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後,在文化保護方面,可以先做基礎性研究
避免盲目大拆大建,保護和承接好北部城區的歷史記憶和人文氣息
在打造文化街區、文化景觀時,應注意發揚特色,避免拾人牙慧的山寨建設
北部城區文化保護
應先做基礎性研究
獻計人
袁庭棟巴蜀文化學者
成都北部城區老舊城市形態和生產力布局改造工程(以下簡稱北改工程)全面拉開大幕。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北城區域內有哪些承載著老成都歷史記憶的文化遺存、城市風貌?該如何保護、傳承?圍繞這一命題,著名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認為,北部城區是成都歷史文化的富集區,應首先做好文化保護的基礎性研究。
「在我看來,城北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後,在文化保護方面,可以先做基礎性研究。」袁庭棟以天回鎮的民間傳說為依據,提出了這一觀點。
歷史典故稱,唐朝安史之亂期間,唐玄宗李隆基到成都避亂,剛走到現在的天回鎮,忽聞平叛捷報,立馬調馬還都。這個無名小鎮,也因「天子回頭」從此有了名號———「天回」。
袁庭棟說,實際上唐玄宗當時在成都住了一段時間,不存在還沒到成都就在天回鎮掉頭回去的說法。據他考證,「天回」原名「天隳(音同回)」。「隳」的意思是「毀壞城牆或山頭」,「就是說這裡的山勢看起來要垮了」。但是,「隳」字比較生僻複雜,後來以訛傳訛,就簡化成了「回」。加上民間傳說,天回鎮就成了「天子回頭之地」。
他還舉例說,北改工程生態文化建設重點區域「三山」中的「虎頭山」,實則為「斧頭山」,即形容山形像一把斧子。「磨刀不誤砍柴工,保護、開發之前應把真正的文化歷史遺存摸清楚,搞明白。」袁庭棟說。
談文化歷史遺存
駟馬橋可考慮設「蜀道起點」
袁庭棟梳理了幾個位於北部城區的文化歷史遺存,並根據各自特點提出了文化開發建議。
沿川陝路一線,駟馬橋是一個很重要的歷史文化地標。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到長安,就是從這裡出發。《華陽國志》說:「城北十裡有升仙橋,有送客橋,漢代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門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也。」於是後人便取司馬相如題字之意,將此橋更名「駟馬」。
袁庭棟建議說,駟馬橋是司馬相如出川到長安的起點,可以考慮在這裡設置「蜀道起點」。「古代的蜀道就是從成都經大巴山、秦嶺到陝西,經中原連通北京。因此,用象徵性的手法在駟馬橋設立『蜀道起點』很有文化意義」。
羊子山遺址比金沙遺址更久遠
從駟馬橋往北1公裡左右,川陝路左邊,有一大片現代化樓盤,地名叫羊子山。很少有人知道,這裡曾經出土過1萬多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遺蹟,比寶墩、三星堆、金沙還要早。
據袁庭棟介紹,1952年修建寶成鐵路時,人們發現了羊子山土臺。這是一個古代祭祀臺,土磚圍牆內部填土,體積達10732立方米。「這是全國發現的同時期祭壇中最大的一個」。1956年,人們又在羊子山遺址發現5個舊石器時期的實物遺蹟,時間推測在1萬~3萬年前。雖然遺址已不復存在,但可以考慮用適當的形式體現它。要讓人們知道,這裡曾孕育成都的遠古文明。
此外,明代蜀王朱椿長子朱悅熑的墓地在鳳凰山;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第一位皇帝孟知祥的「和陵」在磨盤山。一批保路運動、辛亥革命元老的墓地也在此處。
荷花池可恢復荷塘原貌
袁庭棟還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新中國成立前荷花池片區的確有一片不大的荷花池塘,還有照片為證。隨著荷花池市場調遷,完全可以考慮恢復荷花池原貌。
在天回鎮銀杏園內,還有兩位民國時期著名的藏書家嚴雁峰、嚴谷蓀父子的祠堂。其在和平街的賁園書庫藏有30萬卷古籍,5萬多卷善本。張大千、于右任等都曾在嚴家書庫居住過。現在,這些珍貴藏書已成為省圖書館的鎮館之寶。
袁庭棟還表示,金牛壩、茶店子等地都是成都抗戰歷史的見證,金牛壩就是當時的政府所在地。而在文化地標建設方面,袁庭棟建議,在火車北站區域建設一座高水平的城市雕塑,體現成都的城市精神和人文氣息。成都商報記者唐小濤
文化北改工程的著力點
獻計人
肖平成都圖書館副館長
駟馬橋、三洞橋、金牛道……如何有序傳承和有效開發城北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最核心的文化精髓?成都圖書館副館長肖平認為,北部城區處於上風上水的位置,不論古今它都是成都對外交流的必經之路。成都北部早已有過輝煌,在短時間的沉寂和發展停滯後,「北部城區復興的時刻到了」。
肖平認為,在制定規劃時,一定要認真梳理北部城區現有的文化資源和人文遺址,避免盲目大拆大建,保護和承接好北部城區的歷史記憶和人文氣息。在圍繞歷史地標打造文化街區、文化景觀,以實體形式呈現成都北部歷史文化時,尤其應注意發揚特色,避免拾人牙慧的山寨建設。
例如,成都原是一座水城,水文化和橋文化都有深厚積澱。在三洞古橋和駟馬橋的打造上,可根據歷史記載,儘可能恢復歷史原貌。而昭覺寺自古被稱為「川西第一叢林」,所以在打造昭覺寺片區時,可在禪文化方面著力。而李劼人《死水微瀾》中的天回鎮川西民俗風貌,通過小說已經深入人心,在打造天回古鎮時就可突出其川西風情特色。
此外,鳳凰山一帶自古以來都是郡守官員春季踏青時的遊覽勝地,也是祭祀、狩獵和喪葬之地,包含有完全不同於其他區域的文化元素。北部城區現有的植物園和動物園,可以借北改工程的大好時機,從歷史文化的層面重新加以打造,使每個城市都有的普通的動物園、植物園,在成都呈現不一樣的特色。
肖平認為,經歷北改工程之後,北部城區必將涅槃高飛。而文化,正是北改工程的著力點。
成都商報記者 程啟凌
熱線
成華市民關注北改工程一個半小時來電109個
86613333-1今日直通金牛區
昨日,成華區發改局、區交通和市政局、區建設局有關負責人值守本報熱線86613333-1,一個半小時內,僅成華區市民的電話就有109個。成華區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北改工程將採取「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的模式。成華區今年將實施100個院落改造,內容包括道路平整、垃圾處理、立面整治等。
今天9:30~11:00,本報熱線86613333-1繼續開通,金牛區建交局、區規劃分局等部門將詳細解答區域內北改工程的各種問題。
成都商報記者肖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