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糙漢,我也喜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穿個背心擼著串兒,一大海碗的酒「咕嘟咕嘟」灌下去,別提有多爽快。朋友幾個私下聚用大海碗、紙杯子喝酒一點問題沒有,但是想要細細品嘗出葡萄酒的滋味,喝酒的杯子也很重要,本格今天就講一講葡萄酒的杯具。
本格以前參加一些宴會,宴席上的酒都相當拿得出手,可是不管酒款有幾種,宴席從頭到尾都只有一支容量小杯壁厚的普通玻璃高腳杯,這就好比不同年齡不同風格的紳士總是穿同一套服裝,而這服裝還是一套厚棉衣,不能最大限度體現出他們自身的魅力。
平時愛喝點小酒的人都知道喝葡萄酒會用玻璃高腳杯,喝日本清酒用清酒杯,殊不知不同產區的葡萄酒也有自己專用的杯子。
本格以前也以為這是品牌為了賣杯子而造出的商業噱頭,但是在品嘗多個產區之後,的確發現杯型會影響酒的氣味和口感。比如形如鬱金香的波爾多杯,杯身較高,能夠中度保留香氣,適合果味較重、酸度較低的波爾多酒;而勃艮第產區的葡萄酒酸度較高,所以就適合用開口寬闊的勃艮第杯,使酒先流過舌尖的甜味區,凸顯果味,與酸度平衡。
若是用錯杯子,還是拿波爾多和勃艮第兩個產區舉例,具有菠蘿等熱帶水果和奶油氣息的勃艮第葡萄酒,盛在波爾多酒杯後,會變成淡薄的黃瓜味和青草味,入口也會偏酸偏苦。波爾多酒中黑色莓果香氣盛入勃艮第杯中,也會散發出不和諧的酒精味,破壞了整體的平衡感。實在是可惜了兩個產區的好酒。
葡萄的品種、風土和釀酒師的功力塑造出每一瓶葡萄酒不同的性格。勃艮第葡萄酒偏酸,博若萊新酒會稍顯澀,蘇玳的酒較甜,老年份的葡萄酒苦味略重。
此處知識點 ↓
人的舌頭對酸甜苦鹹的感知區域不同,前甜後苦,外鹹內酸。而杯子的形狀和弧度會對喝酒時仰頭的角度、酒液入口時尖或圓的形狀造成差異,這些差異決定了酒入口時的流動速率、接觸口腔的深淺。因此,不同的酒款搭配不同的葡萄酒杯才會造成飲用時口感和香氣上的差異。
◆ 買什麼杯子好呢?
初學者本格推薦ISO國際標準品酒杯。這種杯子容量不大,不會突出酒的任何特點,直接展現葡萄酒原有風味,被全世界各個葡萄酒品鑑組織推薦和採用。無論哪種葡萄酒在ISO品酒杯裡都是平等的,所以這杯子猶如萬精油,什麼場合都能使用,不會出錯。
進階愛好者不用我說也知道要把圖1的6款杯子都給收藏全了。本格推薦奧地利品牌Riedel 的Sommerlier系列勃艮第酒杯和Vimum系列波爾多酒杯,這個品牌被稱為水晶杯中的勞斯萊斯,杯壁薄,質感輕盈,能最大程度感受葡萄酒的細膩。
對於高階愛好者來說,Peugeot的無情杯(Les impitoyable)也是不錯的選擇.這個牌子是不是看著很眼熟,沒錯,就是出產汽車的法國品牌標緻,它也是一家優秀的廚具生產商。
▲無情杯,大拇指和食指捏著使用,非常獨特。
喜歡波爾多葡萄酒的愛好者,也可以試試德國衛浴品牌大亨villeroy & boch的波爾多O型杯。
本格還是初學者時也不注意杯具與葡萄酒的匹配,還鬧過用紙杯子喝特級園的笑話,現在想來實在是暴殄天物。杯子再貴,和葡萄酒比起來還是毛毛雨,不如花一點錢在酒杯上,讓酒充分發揮它的魅力,當然,你要是喝特級假拉菲,用紙杯子和高級水晶杯也沒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