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醫藥股持續走高,十家藥企市值超過千億元規模

2020-12-15 中國製藥網

  【製藥網 行業動態】 今年以來醫藥股持續走高,恆瑞醫藥、藥明康德、長春高新、華海藥業等多隻醫藥股屢創新高。據悉,截至7月17日,A股恆瑞醫藥、長春高新、片仔癀等10隻醫藥股市值超千億規模。其中恆瑞醫藥衝破5000億大關後,坐穩頭把交椅,總市值高達5113.05億元。緊隨其後的邁瑞醫療,總市值4020.29億元。藥明康德截至7月17日,總市值2322.76億元。之後的智飛生物、長春高新也突破1900億,離關口近在咫尺。
 

醫藥(圖片來源:製藥網)
 

  恆瑞醫藥:截至7月17日,總市值5113.0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恆瑞醫藥的主要產品涵蓋抗腫瘤藥、手術麻醉類用藥、特殊輸液、造影劑、心血管藥等眾多領域。恆瑞醫藥創新藥業務,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新藥獲批上市的節奏。特別是腫瘤、糖尿病、心血管等幾大領域,在國內同行中擁有優勢。根據2019年報,公司去年獲取創新藥製劑生產批件2個,臨床批件29個,並形象地將研發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me-too、me-better、源頭創新。大力研發投入換來碩果纍纍,恆瑞醫藥在藥品研發上的投入非常大,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恆瑞醫藥有研發人員3442人,佔員工總數的14.09%。
 

  邁瑞醫療:截至7月17日,總市值4020.29億元
 

  疫情之下,邁瑞醫療逆勢實現營收和淨利潤的「雙預增」,強勢表現體現了自身發展的良好狀態,同時也是對整個市場信心的提振。厚積而薄發,邁瑞醫療之所以能夠迅速出海,更多是得益於此前的積累,全球化布局、本地化運營、技術成果的顯現。
 

  近年來,邁瑞醫療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創新水平。根據其財報,近三年來,邁瑞醫療研發人員數量由1764人增長至2019年的2508人。與此同時,研發支出持續增加,在營收不斷增長的同時研發投入佔比始終維持在10%左右的國內同行業較高水平。其中,2019年公司研發支出總額為14.66億元,同比增長15.7%。近3年,邁瑞醫療的研發投入平均佔比近10%。
 

  藥明康德:截至7月17日,總市值2322.76億元
 

  藥明康德作為中國大型新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自2018年「回A」以來,一直受到資本市場青睞。截至7月17日,藥明康德以2322.76億元市值排名A股醫藥股前三。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藥明康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68%,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2.49%。
 

  藥明康德主要業務為從事小分子化學藥的發現、研發及生產多方位、一體化平臺服務,同時也從事少量的大分子生物藥業務和醫療健康科技服務等其他業務。其主要產品為合同研發服務(CRO服務)和合同生產/合同生產研發業務(CMO/CDMO服務)兩大板塊服務。藥明康德表示,公司中國區實驗室和合同研發(CRO)與生產業務(CDMO)在二季度全面恢復正常運營。同時,隨著海外客戶訂單的較快增長,以及公司產能利用和經營效率的不斷提升,公司二季度營業收入實現強勁增長。
 

  智飛生物: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976.80億元
 

  智飛生物是我國本土綜合實力強的民營生物疫苗供應和服務商。主營業務為疫苗、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市場領域主要為二類疫苗市場。隨著社會生活恢復正常,預計智飛生物今年二季度的業績將比一季度增長。
 

  據悉,智飛生物今年4月28日自主研發的宜卡,藥品通用名稱為「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獲得國家藥監督局的註冊批件。該產品的上市,解決了已應用百年之久的結核菌素類產品(PPD 等)無法鑑別卡介苗接種與結核感染的難題,作為體內診斷製品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和結核病的臨床輔助診斷,宜卡目前正在全國招標。
 

  長春高新: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904.21億元
 

  長春高新主營業務為生物製藥及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輔以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及房產租賃等業務。公司經過多年的產業布局和研發投入,醫藥產品覆蓋創新基因工程製藥、新型疫苗、現代中藥等多個醫藥細分領域,是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長春高新近幾年的研發投入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長春高新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達到8.01%、9.14%、8.5%、7.37%、5.51%。有付出就有回報,正是近幾年較高的研發投入才使得長春高新研發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據悉,在醫藥行業,長春高新已經做到了水痘疫苗龍頭及生長激素行業前列,它的潛力似乎顯而易見。截至2019年,長春高新實現營收73.74億元,位居生物製品行業前四名,並今年在資本市場創下了上市以來512.88元(向前復權)的高點。
 

  愛爾眼科: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821.80億元
 

  眼科,作為專科中排名前列的「黃金賽道」,吸引著諸如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淡馬錫等一長串一線投資基金,也造就了近2000億市值的巨無霸——愛爾眼科。
 

  據悉,圍繞眼疾手術、視光服務、屈光項目等業務,愛爾眼科通過「參與-培育-收購」的併購路徑,以及分級連鎖模式,迅速成長為全球大型眼科服務集團,市值在10年間暴漲了30倍。
 

  雲南白藥: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330.67億元
 

  雲南白藥四大主營業務分為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和醫藥物流四大板塊。目前來看,醫藥仍是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但經過多年發展,健康產品事業部已成為雲南白藥淨利高的部門。
 

  雲南白藥表示,將持續推進規模和效益雙增長,但更強調有質量的穩健增長,堅持去粗取精、精準投資、精益管理的策略,在經營層面提升經營質量並改善經營性現金流,在財務層面控制負債並確保財務資源在各戰略板塊的合理配置,推動公司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康泰生物: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302.49億元
 

  康泰生物專注於疫苗的研發和生產,是國內疫苗研發平臺豐富的企業之一。目前,公司在售的四聯苗、B肝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Hib疫苗和麻風二聯苗等5種產品,今年上半年籤發數量分別達到312.19萬支、2813.24萬支、536.05萬支、466.75萬支和528.95萬支。另外,今年4月,康泰生物完成了再融資項目,募集資金總額30億元,擬投向民海生物新型疫苗國際化產業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和補充流動資金。據悉,康泰生物,去年底市值僅566.44億元,但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在上半年達到1090.52億元,截至7月17日,總市值達到1302.49億元。
 

  片仔癀: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103.47億元
 

  片仔癀藥業「勇擔重任、敢為人先」的精神,源於品牌堅守數百年的工匠精神。隨著時代發展,片仔癀藥業始終堅持做好核心產品,精選道地藥材,遵循傳統工藝,保證產品質量。不忘初心古訓,用研產良藥佳品的誠心,贏得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片仔癀藥業能夠一直走到今天,也得益於一代代片仔癀人始終用工匠精神做品質的信念。
 

  該股近期呈不斷突破新高之勢,近一個月累計有10個交易日股價刷新歷史紀錄。截至7月17日,總市值達到到1103.47億元。
 

  甘李藥業:截至7月17日,總市值1033.07億元
 

  今年6月底上市的甘李藥業,連續十多個交易日漲停,截至7月17日,總市值達1033.07億元。據悉,上市兩周公司就迎來了上千億元市值,由於公司主營重組胰島素類似物

原料藥

及注射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也被業界稱為「藥中茅臺」。 

  但是這一勝利戰果曇花一現。7月16日、17日,股價迎來了連續兩個跌停板,截止7月21日收盤,甘李藥業的股價報收於212.52元,公司是市值跌至852.4億元,股價連續4天已經下跌了28.4%。

相關焦點

  • 醫藥股TOP10出爐!恆瑞醫藥衝擊3700億市值
    目前,有5隻醫藥股市值超過千億規模,其中,醫藥股一哥恆瑞醫藥市值高達3696億元,一年暴漲超1500億;邁瑞醫療將迎市值超600億原始股解禁考驗,前三季度預計淨利潤超過35億元;藥明康德股價創近一年新高;愛爾眼科踏入千億市值行列;而雲南白藥在經歷暴跌500億後重回千億市值。此外,智飛生物、長春高新、片仔癀等市值均超過600億元。醫藥股市值TOP10
  • 大藥企為什麼喜歡波士頓?中美醫藥城市集群與估值有何不同?
    盤中最高達到86.39元每股,創近一年來歷史新高。總市值達到2445.99億元,逼近2500億元大關。這是中國醫藥上市公司千億俱樂部領頭羊的最新成績。根據E藥經理人統計,截至2017年12月31日,恆瑞領銜的中國醫藥上市公司千億俱樂部共有5名成員,包括康美藥業、復星醫藥、雲南白藥以及中國生物製藥。這5家公司的市值在中國所有醫藥上市公司總市值中佔據約15%。
  • 2020年中國市值500強榜單新鮮出爐,59家醫藥公司上榜(附榜單)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期,2020年新一期的中國公司市值500強榜單出爐。今年的榜單門檻再創新高,較2019年提高28.74億元,入圍門檻達到355.58億元。就榜單前三名的情況來看,騰訊以4.35萬億元市值位居榜首,阿里、臺積電分別以4.10萬億元、1.95萬億元的市值位居第二、第三位。
  • 兒童醫藥股競爭激烈 龍頭企業「三足鼎立」 專家:未來市場集中度...
    統計資料顯示,截至7月22日收盤,A股藥企市值過千億的已有11家。  今年以來,醫藥股總體持續走高。  未來網健康記者對11家A股兒童用藥企業的經營情況統計整理發現,兒童醫藥股TOP3分別為白雲山、華潤三九、濟川藥業,市值均超百億規模。
  • 「中藥股一哥」易主,市值暴漲近1000億!商業統方、違規遴選……中...
    此外,339家藥企曬上半年成績單:超40%業績雙跌,43家虧損,5家淨利潤超20億;目前,A股市場上有11隻醫藥股市值超千億規模,恆瑞醫藥以4962億元市值位居首位,邁瑞醫療緊跟其後;「中藥股一哥」易主,片仔癀今年以來市值暴漲近1000億,超越雲南白藥……醫藥行業一周大事件,精彩不容錯過!
  • 萬華化學股價今年漲50% 目前穩居山東市值第一股
    萬華化學股價今年漲50% 目前穩居山東市值第一股 2019-03-04 07:43:56
  • 人福醫藥:第一目標就是千億市值
    新十年的開始,在2020年1月1號時任董事長王學海發表新年致辭,主要內容概括為:(1)2019年公司經歷了至暗時刻,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化解了風險戰勝了困難,核心業務繼續快速發展,經營質量顯著提升;(2)進一步明確提出了未來繼續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並且明確了奮鬥目標就是朝著基業長青千億人福前進!
  • 首超美國,21家醫藥企業上榜500強;2020誕生22家千億企業;中國速度...
    整理 |宇哲本周(2020.8.8-8.14)重要醫療健康事件如下:國家衛健委開會,嚴打醫藥腐敗;一批品種有望進入2020版國家醫保;500強中國企業數量首超美國,4家藥企新進;中國速度!(新浪醫藥)500強中國企業數量首超美國,4家藥企新進,上藥超越BMS8月10日,《財富》雜誌發布了最新全球500強排行榜,今年共有21家醫藥企業上榜,其中4家為首度現身,分別為武田製藥、上海醫藥、BMS和賽默飛。《財富》世界500強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最著名的一個榜單,被譽為「終極榜單」。
  • 外資流入對中國醫藥股的影響_新財富網
    發布時間:2019年7月29日摘要:復盤外資對醫藥股的挖掘,不論是境外成熟市場上對優質中概醫藥股、中資醫藥股的挖掘,亦或是陸股通開通後外資對恆瑞、愛爾等的持續流入,均體現了外資對中國醫藥行業「核心資產」的推崇。
  • 第四批藥品集採倒計時 醫藥行業將加速創新轉型
    鼎臣醫藥管理諮詢總經理史立臣表示,藥品集中採購目的是擠出中間商水分,促使藥企降低採購成本和控制各項費用,在減少銷售費用同時加大產品規模擴充與研發投入。藥企也對集採政策和自身未來發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一方面藥企在加速向上遊原材料端整合,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由於集採主要針對仿製藥端,也會刺激藥企加快新藥研發,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創新領域。
  • 2020年A股誕生了多少十倍股?個股價格排名來了
    貴州茅臺年內股價走勢(截至12月18日)年內股價排名第二的是今年2月剛上市的石頭科技,其也是目前繼貴州茅臺後A股第二隻千元股。這隻科創板新股今年上市首日股價大漲逾84%,此後在科技板塊整體持續回調的形勢下股價持續逆勢上漲。
  • 經久不衰醫藥股能否捲土重來?重點關注這18隻十倍醫藥龍頭股
    同為中藥企業的片仔癀,雖然股價表現也不錯,但是從規模和產品來說,還算不上龍頭,是靠單一藥品打天下的獨特模式。 2、仿藥龍頭:600276恆瑞醫藥 市值4193億,最新價94.83元。醫藥板塊財報和股價表現最漂亮的無疑是恆瑞醫藥,這家公司對標美國輝瑞。
  • 全球銀行股市值排行榜:前十大中國佔五席
    2017中國經濟增速近年來首現回升,同比增長6.9%,GDP首次突破80萬億元。與此同時,在中國資本市場日臻完善及壯大的大背景下,銀行業上市公司的規模持續擴大,總市值以及市值增速均排名全球第一。引人矚目的是,工商銀行昨日盤中總市值超過摩根大通,成為全球市值最大銀行。
  • 易方達中小盤被投訴掛羊頭賣狗肉 3重倉股流通市值千億
    用戶認為其前五大重倉股,華蘭生物、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上海機場不屬於中小盤股票。編者查閱該產品招股說明書,該產品對中小盤股票的定義為:基金管理人每季度末對中國A股市場的股票按流通市值自小到大進行排序,累計流通市值佔A股總流通市值2/3的股票,稱為中小盤股票。 根據wind數據,一季度末,十大重倉股流通市值千億以上有3隻。
  • 2020年A股誕生了多少十倍股?個股價格大排名來了!
    貴州茅臺年內股價走勢(截至12月18日)數據來源:Wind年內股價排名第二的是今年2月剛上市的石頭科技,其也是目前繼貴州茅臺後A股第二隻千元股。這隻科創板新股今年上市首日股價大漲逾84%,此後在科技板塊整體持續回調的形勢下股價持續逆勢上漲。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石頭科技股價收於1018元/股。
  • 市值增長15萬億,白酒、醫藥與新能源車成年度「財富製造機」
    茅臺、五糧液與海天味業市值擴張3000億以上據《紅周刊》記者統計顯示,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以及增發上市等導致股本大幅變動的公司,兩市約1900家公司最新(截至12月21日,下同)市值相較於年初呈現增長,經初步核算,1900家公司總市值合計增長約為15萬億元,其中市值增長超百億元的公司有259家。
  • 市值增長15萬億 白酒、醫藥與新能源車成年度「財富製造機」
    從市值增長迅速的行業、板塊以及個股來看,《紅周刊》記者梳理發現,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醫藥與新能源汽車等大消費領域,典型的公司如茅臺、恆瑞與比亞迪等。對於市場關注度很高的「財富製造機」白酒,機構人士認為,持續穩定的業績增長已經成為白酒公司的「高質量標籤」,而在這種「良好預期」下,白酒行業未來的溢價趨勢得到強化。
  • 2019年湘籍A股總市值達近萬億元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上證指數以全年漲幅22.30%的成績交出了一份令投資者滿意的答卷,湘籍A股的總市值也達到了9939億元,逼近萬億元大關。湘財證券投顧業務部資產配置總監胡文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9年,以總股本加權平均計算,湘股板塊整體漲幅超過30%,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從個股來看,23隻個股年度漲幅超過50%,其中8隻翻番。」細數漲幅前三個股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湖南105家上市公司2019年上漲(包括零漲幅)的有78家,下跌的有27家。
  • 4家藥企新晉全球500強榜單,中國藥企兼併重組不可或缺
    (健康時報記者 趙萌萌 王永文)在8月10日發布的「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單」,4家首次上榜藥企是:武田製藥、上海醫藥、百時美施貴寶和賽默飛。「首先醫藥產業需要合併同類項,實施兼併重組,提高產業規模,減少同質化競爭,把企業做大;其次用獲得利潤,去集中經費搞研發,把企業做強」,清華大學國際生物經濟中心主任王宏廣曾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時表示,中國藥企要想做大做強,兼併重組不可或缺。
  • 港股醫藥股連續破發的潛在邏輯
    來源:雪球最近港股醫藥股IPO的賺錢效應大不如前,IPO熱度明顯下降,這既和外部大環境有關,也和創新藥行業自身的小環境有關。中美醫藥的支付體系不同,不能盲目參照美國同類藥物企業的估值,尤其是不能選擇同類藥企中估值最高的那個作為參考,同一靶點的藥物,僅美國上市公司中,往往就有好幾家在做,彼此之間市值差異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