五顏六色,是新寨本人村民採茶忙碌的身影。「山路彎彎小路彎,一彎彎到古茶山,多少好茶我喝過,一山沒有這山香」 。村民李慧玲身著民族時裝,站在高大的古茶樹上,一邊唱著原生態本人的「採茶情歌」,一邊腰挎竹簍,雙手起起落落地在茶樹中翻舞,迅速將一片片的嫩芽攬入腰間。
  • 明前龍井為什麼這麼貴
    專注茶之本性    傾聽茶友聲音春茶很好,明前茶爭相口之,特別是久負盛名的龍井,那更是品之為幸,而真正的當地土龍井【十八棵的品種】
  • 駐馬店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原來和明藩王有關
    這樣簡單而又複雜的哲學終極問題,在盤古山得到了解答。桐柏山脈北陲,南陽盆地東緣,為泌陽縣盤古鄉地域,盤古鄉因盤古山得名,山並不高,海拔459米,不過,我們的車子沿山盤旋而上,有時依然喘著大氣。盤古山頂有盤古廟,山門上的一副對聯,寫盡了盤古的神話傳奇:人根鼻祖開闢天地萬物,盤古文化繁衍世間文明。門內正中牆上,「回來了」三個字,你會覺得無比親切,這是回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