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網 行業動態】 今年以來醫藥股持續走高,恆瑞醫藥、藥明康德、長春高新、華海藥業等多隻醫藥股屢創新高。據悉,截至7月17日,A股恆瑞醫藥、長春高新、片仔癀等10隻醫藥股市值超千億規模。其中恆瑞醫藥衝破5000億大關後,坐穩頭把交椅,總市值高達5113.05億元。緊隨其後的邁瑞醫療,總市值4020.29億元。藥明康德截至7月17日,總市值2322.76億元。之後的智飛生物、長春高新也突破1900億,離關口近在咫尺。
醫藥(圖片來源:製藥網)
恆瑞醫藥:截至7月17日,總市值5113.0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恆瑞醫藥的主要產品涵蓋抗腫瘤藥、手術麻醉類用藥、特殊輸液、造影劑、心血管藥等眾多領域。恆瑞醫藥創新藥業務,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新藥獲批上市的節奏。特別是腫瘤、糖尿病、心血管等幾大領域,在國內同行中擁有優勢。根據2019年報,公司去年獲取創新藥製劑生產批件2個,臨床批件29個,並形象地將研發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me-too、me-better、源頭創新。大力研發投入換來碩果纍纍,恆瑞醫藥在藥品研發上的投入非常大,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恆瑞醫藥有研發人員3442人,佔員工總數的14.09%。
邁瑞醫療:截至7月17日,總市值4020.29億元
疫情之下,邁瑞醫療逆勢實現營收和淨利潤的「雙預增」,強勢表現體現了自身發展的良好狀態,同時也是對整個市場信心的提振。厚積而薄發,邁瑞醫療之所以能夠迅速出海,更多是得益於此前的積累,全球化布局、本地化運營、技術成果的顯現。
近年來,邁瑞醫療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創新水平。根據其財報,近三年來,邁瑞醫療研發人員數量由1764人增長至2019年的2508人。與此同時,研發支出持續增加,在營收不斷增長的同時研發投入佔比始終維持在10%左右的國內同行業較高水平。其中,2019年公司研發支出總額為14.66億元,同比增長15.7%。近3年,邁瑞醫療的研發投入平均佔比近10%。
藥明康德:截至7月17日,總市值2322.76億元
藥明康德作為中國大型新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自2018年「回A」以來,一直受到資本市場青睞。截至7月17日,藥明康德以2322.76億元市值排名A股醫藥股前三。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藥明康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68%,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2.49%。
藥明康德主要業務為從事小分子化學藥的發現、研發及生產多方位、一體化平臺服務,同時也從事少量的大分子生物藥業務和醫療健康科技服務等其他業務。其主要產品為合同研發服務(CRO服務)和合同生產/合同生產研發業務(CMO/CDMO服務)兩大板塊服務。藥明康德表示,公司中國區實驗室和合同研發(CRO)與生產業務(CDMO)在二季度全面恢復正常運營。同時,隨著海外客戶訂單的較快增長,以及公司產能利用和經營效率的不斷提升,公司二季度營業收入實現強勁增長。
智飛生物: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976.80億元
智飛生物是我國本土綜合實力強的民營生物疫苗供應和服務商。主營業務為疫苗、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市場領域主要為二類疫苗市場。隨著社會生活恢復正常,預計智飛生物今年二季度的業績將比一季度增長。
據悉,智飛生物今年4月28日自主研發的宜卡,藥品通用名稱為「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獲得國家藥監督局的註冊批件。該產品的上市,解決了已應用百年之久的結核菌素類產品(PPD 等)無法鑑別卡介苗接種與結核感染的難題,作為體內診斷製品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和結核病的臨床輔助診斷,宜卡目前正在全國招標。
長春高新: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904.21億元
長春高新主營業務為生物製藥及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輔以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及房產租賃等業務。公司經過多年的產業布局和研發投入,醫藥產品覆蓋創新基因工程製藥、新型疫苗、現代中藥等多個醫藥細分領域,是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長春高新近幾年的研發投入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長春高新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達到8.01%、9.14%、8.5%、7.37%、5.51%。有付出就有回報,正是近幾年較高的研發投入才使得長春高新研發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據悉,在醫藥行業,長春高新已經做到了水痘疫苗龍頭及生長激素行業前列,它的潛力似乎顯而易見。截至2019年,長春高新實現營收73.74億元,位居生物製品行業前四名,並今年在資本市場創下了上市以來512.88元(向前復權)的高點。
愛爾眼科: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821.80億元
眼科,作為專科中排名前列的「黃金賽道」,吸引著諸如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淡馬錫等一長串一線投資基金,也造就了近2000億市值的巨無霸——愛爾眼科。
據悉,圍繞眼疾手術、視光服務、屈光項目等業務,愛爾眼科通過「參與-培育-收購」的併購路徑,以及分級連鎖模式,迅速成長為全球大型眼科服務集團,市值在10年間暴漲了30倍。
雲南白藥: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330.67億元
雲南白藥四大主營業務分為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和醫藥物流四大板塊。目前來看,醫藥仍是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但經過多年發展,健康產品事業部已成為雲南白藥淨利高的部門。
雲南白藥表示,將持續推進規模和效益雙增長,但更強調有質量的穩健增長,堅持去粗取精、精準投資、精益管理的策略,在經營層面提升經營質量並改善經營性現金流,在財務層面控制負債並確保財務資源在各戰略板塊的合理配置,推動公司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康泰生物: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302.49億元
康泰生物專注於疫苗的研發和生產,是國內疫苗研發平臺豐富的企業之一。目前,公司在售的四聯苗、B肝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Hib疫苗和麻風二聯苗等5種產品,今年上半年籤發數量分別達到312.19萬支、2813.24萬支、536.05萬支、466.75萬支和528.95萬支。另外,今年4月,康泰生物完成了再融資項目,募集資金總額30億元,擬投向民海生物新型疫苗國際化產業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和補充流動資金。據悉,康泰生物,去年底市值僅566.44億元,但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在上半年達到1090.52億元,截至7月17日,總市值達到1302.49億元。
片仔癀: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103.47億元
片仔癀藥業「勇擔重任、敢為人先」的精神,源於品牌堅守數百年的工匠精神。隨著時代發展,片仔癀藥業始終堅持做好核心產品,精選道地藥材,遵循傳統工藝,保證產品質量。不忘初心古訓,用研產良藥佳品的誠心,贏得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片仔癀藥業能夠一直走到今天,也得益於一代代片仔癀人始終用工匠精神做品質的信念。
該股近期呈不斷突破新高之勢,近一個月累計有10個交易日股價刷新歷史紀錄。截至7月17日,總市值達到到1103.47億元。
甘李藥業: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033.07億元
今年6月底上市的甘李藥業,連續十多個交易日漲停,截至7月17日,總市值達1033.07億元。據悉,上市兩周公司就迎來了上千億元市值,由於公司主營重組胰島素類似物
原料藥及注射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也被業界稱為「藥中茅臺」。
但是這一勝利戰果曇花一現。7月16日、17日,股價迎來了連續兩個跌停板,截止7月21日收盤,甘李藥業的股價報收於212.52元,公司是市值跌至852.4億元,股價連續4天已經下跌了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