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入局!字節跳動殺入遊戲戰場,但叫板騰訊還很難

2020-12-10 手機鳳凰網

在遊戲世界複製一個抖音?字節跳動可能才剛上路。

近日有媒體報導,知名資訊類APP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新成立了遊戲部門,專門負責旗下遊戲業務。與之前發布的休閒小遊戲不同,該部門將會著重於重度遊戲的開發——首款遊戲是與《王者榮耀》玩法相似的MOBA類手遊,當時稱有望很快推出。

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字節跳動並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但業內關於字節跳動入局遊戲的議論聲卻從未停止。

這家公司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中可謂是風頭盡出,前有6.3億買下電影《囧媽》版權,在旗下西瓜視頻免費播出,衝擊電影業;後有數個字節跳動系遊戲霸佔免費遊戲榜,成為各大榜單常客。

我們都知道,每個春節假期都是遊戲用戶增長的關鍵時期。2020年的春節假期更是與以往不同,新冠肺炎阻擋了人們外出的腳步,大多數人選擇轉戰線上,這個時候遊戲便成為了最重要的娛樂方式之一。

從社交產品開始,攜今日頭條和抖音入局的字節跳動和行業霸主騰訊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如今戰火更是蔓延至遊戲腹地,字節跳動「步步緊逼」,處處充滿著對世界遊戲霸主騰訊的挑釁意味。而今涉足重度遊戲之舉,更會讓人聯想到,未來字節跳動是否也要在新興的電競產業中分一杯羹。

騰訊雄霸的天下,字節跳動奮起直追,遊戲、電競領域真的會「變天」嗎?

01

「頭騰遊戲大戰」,

字節跳動走到了哪一步了?

要分解這場「頭騰遊戲大戰」,了解雙方目前的軍力儲備是第一步。

手握《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堡壘之夜》等一系列重磅IP的騰訊自不用多說,彼時我們還在討論它和網易究竟誰是中國遊戲行業霸主,而今隨其在近十年內的一系列海內外併購,已經成為了毋庸置疑的世界遊戲霸主。

那麼字節跳動走到哪一步了呢?

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戰疫」專題報告》數據顯示,2020春節假期期間,手機遊戲的用戶規模增量在各類型APP中突出重圍,佔據榜首。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下,遊戲產業逆勢爆發,成了短期內的受益者。

機敏的字節跳動抓住了這一契機。根據七麥數據的統計,1月25日—31日七天內,《腦洞大師》連續六天成為App Store免費遊戲榜頭名,該遊戲正是字節跳動與風眼科技聯合運營的休閒遊戲。

除了《腦洞大師》一騎絕塵外,字節跳動獨代或聯運的其他四款遊戲中,《小美鬥地主》則是春節假期前的榜首常客,《我功夫特牛》、《是特工就上100層》、《我的小家》均能在榜單TOP10中找到,且排名呈上升趨勢。

這五款遊戲都不是字節跳動自主研發,他們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於渠道——若沒有今日頭條和抖音這兩條輸送炮彈的重要渠道,這類競爭激烈的休閒遊戲或將淹沒於產品海中。

字節跳動在遊戲領域的布局,始於2018年。他們進軍遊戲行業的第一步,並非從遊戲研發上入手,而是從他們長項的直播、短視頻領域切入。2018年1月,字節跳動旗下產品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推出遊戲直播、短視頻內容,並且招兵買馬,部分主播入駐。只是好景不長,騰訊一紙訴狀,視頻平臺上《王者榮耀》等騰訊系遊戲內容被迫下架,熱門遊戲的退場讓直播熱度驟減。

出師不利的字節跳動轉戰休閒遊戲,當年10月抖音推出小程序,隨後今日頭條又正式上線小遊戲功能。然而,字節跳動的這一次嘗試仍然收效甚微,與微信的小程序遊戲相形見絀,今日頭條甚至一度關閉了iOS端的小程序入口。

據App Growing的《2018年遊戲行業買量市場洞察》顯示,年初在頭條系投放廣告的遊戲佔比51.3%,年底減至20.9%。在這種情況下,字節跳動開始發展自研遊戲。2018年10月,此前字節跳動全資收購的朝夕光年轉型成為遊戲公司。

去年2月抖音首款小遊戲《音躍球球》上線,此遊戲正是朝夕光年的自研產品,8月在字節跳動的力推下,《音躍球球》手遊霸榜數月。同時,朝夕光年也沒有錯過自走棋的風潮,也是在8月,從英雄互娛手中接過《戰爭藝術:赤潮》,並改名為《戰爭藝術:無限進化》。

除了培養研發能力外,字節跳動在遊戲領域裡也學習騰訊,開啟「商業併購」模式。2019年3月份字節跳動以1.1億收購手遊研發公司——三七互娛子公司上海墨鵾,同一時間,又購入上禾網絡45.19%股份。

除了對公司的併購,字節跳動也不忘人才招攬。同年4月前完美世界高級總監王奎武加入字節跳動,6月據《晚點LatePost》報導,字節跳動成立了一個百人團隊,開始了以自研遊戲為主的「綠洲計劃」,主要針對重度遊戲的開發。

網易遊戲旗下工作室部分員工也被字節跳動接收,目前字節跳動已經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四座城市成立遊戲業務團隊。並且在校招中,字節跳動也增設了遊戲研發相關崗位。

結合最新的報導來看,字節跳動在之後仍將在遊戲賽道不斷加碼。

02

營收、粘性、電競「大餐」在前,

字節跳動需發力重度遊戲

抖音、今日頭條等字節跳動旗下的APP早已滲透進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2019抖音數據報告》中顯示,截止到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4億,短短一年內,其日活量增加了1.5億,而抖音的對手快手的日活量為3億多。

僅僅是抖音就有如此巨大的流量,而擁有多個爆款產品的字節跳動要如何利用流量創造更多價值?眾所周知,如今的字節跳動在廣告植入、直播短視頻帶貨上已經駕輕就熟,走向市場細分、垂直形式的遊戲變現更是順勢而為。

伽馬數據發布的《2019中國遊戲產業年度報告》顯示:中國遊戲市場和海外市場出口收入整體持續增長,收入超過3100億,增幅達到10.6%。遊戲市場收入近十年只增不減,如此誘人的利益蛋糕,字節跳動很難不被吸引。

字節跳動在去年發力重點為輕鬆的休閒遊戲,其推廣方式也是通過在旗下各平臺投放廣告引流,並產生營銷聯動。同時,在遊戲的變現方式上也沒走出廣告植入的範疇,雖然短期內進行了一波流量收割,但是想要留住玩家仍需要重度遊戲這一劑猛藥。

重度遊戲往往有著高強度的用戶粘性,同時也是遊戲產業的收入大頭。同時,現在遊戲壽命的延長並非只靠簡單的遊戲運營,競技類遊戲背後的電競賽事運營,也能促使遊戲保持活力,形成較為長久的盈利保障。

作為一個孕育於遊戲的獨立產業,電競是當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體育項目之一,被普華永道評為最具收入增長潛力的體育項目。根據Newzoo《2020全球電競市場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競市場,因地制宜發展電競更是絕佳良策。

由於電競和遊戲IP的強關聯性,騰訊在這一領域更是充分掌握話語權,騰訊旗下頭部電競賽事如LPL、KPL已經成為了能夠同中超、CBA相提並論的行業巨作。字節跳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想要和騰訊扳一扳手腕,首先要有一款重度的競技類遊戲,此前提過的他們正在研發的類《王者榮耀》MOBA類手遊或將成為未來競爭的主戰場之一。

03

騰訊優勢仍不可撼動,

字節跳動翻盤道阻且長

要分解字節跳動與騰訊的恩恩怨怨由來已久,但與字節跳動這個剛起步的遊戲新人不同——騰訊遊戲早在十多年前憑藉代理、收購併自主研發多款熱門遊戲,成為全球遊戲收入排行榜首名。隨著電競在國內的開展,騰訊系電競賽事搶佔先機,一時間風光無限。

儘管在今年春節期間,字節跳動的遊戲產品們嘗到了甜頭,也讓行業上下感覺到了他們的存在,但縱觀全盤,騰訊在遊戲上的優勢仍不可撼動。《王者榮耀》伺服器崩了、《和平精英》排隊入場的背後,是《王者榮耀》在2020年1月流水過90億創下歷史新高,《和平精英》DAU突破8千萬的捷報,這樣的用戶量級和社會影響力是字節跳動即便是渠道火力全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極難逾越的大山。

和字節跳動一樣,騰訊遊戲最初奠定優勢的一大關鍵原因,也是其社交產品帶來的極高渠道價值。2019年微信的月活量已經高達11.5億,微信與QQ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的社交工具,且騰訊遊戲帳號與微信、QQ綁定,玩遊戲的同時能與好友聯絡感情,尤其在這個不能出門聚會的假期裡,與朋友「開黑」實現了「雲聚會」。

儘管字節跳動也擁有像抖音、今日頭條這樣具備一定社交屬性的產品,但他們僅僅只是具備社交屬性,比起微信、QQ這樣的社交產品還是有著天壤之別,真實用戶數據也遠不及後者。能夠觸達多少有效用戶?用戶在看完推廣內容後是否能與遊戲形成長久綁定?這些用戶具備多強的遊戲消費能力和自我傳播力?字節跳動系渠道在近年來雖然聲望很高,但落到遊戲上極有可能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場面,仍需更多時間的檢驗。

字節跳動部分產品

同時除了渠道外,騰訊在遊戲領域產業鏈完整,運營和自主研發上已經擁有了成熟的團隊,其被外界戲稱為「養蠱」的內部賽馬模式雖然會降低數量效率,但實際上大大提升了其產品的研發質量,《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作為優質的自研遊戲表現出色,而其手握《絕地求生》、《堡壘之夜》等大熱遊戲代理權,更是讓騰訊有備無患。據相關數據顯示,在遊戲研運一體的情況下,80%以上的利潤都是騰訊和網易兩家的。

在電競領域,LPL、KPL成為了騰訊旗下電競賽事的招牌,在賽事體系不斷完善下,逐漸向傳統體育賽事靠攏。並且,騰訊捏緊了遊戲與電競直播版權,目前四大遊戲播出平臺——鬥魚、虎牙、B站、快手、最大賽事運營公司VSPN身後都有騰訊的加持。國內電競市場,騰訊大包大攬、獨佔鰲頭,優勢更是無法撼動。

相比起來,字節跳動自研遊戲從零開始,研發成本高、受眾不明確、渠道效果仍待檢驗,都是橫亙在其面前的座座高山。電競方面,在騰訊的封鎖下,沒有強有力的重度遊戲做支撐,垂類產業生態尚未開始打造,連起步都沒有的字節跳動更是難言勝算。

所以,結論其實是非常清晰的,儘管字節跳動在資訊類APP和短視頻領域憑藉著創新搶得了先機,但在面向遊戲和電競市場時,字節跳動還只是一個寶寶——沒有技術優勢壁壘、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渠道壟斷式威脅,現在就拿它和行業龍頭騰訊遊戲相提並論,怕是有點欺負新人。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字節跳動在遊戲領域毫無機會。根據 Sensor Tower最新發布的數據,抖音海外版 TikTok 的 2019 年全年下載量超 7.38 億次,全球營收近 1.77 億美元,是 2018 年營收總額的五倍以上。廣闊的海外流量、遊戲出海市場,或許是字節跳動遊戲可以思考的一個方向。

一山更比一山高,橫空出世的字節跳動,在遊戲和電競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A股字節跳動系不斷壯大,流量巨頭布局遊戲...
    來源:財聯社字節跳動入局重度遊戲,有望為當前騰訊+網易佔比達80%的遊戲市場格局帶來變化,研發廠商能憑藉優質遊戲內容獲得更多變現機會。蘆鳴科技是字節跳動信息流廣告買量公司。蘆鳴科技成立於 2017 年,主營網際網路營銷,以字節跳動信息流廣告買量為主要業務。東吳證券認為,姚記科技的遊戲產品主要在字節跳動系買量,休閒遊戲《小美鬥地主》的廣告變現也來自字節跳動,而蘆鳴科技作為專業的流量運營公司,主要在字節跳動系APP進行流量經營。
  • 字節跳動vs騰訊(00700)遊戲深度對比與前瞻
    核心觀點:這篇深度報告,核心解決了以下問題:字節跳動為何要布局遊戲、字節遊戲布局戰略、字節遊戲組織架構與團隊配置、字節休閒遊戲商業模型、字節遊戲品類分布、字節跳動vs騰訊(00700)遊戲全面復盤與展望(發展軌道、品類分布、IP儲備、研運能力、出海)等。1、字節跳動為何要布局遊戲?
  • 版權、自研遊戲、賽事,字節跳動如何突破騰訊遊戲包圍圈?
    不過,字節跳動的優勢在於休閒和超休閒遊戲,收益有限。在自研重度遊戲、頭部遊戲版權、電競賽事等吸金能力強勁的業務上,字節跳動仍然剛剛起步。 字節跳動發展遊戲業務,註定逃不離騰訊的陰影。它的遊戲業務最終能做多大? 1 騰訊的包圍圈 騰訊在遊戲產業上的布局稱得上根深葉茂。
  • 字節跳動攻入騰訊腹地,拿什麼挑戰日賺20億的騰訊遊戲帝國?
    不能否認的是,遊戲的確陰差陽錯享受到了疫情帶來的流量,如果放在平時,遊戲的變現能力究竟有多強?一個鮮明的例子是,遊戲業務為騰訊和網易兩大巨頭貢獻了不少的營收。3月18日,騰訊發布了2019年度全年業績報告,其中全年總營收為3772.89億元,淨利潤為933.1億元,平均日賺2.56億元,而遊戲業務創下的營收為1147億元,佔總營收的30.4%。
  • 凱撒文化8天7板背後:字節跳動重金招攬遊戲「盟友」
    股價大漲主要受益於公司6月12日與字節跳動籤署十年長約。業內人士指出,字節跳動布局遊戲業務受到騰訊阻擊。為了迅速介入遊戲核心資源,字節跳動在流量端開出讓利空間吸引非騰訊系廠商合作,遊戲行業有望迎來一波紅利期。但與此同時,字節跳動縱有流量端優勢,但這並不能確保其未來能與騰訊一較高下。梳理歷史發現,多家網際網路巨頭早前入局遊戲,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字節跳動布局遊戲的前景,無疑需要時間檢驗。
  • 字節跳動再犯騰訊疆界!遊戲之王能否守擂千億霸業?
    目前,社交、分發、電商、文娛是TO C端的四條主賽道,其中,社交和電商的頭部玩家集中,易守難攻;而分發、文娛之下分散著搜索、資訊、視頻、直播、遊戲等多個子賽道並相互聯動,擁有著更多的機會。同為高流量的網際網路巨頭,字節跳動已對騰訊形成巨大的衝擊。
  • 海外受阻擋不住張一鳴的野心:字節跳動悄悄殺入醫療
    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公眾對於高質量健康與醫學知識科普內容的需求大幅提高,對於坐擁數個億級日活內容平臺的字節系來說,百科名醫與其生態高度互補。 過去一年,字節跳動通過投資在不斷擴充自己的疆土。再早之前,投中網曾報導過字節跳動投資了一家火鍋便利店「懶熊火鍋」,如今補齊醫療之後,不完全統計,字節跳動已經殺入了17個賽道。
  • 頻繁發力網文平臺 背後藏著字節跳動怎樣的野心?
    儘管字節跳動在海外正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但似乎並未影響到它在國內市場的擴張步伐。僅僅一周時間,便順利牽手中文在線,還拿下了塔讀文學18.9%的股權。再往前一個月,字節跳動還入股了鼎甜文化、磨鐵旗下秀聞科技,並與凱撒文化達成合作。
  • 網際網路巨頭開火!字節跳動高管炮轟騰訊:停止無理由封殺!
    截至記者發稿,騰訊方面並未就謝欣指責事項進行回應。  字節跳動早前就因飛書與騰訊發生矛盾。  2020年2月29日,飛書發布公告稱,飛書相關域名無故被微信全面封禁,並且被單方面關閉微信分享API接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謝欣喊話騰訊之際,正值有關部門強化對網際網路平臺壟斷行為的監管。
  • 多家遊戲股漲幅超15%、字節跳動入局,「疫情」下遊戲業的「異軍...
    作為具備了低投入、高回報,玩家可利用碎片化時間減壓等優勢的休閒類遊戲,在沉浸式雲社交替代碎片化娛樂方式的特殊時期,也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提到休閒遊戲,去年專注耕作休閒遊戲的字節跳動一定有姓名。2020 年春節期間,字節跳動發行的幾款休閒遊戲獲得了不錯的表現。
  • 快手、字節跳動環伺,騰訊加速整合直播平臺
    遊戲直播被稱為快手攻堅南方市場和「K3戰役」(在春節前快手日活突破3億)的利器,去年其展開一系列動作,包括籤約頭部主播、引入地方公會、上線遊戲類付費視頻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騰訊投資後,快手遊戲直播與騰訊在各項電競賽事上的合作也在增多。但快手遊戲直播是否堅不可摧?
  • 字節跳動入局車聯網,域名如何選擇?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字節跳動官網正在招聘車聯網領域的高級產品經理和高級商務經理,計劃推出自己的車輛信息娛樂系統方案,實現旗下抖音、今日頭條等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在汽車終端落地。對此,字節跳動大方承認:屬實,我們正在做一些探索,滿足車載場景的用戶體驗。
  • 成為巨頭後,字節跳動如何對抗自身重力?
    從通過今日頭條抓住移動網際網路紅利的最後一點尾巴,到推出抖音,引燃短視頻戰火,八年時間,字節跳動已經發展為擁有六萬員工、多產品線,在30個國家、180多個城市設有辦公室的龐然大物。 高速增長的同時,字節跳動與騰訊、百度等現有巨頭的競爭也在不斷升級。2020年開年後,字節跳動得更加劇烈,這家用八年時間成長為業界巨頭的年輕公司,已經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 網路遊戲行業回暖 騰訊遊戲小幅「開閘」巨頭較量再起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以宣傳「沉浸體驗、IP 新品、品類新作、全球精品、新文創實踐、雲遊戲體驗」為最大亮點的騰訊遊戲發布會是騰訊打造「雲遊戲」業務的重要一步。  遊戲業務對騰訊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遊戲業務給騰訊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也數次將騰訊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 看完堅果R2發布會,想問字節跳動堅持做手機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一方面整體銷量大幅下滑,另一方面頭部效應越發明顯,少數幾個手機品牌巨頭佔據了大部分銷量,對中小手機廠商來說「戰況」越來越殘酷。儘管智慧型手機已是一片血海,但還是有「新人」入局搏殺。例如,字節跳動收購了錘子手機,目前還在持續推出新產品。10月20日,堅果自加入字節跳動旗下之後推出了第一款旗艦手機堅果R2,售價4499元起。
  • 關於字節跳動的神話與現實
    在2013年以來的「百度遺產爭奪戰」中,字節跳動還輕鬆地擊潰了微博,成為龐大遺產的「首席繼承人」。字節跳動的崛起史,就是百度的衰落史在字節跳動崛起之前,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是「BAT」的天下——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生態系統各自佔據了一片領地。其中,騰訊的大本營是社交,阿里的大本營是電商,以上都毫無疑義。那麼,百度的大本營又是什麼呢?
  • 連續投資5家網文公司,字節跳動將給網文江湖帶來哪些變量?
    作者/抖腿少年字節跳動旗下上線剛剛半年的番茄小說已經是免費網文領域最大的玩家。根據QuestMobile公布的用戶規模千萬級玩家中,免費在線閱讀APP僅有三家入局,此前的連尚、米讀均未入榜。差不多同時,字節跳動還與中文在線達成版權合作,緊接著,又宣布投資了另一家網文平臺,塔讀文學。看起來字節跳動在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內頻頻出手。但事實上,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字節跳動就開始有針對性的收購和投資網文公司。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起,其投資的網文相關的公司包括但不限於鼎甜文化、秀聞科技、吾裡文化、閱讀無限等。
  • 進擊的字節遊戲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商業化上保持了克製冷靜的態度,這為微信贏得了用戶和口碑;但字節跳動對廣告主更加友好,相對較低的起投額、完善的商業化工具、簡單的作業系統,再加上健康的廣告生態,使得新手更樂意在字節投放。中小企業是買量市場的主力,騰訊、網易等在渠道、產品上佔優勢的巨頭很少買量。巨頭也被稱為遊戲行業正規軍,但從2019年起,「遊戲行業正規軍」也開始買量。
  • 收購中手遊被闢謠,字節跳動和遊戲大廠之間還差多少個《元神》?
    不過在路透社放出消息後不久,字節跳動官方就做出了回應,稱傳聞不屬實,隨即中手遊自己也對此消息進行了否認。在經歷了雙方的否認後,截至22日收盤,中手遊股價逐漸回落,收於3.11港元,漲幅0.97%。 過去幾年中,字節跳動與遊戲基本上毫不沾邊,不過從去年進軍遊戲行業以來,有關字節跳動和遊戲產業的新聞就多了起來。
  • 如果騰訊和字節跳動沒有在2018年鬧掰,現在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不過,上述第一個問題很快消失,因為騰訊的《刺激戰場》《全軍出擊》在2018年初發布之後,迅速奪回了大部分「吃雞」市場;後來的歷史證明,「吃雞」也絕不是手遊市場的最後一個風口。整個字節跳動的廣告商業化能力都非常強,而廣告一直是騰訊的弱項。以遊戲、電商兩大廣告主為例,去頭條系投放的效果顯然高於騰訊系,頭條系能夠提供的新流量也大於騰訊系。字節跳動的野心絕不僅限於短視頻,它也要做社交、做遊戲,而且頑強地以騰訊為頭號對標。資本市場認為,字節跳動在國內的絕大部分業務動作都是針對騰訊進行的,而且將以騰訊的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