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湃|任職6年後,張志安卸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2020-12-16 澎湃新聞

傳媒湃|任職6年後,張志安卸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實習生 田玉

2020-11-13 13:24 來源:澎湃新聞

11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黨政辦獲悉,擔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一職已有6年的張志安現已卸任。

學院黨政辦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張志安仍留在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工作,但未進一步透露其任職去向。

張志安11月13日下午在其微信朋友圈發表離任感言。

澎湃新聞注意到,張志安於11月13日下午,在其微信朋友圈發表離任感言稱:「2014年擔任院長以來,自認為盡心盡力,也使學院學科建設有明顯進步。現在看,進人留人方面恐怕距離期待仍有差距。經過反覆考慮,決定請辭院長,回歸教師,迎接新挑戰。祝學院越來越好!」

而在此之前,11月8日,張志安仍以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身份在汕頭大學新聞學院發表主題演講。

公開資料顯示,張志安出生於1977年4月,籍貫浙江湖州安吉,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新聞生產、新聞從業者、新媒體與社會等。

2000年7月,張志安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獲新聞學學士學位,2006年7月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獲傳播學博士學位。隨後,張志安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任教,曾任院長助理等職。

2011年7月,張志安「轉會」中山大學,赴該校傳播與設計學院任教,歷任院長助理、副教授、副院長,新聞學系主任,2014年1月聘為正教授,2014年7月起擔任院長。

值得一提的是,張志安當年也因其「國內最年輕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身份而受到傳媒界關注。

據《南方都市報》2014年11月報導,作為「70後」年輕學者,張志安在新聞學界和業界都擁有很高知名度。2014年7月,他從胡舒立手中接棒,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更成為國內最年輕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此時,距他2011年6月調任中大不過三年。「就像坐火箭一樣……」他自己也開玩笑說。

報導稱,「他的微信朋友圈裡,幾乎時刻都有新消息。約2100個聯繫人,大半來自媒體圈。其中,主流網站和報業集團總編、副總編約百人,前任和現任調查記者大概300人,學界同行200人,還有成百上千名記者,也有不少政府官員、企業人士。」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成立於2003年,設有新聞學系、公共傳播學系和創意媒體設計系,本科開設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專業,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下設新聞學、傳播學學術型碩士專業,和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授予點以及政治傳播交叉學科碩士點和博士點。

據學院官網介紹,該院以「人文新媒體、融創傳播學」為學科定位,形成了「以通識教育為基礎,以創意教育為中心,以實踐教學為重點」的辦學特色,致力於培養既具有科學及人文素養又具有應用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傳媒湃,中山大學,張志安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張志安卸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南都訊 記者董曉妍 11月13日,南都記者獲悉,曾擔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一職的張志安現已卸任。張志安2014年起擔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一職,自此已有6年時間。記者查看該院官網「現任領導」一欄顯示,目前由該院黨委書記黃毅擔任「代院長」一職。13日下午14時,張志安在其微信朋友圈發表離任感言稱:「2014年擔任院長以來,自認為盡心盡力,也使學院學科建設有明顯進步。現在看,進人留人方面恐怕距離期待仍有差距。經過反覆考慮,決定請辭院長,回歸教師,迎接新挑戰。祝學院越來越好!」
  •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
    今天做客新華日報理論抖音「@理所當然」的重磅嘉賓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傳播學會會長張志安5G影響傳播,傳媒最終會回歸更加連接的本質,本質上帶來人聯網、網際網路、物聯網的深度和連接
  •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簡介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  張志安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博士,上海市青年文聯委員、復旦大學媒介素養研究中心秘書長。2006年留校任新聞學院新聞系講師、復旦大學媒介素質研究中心秘書長;2011年7月起 ,調任中山大學。研究方向:新聞生產社會學、新聞從業者等。   曾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院長助理,這些年來,他一直在關注國內調查記者這一新興群體,最近,他還發起了國內調查記者生態的問卷調查。
  •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在今天,我們「因媒介而生活」
    封面新聞與中山大學廣東省輿情大數據與仿真分析重點實驗室籤約,將共建用戶行為交互實驗室。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出席論壇籤約儀式並發表演講。張志安教授說,在網絡化關係社會中,不能簡單地把媒介作為一種技術,要思考新技術下轉向實踐的傳播。從平臺媒體化、媒體平臺化兩方面闡述了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元技術,對整個社會交往產生的深層的革命。
  •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新聞短視頻成為新的信息增長點
    10月31日下午,作為2020長三角·紫金網絡傳播創新峰會的分論壇之一,新媒體傳播態勢研討暨第二屆太湖網絡傳播創新大會在無錫舉行。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就「短視頻業態與創新傳播策略「作主旨演講。
  •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辦新銳學院 育融創人才
    近日,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將中山大學網際網路與治理研究中心列為省內首批5個「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之一。「這是繼廣州大數據與公共傳播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後,學院獲得的第一個省級社科研究平臺。」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
  • 中山大學張志安:網際網路平臺時代重構媒體新格局
    本報實習記者 段楚婷 記者 陳靖斌 廣州報導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張志安「今天的品牌傳播需要具備三個核心要素——故事、情感以及真善美的價值觀。」8月29日,在中國經營報社和中國奧園集團聯合主辦的「對話總編輯 把準經濟脈搏——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論壇」活動上,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表示。在張志安看來,平臺在今天的消費、娛樂和社交關係中發揮重要的樞紐作用,而專業媒體要勇於承擔傳遞精神內核、弘揚價值觀的責任。
  • 中國首家直播電商研究院在穗成立 中山大學張志安教授擔任首任院長
    廣州直播電商研究院設立在中山大學,廣州市商務局支持共建,多所高校、直播電商平臺、主流媒體、直播電商資深業界專家等參與,立足廣州、服務全國,產學研相結合,為直播電商的發展建立行業標準、助力人才培養和提出政策建議。
  •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共育公共傳播人才培養的合作機制
    為適應公共傳播時代的人才培養需求,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通過10多年的探索和總結,逐步形成了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傳播人才模式。 網際網路平臺媒體化與主流媒體平臺化 網絡化社會的最新特徵是平臺社會,網際網路平臺以數據捕獲、商業表現和用戶個性需求滿足成為社會連接的基礎設施。
  • 中山大學學生公開質疑保研面試違規 學院:誤會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官網  9月13日晚,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新聞系12級本科生何子章在其個人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裡公開質疑該院新聞系保研過程,引發網絡關注。  何子章稱,他在參加完面試後,8月28日接到保研助理電話要求補交材料,保研助理在電話裡通知他,加上面試成績後的排名是新聞系保研學生中的第6名,另外有兩位同學的綜合成績在其後,分列第7和第8名。「並且我在學院辦公室也看到了那份有加上學業成績和面試成績的排名表,此份排名也不止我一人看到過,多位出入過辦公室的同學也都看到了此份表格。」
  •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代表團來訪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11月15日,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王天琪等一行五人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座談,來訪人員還包括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李豔紅、新聞系主任龔彥方、辦公室主任黃玲凌、本科教務秘書李素珍。新聞學院執行院長郭慶光、黨委書記蔡雯、副院長楊保軍、黨委副書記蒙彬、院長助理趙雲澤、教務科科長蔣秋榕等參會。與會雙方主要就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了交流討論。
  • 中山大學張志安寄語新生:大平臺、大社會、大格局
    2020年9月12日下午,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舉行2020級新生見面會,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做了題為《大平臺 大社會 大格局》的致辭,從觀察媒介行業變革的窗口、創新學術研究的基礎、保持自我更新的目標等三個層面寄語80餘名本科新生和140餘名研究生。
  • 2020年中外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會議舉辦
    10月24日上午,2020年中外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會議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舉辦,會議以「瞭望與關懷:全球疫情背景下的新聞傳播」為主題,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形式邀請了國內外多所新聞傳播院校的院長、專家學者一同展開交流研討,當天會議還同步進行了網絡直播,兩千餘人在線觀看。
  • 胡舒立上任 中山大學學生逃課只為看"新任院長"
    「新任院長胡舒立將正式上任了!」昨天起,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師生們就格外興奮。多名新聞學院的老師和學生向記者證實,今天上午,因為胡舒立要和老師座談,一些老師已經提前通知學生停課。  中山大學新聞專業一名大二學生告訴記者:「今天上午,除了外聘老師外,所有傳播學院現任教師都要去參加新院長見面會的,場面應該很隆重吧。
  •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學系主任馮原博士訪談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學系主任馮原博士訪談馮原  1964年出生於桂林。1984年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 學士;1990年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碩士;2004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博士。1992年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 教師;2004年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學系主任,副教授。
  • 大灣區研討會|張志安:國際傳播話語需要兩種創新
    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力服務廣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形象建設與國際傳播,12月21日上午,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 中大新華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為廣州打造直播電商之都獻言獻策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院長蔡照波教授、播音主持專業方向主任楊繼紅教授應邀與會研討,為廣州打造直播電商之都建言獻策。今年3月,廣州市出臺《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了五個方面16條政策創新舉措,明確了推進實施「個十百千萬」工程的目標規劃,包括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MCN機構、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等,將廣州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是全國首個直播電商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目前,廣州正在抓緊籌備6月6日至8日的首屆直播節(中國·廣州)。
  • 2020廣東中山大學面向全球招聘學院院長及學科帶頭人公告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學校學科門類齊全、學科實力雄厚。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在第四輪全國學科水平評估中,A類學科數14個,居於國內高校前列。
  • 擇校25/中山大學新傳考研考情分析
    2.學院情況介紹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成立於2003年,以「人文新媒體、融創傳播學」為學科定位,形成了「以通識教育為基礎,以創意教育為中心,以實踐教學為重點」的辦學特色,致力於培養既具有科學及人文素養又具有應用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碩士點有新聞傳播學一級碩士點、設計藝術學兩個學術碩士學位授予點。
  • 中山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陳烈教授逝世,享年80歲
    中山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陳烈教授逝世,享年80歲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官網 2018-01-17 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