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基督「降在陰間」,我們當有怎樣的認識?

2020-12-25 真理旌旗

對於很多出入教會的人來說,《使徒信經》是再熟悉不過的信仰告白了。信經中宣告了基督耶穌「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的聖經教義。不過在教會歷史中,天主教、路德宗和改革宗教會都對此有著不同的解釋。

在聖經中,「陰間」這一詞彙有著三種不同的含義。首先,它是指代「墳墓」(詩16:10)。雅各說:「我的兒子不可與你們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們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創42:38)。它也被用作表示受咒詛的地方,就如在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中所提及的地方(路16:23)。3.「陰間」還有表示極其悲慘和痛苦(詩116:3,撒上2:6)的意思。正如詩人在詩篇第116篇第3節所說:「死亡的繩索纏繞我,陰間的痛苦抓住我」。

在使徒信經的這一條信仰宣告中,「陰間」這個詞應當被理解為第三種意思。即表示極其悲慘和痛苦。海德堡要理問答的第44問答說:「好使我在極大的悲痛和試探中能夠堅信,藉著他在遭受這一切的苦難時所忍受的無法言表的,疼痛、恐懼和苦楚,尤其是在十字架上所忍受的,我主耶穌基督已經拯救我脫離了地獄的痛苦和折磨;也使我能因信這一切而得著安慰。」因此,「陰間」很明顯不能被理解為墳墓。

我們在此處不能將「陰間」理解為墳墓,是因為使徒信經的「埋葬」已經表明主耶穌是真的死了,並被埋葬在墳墓中了。如果有人宣稱「降在陰間」是指被埋葬在墳墓中,那麼「降在陰間」這句話就等同於沒有宣告什麼。倘若「降在陰間」和「埋葬」是同時解釋一件事情,那麼「降在陰間」這句話必然會使「埋葬」的教義變得含糊不清。此外,使徒信經內容如此精煉,它不會用不同的詞句來反覆解釋同一教義。倘若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信經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再者,基督降在陰間並不是表明降到地獄中(雖然羅馬天主教妄稱,耶穌在死後去煉獄救贖舊約的眾聖徒)。因為我們知道,神性不是降下,而是無所不在的,也不是指基督身體。因為基督的身體在墳墓中三天,是由先知約拿在魚腹中三日所預表的,就絕不可能出現在墳墓之外的其他地方。

基督的靈魂不可能降在地獄,也因為聖經沒有何處經文有如此教導。基督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就關乎到這一點,祂對於那個強盜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23:43)。基督的靈魂在他死後,是在樂園的父神手中,而不是在地獄裡(路23:46)。但天主教引用詩篇的話辯稱:「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詩139:8)。他們堅稱基督在地獄裡也在父神的手中,即祂在那裡也被神眷顧,並且不應當受刑罰。但這是羅馬天主教無力的詭辯,他們錯誤的引用這一節的經文,是最大的曲解。

我們知道任何的福分和救贖在地獄裡都是找不到的。樂園既不是地獄,也不在地獄,而是遠離折磨的地方。因此,基督對強盜所說的話是明顯的,不是指<的神性,而是指他的靈魂和身體在受困苦。因為他的神性並不和盜賊在一起,既沒有受苦,也不是根據神性得釋放,而是>的人性。

倘若基督降至陰間,要麼祂在那裡受苦,或是從父神那裡得到釋放。但是基督並不是為了受苦的目的降下陰間,因為祂在十字架上說「成了」。這已經表明了基督完成了救贖大工。父神不在陰間,所以祂不可能是從陰間得釋放的。拉撒路死後是被天使帶到亞伯拉罕的懷裡,並不是在煉獄或居間之境(路16:26)。然而,聖經從來沒有說基督為此目的而降到地獄裡。

而持守此觀點的人反對我們在此所說的關於基督到陰間的論點,並引用使徒彼得的話說:「祂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裡的靈聽,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彼前3:19-20)。對此,如果稍微了解聖經的文法,就可以反駁這種謬論。彼得乃是在此提醒信徒,曾經也有福音傳給那些滅亡的人,現如今他們在地獄裡。挪亞那個時代的人不順服,如今滅亡了。彼得前書第4章第6節說「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對於明白此章節的人來說,這是忽略修辭手法的運用。福音被宣講給死人,也就是說那些人現在是死了,或者說彼得寫書信的時候已經表明那些人死了,但當時活著的人是聽過福音的。

他們引證的另一節經文也可以見於以弗所書4:9節,他們理解的意思是地獄。這也是對修辭使用手法的無知。這是使徒把基督耶穌的至高榮耀和祂的降卑作了對比。這裡不是地的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的對立,而是世界與天國的比較,(降在地上)是基督降卑的象徵。

綜上所述,這些經文篇幅關於基督的靈魂降到地獄的觀點並不能站得住腳,除非他們有強而有力的證據。但正如我們先前所說的,他們的見證並不能支持先前的論點,就是教皇派所教導的關於基督降到地獄,拯救釋放那些舊約的先祖。

當基督耶穌死後,他的靈魂就交到父神手裡了。如果基督降到地獄是為了勝過仇敵的目的,那麼本信經應當是以祂頌讚為開始,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信經所有先前的章節都是講基督的謙卑程度。所以,我們反對這個主題的觀點。同時,我們相信基督遭受極大的痛苦,並戰勝的魔鬼、死亡與罪。

那麼,基督「降到陰間標誌什麼呢」?首先,它標誌了基督在他的靈魂裡遭受了那些極端的折磨和痛苦。再者,這也包含了祂遭受了外在極大外在的羞辱,在<受苦的整個時期。這些事情自然包括了祂降到陰間,就是我們先前所評論的。(詩116:3,撒上2:6)基督受苦,已由聖經的諸多經文見證了(太26:28,賽53:6)。基督不僅救贖我們的身體,也救贖我們的靈魂。因此,受苦不僅在於(的身體,也在於>的靈魂。基督救贖我們脫離地獄般的痛苦和折磨,是必需的,而且祂在死前和死後也確實這麼做的。但羅馬天主教卻只是相信基督死後才如此行。

主耶穌的靈魂受到嚴峻的折磨和痛苦,這在信經中不應當被忽視。信經之前的條款沒有提及這些,因為它提及了基督先前所受的外在身體痛苦。所以,「降在陰間」單指他的靈魂受苦,這教義在使徒信經被單獨涉及是毋庸置疑的。

這就是基督降在陰間的真實境況。所以,我們反對羅馬天主教及一切與此相違背的觀點,而且任何人都應該捍衛這項教義。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基督教《使徒信經》中的「降在陰間」?
    《聖經》沒有特別記載耶穌在這一天的工作,或許教會的信仰告白《使徒信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降在陰間」。那麼,《使徒信經》中所提到的「降在陰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直以來令許多人困惑不已,甚至是眾說紛紜,以至於用人意曲解聖經,導致這一真理漸行漸遠,模糊不清。
  • 耶穌死後真的去過陰間嗎?
    《使徒信經》提到,耶穌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這裡的「降在陰間」,給我們帶來了很大困擾。如果只是讀聖經的話,我們不太會注意到「陰間」的問題,但由於《使徒信經》每次聚會都要背誦,所以,這就不是一個可以被忽略的問題。
  • 耶穌基督丨門徒透過主的奇妙作為而認識祂是神的兒子
    門徒來叫醒了他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眾人希奇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主耶穌睡著了,正表明他有人性的一面,和我們一樣需要吃飯睡覺,身體同樣會睏倦疲勞。
  • 歷史就是基督的故事
    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流血而死,進入了死亡和陰間的深處,三天後,他從死裡復活,之後升上高天。耶穌的血,是罪惡的贖價。耶穌基督的寶血,能夠洗淨一切的罪惡。從此罪惡不再是人類可怕的夢魘,耶穌的復活,衝破了死亡和陰間的門。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陰間的權柄為什麼不能勝過彼得
    第16句說彼得回答耶穌,說他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在馬可福音中只說「你是基督」,沒有「是永生神的兒子」這句。作者這句話相當於是說,百姓把耶穌當先知,而門徒知道耶穌不止是先知,還是基督。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向人們推進對耶穌的認識,不過這種推進認識其實並沒有什麼必要。
  • 基督是什麼?這個問題讓基督教四分五裂,也讓羅馬帝國痛不欲生
    然而基督是什麼的問題,卻讓基督教四分五裂,讓羅馬痛不欲生。信仰的本質是什麼?德爾圖良回答得很清楚:「正因為荒謬,所以我才相信。」信仰本質上是荒謬的。不過要認識到信仰本質上是荒謬的這一點,談何容易。如果要想讓芸芸眾生死心塌地地信仰基督,就必須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基督是什麼?也就是說基督的本質是什麼?基督是人,還是神?
  • 是基督,還是一個歷史人物
    耶穌的身份到底是怎樣的?他是一個單純的歷史人物,還是神的兒子和神的受膏者基督呢?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兩千多年,今天我們也不對這個問題進行爭論。在信靠耶穌的人看來,耶穌就是神的兒子,是基督;在不信的人看來,耶穌就是一個歷史人物。
  • 神與你們同在,在基督裡有平安 - 耶穌基督福音
    註:用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我們翻開聖經看看 神如何與我們同在?在亞當裡有平安?還是在基督裡有平安?(1)神與亞伯拉罕的子孫同在創世記 26章3節 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因為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
  • 基督福音|清明節與復活節
    因此,人活著時有酒就應當飲,有福就應該享。人死之後,兒女們到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清明始於周代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 生命中有苦難彷徨,但上帝顧念我們!
    因為這位上帝在,我們只管相信祂,何必懼怕又何必恐懼呢?我想起彼得在海面上行走的事情,當他眼目定睛在基督身上的時候,他可以坦然地向前,但看環境的時候就落入了海中。其實,唯有將目光定睛在基督身上,我們才能勇敢地往前走,除此以外別無出路。這個世界的王給我們編制了很多的謊言,甚至給我們製造了太多不安的氣息。
  • 道成肉身丨耶穌希望門徒透過他的奇妙作為,而認識他是基督
    主耶穌基督從山上下來後,有一個長大麻風的到主的跟前來拜祂,他向主的祈求顯示出他的信心,表明他認識主的權能,伸手摸他顯出主的慈愛,雖然大麻風是傳染的,主耶穌是無罪聖潔的!真正認識權能的也必定認識神,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外邦百夫長的愛心、謙卑,尤其是他的信心,實在讓主詫異!主耶穌在以色列民中行神跡的重要原因是讓以色列民認識祂是基督,是彌賽亞!然而,主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卻瞎眼硬心,所以,主耶穌稀奇說「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主耶穌基督宣布將來有許多外邦人因著信心得以進入天國時代(參馬太福音8章11-12節)。
  • 有耶穌基督,就有平安
    有耶穌基督,就有平安你有平安嗎?你內心平安嗎?信耶穌基督的人總是心靜如水,沒有擔憂。不信耶穌基督的人心中,總是洶湧澎湃,擔憂的事太多,壓得他(她)喘不過氣來。有人擁有金山,大權在握,卻不平安。有人一貧如洗,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裡?
  • 基督教刊|逾越節的由來及與耶穌基督的關係
    最後神降下了第十災,這最後一災使埃及人終於別無選擇,只好打發以色列人從他們那地離開。在將降下第十災的那天夜裡,神差遣滅命的天使巡行埃及全地,「把埃及地一切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擊殺了(出12:12)。 那時以色列人仍住在埃及,他們怎樣得以逃脫滅命天使的擊殺呢?
  • 律法和先知丨耶穌基督成全了摩西的律法,應驗了先知的預言
    法律基督的降生應驗了先知的預言「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賽 7:14,太 1:23)「有一嬰孩為我們生,有一子賜給我們。可愛的嬰兒耶穌基督怎麼死,怎樣遭棄絕應驗了先知以賽亞的預言。律法指著彌賽亞所說的話都應驗在主基督身上。
  • 基督信仰的現代理由及其對於更新中國文化的意義
    不是因為先有對於和世界存在相掛鈎的知識體系如概念、判斷、推理等等的相信,才使得思維者斷定我思故我在的嗎?所以,比「我思故我在」更更深刻的是「我信故我在」。但是我們還不能夠滿足於此,這裡潛伏著比我懷疑什麼和我相信什麼更原始的思維前提,是什麼在推動這個相信和懷疑的過程呢?必定有個等待證明出來的欲求存在的可以思維的生命主體「我」:「我要活著」!
  • 【講道重溫】道成肉身的基督
    在中國古代社會,老子對於道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常」是恆久不變的意思。老子在這裡所要表達的是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恆久不變的道。在老子看來,道是不能言說的。但為了表明道的特性,老子對於道還是進行了非常深刻的論述,他認為「天地萬物」之始,必定有一個比「天地萬物」更早的存在。在老子看來,道是不可言說,道不可道。
  • 基督徒必背的10句聖經經文
    「這聖經能使我們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人要怎樣才能認識神呢?我們人生所有的答案又在哪裡?聖經啟示了神的旨意與作為,也展開了神向著人的希望與愛。人要通過聖經來認識神,知道神,也從聖經裡看到先輩們所走過的信仰道路。耶穌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5:39)」。在當時,很多人去查閱聖經,因為裡面有通往永生的方法與道路。今天,我們也當多讀聖經,背誦經文,因為它能使我們蒙恩典。
  • 聖誕講章:基督偉大的降生
    一 、身份的偉大提前2:5因為只有一位 神;在 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耶穌基督和基督耶穌有什麼區別?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強調聖子的神人二性,是完全的神和完全的人。腓2:6 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2:7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主角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是神自己。二、目的的偉大提前1:15「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
  • 從歷史長河看 耶穌基督給女性地位帶來了怎樣的巨變
    如果2000年前耶穌沒有降世為人,今天婦女在地上地位是怎樣的呢?在過去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教內教外都是男權至上,性別歧視是一直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從今天伊斯蘭國家婦女的境況就能看出來。因此有學者曾提出觀點:「耶穌的降生是婦女歷史的轉折點。」耶穌基督的出現使得當時希臘、羅馬、猶太婦女千百年來極其低下的地位受到了根本性的衝擊,耶穌基督的言行也將婦女的地位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儘管他對婦女所做的一切常常令周圍的人感到吃驚、驚愕與不解。在了解耶穌基督如何改變婦女當時的生存狀況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當時婦女地位是如何的卑賤與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