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公路修建38年,為何還要不惜代價繼續?這條天路的意義何在

2020-12-10 智者總令人多一份信任

一個人在旅行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370字,閱讀約3分鐘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國在改善民生方面始終不遺餘力。一條修了38年的墨脫公路終於通車了。在施工過程中,它經歷了無數次搶修,犧牲了許多修路官兵,但依然擋不住他們的腳步。他們為什麼會為了修建這條西藏天路而死呢?。

川藏一直是自駕遊的天堂。主要原因是由於它們險惡的地理環境。在這兩個地方修建的每一條道路都需要中國基建人員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甚至有很多人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兩地中間,西邊是大片橫斷山脈,翻過橫斷山脈就到了青藏高原這片無人區,這也成了中國基建工作者的噩夢。

然而,這樣一條公路卻位於西藏南部,喜馬拉雅山南端。這裡地理環境複雜,地震頻發。為了實現中國縣縣通公路的目標,這條西藏天路於1975年正式破土動工。歷經38年,參與修建這條公路的工程師們,從風華正茂熬到白頭。穿山而行,2013年全線終於通車。這條公路就是墨脫公路。工程師們為修建這條公路傾注了畢生心血,有的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墨脫公路建設難在哪裡?

墨脫公路初建時,修建公路的工作人員立下誓言,不惜一切代價把公路修好。然而,墨脫公路的建設困難重重。它經歷了竣工,損壞,最終不得不重建的多次循環。自1975年開工以來,歷時6年,鋪設了近100公裡的距離。施工期間連續遭遇山體滑坡,暴雨引發的塌方,地震頻發,被迫停工。每年能滿足公路建設需要的時間也異常短。就在這樣艱難的過程中,這6年間,34名墨脫公路人長眠於此。

此後的十年間,經過工程人員對地形的不斷勘測,先後進行了五次改建,但由於當時的技術原因,未能達到全線通車的條件。直到2008年,當中國基建團隊擁有了先進的技術和最新的交通工具,墨脫公路再次迎來了全線通車的希望,工程師們再次對墨脫公路的危險路段進行了修整

在修建這條公路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嘎隆拉雪山隧道的建設。在此之前,中國基建團隊,沒有挖,相關經驗的雪山隧道布滿斷裂帶,原計劃是修一條蜿蜒的山路。由於地理環境原因,這座雪山一年中有八個月被大雪封山。這意味著,如果採用盤山公路,一年中封路8個月,那麼修建這條路的意義就失去了。最後,經過科研人員的深思熟慮,決心攻克這座海拔3700米的雪山,最終決定開鑿隧道。

嘎隆拉雪山隧道長度僅約3公裡,但工程人員歷時8個月,施工人員共策劃了12項施工工藝,使用了上百臺山上頂尖的挖鑽設備,11座雪山斷層層,堅硬的低溫凍土層,頻繁的地震等危機都沒能打敗中國工程人員,最終隧道打通。翻越雪山只需4分鐘,而規劃中的盤山公路繞過雪山需要4個小時。最困難的階段完成後,也為2010年全線通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目前這條公路已經全線通車,但每年還需要維修。由於這裡特殊的地理環境,經常發生山體滑坡,導致公路被掩埋。直到2017年,墨脫公路的建設計劃再次啟動,截至目前,仍在持續搶修中。令人好奇的是,這條公路所通往的墨脫縣總人口不過1.4萬人左右。1993年以前,這裡還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當地人連一輛車都沒見過。這表明了中國不讓一個地方掉隊的決心。

我為中國人謀生感到幸運。你認為修建這樣一條高速公路值得嗎?向墨脫公路的每一位建設者致敬,您對此怎麼看?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這裡是《智者總令人多一份信任》,點關注不迷路!下期再會!

很多人因為感情受挫,需要療傷,因為事業瓶頸,需要調整,甚至只是因為生活沉悶而無聊,感到抑鬱與焦慮,於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出門遠行。

相關焦點

  • 修了38年的墨脫公路,為何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修?這條天路有何意義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改善民生上,中國向來都是不遺餘力,一條修了38年的墨脫公路最終才得以通車,在修建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的修修補補,犧牲了眾多的修路官兵,依然不能阻擋住他們的步伐,為何誓死都要修建這條西藏天路呢?
  • 修了38年的墨脫公路,為何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修?這條天路有何意義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改善民生上,中國向來都是不遺餘力,一條修了38年的墨脫公路最終才得以通車,在修建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的修修補補,犧牲了眾多的修路官兵,依然不能阻擋住他們的步伐,為何誓死都要修建這條西藏天路呢?
  • 蜀道難墨脫公路更難!修建38年的公路有多重要?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這條西藏天路位於喜馬拉雅山南端,是我國最大的藏南地區,也是地質環境最複雜、地震最頻繁的地區,它的建成將徹底結束「中國最後一個沒有公路的縣城」的歷史。很多人提出質疑,為何墨脫公路會成為中國公路史上最難跨越的障礙?難道還有比西藏鐵路還要難建設的通路嗎?實際上,墨脫公路是需要不斷的建設並改造修繕的。
  • 不斷建不斷被毀,修了38年的墨脫公路難度有多大?為何必須要建成
    墨脫公路——這條結束「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歷史的西藏天路,坐落在喜馬拉雅山的南端,處於我國地質環境最為複雜、地震頻繁發生的藏南地區。早在1975年正式破土動工的墨脫公路,歷經長達38年的穿山鑿巖,直至2013年才正式投運通車。
  • 墨脫公路,它的修建為何要耗時如此之長,且如此之艱難呢?
    千裡之遠,江海之闊,貴在積累,而這積累的過程,最為考驗。我國在墨脫公路的建設中,從前期的探討到後期的投入,中間是漫長歲月的累積和實踐,一點一滴的努力之下,墨脫公路最終通車。而墨脫公路為什麼對於我國那麼重要呢,它的修建又為何要耗時如此之長,且如此之艱難呢?高原上的隱秘蓮花談及墨脫公路,自然先要從其目的地的墨脫縣說起。
  • 修了38年的墨脫公路難度有多大?為何必須要建成
    墨脫公路它坐落於喜馬拉雅山的南端,所處的位置是我國地勢環境最複雜的地方,他在1975年的時候就已經動工了,但是他經過了38年才修建完成。這38年讓很多期待他早點修成的人都有一點不抱希望了,甚至在修建這一條公路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建設者將生命永遠的留在了這裡。
  • 為何要修墨脫公路?作為墨脫縣的第一條公路,它的修建有多大?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西藏自治區著名的公路—墨脫公路。「高原孤島」,每年大雪封山的8-9個月,基本上與世隔絕,以前不通公路,墨脫人的衣食住行,無一不透露著艱辛,每年需要的7000-8000噸生活物資和建築材料只能等到冰雪融化的開山季節,人背馬馱運進去,而且運輸工程極為艱苦,隨時會有血崩,泥石流,猛獸和螞蟥的侵襲,所以墨脫縣迫切需要建設一條快捷的公路,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墨脫公路孕育而生。
  • 墨脫公路修建有多難?藏南地區的重要門戶,40多年未能完全通車
    前言:墨脫縣是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墨脫公路也叫扎墨公路,整條線路全長117公裡,線路的起點在波密縣扎木鎮,這條公路從1975年開始修建,1993年勉強通車,直至現在45年過去了也只能分時段的通車。
  • 為什麼墨脫公路2013年才通車?修了幾十年的墨脫公路有多重要
    墨脫,為何會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焦點?、彩虹等一系列自然風光的同時,也無不在嘆息修建這條通天之路的艱難。帕隆藏布江、雅魯藏布江通往墨脫的道路,但因為山勢太險而被迫停工,這是墨脫公路的第一次修建。80K(也就是從波密起點往墨脫方向80公裡的地方),但由於技術條件限制,這條路於1980年停工,如今,80K仍然是墨脫公路的地標性地方。
  • 墨脫公路使藏南「莫脫」有多重要?再艱難也必須修
    墨脫公路,即扎墨公路,從西藏波密縣扎木鎮,至墨脫縣墨脫鎮,路線全長117公裡,1975年動工,因惡劣的自然災害影響被迫停修,2009年再次動工,到2013年10月完工,建成之後歷經5次大修,不計其數次小修,這樣一條修建艱難的公路,為何我們還要花如此大力氣呢,它對於藏南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 中國最難修的三條公路,尤其是第一條,修建時有3000多人喪生
    但是有交通工具的前提是,首先得要有交通通道,汽車有公路,輪船有水路,飛機有航路,火車有鐵路。而下面我們要一起來看的是,中國最難修的幾條公路,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第一條:中緬公路相信在如今一提到中國最難修的公路,很多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高寒缺氧、世界共知的進藏公路吧。其實自1930年以來,中國最難修的公路當屬中緬公路了,中緬公路也稱為滇緬公路。
  • 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地方,117公裡修了38年!被稱為高原孤島
    但是在我國這個地大物博且地形複雜的西部地區,大多都是山地和丘陵,修建建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公路對於一馬平川的地方來說,修建十分容易,但是對於地形複雜的地方可就不容易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地方,117公裡修了38年,可以說是我國最難修的公路了,這裡還被稱為是高原的孤島,一起來看看吧!
  • 墨脫公路通車 穿越秘境快嘗鮮
    從1965年開始,曾幾次試圖修建墨脫公路,不過卻屢遭雪崩、泥石流災害而中斷修建,直至2009年4月,墨脫公路開工建設,並順利打通了嘎隆拉雪山隧道,令墨脫公路得以全線貫通,直至2013年10月31日,墨脫公路正式通車,從此「摘帽」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墨脫公路也以「地形起伏最大、自然坡降最大、降雨量最大、地震裂度最大、地質災害最多、地質條件最複雜」等特色成為眾多車友希望前往體驗的全新自駕公路。
  • 墨脫公路多難修?117公裡耗費50年,通往中國最神秘的縣城
    自白堊紀以來,大峽谷地區的地殼抬升速度為30毫米/年,是世界最強烈的上升區域之一。體現在修建公路方面,則變成了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的地震、泥石流、滑坡、塌方、水毀等災害。西藏有句話,墨脫的路才是真正的天路,比登天還難。封閉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氣候環境,使墨脫成為最難抵達的詩和遠方。
  •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單人摩旅西藏(三十五)我國有一條被稱為「最危險」的公路,它不是川藏線,也不是新滇藏線。這條公路雖然沒川藏線有名,但它比川藏線和新滇藏線都還要危險得多,整條公路修建了數十年,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有專家稱,它的修建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
  • 墨脫公路多難修?跨越世界兩大斷裂帶,從1965年一直修到今天
    2020年3月16日凌晨,目前唯一能進出西藏墨脫境內的扎墨公路K53—K52路段發生2處雪崩(一處覆蓋路段150米左右,另一處45米左右),導致公路中斷,具體修復通行時間另行通知。我時不時地關注墨脫是因為我曾經連續兩個春天去過這個神秘的縣城,在這世上再沒有比到墨脫更危險更難走的路了,身體下地獄眼睛上天堂是最恰當的形容。
  • 魔鬼進藏線與天堂秘境:丙察察與墨脫公路
    2005年10月1日,隨著橫跨怒江第一座大橋,尼當大橋的建成通車,國內增添了一條新的進藏通道——丙察察公路,這也是繼川南北中、滇青新、唐蕃古道之後,第7條進入西藏旅行的公路。它是一條從雲南丙中洛經西藏察瓦龍到察隅的公路,由於沿線地質結構複雜、地形險要,這條線路目前還只是少數探險旅行家和資深戶外旅行家嚮往的樂園。這條線路囊括了諸多雲南和西藏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經典要素——陡峭的怒江峽谷、貧瘠的乾熱河谷、茂盛的森林、壯觀的冰川雪山和多民族的風土人情。
  • 墨脫公路-藏南唯一的通道
    第一次修建從1975年動工,耗時數十年,多次建成而被各種地質氣候災難衝毀1993年9月25日,扎墨剛能勉強通車,幾輛汽車第一次開進墨脫縣,次日的暴雨把公路摧毀中國道路施工者克服重重困難打通這條隧道;讓路程縮短了24公裡,減少了降雪對通行的影響
  • 真正的西藏墨脫公路,看完才知道,為什麼說能進藏才是真正越野車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是當年火遍全網的一封辭職信,讓很多年輕人對詩和遠方產生了憧憬,但是大家都知道有些地方是你不能用腳去丈量的,但是好像坐火車又太過勞頓,於是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駕遊邊走邊看,想停就停倒也是愜意,但是有些地方有些路不是所有的車都能去行駛的,就像西藏的墨脫公路。
  • 墨脫公路:我存在的價值,讓喜馬拉雅山不再成為天然屏障
    墨脫公路:我存在的價值,讓喜馬拉雅山不再成為天然屏障!一種觀點認為,不能理解,墨脫這種地方怎麼會有人煙,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居然能活下去(沒有滅絕)。墨脫公路既然能走出去,為何不換塊地方定居,就不信找不到更好的土地生活,斥巨資修建一條對經濟發展意義不大的路,純屬賠本買賣……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這得分兩方面看。