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發布我們可以顯眼的看到,位居在世界的長壽排行榜第一位的——日本。每次這個一發布,最引人注目的這一點,讓大家非常好奇,日本人到底都做了什麼,蟬聯位居第一。
根據資料顯示,日本的平均壽命都已經達到了89歲之高。這不僅跟他們的政策保障和醫療水平有關,還和他們獨特的生活狀態有著絕大的關係。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做到了讓人學習的地步。
那麼日本人在吃方面都做了些什麼?值得我們借鑑
第一方面:重視規劃三餐
日本人都會仔細規劃自己的三餐,定時定量。也不會出現吃得早,吃得過晚的現象。調整自己吃飯的時間來讓自己睡覺前三個小時左右,不再吃東西。這樣的行為既不會讓人產生飢餓,還足夠給了胃部消化的時間,不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幫助晚上睡覺更加舒服。
第二方面:吃的食物都是簡單加工
日本人吃的東西大多沒有大量的油去爆炒、紅燒和油炸,主要的烹飪方法都是蒸煮和生吃。即使是沙拉也是改良的僅僅放些橄欖油和少許鹽就端上了餐桌上。日料給人的感覺就是少油少鹽。儘量去保證食物本身的原汁原味。
這樣的方式可以保證食物提供的營養素的程度擴大化,對長壽有很大幫助。
第三方面:吃飯講究順序
日本的飯菜量都比較少,種類雖然沒有中國的多。但是吃飯的品種還是很豐富的。保證多元的飲食,不像我們單一的飲食量大的推出。而他們講究樣式多、分量還少,只是保障攝入的營養均衡。
他們吃飯會先從吃蔬菜開始,這樣飽腹感就會增加,還能抑制糖和脂的升高。並且吃了蔬菜就會減少吃其他的東西,再搭配一定會吃的主食,控制營養的攝入,還保證不會缺少哪個營養素出現疾病。
第四方面:吃到七分飽的標準
日本人進餐講究吃到七分飽就停止。就是吃到不會感覺到餓了就放下筷子。不會有吃的太多撐肚子的煩惱,還能保證身體飲食的狀態最佳。
日本人的飯量還不大,即使做了很多勞作或者腦力活動的人,飯量也僅僅是我們的一半這麼少。
第五方面:吃飯細嚼慢咽
日本人很少見到胖子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吃飯很慢。我們一口能吃下的東西,他們可能要花上十幾分鐘去咀嚼和吞咽。
這樣還增加了飽腹感,還防止吃得更多。適當地控制飲食,是一個保持長壽、防止衰老的方法。
第六方面:喜歡吃魚
日本人是一個海產豐富的國家,幾乎每家餐桌上都會出現魚肉的身影。他們把魚用各種做法做成飯菜,上桌。餐餐都是魚肉、雞蛋豆漿等。還吃很少的,幾乎不愛吃零食。用油的菜也不多。吃的米飯還可能是雜糧。這就不僅讓所需營養補充的很得當,還補充了很多優質蛋白。蛋白質可以增強我們的代謝能力,加快機能的運轉。攝入的還是優質脂肪,不會長胖,既能維持身材還能幫助長壽。
根據飲食可以看出,這些都是我們長此以往的生活習慣導致的現象。這些習慣有可能是跟隨我們從小到大哦,甚至老祖宗也是這麼做的。從古時候的先輩們也曾這樣做,但是受到諸多影響,開始轉變。也因為現在生活的各方面壓力以及個人習慣的造成。沒有堅持下去優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現在國人各有各的吃法,各有各的習慣。
所以,要想更加長壽,我們也可以,只要我們不斷改良我們的飲食的不好習慣,愛護我們身體,延緩我們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