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薇依成入葬先賢祠的第五位女性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巴黎7月1日電 (記者 龍劍武)7月1日,法國著名政治家和女權主義鬥士西蒙娜·薇依在辭世一年後正式入葬先賢祠,成為第五位進入先賢祠的女性。

7月1日上午,在共和國衛隊護衛下,運送西蒙娜·薇依夫婦靈柩的車隊從法國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前往先賢祠。在車隊抵達先賢祠廣場後,法國政府舉行了移靈儀式,向這位在法國廣受歡迎的傑出女性最後致敬。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移靈儀式上發表演講說,西蒙娜·薇依深受法國人民愛戴。她擁有卓爾不群的人格力量,一直在為最弱勢群體爭取權益而進行正義而必要的鬥爭。

馬克龍表示,西蒙娜·薇依入葬先賢祠是全體法國人的共同心願,「我們希望她無需再等上數代人時間才進入先賢祠,因為在我們經歷的動蕩時代中,她所從事的鬥爭,她的崇高精神,她的理想信念已成為指路明燈。」

西蒙娜·薇依於2017年6月30日逝世,時年89歲。出生於法國一個猶太知識分子家庭的她曾經歷二戰中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之一。

戰後,她投身政壇,成為了法國高等司法委員會首位女性秘書長,後來在席哈克總統任內出任首個女性衛生部長,還是首位擔任歐洲議會議長的法國人。1974年,她頂住保守派壓力推動立法,促成女性墮胎合法化,成就法國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西蒙娜·薇依入葬前,共有4名女性安息於先賢祠,其中有2對夫婦同葬,分別是科學家瑪麗·居裡夫婦及化學家馬塞蘭·貝特洛與妻子蘇菲·貝特洛。另外兩人是女權作家日爾梅娜·蒂利翁和戴高樂將軍的侄女、戰後致力於慈善事業的珍娜維耶芙·戴高樂-安託尼奧茲。

建成於1791年的先賢祠位於巴黎市中心的拉丁區,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此前,已有76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獲此殊榮,其中包括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大仲馬等世人耳熟能詳的名字。(完)

相關焦點

  • 入葬先賢祠的法國作家(下)/高秋福
    進入二十一世紀,首先入葬先賢祠的作家是廣為人知的大仲馬。亞歷山大·大仲馬是法國十九世紀作家,生於一八〇二年七月,卒於一八七二年十二月。
  • 法國或有一名女性進入先賢祠 奧朗德將決定人選
    世紀法國傑出女性安葬於先賢祠的報告遞交給總統奧朗德。今年年底前,奧朗德將最終做出決定,選出一位女性進入先賢祠。應總統奧朗德要求,貝拉瓦爾於今年5月開始起草該份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此次能夠進入先賢祠的女性應該是20世紀法國傑出女性的代表,「除『踐行共和精神外』,在她的身上我們還應該能夠看到『勇氣』」。這份報告的新鮮出爐還有利於幫助法國人就如何加強先賢祠在代表和傳播法國普世價值觀上的作用進行思考。
  • 先賢祠(組圖)
    而隨著法國大革命的展開,這座教堂也脫離了原先的設計目的,於1791年成為埋葬偉人的國家先賢祠。19世紀時期,先賢祠曾兩度恢復宗教聖堂的地位,直到1885年舉行了雨果的葬禮後,才正式成為不具宗教性質的民間殿堂。他入葬後,法國政府在先賢祠正殿柱廊上方的浮雕上刻下「偉人們,祖國感謝你們」的字樣,算是完成了教堂的還俗。
  • 何人應入先賢祠? 法國總統欲求「男女平等」
    何人應入先賢祠?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的思路是,在入祠問題上應體現男女平等原則,或者說增加女性比例。因為現在安息於先賢祠的73位法國名人中只有兩名女性——居裡夫人和索菲·貝赫特洛,而後者僅以著名化學家馬賽林·貝赫特洛夫人的身份而享此殊遇。  早在今年3月份,奧朗德就曾經表示,先賢祠接納女性的時機已到。法國國家文物遺蹟中心還奉命就入祠人選問題撰寫一份報告,10月9日提交給愛麗舍宮。
  • 巴黎先賢祠前說偉人
    在它那巨大的穹頂之下,安息著數十位偉大的人物,他們是法蘭西共和國成立以來兩百多年間為國家、為民族建立過巨大功勳的不朽者,人們把他們稱為「偉人」。所以準確地說,先賢祠實際上就是偉人公墓。  法國革命爆發之際,這裡是一座剛剛落成不久的教堂,聖-熱納維耶夫大教堂。1791年,制憲議會通決議,把這座教堂改建成一座殿宇,安葬法蘭西共和新時代的偉大人物。從此。聖-熱納維耶夫大教堂便易名為先賢祠。
  • 法國傳奇女政治家西蒙娜·韋依將入先賢祠,曾爭取女性墮胎權
    西蒙娜·韋依本周日,傑出的法國政治家和女權主義鬥士西蒙娜·韋依(Simone Veil)將成為第五位進入先賢祠的女性。法新社6月29日報導,本周日(7月1日),西蒙娜·韋依將成為第五位進入先賢祠的女性。西蒙娜·韋依逝世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當時表示,要讓她長眠於先賢祠。西蒙娜韋依將與丈夫安東尼韋伊同葬。韋依1927年7月出生於法國尼斯,1974年出任政府衛生部長。
  • 法國先賢祠或將再遷入一位女性 引發傳媒大戰
    資料圖:法國先賢祠中國網9月4日訊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9月2日報導,法國先賢祠預計將遷入一位女性,但人選尚未確定。1日,大量民眾聚集在先賢祠,手舉他們喜愛的女性畫像,希望自己中意的女性能夠入選進入先賢祠。目前,先賢祠的新聞已經引起一場傳媒大戰。此前,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思考是否需要選一位女性名人遷入先賢祠內。該話題在「女性生活」網站上迅速流行起來。現在,先賢祠內只有兩位女性(共有75位),居裡夫人和索菲•貝赫特洛。
  • 大屠殺倖存者西蒙娜·韋伊下葬先賢祠,她是法國最受尊崇的女政治家
    7 月 1 日,巴黎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儀式——大屠殺倖存者、政治家、女性權益的捍衛者西蒙娜·韋伊和她的丈夫被安葬於先賢祠。這是法國人對國家英雄的禮遇,韋伊也因此成為史上第五位葬於先賢祠的女性。成千上萬名法國人請願給予她葬於先賢祠的殊榮——不超過 100 人葬在這座神聖的建築,其中包括伏爾泰、盧梭、雨果、居裡夫婦等影響了世界的名字。移葬先賢祠之前,法國政府去年為韋伊舉行了國葬。總統馬克龍在悼詞中說道:「你給我們的生命帶來了光明,這光在你心中燃燒,無人能夠奪走。」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都專門發去了唁電。
  • 先賢祠的「門檻」
    女兒留學法國、卜居巴黎已近20年了,期間,我兩度探親兼遊覽,都滿揣虔誠觀瞻了先賢祠。  先賢祠坐落於蒙馬特高地,毗鄰聖心教堂。據女兒介紹:1744年,路易十五得了一場重病,他立願:假如他能過了這一關活下來,一定要建造一座宏偉的祠堂,以謝上帝和巴黎的保護神——聖吉納維夫。結果,路易十五病癒,果然踐諾。
  • 大仲馬入先賢祠之後
    大仲馬入先賢祠之後 2003-01-06 16:51 作者:王星 2002年第52期
  • 兩獲諾獎,拒為發現申請專利,首位進入先賢祠的女性科學家
    1995年4月,在民族英雄紀念堂,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把瑪麗·居裡的骨灰安葬在了先賢祠,先賢祠內還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等在法國歷史上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瑪麗·居裡是歷史上首位因自己的成就而獲此殊榮的女性。
  • 法蘭西的魂器——先賢祠
    先賢祠門票不便宜(8歐),外觀漂亮壯觀,裡面卻無非是墓碑+介紹而已,看上去是一個大型公墓罷了。紀念價值遠大於觀賞價值,想想免費的毛主席紀念堂,感覺法國人真黑啊!幾乎所有的國內的旅遊團隊都不把它列為參觀對象:「因票價貴,興趣不大者可只看外觀不入內。」
  • 巴黎先賢祠(Pantheon)
    先賢祠,其法文名Pantheon源於希臘語,最初的含義是「所有的神」。這類的建築,通常以供奉諸神而著稱。例如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人修築的雅典巴特農神廟(Parthenon),便是供奉著這世上所有的神靈。類似的建築,義大利也有一所,也即我們所熟知的「萬神殿」。  與這倆前輩相比,巴黎的Pantheon自然是年幼了許多,但若說到聲譽,卻是一點都不遜色。
  • 先賢祠:法國大革命前後歷史名人的歸宿
    先賢祠:法國大革命前後歷史名人的歸宿巴黎先賢祠由建築師索夫洛設計,是一座挑戰建築結構極限的作品,整個建造過程歷經26年。這座建築,索夫洛用柱式結構作為包括穹頂在內的整個建築的支撐,用圓柱、三角形墩柱等不同柱子支撐的內部空間顯得格外通透,沒有實牆的阻擋,也使建築物內部的採光更加充足。
  • 數百非法移民在巴黎先賢祠示威 大多來自西非
    數以百計非法移民13日在法國首都巴黎先賢祠示威,尋求法國政府向他們提供合法身份。巴黎警方告訴路透社記者,大約200至300名非法移民當天中午試圖進入先賢祠示威,大多數人來自西非國家。大約50至60名防暴警察封鎖先賢祠入口。法新社報導,示威者當天下午遭警方驅散,離開先賢祠;警方逮捕37名示威者。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13日傍晚在「推特」寫道,佔領先賢祠入口的人群全部離開。菲利普說,法國遵循有關居留權的法規,同時「尊重公共紀念建築及其所代表的記憶」。
  • 法國「黑背心」佔領巴黎先賢祠:給我們居留身份
    據報導,受「黃背心」運動啟發,700餘名由無居留權者、待業者及流浪漢組成的自稱為「黑背心」的非法移民於7月12日突然闖進並佔領了巴黎先賢祠,他們一邊手中揮舞著文字訴求,一邊向維持秩序的警察高喊:我們要和法國總理菲利普直接對話,要政府給予我們居留身份以及住所。先賢祠裡安息著雨果、伏爾泰、盧梭、居裡夫人、大仲馬等法國偉人,是法蘭西精神的象徵。
  • 佛羅倫斯聖十字聖殿——義大利的先賢祠
    在這座140m x 40m教堂中,安葬著許多位託斯卡納地區乃至義大利最傑出的名人,據說這裡長眠著276位位義大利歷史上各領域的精英。其中最最著名的有米開朗基羅、伽利略、馬基雅維利、馬可尼、羅西尼、烏戈·福斯科洛、喬瓦尼·詹蒂萊等,還有但丁的衣冠冢。因而被稱為「義大利的先賢祠」。
  • 法蘭西組曲:《小王子》作者開闢新航線 揭秘法國先賢祠
    這裡便是法蘭西靈魂所在——先賢祠(Panthéon),裡面埋葬著法蘭西共和國自成立以來,為國家、民族建立過巨大功勳的各界人士。可以說,葬入先賢祠的條件非常苛刻,因為每一位入選者,都必須是法蘭西精神的象徵,必須受全體法國人民的認可,必須經得起歷史考驗。二百多年來,有資格葬入先賢祠的,也只有七十多位。
  • 法國先賢祠最中心並立兩位偉人墓碑,生前卻是恩怨不斷的死對頭?
    位於法國巴黎的先賢祠是法國人民紀念歷史名人的聖殿,裡面安葬了許多為法國歷史文明作出突出貢獻的先人,包括雨果、居裡夫人、伏爾泰等名人。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在法國先賢祠的最中心,安葬著伏爾泰和盧梭兩位偉人,他們兩位的墓碑位於最顯要的位置,相互面對面。
  • 南昌灣裡:洗藥湖管理處首例逝者成功入葬農村公益性公墓
    4月16日,南昌市灣裡區洗藥湖管理處首例逝者成功入葬衛東村公益性公墓。4月13日,洗藥湖管理處衛東村一程氏村民因病去世,接到報告後,處、村組殯葬信息員及紅白理事會成員第一時間趕到逝者家裡,進行殯葬改革政策宣傳,同時做好家屬工作,程氏家屬也積極支持國家殯葬改革政策,並對遺體進行火化,於4月16日入葬村級公墓,成為該處公益性公墓逝者入葬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