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5家保險中介機構被清退

2020-12-21 杭州日報

  本報訊 (記者 方秀文)2011年伊始,中國保監會就下發一號文件,要求清理整頓保險中介機構。如今2個半月過去了,各地保監部門陸續發布階段性整頓結果,包括我省五家保險中介機構等都在被清退之列。令人意外的是,這些被清退的保險中介機構裡有些竟是「自行解散」的。更令人吃驚的是,有些保險代理公司「自行解散」的藉口竟然是「保險公司不講信譽」。

  開業五年

  溫州首家保險代理公司解散

  今年1月6日,中國保監會下發2011年一號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大保險公司中介業務違法行為查處力度清理整頓保險代理市場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重點檢查保險公司利用中介業務和中介渠道弄虛作假、虛增成本、非法套取資金等突出問題。本月中旬,浙江、河南、上海、四川等地保監部門陸續公布整頓結果,浙江保監局一口氣註銷了五家保險中介機構的許可證,其中就包括號稱溫州首家保險代理公司的溫州永邦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溫州永邦」)。

  根據浙江保監局網站提供的信息,五家被清退的保險代理公司有三家是因為「逾期未換證」,另兩家則是因為「自行解散」,其中包括最早於2005年7月成立的「溫州永邦」,它的保險代理許可證今年7月份才到期。但到了去年5月份,該公司就已陷入了向保監會申請動用10萬元營業保證金的尷尬境地。

  記者昨日致電「溫州永邦」在某招聘網站留下的電話,已經無人接聽。該網站遺留的企業簡介顯示,該公司是溫州一家以高起點、高標準、規範化運作為目標的保險中介代理機構,公司的定位是成為一家虛擬的保險超市……憑藉專業和誠信贏得企業和個人客戶的長期信任,成為客戶購買保險的首選諮詢顧問。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8年8月份才成立、同樣立志於做保險超市的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卻在短短兩年時間裡網點遍布16個省120多個地市縣,成為「2010年度最具投資價值的保險中介」。

  環境突變

  業內人士暢談保險中介「錢途」

  去年,保監會下發84號文件《關於改革完善保險營銷員管理體制的意見》,被視為保險業產銷分離、保險營銷邁向專業化的一大信號。我省首家壽險公司信泰人壽就據此,於今年2月獲批成立了浙江聯創保險銷售公司。但是,一家五年前就有志於做保險超市的保險代理公司,卻在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溫州,自行解散了。與此同時,中國太保控股的嘉興泰寶保險代理有限責任公司,也「自行解散」了。

  「你怎麼找到我的?我們也早就不做保險代理了。」記者昨日從網上偶然找到杭州一家保險代理公司負責人,本想了解些保險代理機構現狀,結果被告知他們也早已退出該領域。

  「我們當初費了多大勁成立保險代理公司,可發現根本沒法做業務。」該負責人認為,保險公司賣的不是保險,而是信譽,可時間不長,他卻發現保險公司竟然不跟他講信譽,「我們本來以為掌握一些資源,保險代理很好做,但保險公司不跟你講信譽,怎麼做?」

  「這個行業現在是難做了。」一位從事保險代理業務多年的資深人士昨日告訴記者,很多人都以為掌握很多客戶資源好做保險代理,但實際上,超過九成以上的保險代理公司,90%以上的業務都集中在車險。「以前保險公司給高佣金率還好做點,但自從監管部門開始管控保險公司給代理的返傭率,像我們公司,一個月做50萬的車險,成本開支要兩三萬,利潤可能只有一萬元,你怎麼可能賺錢?」

  該人士指出,一些保險公司因為領導層變動頻繁,是會做出不兌現保險代理承諾,甚至偷派公司業務員搶保險代理機構客戶的情況,但保險代理機構本身業務單一也是一大問題。

相關焦點

  • 46家保險機構設65家保險中介 「去中介化」是偽命題?
    截止2019年5月5日,共有46家保險機構設立或收購了65家保險中介機構,包括銷售公司、代理公司、經紀公司3種類型,從出資方來看,財險公司有28家,人身險公司18家。從保險公司積極擁抱保險中介的姿態來看,「去中介化」至少在現在依然是個偽命題。
  • 多方發力保險中介 30家險企成立了35家中介機構
    截至7月中旬,今年共有18家保險中介機構獲批,包括15家經紀公司,3張代理牌照(見表一)。同時,網際網路巨頭也不斷加碼保險中介市場,以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蘇寧、小米、新浪、網易等為首的巨頭們也已逐一申請並獲批保險相關牌照。
  • 保監會公布保險中介行政處罰情況 40家機構被罰
    保監會公布保險中介行政處罰情況 40家機構被罰 2005年09月10日 09:00
  • 57家保險中介受罰 四川開出193萬元罰款
    萬元,涉及57家保險中介。  按月份比較,2018年1月份的監管力度最大,監管部門合計對23家保險中介機構進行了處罰,罰款金額291.5萬元;從地域上看,四川保險監管部門處罰力度最大,合計對6家保險中介機構、1位相關負責人分別罰款191萬元、2萬元,合計罰款193萬元,遠超2月份所有保險中介全月的被罰金額。
  • 一季度半數罰單劍指保險中介
    其中,保險專業中介收到的罰單數量佔到半數。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針對保險專業中介下發的114張罰單中,涉及72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分別包括12家保險經紀公司、22家保險公估公司、36家保險代理公司、12家保險銷售公司,其中北京聯合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和華康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及分公司最為突出,分別領到7張罰單和5張罰單,其餘中介機構領到的罰單均在1-2張。
  • 今日頭條將要賣保險 正在尋求可收購中介機構
    金融界保險從權威人士了解到,今日頭條已經多次向監管機構諮詢保險牌照事宜,明確從事保險中介業務。由於保險中介牌照申請的時間比較長,今日頭條更傾向於去收購一家中介公司。   據權威人士透露,保險中介牌照申請都需要經過當地監管局審核,然後上報保監會中介部,最後保監會籤字蓋章以後才算申請成功。目前,京東、網易等機構都在申請保險中介牌照,但是在當地保監局都還沒有過審。該人士還透露,百度在申請保險牌照時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甚至和監管局都溝通的差不多了,最後收購了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 165家中介機構收近3000萬罰單:撤銷任職 停1年新業務
    本文共5節:①被罰中介TOP20:4家代理超百萬,5家經紀超50萬,1家公估超10萬,還有機構被停新業務1年②中介罰款重災區,仍是中介機構③監管分局開半數罰單,「監管到人」,「從細從嚴」已是趨勢經紀公司罰款TOP5:4家被罰超百萬2019年,25家經紀公司被監管機構開出罰單,被罰款最高的5家公司全年被罰金額大於50萬。其餘多數經紀公司的全年罰款普遍在10萬元以下,主要是與代理公司相比,經紀公司的單張罰款金額普遍較小。
  • 56家保險中介虛構業務虛開發票2.4億元
    在2011年保險代理市場的清理整頓中,保監會共查處違法違規機構269家次,對121家保險中介機構和25名中介管理人員行政罰款339.5萬元,吊銷業務許可證24家。    據悉,鑑於保險代理市場呈現機構多、規模小、市場格局比較混亂的局面,保險代理機構與保險公司相互勾結、違法違規的問題普遍而嚴重。
  • 湖南省保險行業協會開展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創新項目評選活動
    近年來,湖南省保險專業中介市場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其作為保險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促進保險業轉型發展,助力保險業改革創新的重要使命,在參與社會治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民生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銷售保險產品、改進保險服務、提高市場效率、普及保險知識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保監會通報2012年保險公司中介業務違法查處情況
    中國網12月24日訊 據保監會網站消息,2012年,中國保監會進一步加大力度,深入開展保險公司中介業務檢查,36個保監局共派出42個檢查組,嚴肅查處了22家保險公司104個省級及以下基層機構利用中介渠道和中介業務弄虛作假、虛增成本、非法套取資金等突出違法違規問題。
  • 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規範出爐 對4S店、旅行社都有要求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規範出爐,對4S店旅行社都有要求由於保險中介機構的經營管理水平與合規程度相對滯後,信息化能力已成為影響保險中介機構合規經營、健康發展的短板。1月12日,銀保監會印發《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規定了保險中介機構的信息化工作機構職責、關聯企業隔離要求、高管負責制度、信息化崗位要求、業務申請條件、分支機構管理、監管報送要求、突發事件報告等內容。《辦法》規範的對象包括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下稱專業機構)和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下稱兼業機構),並對兼業機構提出了與專業機構相同的信息化工作要求。
  • 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規範出爐,對4S店旅行社都有要求
    由於保險中介機構的經營管理水平與合規程度相對滯後,信息化能力已成為影響保險中介機構合規經營、健康發展的短板。1月12日,銀保監會印發《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規定了保險中介機構的信息化工作機構職責、關聯企業隔離要求、高管負責制度、信息化崗位要求、業務申請條件、分支機構管理、監管報送要求、突發事件報告等內容。《辦法》規範的對象包括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下稱專業機構)和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下稱兼業機構),並對兼業機構提出了與專業機構相同的信息化工作要求。
  • 網際網路保險中介市場誰居首位 | 《2020中國網際網路保險中介服務平臺...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是指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等技術,通過保險公司自營網絡平臺、第三方銷售平臺等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業務。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在後疫情時代,『健康』成為一個特別熱門的話題,保險產品的增長速度也比較快,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國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5%,達到2. 7 萬億元(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
  • 一地公布第五批4家P2P網貸機構清退名單,已累計清退31家
    來源:新金融通訊原標題:這一省又有4家P2P自願退出,累計已清退32家(名單)近日,新疆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小組辦公室公布第五批次自願退出且網貸風險已出清機構名單,涉及新疆冰川時代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 保險中介掛牌新三板熱潮退卻?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這並非今年保險中介機構首次從新三板「撤退」,就在今年3月2日,遼寧匯安汽車保險銷售公司也暫停在新三板掛牌,從2019年至今,已經有9家保險中介機構從新三板摘牌。「保險中介機構包括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銷售公司等等在新三板掛牌摘牌是常見的事情,但是這兩年行業摘牌的機構要遠大於掛牌機構。
  • 銀保監會發布保險中介市場整治方案 禁止第三方平臺非法從事保險...
    強調禁止第三方平臺非法從事保險中介業務方案顯示,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主要包含三項重點任務:一是壓實保險公司對各類中介渠道的管控責任;二是認真排查保險中介機構業務合規性;三是強化整治與保險機構合作的第三方網絡平臺的保險業務。整治對象覆蓋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及與保險機構合作的第三方網絡平臺。
  • 銀保監會出手全覆蓋整治保險中介頑疾
    根據銀保監會的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264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險中介集團公司有5家、全國性保險代理公司是240家、區域性保險代理公司是1550家、保險經紀公司499家,已備案保險公估公司353家。如此龐大的數據也帶來了巨額的保費收入。
  • 潤生保險等12家新三板中介設15家科技公司,註冊資本「迷你」成立...
    事實上,傳統保險中介早已進入科技賦能時代,一項重要舉措即是自建或收購科技子公司。藍鯨保險粗略統計,截至目前,約有12家新三板保險中介合計設立15家科技子公司,這類公司多數存在註冊資本「迷你」、營收較低、成立初期虧損等問題。
  • 情報:北京今年以來142家企業投保智慧財產權保險;北京25家房產中介...
    調研的內容主要包括公司負債端、資產端風險情況,公司對2020年第四季度、2021年公司償付能力指標、保費收入、利潤、現金流、公司主要風險的發展趨勢及保險行業發展態勢的研判,下一步風險防控的思路和舉措。(北京青年報)行業北京:今年以來142家企業投保智慧財產權保險記者21日從中關村智慧財產權促進局了解到,自年初北京開展智慧財產權保險試點以來,共有142家科技型企業參與投保1660件智慧財產權保險,涉及專利執行保險及專利被侵權損失險,並獲得政府保費補貼
  • 省保險中介行業協會草擬車險自律公約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近日廣東省保險中介行業協會起草了《機動車險自律公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要求,各機構應嚴格執行報經銀保監會批准的車險條款費率方案。不惡意哄抬手續費擾亂市場秩序。記者了解到,年初中保協草擬了一份車險自律公約,被業內稱之為「史上最嚴車險自律公約」,廣東省保險中介行業協會草擬的這車險自律公約,正是參照「史上最嚴車險自律公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