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4月24日電 題:逐夢飛天扣蒼穹——寫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
新華社記者閆睿、喻菲
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開啟了中國人獨立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徵程。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航天事業成就舉世矚目,已佔據世界航天領域一席之地。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問鼎蒼穹碩果纍纍
中國人逐夢蒼穹的腳步未曾停歇。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我國現役「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已具備發射高、中、低軌不同類型太空飛行器的能力。
自2017年第二個「中國航天日」以來,我國航天實現宇航發射25次,累計將53顆衛星送入太空,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8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三號衛星投入使用,高分一號02、03、04星成功發射,高分地面系統數據接收站網全面建成,高分衛星應用國家整體能力初步形成。
——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成功發射,實現了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由地面觀測向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在軌測試期間,「慧眼」成功監測到雙中子星合併產生引力波事件。
上九天攬月,駐天宮攬勝。據了解,嫦娥四號探測器計劃於今年年底發射,將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軟著陸並開展巡視探測。
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關鍵技術攻關已全面啟動,將為實現更大更遠的宇宙探索和空間利用夢想提供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