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蠣」害了!肥美海蠣正當季,從大海到餐桌,它們經歷了什麼?

2021-02-23 廈門晚報

又到了海蠣肥美的季節

海蠣餅、海蠣煎、海蠣面線,碳烤生蠔

……

冬季嘗鮮,當屬海蠣最銷魂

當大家品嘗鮮爽甘甜的海蠣時

是否想過它們是怎麼來的?

從大海到餐桌

它們既是大自然無私的饋贈

也是漁民伯伯們勞作的成果

20日,記者從翔安瓊頭村漁民們那裡了解到,眼下這裡的牡蠣正值收成季。記者跟著漁民出海,探訪牡蠣收割現場,感受漁民收穫的辛苦與喜悅。

今年瓊頭牡蠣肥得快

提前進入收成季

20日早上7點多,記者驅車來到翔安瓊頭村。雖然海面還籠罩著一層白茫茫的霧氣,但海邊已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一艘艘滿載海鮮的漁船不斷靠岸,這其中最多的,當屬牡蠣。

心急的商販早早地來到岸邊,等待漁民上岸後收購海鮮。

漁民們向岸邊拋錨,將船停穩,然後將一袋袋牡蠣從船上拖入海水中。漁民林海建介紹,這是在清洗和分離牡蠣。由於剛收割下的牡蠣不僅身上有淤泥,而且好幾個粘在一起,因此必須先把它們分離開來。

「今年瓊頭的牡蠣肥得早,肥得快,本月初便進入收成季了。」林海建介紹說,本地牡蠣收割將一直持續到4月。他說,一串牡蠣毛重有十多斤,能剝出一斤多的牡蠣肉。今年瓊頭村的牡蠣收成普遍不錯,比去年產量高。目前,剝好的牡蠣肉一斤批發價在14元左右,到春節期間可能漲到20元一斤。

深夜趁著退潮時出海

臉被海風吹得發麻刺痛

林海建是瓊頭漁民隊伍中的年輕面孔。今年,他與舅舅林伯卿合作養殖牡蠣,兩人一共養殖了10萬串牡蠣。

「收割牡蠣要看潮水的『臉色』。」有20年養殖牡蠣經驗的林伯卿說,收割牡蠣必須在退潮後進行,有時半夜退潮,他就得連夜出海收割。有時候海風實在寒冷,他的臉被吹得發麻、刺痛。不過,不管出門時裹得多麼嚴實,開始幹活後不久,他就熱得不斷脫衣服,脫得常常只剩一兩件薄衣服。

兩人搭檔一人鉤一人割

有時一次收割三四千斤

漁民是如何進行海上收割牡蠣的?20日上午9點多,林海建趁著還沒漲潮,駕船帶記者一探究竟。漁船不斷前行,記者看到海上插著一排排整齊的竹竿,兩排竹竿之間,掛滿了一串串黑色的牡蠣。

在海上收割牡蠣的大多是兩人搭檔,或是夫妻,或是父子,一個用彎鉤鉤住牡蠣串的中點,另一人拿著刀迅速地割斷綁在竹竿上的繩子。「收割牡蠣要與潮水賽跑,因為一旦漲潮,海水淹沒牡蠣之後,就不能再收割了。」林海建說。

眼下正值收成季,除了收割牡蠣,漁民們要幹的活還有不少。有時候客戶訂單下得多,一次要收割三四千斤的牡蠣,至少要在海上連續作業4小時。

收割後開始新一輪養殖

10萬串苗一個月內放完

「一般到了4月份,前一年養殖的牡蠣就可以收割完,然後就要著手準備新一輪的牡蠣養殖工作。」林伯卿說,4月至6月要整理海域,將舊的竹竿拔掉,插上新的竹竿。夏至過後,也就是6月左右,就要著手將牡蠣苗放入海中。

「跟收割牡蠣一樣,放苗時也要等退潮後才能進行。」林伯卿說,放苗一般要在一個月內完成。

漁民們的一番勞作,才有大家餐桌上的美味,真可謂粒粒皆辛苦!

今天晚上,大家打算吃什麼?晚報君覺得可以來一盤海蠣煎喲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 顏梅麗 編輯:林聿晶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暱稱
微信號暱稱微信號廈門日報xiamenribao廈門招考xiamenzhaokao廈門晚報xmwb597海峽生活報lifeweekly0592海西晨報haixichenbao臺海雜誌taihaizazhi廈門網xmnn-cn遇見婚戀網yujianw520

相關焦點

  • 海蠣最肥美的季節到啦!海蠣煎,海蠣餅…饞得不要不要的~
    這裡盛產蠣、蝦、青蟹、蚶、蟶、海蜈蚣等小海產品江美、龍田等村是點頭鎮重要的水產區每年冬至到次年清明節是海蠣最為肥美的時候讓我們在這個海蠣豐收的季節走進點頭的漁村,看看不一樣的海蠣.老人將長滿海蠣的竹竿放到木質的船上然後划著船往返於大海和岸之間讓人不禁聯想到老人與海的故事.
  • 海蠣最肥美的季節到了!海蠣煎,海蠣餅…一桌「滿漢全席」送給你~
    在閩南,農曆12月的海蠣最為肥美,你記憶中的海蠣是什麼味道的?今天,晚報君就來教你用它作為食材,做出一桌「滿漢全席」!  每年的農曆6月,將孵苗後的海蠣殼放入海裡,只要定期的來看看,不需要餵養,全靠大海,等到這個時節,一顆顆海蠣便長成。
  • 俗語說「涼水蠣子 熱水蛤」,清明時節又到一年蠣子最肥美時節
    住在海邊的人們一年四季都享受著大海不同的饋贈。以前,威海人想吃海鮮了,就趕小海。那時候的海,絕對的原生態,無汙染,而且只要想趕海,去了總不會空手歸。比如:想吃雀雀(俗稱釘螺,其實應該叫做錐螺)了,就到港(jiǎng)套裡撈,一般不會沒有;想吃蟹子了,合適的晚上拿著燈去照;想吃蠣子了,就到潮間帶的石頭上去敲,這時候敲下來的蠣子肉味道最為鮮美。不僅如此,據說還有強烈的壯陽作用,是男人們的最愛。除了蠣子,在潮間帶的沙裡還生活著眾多的蛤、蟶之類的貝殼類動物。退潮了,到了海邊,收穫最多的就是蛤、蠣子之類的海鮮。
  • 福安正宗的"海蠣包"和甘棠「做水蠣」的來歷
    海蠣十分「合眾」,因此與其相關的菜譜眾多,是沿海居民日常餐桌上最常見的海產品之一。其中福安甘棠鎮區街上貨真價實的正宗「海蠣包」常年不斷,更是當地市民眾所周知的一道特具風味的美食:一、如何辨別正宗海蠣包?海蠣包在福建沿海各地均有煎制,其中因地域習慣區別和人們的喜好不同,均以海蠣輔以各種蔬菜,用米漿上下夾之油炸生成。因此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其中必有海蠣,不見海蠣怎能稱之為海蠣包?
  • 天冷了,牡蠣肥美正當時!
    天冷了,牡蠣肥美正當時!冬季正是牡蠣肥美的時候,吃新鮮的牡蠣最解饞。在威海海邊的礁石上,口味純正的野生牡蠣吸引著趕海人在落潮時前來「打蠣子」。他們使用一種兩頭尖尖的小鎬,可順利地把吸附在礁石上的牡蠣摳下來,甚至可以直接撬開牡蠣殼,生吃牡蠣肉。
  • 廈門海蠣價格上漲不少 大嶝島七耳海蠣絕收
    導報訊(記者 葉鵬/文 沈威/圖)海蠣是閩南人餐桌上的美味,現在也是吃海蠣的好時節。但是,最近不少市民買菜時卻發現,海蠣價格上漲了不少。另外,備受廈門市民推崇的大嶝島七耳海蠣也處於缺貨狀態。大嶝七耳海蠣絕收海蠣普遍只有五個腮,而大嶝島產的七耳海蠣多出兩個腮,個頭雖小,口感特別鮮甜。但是,得等到明年年中才能吃上了。今年,大嶝島海蠣養殖戶郭良文家養殖的10多萬條吊蠣全部在颱風期間被「吹沒了」,現在只剩颱風後補種的2萬來條。「本來颱風前養殖的那些是為了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售賣的,現在全沒了。」
  • 它是「海中牛奶」,現在吃正當季,15塊錢買1斤,鮮嫩肥美
    它是「海中牛奶」,現在吃正當季,15塊錢買1斤,鮮嫩肥美之前去福建,吃過海蠣煎,因此就一直忘不了那個味道,確實很好吃。海蠣煎閩南語叫做蚵仔煎,是福建、潮汕地區的傳統小吃,用海蠣子、紅薯粉、雞蛋等食材一起煎成餅吃的。
  • 海蠣釣法
  • 海蠣包裡沒海蠣怎麼行?來福安甘棠街頭嘗嘗看……
    福安正宗的海蠣包和甘棠「做水蠣」的來歷 海蠣是我們沿海的主要海鮮之一,有史以來,它以鮮美的品質、豐富的營養,博得世人的喜愛。海蠣十分「合眾」,因此與其相關的菜譜眾多,是沿海居民日常餐桌上最常見的海產品之一。
  • 海蠣煎蛋,鮮香、味美又營養,常吃補鈣身體好
    要問最適合吃海蠣的季節,就在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三月期間。到了九月以後,海蠣開始專心進食,把身體養得越來越肥美,而且體內貯存了大量的「糖元」和「甜菜鹼」,這個時間段食用味道最鮮美。海蠣不僅好吃,營養也很高,素來有「海中牛奶」之美譽,是補鈣的最好食材。
  • 海蠣煎的做法,小而肥美,物美價廉,作為家常菜也是很不錯的喲!
    在閩南,就有流傳至今的經典小吃海蠣煎,幾乎無論在哪家餐廳都有這道菜。選用當地上等的「珠蠣」,加上蒜子葉,地瓜粉,雞蛋一同攪拌,然後在平底鍋裡面煎到兩面焦黃。
  • 海蠣煎,簡單家常食,濃濃家國情
    正當他為這件軍中大事犯愁時,一天,忽見水軍將領來報,說是得來了十幾筐牡蠣,鄭成功頓時撫掌大喜,吩咐手下可用這些牡蠣暫時作為軍隊口糧。反而這時手下夥夫犯了難,這肉是有了,可糧食卻已經空空如也了,整個廚房只剩下幾包番薯粉了。
  • 【寫真】海蠣正當時!來羅源的小漁村,看看海蠣的「變形記」吧~
    在羅源傳統的小漁村裡你可以品嘗到最地道的海鮮看到最傳統的漁村風光在羅源人的餐桌上,海蠣一定是個常見的食材。鮮甜肥美的海蠣不僅味道好,營養價值還很高。說到收割海蠣啊,這可不是件容易活。當地的漁民告訴我們,每天收割海蠣都沒有固定的出海時間,要想在海上收割海蠣,得看每天的潮水,只有退潮時才可以收割。
  • 泉州的海蠣煎,就在平常人家的餐桌上
    潮汕人對美食的追求,讓他們的「蠔仔烙」風靡全國,全中國人民幾乎忘了什麼是海蠣煎而就知道蠔仔烙。臺灣的海蠣煎,基本看到的都是雞蛋,海蠣較大,一盤海蠣煎沒幾顆,(臺灣人別打我,不是說你們小氣,主要說你們的煎法特別)。臺灣美食衝擊大陸市場的時候,又讓內陸人民以為那就是純正的海蠣煎。
  • 海蠣情懷
    不得不說我對海蠣從熟悉到喜愛,是從它的蠣殼開始的。         眾所周知,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從這裡開始的海上貿易活動給泉州和世界在飲食習慣、宗教信仰、建築風格上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而用海蠣殼建造的厝牆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證。而最有代表性的莫屬蟳埔村的蚵殼厝。
  • 冬季吃海鮮是肥美的季節!這家米其林餐廳,新鮮海蠣六種吃法
    說到美食,大家肯定都是戒不掉的,好吃的美食總是能夠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每個人喜好吃的美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帶來的體驗和感受也都是不一樣的。小吳喜歡吃的美食有很多,類型很多,比如海鮮類,小吳就特別喜歡。
  • 這些年來你真的把生蠔和海蠣分清楚了嗎?最難解釋的世界美食
    不過除了生蠔之外,我常吃的還有一種叫海蠣的東西,很多人說海蠣不就是生蠔嗎?"海蠣"當然不是"生蠔","海蠔"和"生蠣"看起來很像,甚至到了基本無法區分的程度,因為它們同屬"牡蠣"科。假如是真的「生蠔」那確實便宜,但這是用「海蠣」冒充的,所以價格可以用「貴」來形容,福州市場上一斤海蠣的零售價大約4元,沿海批發價低到1-2元。由於價格便宜,許多人都買了一大堆回家做飯。當然有些店不排除是店家自己分不清,進的貨是「生蠔」還是「海蠣」。
  • 福清鄉下特色農家菜,教你做一道傳統美食「海蠣煎」,滋補養生
    於是,經過我一小時的切洗燉炒,四道菜新鮮出爐,分別是:爆炒油麥菜,紅燒鯧魚,醬油炒花蛤幹,以及我們的傳統美食「海蠣煎」。作為福建沿海農村生活的居民,海鮮是必不可少的菜餚,我們這裡盛產海蟶,海蠣,以及各種海魚。海蠣作為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海產品,有著「海中牛奶」的美譽,深受家家戶戶喜愛。
  • 告別年菜「老三樣」,徐記海鮮將大海的饋贈擺上餐桌
    其實想吃有新意的年夜飯有什麼難的,你可以選擇來徐記海鮮,享受一頓色香味俱全的海鮮大餐。但吃海鮮一定要注重產地與季節,恰到好處的時節加上資源優越的產地,才能找得到最為優質、肥美的海鮮。此時最優秀的生蠔聚集在我國煙臺和法國諾曼第,等待著有緣人將它們帶走,在餐桌上一展風採,帶來一場味覺上的盛宴。提起煙臺特色,海鮮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一個靠海城市,海鮮成了其最為閃亮的名牌,而在這閃亮之中,冬季的生蠔必須擁有姓名。
  • 海蠣煎蛋的家常做法,早餐白粥加上這道菜,味道好吃的香
    海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海蠣除了海蠣餅,海蠣煎蛋,還可以做成海蠣幹用來燜飯也很好吃。在閩南,很多家庭都會趕在清明節前左右做海蠣幹,因為這個時候的海蠣肉質肥美香甜。在閩南除了常見的海蠣煎蛋以外還有海蠣炸也是和受歡迎的小吃之一,來廈門旅遊的朋友都知道蠣煎作為廈門知名小吃之一,在廈門的中山路美食街,禾祥西路,火車站商圈,瑞景商業廣場等都能夠吃到,吃過了眾多的美食,自然就熟能生巧,自己也能做了,哈哈,所以今天這道海蠣煎蛋,選用了上好的海蠣,肉肥汁多,顆粒狀的地瓜粉,韌性十足,煎的過程中,香味瀰漫整個廚房,三五閨蜜一起享受翻鍋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