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倭亂:第三次平壤之戰,明軍大擺鴻門宴,查將軍刀劈日本使者
1592年,在朝鮮人的千呼萬喚中,大明終於派兵進入朝鮮,和日本人直接面對面,因為之前戰略忽悠局初代局座沈惟敬的忽悠,日軍將領小西行長不知道明軍的深淺,故而遲遲沒有動兵,以至於延誤了徹底滅亡朝鮮的時機,事後小西將軍那叫一個氣,等自己這邊手忙腳亂的擺好了陣型,那邊明朝大軍也早就有了準備。
不過已經兵臨平壤城下的李如松卻遲遲沒有進攻的打算,反而再次把沈局座給派了出來,去告訴小西行長,大明皇帝已經同意了豐臣秀吉的所謂的對朝鮮領地的要求了,不日就會讓人去平壤籤訂和約。小西行長看著眼前這個忽悠了自己兩回的假藥販子沈惟敬,將信將疑,他都被騙了兩回了,要是再不長點心就真不如一頭撞死在豆腐上來的好,不過他身邊的幕僚景轍玄蘇和尚卻很高興,這老禿驢早就受不了軍營和異國他鄉的苦悶生活了,如果能和談,他不就能回家了嗎?
一高興之下,這個肚子裡面沒什麼墨水的老和尚,還吟詩一首:「扶桑戰息中華服,四海九州一家同。喜氣忽消窗外雪,乾坤春早太平花。」說實話,這個老傢伙寫的肯定不是漢詩,因為無論從那種方言上來度,小編都找不到韻腳。不過從字面上還是很能感覺得出,當時的日本人對於李如松的話還是比較相信的,大概都覺得大明不可能會為了朝鮮和自己開戰。
然而事實就是很殘酷,此時進入朝鮮的明軍已經成千上萬了,李如松也做好了和日本人打一場長期戰爭的準備,日本人吃不準李如松的底細,小西行長不斷派人前去刺探明軍的情報,然而李如松是誰,和女真人,蒙古人打了這麼多年交道,戰場上的那些虛虛實實他早就爛熟於心了,他將一部分精銳偽裝成朝鮮人,埋伏在平壤城左右,一旦有日本人出城,不管是刺探軍情還是去辦別的什麼事,只要人數不多便就地格殺,反正他們裝成了朝鮮人,也不怕日本人來興師問罪。
這一來二去,明軍殺日本探子殺得非常過癮,而日本人這邊也被殺怕了,探子們再也不敢接這種活,而知道是朝鮮人做的之後,小西將軍勃然大怒,但也沒有辦法,只有對城裡面的朝鮮人的壓迫更加嚴重了。
到了1593年的1月,眼看就快要過年了,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的新年和中國人一樣都是按農曆來過的,小西覺得可以借新年訪問的機會去試探一下明軍的底線,順便也表示一下自己對和談的誠心。於是他就擺出了自己的侍衛長竹內吉兵衛帶著20人前往順安城,這裡有李如松的副手查大受以及那個讓他恨得牙痒痒的「日本人民的老朋友」沈惟敬。
對於日本人的來意,查大受和沈惟敬都心知肚明,前者更是大擺宴席,熱情款待竹內等人,酒席宴前,查大受和沈惟敬都說了一大通「友誼地久天長」,「明日親善,同存共榮(?)」之類的鬼話,把竹內吉兵衛感動得熱淚盈眶,再加上查大受從遼東帶來的燒刀子烈酒比日本人常喝的清酒度數高得多,一下子就把竹內一群人給通通灌趴下了。就在日本人喝得醉醺醺的時候,查大受突然臉色一變,做了個手勢,屏風後面閃出了幾十個刀斧手,看到日本人,不分緣由當場砍殺,竹內吉兵衛本來喝得都快睡著了,這一下子又被嚇醒了,還沒等他說些什麼,查大受一刀便劈到了他的面門上……
鴻門宴的事情傳回平壤,小西氣得上躥下跳,你們這群大明人良心大大滴壞了!不過事已至此,他除了加固城防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明日朝鮮之戰中的第一戰,第三次平壤之戰,正式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