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再加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還有人們日常的不規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被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等慢病所困擾。
我們餐桌上有幾類家常菜也是「三高患者」,因為它們高油、高糖、高鹽,經常吃與「三高」的高發有一定關係。讓我一起來瞧瞧都是什麼菜!
一、易導致「三高」的家常菜
1、水煮魚等水煮菜
水煮魚、水煮肉片等水煮菜,從名字上看似乎非常健康。然而,烹調這類菜往往需要大量油。比如,一份水煮肉片的用油量在50克以上,一份水煮魚的甚至高達幾百克,每一片肉和魚都沾滿了油。每日成年人食用油攝入量為25~30克。
更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餐館為了降低成本,可能會在油上做手腳,因此烹調這類菜餚的油即便不是口水油或地溝油,質量也不會太好,可能會選擇價格低廉的劣質油,也可能被反覆加熱利用。反覆高溫加熱會讓油脂發生反式異構等變化,可能帶來致癌風險。帶有乾鍋、幹煸、香酥等字樣的菜餚都容易出現這類問題。
2、糖醋裡脊等糖醋菜
糖醋是中國各大菜系中傳統的調料之一,在粵菜、魯菜、浙菜、蘇菜、豫菜中廣為流傳,如糖醋裡脊、糖醋魚、糖醋排骨等,它們口感酸甜,外酥裡嫩,受到不少人追捧。從名字就可以看出,糖是這類菜的主要調料之一,高糖是一大特色。
比如一份糖醋排骨的含糖量高達50~75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內,最好不超過25克。外酥裡嫩是因為經過了油炸,因此這類菜往往高油。此外,糖醋菜還有一個隱藏的特色——高鹽。
因為鹽和糖常常結伴而行。放鹽多了,只要再加一勺糖就可以緩解鹹味,使鹹味變得柔和,不刺激。而當糖的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味覺就開始麻痺,嘗不出太濃的甜味了。這時只要稍微加點鹽,就會讓甜味變得很明顯。
很多時候,糖成了鹹味的「減弱劑」。所以很多糖醋菜裡,鹽的濃度要比感覺到的含量更高。此外,魚香茄條、魚香肉絲、魚香豆腐等魚香菜也存在高油高鹽高糖的問題,應少吃。
3、番茄炒蛋等需要多次放油的菜
番茄炒蛋色彩鮮豔、酸甜可口,是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很少有人想到這道菜可能也是隱藏的含油含糖大戶。做番茄炒蛋,絕大多數人會放兩次油。炒雞蛋放一次,撈出雞蛋,再加油炒番茄,最後把炒熟的雞蛋放在炒軟出汁的番茄裡。
為了把雞蛋炒香、炒蓬鬆,往往需要加入大量油。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加入這麼多油,番茄炒蛋吃起來卻一點兒都不膩?原因在於,雞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它可以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讓這道菜不會出現盤子上沾著油的情況。除了油,喜歡甜味的人在做這道菜時還會加糖。因為番茄有酸味,能夠減弱對甜味的感覺。所以如果甜味明顯,其中糖的含量就要達到8%~10%。
比如,菜餚含糖量為10%,400克的番茄炒蛋,就含40克糖。其中一半來自於菜餚本身,但還需要再加入20克的糖。和糖醋類菜餚相似,高糖還可能帶來高鹽問題。因此,做這道菜時一定要注意少油少鹽少糖。
那麼,在飲食方面,我們應該怎麼應對「三高」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二、飲食控制好,「三高」降下來
1、少吃鹽
飲食降「三高」的第一點就是要少吃鹽,食鹽中的「鈉」能引起水鈉瀦留,導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壓升高。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正常人群每日食鹽量為6-8克,也就是一小啤酒瓶蓋。高血壓患者應控制在4克以下。
很多朋友會問,那我要怎麼計算鹽的用量呢?每天稱重也太麻煩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個粗略估算方法,比如你買500克食鹽後,記錄下購買食鹽的日期,當這500克食鹽吃完後,再記下日期,那麼你就知道這500克食鹽吃了多少天,用所吃鹽量除以吃鹽的天數,再除以家中就餐人數,就可得出人均粗略的食鹽攝入量。
2、少吃動物脂肪
研究表明高血脂和肥胖對高血壓的發生、發展關係密切。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可以少吃肥肉、豬油及動物內臟,採用植物油烹調,每天油(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的攝入量不超過1兩。可多食用海魚等優質魚類蛋白。
3、建議多吃雜糧薯類
如果腸胃好,可以考慮用雜糧薯類代替精米白面,雜糧類食物熱量低,多含有有益身體的抗性澱粉,對於血脂控制有好處,薯類如紅薯等,都是高鉀食物,對於高血壓的控制非常有益。
4、藥食同源的食材,也能輔助降「三高」
除了藥物和健康生活方式之外,很多名老中醫都喜歡通過一些食材,輔助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
葛根
據《神農本草經》載:葛根,味甘平,主消渴,具有清熱除燥,生津止渴、輔助降壓、降糖之功。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院長吳中朝教授曾介紹葛根,它具有輔助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還能幫助調理冠心病和頸椎病。
薏米
北京醫院中藥房副主任藥師葉愛軍曾介紹薏米說,薏米作為藥物中醫認為其性甘淡微寒,有健脾祛溼,利水消腫,除痺,清熱排膿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薏苡仁有降血糖、散熱、鎮痛、鎮靜,對癌細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大棗
在《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彙編》中指出:「大棗」別名「紅棗」。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廣州紅十字會醫院的營養科主任醫師譚榮韶主任曾表示,紅棗是水果類的食物,紅棗中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對降低血脂、改善腸功能、改善血管狀態有著非常好的作用。
陳皮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藥劑科副主任醫師朱海青曾介紹陳皮,陳皮在我們現代研究裡面,發覺它具有降高血壓和防止心肌梗死的一個功能,因為為什麼它能防止心肌梗死。因為它有理氣的作用,中醫的理氣作用其實是打開人的氣機,身體被瘀阻的氣機和阻塞,而且也能夠降血壓。
之前有粉絲問:老師,我能不能自己買點葛根、薏米、陳皮、大棗,在家煮茶喝。在這裡提醒大家,葛根、薏米、陳皮、大棗雖然能輔助降「三高」,但不能瞎喝。食材之間重在科學配比,不同的藥材搭配比重不同,效果也不同。如果搭配錯了,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這個時候一款經過科學配比的茶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葛根薏棗茶。以葛根、薏仁、紅棗、陳皮為主原料,還用另外1種藥材:菊花做輔助搭配,健康專家多次調配,不斷驗證效果。
有這樣一種茶能把
葛根+薏米+大棗+陳皮
四種食材的功效發揮到最大
溫馨提示:葛根薏棗茶只能起到輔助降「三高」的作用,該吃的藥請不要隨意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