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飛天扣蒼穹——寫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

2020-12-11 中華網新聞

新華社哈爾濱4月24日電  題:逐夢飛天扣蒼穹——寫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

新華社記者閆睿、喻菲

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開啟了中國人獨立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徵程。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航天事業成就舉世矚目,已佔據世界航天領域一席之地。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問鼎蒼穹碩果纍纍

中國人逐夢蒼穹的腳步未曾停歇。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我國現役「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已具備發射高、中、低軌不同類型太空飛行器的能力。

自2017年第二個「中國航天日」以來,我國航天實現宇航發射25次,累計將53顆衛星送入太空,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8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三號衛星投入使用,高分一號02、03、04星成功發射,高分地面系統數據接收站網全面建成,高分衛星應用國家整體能力初步形成。

——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成功發射,實現了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由地面觀測向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在軌測試期間,「慧眼」成功監測到雙中子星合併產生引力波事件。

上九天攬月,駐天宮攬勝。據了解,嫦娥四號探測器計劃於今年年底發射,將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軟著陸並開展巡視探測。

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關鍵技術攻關已全面啟動,將為實現更大更遠的宇宙探索和空間利用夢想提供新動力。

相關焦點

  • 「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
    (十三五回眸)「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編者按:「『十三五』,那是什麼舞?」五年前,一曲《十三五之歌》火遍網際網路;五年過去了,當年歌中提出的問題已到揭曉答案的時刻。中新社8日起陸續推出一組六篇報導,從多個維度回答「『十三五』究竟是什麼舞」,介紹過去五年來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敬請垂注。)
  • 「問鼎蒼穹—中國航天精神及新時代航天成就展」在合肥啟動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問鼎蒼穹——中國航天精神及新時代航天成就展」巡展活動在科學島合肥現代科技館啟動。據悉,此次公益性航天主題科普展覽項目,將免費在合肥現代科技館進行展出,展覽內容涉及中國航天相關知識和系列模型等。
  • 「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新聞中心-北方網
    在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後,12月6日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返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將擇機返回地球。從「嫦娥」奔月到「天問」探火、從「北鬥」指路到「天宮」攬勝……「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亮點頗多、成績斐然。
  • 2020年中國航天日 開啟WOW桶中國航天季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5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肯德雞快遞將與中國航天博物館攜手推出「哇桶中國航天季」,凝聚中國航天愛好者的愛心,向中國航天事業致敬。 在天津,肯德基哇桶太空季主題活動也吸引了許多夢想探索航空和太空的年輕人。
  • 為了共同的夢想——航天人談首個「中國航天日」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為了共同的夢想——航天人談首個「中國航天日」  中新社記者 張素  自2016年起,官方將每年的4月24日定為「中國航天日」,航天人有了共同的「歸屬」。時逢首個「中國航天日」,記者採訪個中代表,走進這個略顯「神秘」的群體。  提起航天人,最為外界熟知的是航天員。
  • 2020高考作文素材積累:飛天攬月,用航天夢助推中國夢
    用國家航天局自己的話說,「胖五」是身系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全新跨越的大項目,標誌我們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如今的胖五!就在2020年5月5日!實現了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英雄的航天員群體:問鼎蒼穹 丹心向黨
    寥寥數語,表達了一名新時代革命軍人問鼎蒼穹心向黨的堅定信念,映射了一個英雄群體築夢九天寫忠誠的奮鬥足跡——  20年前,他們視黨的事業和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扛起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夙願的使命,成為人類探索太空的中國力量;  20年間,他們牢記黨和人民厚望重託,六上太空,連戰連捷,
  • 新華社:中國航天事業已在世界佔一席之地
    IT之家4月26日消息 自2016年起,國務院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自2017年第二個「中國航天日」以來,中國航天實現宇航發射25次,累計將53顆衛星送入太空,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耕宇牧星耀蒼穹 砥礪前行...
    「十三五」期間,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全面推進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鬥導航、高分專項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建設實施。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在軌30天中期駐留,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階段任務圓滿收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發射,返回艙順利返回,拉開了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2020年中國航天日開啟WOW桶中國航天季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也是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五十周年紀念日。值此特別的紀念,肯德基宅急送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匯聚中國航天愛好者心中熱愛,致敬中國航天事業。
  • 告別2019,中國航天:說到做到!
    1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新型航天裝備浩蕩開過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這是幾代披荊斬棘默默奉獻的航天人為祖國獻上的厚禮這是屬於全體航天人全體中國人的榮耀>再次獨居世界首位寬廣的天地走廊支撐著大國夢想為國鑄箭,為國造星強軍富國,服務民生源自航天人澎湃的初心是航天人永遠牢記的使命22019年1月3日上午由航天科技集團抓總研製的嫦娥四號代表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那一刻,葉培建院士和
  • 首個中國航天日:我國下半年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4月23日、24日兩天,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特地邀請滬上十多所航天特色學校的師生走進位於閔行的航天城,實地了解航天科技成就。澎湃資料經國務院批覆同意,2016年4月24日是我國首個「中國航天日」,主題為「航天夢,中國夢」。
  • 中國航天大咖在鄭州錢學森實驗學校開講!鼓勵學生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11月27日上午,以「立德樹人 五育並舉 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為主題的第三屆全國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第五分會場活動,在鄭州錢學森實驗學校舉行,鄭州老鄉——中國首批航天員兼航天員教員吳傑大校,為鄭州錢學森實驗學校的師生和家長開展了一場知識點滿滿的講座。「嫦娥五號」的工作原理、主要任務是啥?如何成為一名航天員?太空艙裡都有啥秘密?
  • 孫家棟,一輩子都造「中國星」,他領導發射的衛星佔中國航天飛行器...
    這一刻,「歸心似箭」寫在這群年輕人臉上。孫家棟沒有想到,此後的61年裡,學習飛機製造的他,卻在屢屢跨界中,成為中國航天的標誌性人物,畫出人生的驚嘆號。初露頭角北京的9月,天高雲淡。耄耋之年的孫家棟,忘不了1956年10月8日——中國航天史上歷史性的一天。
  • 越南: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越南主要媒體15日迅速報導了中國成功把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送入預定軌道的消息,指出這是中國航天工業的重大歷史事件,表明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官方的越通社播發了一篇發自北京的報導說,中國成功地發射載人飛船是中國航天工業的一起重大事件,是中國航天工業發展的歷史性轉折.這篇報導還介紹了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的個人情況,並對"神舟"五號升空後的其他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 2020年中國航天日航空航天博物館&月宮一號雲直播入口
    航空航天博物館&月宮一號雲直播觀看指南  直播時間:4月24日上午9:00  直播地點:北京  直播平臺:新浪微博  直播入口  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也是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偉大的紀念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於上午9:00對校內航空航天博物館的館藏開展線上直播講解介紹。
  • 新聞觀察:中國載人航天「第三步」啟幕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採用...
    央視網消息: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按計劃,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成為國家太空實驗室。業內人士指出,沿著新飛船試驗船探索的這條新「天路」,中國載人航天將開啟新的篇章。
  • 「中國航天日」科學講堂和開放日活動公告
    內容:「九天攬月--中國航天日科普宣傳周」4月24日下午--30日內容:「中國夢 航天夢」主題活動4月24日中國航天日」》4月24日10:00-11:00科學講堂:衛徵副秘書長《中國航天遙感報告》4月24日
  • 【館藏與收藏】華航航天博物館:見證中國航天曆程
    5207㎡,博物館常設展廳面積為4622㎡,展廳設置共計一個序廳和載人航天展區、北鬥展區、深空探測展區、錢學森生平圖片展區等15個展區。博物館擁有展廳大件科普實物20餘件,各類模型6個系列60餘件,飛船搭載物38件,書籍、題詞、證書等12套,紀念冊16頁,郵票、信封共553套,紀念章80枚,該館以中國航天發展歷史為主線,以航天科技知識系統為架構,展示了中國航天發展的歷程以及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 「中國航天日」全國科技館聯動 重慶分會場趣味活動多市民可免費...
    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4月22日19時20分訊(記者 伊永軍)2016年,國務院批覆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即將到來之際,今(22)日,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科技館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承辦,重慶科技館等17個地方場館共同參與的「2018年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中國航天日」活動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