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德基背後賺錢的中國人:每年賣5億多隻雞,年營收超160億

2020-12-20 商事奇談

肯德基作為遠近聞名的美式知名快餐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也已三十年,因為考慮成本問題,中國肯德基的雞肉不可能從大洋彼岸的美國運來,那麼向肯德基提供雞肉的人是誰呢?他就是聖農公司的創始人傅光明,到現在為止,聖農集團每年宰殺5億多隻羽雞,員工也已超過3萬多人。而傅光明與肯德基的關係就類似富士康與蘋果,他們都是相互依託,共同發展。

2018年,聖農集團以年營收160.4億元,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479位。回顧過去三十多年的發展,傅光明表示自己特別執著,特別專一,認為既然選擇做這生意,就做其上遊下遊。

1953年,傅光明出生於福建光澤,出生在這個年代的人都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改革開放等歷史事件,傅光明也不例外。1972年,初中畢業的傅光明選擇參軍,成為一名建築兵。因為吃苦耐勞,傅光明一路做到了副排長一職,還先後受到多次嘉獎。

上個世界八十年代,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無數人懷著發財的夢想經商下海,傅光明的心也蠢蠢欲動。於是1983年,他毅然捨棄了「鐵飯碗」,下海做起了養雞生意,而這一去也開啟了他長達36年的養雞生涯。

讓傅光明沒想到的是,第一次創業就遭受了當頭一棒。初次養雞的傅光明先是拿出了自己一部分積蓄買了600個雞蛋,因為自己不懂相關方面的技術,幾百顆雞蛋只有一顆成功孵化。不服輸的傅光明準備第二次嘗試,不過這次他並沒有繼續魯莽,而是做了不少的前期準備工作。

買入了第二批雞蛋後,傅光明也能理清其中的門道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購買的雞蛋基本上都成功孵化了,看著小雞破殼而出的樣子,傅光明心裡可謂百感交集。1983年,傅光明建立了養雞場,很快,他的第一批肉雞也長大出欄了。

因為當時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上的生活物資還是相對缺乏,所以傅光明的肉雞也就不愁賣了。隨著養雞場的名氣越來越響,傅光明賺的錢也越來越多。後來為了加大對養雞場的投入,傅光明承包了五個山頭,在山上建立了自己的養雞基地,而這也讓他一躍成為了當地的養雞大戶。

隨著傅光明養雞規模的增大,盈利也越來越多,他意識到如果全靠人工來進行生產,那麼自己將永遠做不大。1992年,傅光明通過貸款從國外引進了一條自動化雞肉加工生產線,此後傅光明的養雞事業如虎添翼,在生產線建成的當年他便大賺了200萬元。

1994年9月,傅光明與百勝餐飲集團肯德基中國公司建立長期供銷夥伴關係。此後,傅光明又與麥當勞、德克士等建立了長期供銷合作關係。與這些快餐巨頭的合作不僅讓傅光明賺錢更快了,還開啟了其養雞產業現代化之路。1999年,傅光明正式組建了聖農實業公司,屬於聖農的時代拉開帷幕。2009年10月,聖農發展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目前聖農發展總市值已達到215.55億元。

今天的傅光明,靠著養雞業以百億的個人資產被列入富豪榜單,與其他企業家喜歡大力拓展公司不同行業業務的經營方式不同,傅光明表示自己「只專注養雞,一輩子只專心做一件事就好。」

相關焦點

  • 在肯德基背後賺錢的中國人:一年賣10億根油條,被稱餐飲界富士康
    在肯德基背後賺錢的中國人:一年賣10億根油條,被稱餐飲界富士康我們都只知道富士康在幕後為蘋果公司代工,也為很多的中國品牌手機代工,看似不起眼的的行業,但是蘋果的發展離不開富士康,還有眾多小的科技公司,雖然不出名,但是對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他是肯德基背後賺錢的中國人,靠賣生菜年入4.8億
    他是肯德基背後賺錢的中國人,靠賣生菜年入4.8億對於肯德基,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吃過的人也不少。而且現在各個城市裡面都可以看到一個紅色的身影,就是肯德基的所在,如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肯德基也是很多人吃得起的東西了,有些人還覺得比較便宜。想來小編小時候,覺得吃一頓肯德基都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現在倒也是想吃就能吃了。
  • 2年營收近500億,淨利潤超20億!賺錢的麥當勞中國為啥再被賣?
    截至目前,中信股份持股麥當勞中國32%股權,以當時中信股份51.65億港元的購入價來看,22%的股權交易若完成(對應購入價為35.51億港元),不考慮3年盈利分紅以及其它因素,中信股份將獲得5.92億的投資收益。此外,中信股份還將繼續持有麥當勞中國10%的股份。
  • 賣雞開出2萬家店!做雞的餐飲品牌有多賺錢?
    在長長的榜單上,雞肉品類表現最為強勁:麥當勞以400億美元年銷售額獲得冠軍,另一炸雞品牌Chick-fil-A以113億美元位列第三。 而在國內,那些做雞的餐飲品牌也同樣賺瘋了。 6月5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榜顯示,去年中國餐飲百強營收3273.8億元,兩家做雞的巨頭百勝中國、金拱門霸榜一二名,海底撈還排在它們後面。粗略計算,二者營收之和已佔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收的1/4。
  • 麥當勞背後的中國男人:養雞身家103億,曾用600顆雞蛋孵出一隻雞
    如今,他成了站在麥當勞背後的中國男人,他的聖農集團是肯德基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麥當勞中國唯一雞肉供應商。2017年,聖農發展成為擁有500多個生產基地、年飼養白羽雞5億羽的食品王國,成為福建省肉雞飼養加工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同年,傅光明也以15億美元(103億人民幣)財富數躋身2017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 百勝中國2018年營收約560億 肯德基貢獻了70%的營收
    盤子不小,但餐飲行業的特點也造成了市場的高度分散,分散到什麼程度呢,近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排行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100家企業的營收加起來的總和,也只佔到了全國餐飲收入的5.6%,不過但從這100家企業來看,倒是體現出了品牌集中度的特性,前30%的企業佔了營收總和的75%,而排名前三的企業就佔了超過40%。
  • 一年賣出2億隻肉雞,他在麥當勞肯德基的背後,掙來上百億身家
    說到劉學景這位企業家,相信認識的人寥寥無幾,但說起洋快餐肯德基和麥當勞等品牌大家並不陌生,平時我們所吃到的炸雞翅和炸雞腿,大部分都是由他的企業所供應的。作為鳳祥集團創始人的劉學景,長期以來被媒體譽為「雞肉大王」。
  • 熊貓快餐打假背後,「假中餐」如何年賺2000億?
    但不少讀者心中肯定還有疑問,譬如——「全球最大的連鎖中餐館,為何大部分中國人從未聽說?」「既然標榜中餐,進入中國為啥菜色還要改良?」「去過美國的都說不好吃,熊貓快餐靠什麼賺錢?」華人都說難吃的熊貓快餐,一年能賺260多億當美式快餐的代表——麥當勞、肯德基們以風捲殘雲的速度在中國開店,大洋對岸的熊貓快餐也正在佔領美利堅。1983年成立至今,這家中式快餐店的身影已經遍布美國47個州,在全球擁有2000多家連鎖店,員工23000名,年營業額約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0多億元。
  • 年收入87億,肯德基背後的餐飲巨頭上市,打新股民全哭了!
    一直以來,百勝中國都被指過度依賴肯德基業務獲得增長,財報顯示,百勝中國2019年營收87.76億元,其中60.4億元來自肯德基,佔比為68.8%,另有20.54億元來自必勝客,佔比為23.4%。 作為中國第一家西式連鎖餐廳,它的出現開啟了中國人的洋快餐時代,而引進肯德基餐廳的幕後推手正是百勝中國。 開業三個月,這家前門肯德基店平均月銷售額已經做到120多萬,每天賣出炸雞1300隻,是當時全世界7700多家肯德基連鎖店之首。
  • 一個雞背後的富豪
    在雞這條產業鏈上,從孵小雞到養肉食雞,再到屠宰、加工、銷售雞肉,最後到烹飪有關雞的飯菜,每個環節都有一幫富豪。 總體來看,孵小雞的賺錢最爽——利潤率高;養殖、屠宰、加工、銷售雞肉的富——富豪的財富多;而做雞肉相關食品的,人數最多,可以說遍地是,但單個人所賺的錢可能不是很多。
  • 賣鴨比賣雞難?背後藏著這些真相
    最近,筆者聽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說法:做雞的品牌都崛起了,牛逼的品牌都在做雞。 查了下數據,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美團點評全平臺訂單量前5名,你猜是誰?華萊士、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正新雞排,全部主打雞肉產品。
  • 臺灣四大連鎖超商去年賣出現煮咖啡130億
    星巴克年賺2個資本額  翻開統一財報,統一星巴克(Starbucks)去年年營收達76.87億元,稅後淨利達7.0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更高達近20元,達19.67元;若加上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去年年營收160.77億元,稅後淨利18.72億元。
  • 最賺錢的水果店:坐擁三千多家連鎖店,年營收超60億
    別說舉步維艱的小攤販,就連因為網際網路崛起涉足生鮮的4000多家電商,盈利也是少的可憐。然而在這樣的大形勢之下,卻有家企業能夠逆流而上,甚至有人把它們的發展歷程當做整個水果零售的發展史,實力可見一斑。這家企業就是百果園,在2018年全國獨角獸中榜單,百果園也位列其中,並且成為了生鮮領域唯一一個獨角獸企業。這一切華麗的成績都得歸結於背後的創始人餘惠勇。
  • 33歲創始人身價超400億!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
    潮玩品牌爆火的背後,做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十年磨一劍,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盲盒,讓泡泡瑪特從一個雜貨格子鋪,做到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如今回看泡泡瑪特的崛起歷程,依然充滿驚嘆,沒想到王寧在一個不起眼的市場裡做出了千億市值。
  • 年賺6億,「山寨」成功逆襲!12224家門店是肯德基的2倍!
    要知道,麥當勞、肯德基如華歷史要遠遠早於它,可以說把先入為主做到極致,而且每年都在瘋狂打廣告。反觀華萊士幾乎沒打過什麼廣告,卻能成功逆襲,建立起中國人自己的快餐帝國,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一要說起,快餐這個概念,炒火的的確是外國人。
  • 老鄉雞首輪融資2億元,真功夫一年營收50億…「中國版肯德基」們的...
    到2018年,最新的數據已經顯示,早餐只佔到永和大王2017年營收的不到四分之一,正餐佔據大部分的比例,而最初靠豆漿、油條起家的永和大王,如今已經擁有60多款餐飲產品和組合。1996年,李紅和丈夫在重慶街頭開出第一家夫妻檔「鄉村雞」快餐店。到了2019年,這家「吃雞」的店,如今已經擁有了600多家直營連鎖餐廳,分布在重慶、四川、貴州、陝西、雲南、湖北、湖南等地,年接待顧客超1億人次。
  • 肯德基店為何有賣雞腿、雞翅,卻沒賣整隻雞?原因有2點
    肯德基這樣的快餐店最早是在西方國家興起的,讓中國人都特別的好奇,即使價格有些貴也都願意去買著吃,因為美食是人們無法抵擋的誘惑,更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那一份好奇心。隨後這樣的快餐店在中國各大城市都開了起來,受到所有人的喜歡,而且這樣的西式快餐成了中國孩子們心目中的最愛。說起肯德基裡邊的快餐店有一個問題,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現,肯德基店為何有賣雞腿、雞翅,卻沒賣整隻雞?原因有2點!
  • 中國最賺錢的餐飲品牌都在「做雞」
    雖說「做鴨」的上市企業要比「做雞」的多,但論更賺錢,「做雞」的品牌活得更滋潤些。據《2019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榜》數據顯示,百勝中國、麥當勞兩家雞肉品類巨頭佔據第一二的席位。粗略估計,二者營收之和已佔有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收的四分之一。所以,在國內的餐飲業,尤其是以雞肉為主的品牌,最賺錢。
  • 閱文去年營收50億掌閱19億平治信息8.6億,網文公司賺錢了?
    但 2018 年閱文集團平臺付費率從 2017 年的5.8%下降到了5.1%,月均付費用戶也從 2017 年的 1110 萬下降至 1080 萬。到了 2019 年,付費比率或將進一步下降。這和閱文集團自身的業務有著直接的關係。
  • 中國餐飲兩大巨頭營收近800億!原來他們都離不開雞
    既然吃不起豬肉,只能把目光轉向了豬肉的最佳替代品——雞。其實雞在國內的地位完全不比豬差,光看今年疫情後,做"雞"的餐飲品牌獨佔鰲頭。其中麥當勞、肯德基就搶去了80%的消費者,老鄉雞在疫情期間還獲得銀行10億元授信,正新雞排依舊開出600多家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